錢繆的名字到底讀廟還是謬

2021-04-27 00:50:34 字數 3795 閱讀 1308

1樓:匿名使用者

讀 mu 四聲(穆),做姓時讀miao(妙)

2樓:李奉禮

lz,你打錯了吳越王是錢鏐,讀作「錢流」

沈約,錢繆是誰,有什麼故事和稱號

3樓:郭猛

沈約(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

沈約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

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樑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

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諡例》、《宋文章志》,並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軼聞典故

沈約瘦腰

沈約暮年,身體消瘦。著名詞人李煜詞中有「沈腰潘鬢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約。後來,明代詩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之詩句,這個細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約。

篤志好學

沈約從少年時代起就很用功讀書,白天讀的書,夜間一定要溫習。他母親擔心他的身體支援不了這樣刻苦的學習,常常減少他的燈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

青年時期的沈約,已經博通群籍,寫得一手好文章,並且對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從二十幾歲的時候起,用了整整二十年時間,終於寫成一部晉史。可惜,這部晉史沒有能夠流傳下來。[2]

藏書故實

沈約酷嗜典籍,藏書極富,晚年聚書至2萬卷(《湖錄》記載他有藏書12萬卷),《梁書》稱他聚書之富「京師莫比」。學與任昉齊名。時謝脁工詩,任昉工筆,他兼而有之。

任昉卒後,武帝遣他與賀縱至任昉家勘對書目,就官府藏書所無者,到任昉家取之。故後,其大部分藏書贈給了王筠。樂於獎掖後進,對劉勰、王筠等極力推薦。

[3]錢鏐(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建立者。

錢鏐在唐末跟隨董昌鎮壓農民起義軍,累遷至鎮海節度使,後擊敗董昌,逐漸佔據兩浙十三州,先後被中原王朝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

由於吳越國力弱小,又與鄰近的吳、閩政權不和,只得依靠中原王朝,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後唐明宗時,錢鏐因惹怒樞密使安重誨,被削去官職。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諡號武肅王,葬於安國縣衣錦鄉茅山。

錢鏐在位期間,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經濟繁榮,漁鹽桑蠶之利甲於江南;文士薈萃,人才濟濟,文藝也著稱於世。曾徵用民工,修建錢塘江海塘,由是「錢塘富庶盛於東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以時蓄洪,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由是田塘眾多,土地膏腴,有「近澤知田美」之語。

還鼓勵擴大墾田,由是「境內無棄田」,歲熟豐稔。兩浙百姓都稱其為海龍王。[1]

軼事典故

貴人錢鏐年輕時,常與臨安縣錄事鍾起的幾個兒子一起喝酒賭博,鍾起為此很不高興。後來豫章有相士發現錢塘地界有王氣,於是便到臨安暗中查訪。鍾起與這個相士認識,便宴請縣中賢豪之士,請相士觀察,可惜都不是。

後來相士路過鍾起家,恰好錢鏐前來,相士看到後道:「此真貴人也!」又對鍾起道:

「你以後的富貴,就靠此人了。」從此,鍾起不但允許兒子與錢鏐交往,還時常接濟他。[43]

兵屯八百里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攻掠浙東,打算攻打臨安。錢鏐分析形勢後,率領二十餘人伏擊起義軍的先頭部隊,然後撤退到八百里(地名)。錢鏐告訴路邊的老嫗:

「等會有人來,你就告訴他臨安兵屯八百里。」追兵到來後,老嫗將錢鏐的話告訴他們。黃巢不知道八百里是地名,還以為臨安兵馬紮下了八百里的營地,說道:

「剛才就十幾人都打不過,何況現在有八百里的兵馬。」於是,退兵而去。[43]

衣錦還鄉

錢鏐被封為吳越王后,衣錦還鄉,祭掃墳墓,大宴家鄉父老。席間,錢鏐拿起酒杯,效學劉邦《大風歌》,作《還鄉歌》:「三節還鄉兮掛錦衣,吳越一王駟馬歸。

臨安道上列旌旗,碧天明明兮愛曰輝。父老遠近來相隨,家人鄉眷兮會時稀。鬥牛光起兮天無欺!

」可惜,鄉民卻不懂歌中之意。錢鏐於是再用土語高唱:「你輩見儂底歡喜?

別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儂心子裡!」歌罷,滿座叫好。

[44]

警枕粉盤

錢鏐長期生活在混亂動盪的環境裡,養成了一種保持警惕的習慣。他夜裡睡覺,為了不讓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滾圓的木頭做枕頭,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著它休息;如果睡熟了,頭從枕上滑下,人也驚醒過來了。為了防範侍衛夜間貪睡失職,錢鏐還常向城牆之外發射彈丸,以期他們提高警惕。

此外,錢鏐還在臥室裡放了一個盛著粉的盤子,夜裡想起什麼事,就立刻起來在粉盤上記下來,免得白天忘記。[45]

錢王弭謗

錢鏐被封為吳越國王后,大興土木,晝夜不停,士兵都有怨言。有人在晚上在大門上寫道:「沒了期,侵早起,抵暮歸。

」錢鏐看到後,不怒且喜,命小吏在旁邊又加了一句:「沒了期,春衣才罷又冬衣。」怨言頓時消失。

[46]

