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理解釋南極冰川是怎麼形成的詳細一點

2021-05-04 04:04:00 字數 5872 閱讀 9617

1樓:悉新厹

冰川形成的原因

原始形態的結晶雪花,在地面熱力和自身壓力作用下,重新結晶變成顆粒狀的粒雪.繼而細粒雪經過合併再結晶逐漸變成中粒、粗粒雪。底層的粒雪在上層粒雪的壓力下,發生緩慢沉降壓實,進一步重結晶而變成粒冰。

在粒雪變成粒冰的過程中,融化的水沿粒雪顆粒間的空隙下滲,將底部的粒雪凍結起來,使原先存在於顆粒間的空氣被封閉而成為氣泡。粒冰含氣泡較多,氣泡的體積也較大,看起來顏色泛白,故有「白冰」之稱。粒冰繼續受壓的結果,排除一部分氣泡,並使留在冰中的氣泡壓縮得很小,逐漸變成帶藍色的塊冰----冰川冰,塊冰在重力作用下發生移動而形成冰川。

雪花 粒雪 粒冰 塊冰的過程,在冰川學上叫作「成冰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積雪要經過一系列的重結晶變質作用,最後變成冰川冰。這是冰川冰與水冰不同的地方。

這個過程非常緩慢,一般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冰川冰的年齡越老,冰體越顯得清澈燦爛。只要注意觀察,在海螺溝冰川上可以很容易區分白冰和含扁平氣泡泛藍色的冰川冰。

冰川形成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積雪區的高度超過雪線。雪線是每年降雪剛好當年融化完的海拔高度,又稱為固態降水的零平衡線。一個地區如果沒有超過雪線,就不可能有冰川。

2樓:絕密研究所

南極冰川的形成過程,曾經充滿生機

南極的冰川如何形成

3樓:快樂的逃荒者

冰川是一條長年存在以冰塊組成的巨大河流,又稱為冰河。在終年冰封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因重力緣故被擠壓成冰塊,再因重力的緣故沿著坡度向下滑形成冰川。兩極地區的冰川又名大陸冰川,覆蓋範圍較廣,乃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也是地球上繼海洋以後最大的天然水庫。除了澳洲以外,世界上七大洲都有冰川。

由於冰川形成於長年封凍地區,所以對冰川的研究,可以幫我們找到遠古時代的地質資訊。由於溫室效應在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地區格外明顯,地球上的冰川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中。對於直接流入大海的冰川來說,這表示巨型冰山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到的氾濫;對於高山上的冰川來說,這表示山腳下河流水流量的不穩定,大量融雪時造成水災、其餘時間造成旱災。

冰川前進時會切割山谷兩旁的石頭,並將它們帶往下游很遠的地方。在冰河退縮時,這些巨大的石頭就被留在原來冰河的河道上,包括兩旁山坡上。冰河流經的山谷會被冰河由原來的 v 字型橫切面雕塑成 u 字型橫切面。

依照地球上分佈位置而分兩種,之所以分類是因為許多地理學者認為,這兩類的冰川地形其作用力、塑造的地形、成因皆有顯著差別。儘管習慣上冰川、冰河為同義詞,但是以下兩種分類慣用上並沒有冰川的同義詞,也就是說山嶽冰川、大陸冰川相比于山嶽冰河、大陸冰河而言,是較罕用或是地理研究上並不使用的專有名詞

4樓:絕密研究所

南極冰川的形成過程,曾經充滿生機

南極冰蓋是怎麼形成的

5樓:小月霞子

在南極大陸上覆蓋著巨厚的

冰蓋,它的面積達1398萬平方千米,厚度深達幾百至幾千米,最厚的地方為4200米。冰川學家通過研究冰岩芯樣品發現南極冰蓋的成冰過程中無融化現象。也就是說,在3350萬年前,南極洲「一夜之間」從常規地貌變成一個巨大的冰坨。

這種事情是怎麼發生的?極端環境下可能發生一些特殊的物理現象,耶魯大學的一組地質科學家們從新的視角提出的「溫室—冰窖」氣候突變模型,以解釋南極冰蓋的形成過程並可能**未來氣候變化。

長期一來人們一直認為南極出現大冰蓋時並沒有全球溫度變化的情況,而耶魯的報告則顯示在南半球的冰增加之前,高緯度的比預先估計的要高10 ℃ 左右,而在氣候變化過程中地表水的溫度亦降低了 5-10℃ 。

耶魯大學地址及地理教授 mark pagani 稱:「以前的模型未能顯示高緯度地區的降溫,而我們的資料表明在那段時間南北兩級同時有明確的溫度下降。」

他們的結論是根據海面「溫度**人」——古代浮游生物的有機物進行溫度分佈計算的。它們只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生存,通過大洋鑽探計劃(iodp)獲取這些深海沉積物。

