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認識世界的,人應該如何認識世界

2021-05-04 01:34:52 字數 3352 閱讀 3789

1樓:暮年泌渙

李澤健 要想弄明白物質、運動和時空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就必須要先了解人是怎樣認識這個世界的,如果這一點不清楚,那我們可能永遠也搞不清楚物質、運動和時空之間的關係。 (一)我們無法知道世界究竟是什麼 世界究竟是什麼我們是無法知道的,其實,這個問題最終追問的還是物質本身究竟是什麼,而這一點卻恰恰是我們無法回答的。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事物自身不能說明自己是什麼 一事物存在與否,不只取決於它自身是否存在,還取決於它能不能夠讓別的事物「知道」它的存在,或者說它能不能被其它事物所「感知」。「存在就是被感知」這句話應該是正確的。但是在這裡,我們不能像貝克萊那樣把「感知」狹隘地理解為人類自身的「感知」,它應該是包括人和其它所有事物在內的「感知」。

如果人和其它所有的事物都不能「感知」一個事物的存在,那麼這個事物也就等於是不存在的。

2樓:劉小播

關於知識的構成。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知識要素論」中,提出了構成知識的兩個要素:直觀和概念。

康德說,直觀和概念合起來才能構成了知識。這句話什麼意思呢?背後又有什麼深刻的內涵?

人應該如何認識世界

3樓:雪落為花

自從有了人類文明以來,就有了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問題,西方人與東方人對世界的起源、物質的運動、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等等問題的認識是大不相同的。西方哲學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把世界的物質運動和意識運動絕然地分開,作為兩個相互對立的東西,進行誰先誰後,誰決定誰的長期爭論。唯物主義者把一切事物歸結於物質之中,認為物質是先於意識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是先有了物質的內容,物質的基礎和條件,才能產生相應的意識形態和行為,物質是決定一切的力量,他們反對任何超物質的或先於物質的東西存在。

唯心主義者卻截然相反,認為早在物質產生之前,就已經預先有了一種存在的意識,在這個意識的驅使之下,才形成了意識想要形成的物質。然而這個即意識必然有一個主體,即產生和承載意識的載體,正象資訊圖象必須有電波來承載和傳導一樣。這個主體是什麼呢?

就是冥冥中存在著一種必然的因素或者叫規律,事物的產生消亡都是由這個因素所支配的,這個因素想要你亡,就必然產生一系列相應的事物,促使你逐步地走向死亡,想要你興,就總是意外地產生許多有利的條件來幫助你走向興盛。因為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又似乎是冥冥中的意識的安排,故只能把它當成一種「神靈。於是有了**教的「上帝」、「耶酥」、「女神」等等。

使一切事物產生和消亡的意識主體,完全歸結於「上帝」和各種「神靈」。

直到i18世紀末的康德哲學,才試圖把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統一起來,雖然世界上的一切變化都離不開物質的運動,但人的意識在物質的變化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自然界的冥冥之主宰,並不在神靈之中,而在人的意識本身,故而提出:

「人為自然界立法」的口號。他的最大功勞就是把物質和意識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的關係有機地聯絡起來。

繼康德之後的黑格爾辯證唯心主義和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大大豐富了西方哲學,他們都肯定了物質與意識辯證的對立統一關係;然而其唯物和唯心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只不過已經把物質和意識先後的爭論之範圍縮小到只論證世界的起源問題上才有意義;離開了這個範圍,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就是等同的,它們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不能說誰先誰後。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沒有把物質和意識對立起來,而把它們看成是自然有要整體,自西漢以後直到明清時代,中國哲學一直就是以儒家所推祟的《周易》文化為主幹,以道家和家思想為輔枝,其對世界的最基本的認識,就是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陰陽兩種對立的東西所組成,它們是同時產生,同時消亡,誰也離不開誰,在對待物質和意識的問題上,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天入合一」的思想。所謂的「天」,就是整個宇宙包括一切物質運動的內容.所謂「人「,就是專指人類群體,它包抱一切人的思維、意識、文化等內容.天和人、物質和精神是合一的,決不能把它們分開。孟子說: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董仲舒也說:「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也。