錢王射潮

錢鏐治理杭州時,修築海塘。因為湧潮洶湧,錢塘江海堤修築不成,部下都認為是潮神作怪。錢鏐於是在八月十八在錢塘江前佈置一萬名弓箭手,並

錢王射潮雕塑[47]

聲稱「假如潮水再來,那就不要怪我手下無情!」可是潮神並沒有理睬告誡。一會兒,但見遠遠一條白線,飛速滾來,錢鏐命萬箭齊發,直射潮頭。

那潮頭只好彎彎曲曲地逃走,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直到今天,江水還彎彎曲曲地向前流去,象個「之」字,因此人家又叫這個地方為「之江」。[48]

知我罪我

錢鏐晚年與僚屬們談起杭州城的變化,眾人盛讚杭城邑屋繁會,江山雕麗,湖海形勝,為天下稀有,全都是大王數十年精心治理之力也。錢鏐卻很清醒,他說:「千百年後,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

苟得之於人而損之己者,吾無愧歟!」[49]

陌上花開

相傳錢鏐甚愛自己的王妃,王妃每年寒食節必歸臨安,錢鏐甚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錢鏐寫信說: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慢慢歸來了嗎?[50]

後來蘇軾根據這個故事做了三首題為《陌上花》的絕句。

吳越王錢繆生平事蹟?

4樓:匿名使用者

錢鏐(liú)(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吳越國建立者。唐末擁兵兩浙,統十二州,封吳王、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後自稱吳越國王,在位四十一年。

諡號武肅王,葬安國縣衣錦鄉茅山。在位期間,曾徵用民工,修建錢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以時蓄洪,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有利於這一地區的農業經濟。錢鏐鍾情髮妻,留下陌上花愛情典故,臨終前為其子孫留有萬餘字的遺囑。

錢家後人世世代代相傳。

5樓:or潛龍出水

錢繆字具美,小名婆留,是臨安鎮錢塢壟人。生於唐大中六年(852年),卒於後唐長興三年(932年),在位40年,是吳越國的建立者。他平定兩浙後,貫徹了「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的國策。

以興修水利之餘,促進了農業發展,糧食豐收,為魚米之鄉跨出了第一步。繼而發展茶葉等,為繁榮吳越經濟邁進了第二步。接著為築城牆,發展文化等,便杭州為「六大故都,歷史名城」奠定了基礎。

錢繆是一個偉人,他的功績有許多。

在後羿開平4年(910年),錢繆就取得吳越國管轄權後,戰事初定,在這8月開始從杭州六和塔至山門,修築海石塘,還建越候潮,通江兩門,及山,阻海潮灌入內河,使居民引用之水得到改善。錢繆還治理了太湖,在4年冬11月即泛8000人,一路經吳下浙江,一路自爭水港下澱山湖8海。居民旱則運水種田,澇則引水出田,又南胡立法甚備。

錢繆取得治理太湖經驗後,於唐王2年置太湖上千人日夜割蔚草,清淤泥,遍及城中諸河。

糧食基礎奠定後,又大力發展芽,桑,棉麻,陶瓷,開礦,煮鹽,除此外,又大力發展瓷器,造船,採礦,製鹽等。錢繆還發展海運,吳越國內三面受敵,錢繆以進貢得到中原朝廷的保護,但卻盛況空前

錢繆真是一個偉人,功不可沒。

日語是到底讀o還是讀wo,日語中的助詞到底是讀作o,還是讀作wo。

表示動作的目的 物件格助詞時,讀作o,不讀作wo 希望採納 的讀音是o,發音不是wo,只是日文輸入法打 時必須輸入wo。o wo 這兩個讀音都是o 但是羅馬音就不一樣了 日語 讀作o,不讀作wo。日語中的助詞 到底是讀作 o 還是讀作 wo 其實 和 在日語中發音都是 o 只是在拼寫的時候用wo來拼...

《長歌行》中的衰到底是讀「衰」的音還是讀「催」的音。我班上都讀衰,但我查了一下是讀「催」的音。是

古音讀催,不過現代一般讀衰 老師沒說麼,cui是古代發音,一般讀cui比較好,尊重原文,而且這樣讀押韻。shuai是現代發音,也是可以的,但是cui比較好,再說你同學都是這麼讀的不是。長歌行中 衰 的正確讀音是什麼?cui應該讀cu 鄉音無改鬢毛衰 的 衰 字,應該讀作 cu 而不該讀為 shu i...

離過婚的女人到底該找個圖錢還是圖感情的男人

離過婚的女人當然應該找一個圖感情的男人,因為她受過感情的創傷,知道感情的重要性。我覺得得找個圖點錢的,至少應該有點存款,有個房子,至少生活要有點保證的,再美好的愛情也抵不過一個麵包帶來的滿足感,找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男人就可以,其他的就自己衡量吧,不要把愛情想象的太美好就對了,因人而異,更缺什麼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