除了全球變冷,南極冰蓋形成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二氧化碳。**模型顯示南北兩級大幅降溫後高緯度地區的co2水平亦大大降低。

6樓:宿鳥行猶去

南極:南極是根據地球旋轉方式決定的最南點。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極區域,有一個固定的位置。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南緯66.5度(南極圈)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總面積約6500萬平方千米。

面積由圍繞南極的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其中大陸面積1 239.3萬平方千米,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7.6萬平方千米。

定義中文字面上,南極就是地球的最南端。而實際上又有南極洲、南極點、南極大陸、南極地區、南極圈等多種涵義。而地理學上的南極為南地極和南磁極。

除此之外,它還是一款遊戲手柄生產廠家的名字。

南地極目前南地極位於南極洲內,並插有標記。但由於大陸漂移,在地球的歷史上其實大多數時間南極洲都在距離南極很遠的地方;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地理學家都要修正南極的位置。對上一次修正南極位置的時間,就在南極地區踏入2023年時。

此外,在天文學,如果我們把南地極投射到天球上,就可以得到南天極。

南磁極「南磁極」是地球兩個磁極之一。它位於地理南極的附近,但是它的位置也在緩慢並不斷的變化這。2023年1月16日,由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帶領的探險隊發現了南磁極。

南極圈南緯66度34分的緯線為南極圈。在極圈內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極圈也是劃分溫帶與寒帶的界限。

南極洲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其中大陸面積為1239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2.47萬千米。南極洲另有約158.

2萬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極洲的面積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相當於一個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

南極大陸

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6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5。

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僅有的被海洋包圍的2塊大陸,其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參看南極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

南極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據已查明的資源分佈來看,煤、鐵和石油的儲量為世界第一,其它的礦產資源還正在勘測過程中。在南極地區,可望發現更多更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人類利用這些資源提出科學依據。

南極大陸二疊紀煤層主要分佈於南極洲的冰蓋下面,儲量約為5000億噸。

鐵礦是南極最富有的礦產資源之一。在南極大陸,主要分佈在東南極洲。據科學家們勘測,在查爾斯王子山脈南部的地層內,在晚太古至元古代,有一條厚度達400米,長120公里~180公里,寬5公里~10公里的條帶狀富磁鐵礦岩層,礦石平均品位達32%~58%,是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富鐵礦床,初步估算其蘊藏量可供全世界開發利用200年,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富鐵礦藏。

有趣的是,如果沿著南極洲查爾斯王子山脈所在的經度範圍(北緯60度至北緯70度)一直往北走,幾乎在相同經度差不多對稱的北極地區,又是一片世界級大鐵礦地區。

南極地區的石油儲存量約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30000~50000億立方米。南極的羅斯海、威德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以及南極大陸架均是油田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地。

南極地區,有待查明的各種資源還很多,加上各國資源勘探結果還未完全公開,因此,還有待我國科學家們進一步努力。

北極:北極就在地球的北緯66.5度。

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圍是眾多的島嶼以及北美洲和亞洲北部的沿海地區。冰冷的海水攜帶著冰山從北冰洋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

北極地區的氣候終年寒冷。冬季,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以下,大海完全封凍結冰。夏季,氣溫上升到冰點以上,北冰洋的邊緣地帶融化,太陽連續幾個星期都掛在天空。

北冰洋中有豐富的魚類和浮游生物,這為夏季在這裡築巢的數百萬只海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同時,也是海豹、鯨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圍的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平坦,沒有樹木生長。冬季大地封凍,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

夏季積雪融化,表層土解凍,植物生長開花,為馴鹿和麝牛等動物提供了食物。同時,狼和北極熊等食肉動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動物得以存活。北極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

千百年以來,因紐特人(舊稱愛斯基摩人)在這裡世代繁衍聲息。最近,這裡發現了石油,因而許多人從南部來到這裡工作。

2023年,兩名美國人——羅伯特·皮埃裡和弗雷德裡克·都聲稱是自己首先到達北極,但是,誰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此後的各種研究證明,皮埃裡至少到達過距離極點數千米的地方。

北極地區的範圍

北極是指北緯66o33′(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也叫做北極地區。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

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部分佔800萬平方公里。也有一些科學家從物候學角度出發,以7月份平均10℃等溫線(海洋以5℃等溫線)作為北極地區的南界,這樣,北極地區的總面積就擴大為27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1200萬平方公里。而如果以植物種類的分佈來劃定北極把全部泰加林帶歸入北極範圍,北極地區的面積就將超過4000萬平方公里。