」這就是說:天也和人一樣,有著喜怒哀樂,如果把天理和人理結合,實際上天和人是一回事,他們是同一的。所以我們用自己的心去理悟人的性格、感情、思維、意識。

中國古代人的世界觀,實際上就是把—切物質看成是有精神意識的,這種物質與箱鐘意識的同時存在,叫做「體」和「用或者叫「命」和「性」的統一。任何東西都有它的體,(物質實體)和用(功用和精神觀念意識等內容),有體就有用.用的組合就形成了一系列關聯的事物.—那麼,古人們根據什麼來認為天和人是同一的呢?宋代的程頤、程顥兩兄弟說:

「在天為命,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王夫之說「天人之蘊;一氣而巳,故道一也,在天則為天道,在人則為人道」,天與人「唯其—本,故能合。」這就是說:

天與人是**於一個同一本源的,所以才能合一.這個本源化成「天」的因素,就成為命,「命」就是物質的全體;化成『人」的因素,就成了『性」,性是靈性、性格而推衍為思想意識和一切文化現象,這個源就在人的心中。故命、性、心,實際上都是同一的.這個同一的「源」究竟是什麼呢?就是「一氣而已」.這就—語道明,萬物之源都在一「氣」之中。

天和人的源是統一的,它們就理所當然也是統一的。故心乃萬物之源,而人心則為天地之心。因此人們常說:

「天地無心,以我為心」。

這些思想,雖然難免有點唯心的成份。它在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說明這樣一個道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氣」組成的,而「氣」的中心又在於人的「心」中。

所以,人「心」.是可以主宰「氣」的運動的。由於天人的合一,也從某種意義上說明,人心的不自覺地運動,與天的運動(萬事萬物的物質運動),有看極其密切的關係。天道的運動,可以通過人心的運動反映出來,天道和人道是同一的.而人心的自覺運動,也可以不同程度地改變「天」的運動.這就是天與人的相輔相成的關係。

人和事物都有「命運」,命就是「天命」,它代表了一種物質運動的必然規律,運就是時空的變幻,命在不同的時空中,就有著不同的運動狀態和運動形式.在不同時空狀態下的連續發生和疊加,就形成了「命運」,而維持「命運」發展和變化的中心不在天,也不在地,而在於人的「心」中,這是一個超乎常理的,讓人不可思議的命題。

然而,真正學會了數術學的人,才能真正認識到這個命題是極為正確和無比的重要,這也是數術學與一切科學不相同,又不容易故人們所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我們無任何依據:而僅僅只憑著當事人的一句話或摸幾堆數就可以得出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發展現狀和發展結果,甚至無任何當事人在場也同樣可以提出準確的**結果時,常常使人目瞪口呆。

這時又有誰會想到數術學對事物判斷的**和依據,就在**者或被測者的「心」中因此,當我們學會了數術學以後,我們一切思想觀念和對世界的認識,就會發生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觀察和判斷事物的敏銳程度,就會遠遠地超出常人。因為,我們的思維已經進入到了第二維甚至至第三維的空間,通過對自己「心性」的調整和訓練,事物的直觀感覺就會突破一切思維障礙而顯得異常靈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第六感覺」或「超思維現象」。

由此,我們得出,真正認識世界在我們自己,真正改變此界也在我們自己。朋友,不信你試一試!

4樓:匿名使用者

多閱讀書本,有顆樂觀積極的心態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生命請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談談你的看法吧。

其實生活就是奮鬥和收穫,人生是短暫的,人生是應該有合適的目標,人總是 要有點精神的,無論做什麼總是要有所作為的.生活應該豐富多彩.應該是 不斷的求索,不斷的追求,不斷的奮鬥,儘管前進的路上有汗水,可能還有眼淚,但一定會在成功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時間會使你成熟.自信對一個人是重要的,適當的正確的選擇是需...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網路文化的影響?關於中學生的回答,急急急

國有經濟其實不是民眾的。而是私有的。因為它所帶來的效益並不為廣大民眾分享,全都歸了國家了。而國家並不是民.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社會評價一個人,不是看這個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看一個人的思想素質有多高。一個思想素質比較高的人,一定能被社會所認可,一定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他帶給社會的是積極的東西...

如何認識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如何認識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500字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 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代表組 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