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上面有很多小黑點是怎麼回事

2021-05-22 22:28:01 字數 1509 閱讀 4149

1樓:關於一個的人生活

有時候我們在壺身上看到些小黑點,小星點,小白點。其實這都很正常。在說清楚這些點點形成原因之前,我不防先說說一則趣聞。

有一陣子,臺灣的玩壺人不太瞭解紫砂的基礎知識。竟然用自己獨到的眼光以工業成品的標準來衡量一把紫砂壺質量的好壞。用這種工業標準來看一把紫砂壺,"小黑點"、"小星點"、"小白點"自然就成為壺的"大缺點"了。

為了克服壺面上產生這些個的"缺點",為了使紫砂壺更適合以工業眼光衡量茶壺好壞的消費者的口味。煉泥人就發明了一種叫「泥漿衝砂法」的制泥方法。泥漿衝砂法是指把原本應挑選出來的含有稍許雜質的礦料,不經挑選,再次用機器高密度粉碎,使其雜質顆粒直徑更小,在燒製後用肉眼就很難看見了.

這樣做實質上泥料的純度沒有提高,而表面上卻看不到"星星點點",看起來似乎還更「美麗」,而且泥料資源得到了最大的利用,降低了成本,做出來的壺還深受歡迎,制泥人當然樂意.試問,沒有經過雜質挑選的礦料是好的礦料嗎?紫砂泥搗得太碎了製成壺後,把玩手中會不會失去了「砂感」?

經過思考,在下覺得此「泥漿衝砂法」實不可取。但反過來用傳統"手工制"或"正常機制"對坭料要求還往往大大超過"泥漿衝砂法"標準,在礦料挑選中以最大限度的把能夠挑選出來的雜質統統去掉,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我問問大家,"手工磨製"或"正常機制"這兩種方法煉泥製出來有些「小星點」、「小黑點"、「小白點」的壺好,還是「泥漿衝砂法」煉泥製出的雜質雖多卻看不著的壺妙?

回過頭來說說「各小點」的成因。

從上述紫砂泥的組成成分我們可以看出真正的紫砂泥裡肯定含有云母。雲母在燒成的壺表上看起來就是閃爍的小點,也就是我上面說的「小星點」。

1, 雲母< r+r23+〔alsi3o10〕(oh)2

>是一種混合物,屬鋁矽酸鹽礦物,它屬於層狀結構矽酸鹽,是兩層矽氧四面體夾著一層鋁氧八面體構成的複式矽氧層。由於雲母硬度不高,當達到雲母熔融溫度時,它可與其它礦料相溶,增強泥坯之間聯結.雲母在1050度結構破壞.

但不會揮發,所含物質汽化溫度要高的多.宜興紫砂的最佳燒成溫度在1100度-1280度之間(根據泥料的不同),雲母完全汽化揮發的溫度遠在1280度之上。所以在壺表殘存雲母是正常現象。

2, 壺身偶爾也會出現黑色小斑點,黑色斑點是fe或mn等金屬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上過中學的朋友都知道,氧化鐵(fe2o3)煅燒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鐵(fe3o4),四氧化三鐵具有磁性、顏色是黑色的。這也就是我上述所說的「小黑點」。

3, 另外,由於沉積岩中常含有化石,以碳酸鈣(caco3)為主的化石在高溫燒成中變成了熟石灰,形成壺面上的「小白點」。沖泡中吸水膨脹,後脫落。產生了所謂的「灰爆」(即茶壺表面的瑕疵點)。

這些在泥料中都是很常見的現象,也是紫砂泥料本身的一個小弱點。

「小星點」、「小黑點」、「小白點」這些特徵不出現反而說明此種原料不是手工磨製或正常機制的,而是用了「泥漿衝砂法」,或者用其它含雲母少的礦源(有可能不是紫砂礦)來代替的,是一種人為的故意的對自然材質的自然美的破壞。一個老壺友跟我說,我對沒有「小星點」的紫砂壺不感冒。呵呵,其中原因經過上述一翻話大家都知道了。

2樓:小柒壺說紫砂

在紫砂壺的外表上經常見到小黑點,有小黑點的壺屬於瑕疵壺嗎?

米里面有小黑點一樣的蟲,是什麼,小黑點一樣的是什麼昆蟲

蚋,俗稱小咬。復 雙翅目蚋制科的一種昆蟲,約300種,分佈全球。體小,黑或深灰色。成蟲在晚春和夏季常大量出現在山區 林區 森林草原等有泉水 溪流或河流的地方。雄蚋不吸血。雌蚋吸血,交配後大量出現在人畜周圍,侵襲人畜。雌蚋產卵在山泉 溪流 河水以及路旁清潔流水溝內的水草 樹枝 葉片或石塊上。成蟲飛行力...

我剛剛買的翡翠上面有個小黑點怎樣才能弄掉

如果是外部的汙漬可以使用軟毛刷配合清水將其洗去,內部的去找加工師傅俏色。翡翠呈現玻璃光澤,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離子而呈現各種顏色 通常有白 紅 綠 紫。黃 粉等。純淨無雜質者為白色,若含有鉻元素,則呈現出柔潤豔麗的淡綠 深綠色,名之為翠。此品種最為名貴,極受人們的珍視喜愛。若含錳則呈現...

肩膀上有很多小黑點,還能擠出東西,脖子上也有,還往胳膊上擴散了,這個什麼啊

是脂肪粒吧 和鼻子上的黑頭差不多 裡面是體內分泌的一些沒有完全排出的油脂 一般是內分泌失調的表現 出現在後背範圍一般是熬夜導致 注意作息和飲食同時常洗澡應該會好轉 如果不能解決可以尋求醫生幫助 去醫院看看吧,別相信網上,還是有儀器測過比較準 胳膊上有很多可以擠出白色的小米粒一樣的東西的小疙瘩還會往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