北極地區究竟以何為界,環北極國家的標準也不統一,不過一般人習慣於從地理學角度出發,將北極圈作為北極地區的界線。

北極的洋流

北極地區屬於不折不扣的冰雪世界,但由於洋流的運動,北冰洋表面的海冰總在不停地漂移、裂解與融化,因而不可能像南極大陸那樣經歷數百萬年積累起數千米厚的冰雪。所以,北極地區的冰雪總量只接近於南極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蘭島的大陸性冰蓋中,而北冰洋海冰、其他島嶼及周邊陸地的永久性冰雪量僅佔很小部分。

北冰洋表面的絕大部分終年被海冰覆蓋,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北冰洋海冰平均厚3米,冬季覆蓋海洋總面積的73%,約有1000~1100萬平方公里,夏季覆蓋53%,約有750~80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的海冰已持續存在300萬年,屬永久性海冰。

北極的水文

海冰南界不固定,隨著水文氣象條件的變化,往往能變動幾百公里。在風和海流的作用下,浮冰可疊積並形成巨大的浮冰山。通常所見的絕大多數冰山指的是那些從陸緣冰架或大陸冰蓋崩落下來的直徑大於5米的巨大冰體。

大型的桌狀冰山的厚度一般可達200~300米,平均壽命長達4年。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到特別巨大的冰山,長數十公里,像一片白色的陸地橫亙在暗灰的海面上。

北冰洋海冰形成的浮冰山與來自格陵蘭等島嶼的冰川及冰架形成的冰山一起,隨海流進入大西洋或阿拉斯加外海,個別冰山可向南漂移到北緯40o。2023年世界最豪華的客輪「泰坦尼克」號首航時就撞上了一座從北冰洋漂出的冰上而沉沒,造成世界航海史上著名的「冰海沉船」慘劇。

北冰洋表層環流

儘管北冰洋的大部分洋麵被冰雪覆蓋,但冰下的海水也像全球其他大洋的海水一樣在永不停息地按照一定規律流動著。如果說潮汐是大海的脈搏,那麼海水的環流就是大海的生命。在北冰洋表層環流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兩支海流:

一支是大西洋洋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爾根海流,這支高鹽度的暖流從格陵蘭以東進入北冰洋,沿陸架邊緣作逆時針運動;另一支是從楚科奇海進來,流經北極點後又從格陵蘭海流出,並注入大西洋的越極洋流(東格陵蘭底層冷水流)。它們共同控制了北冰洋的海洋水文基本特徵,如水團分佈,北冰洋與外海的水交換等。

此外,挪威暖流和北角暖流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據最新統計的觀測資料,大西洋洋流每年向北冰洋注入72000立方公里海水,北太平洋海流注人30000立方公里海水,而周邊陸地的河流注入4400立方公里淡水。這樣,北冰洋的洋底冷水流就必須以每年10.

5萬立方公里的規模,經過深2700米,寬450公里的弗拉姆海峽湧入北大西洋。這些北冰洋洋流對於北極及周邊地區的氣候特徵及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

北冰洋的島嶼

北冰洋周邊的陸地區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歐亞大陸,另一部分是北美大陸與格陵蘭島,兩部分以白令海峽和格陵蘭海分隔。如果用地質學家的眼光來看,這兩部分陸地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由非常古老的大隱性地殼組成的。

而北冰洋(大洋性地殼)年齡則年輕得多,是0.8億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才由於板塊擴張而開始出現的。

南北極冰川形成原因是相同的!那南極冰川為何比北極少

冰川的形成和消失主要受地球大氣溫度的控制,大氣溫度主要由日照強度和大氣保溫強度控制。如果日照強度基本相同,則大氣溫度主要由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越高,溫度越高,否則,溫度越低。在普通大氣溫室氣體的影響下,為什麼北極冰川會消失,為什麼南極冰川會擴張,換句話說,在相同的溫...

雷電是怎麼形成的,好像是那些什麼先導的,請詳細回答

水蒸氣在空中形成雲,遇冷收縮相變成小雨滴。在遇冷收縮相變成小雨滴時,會釋放潛熱 電磁波 潛熱聚集多了就會向大地流通,潛熱的流通就是雷電產生的原因。高壓輸電線路的特點是什麼?請詳細回答,會給高分的,謝謝 電壓越高了損耗越小,安全距離大,不知道樓主你還有什麼疑問,我可以給你解答。鳳凰鎮變電所110kv變...

對「中國民族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怎麼理解?求詳細

中原民族是華夏正統。包括所有的歷史紀年都是按中原王朝順序排定,就可見一斑。儒道墨法,所有中國有名的先賢哲人,思想淵源都源於中原地區。華僑,海外華人也主要指的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在海外生活的人群 自古bai文明發展氛圍兩大 流派,du1個是種zhi植流派,1個是畜牧流派dao,早起遠古都是打版獵為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