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官印有哪些特徵,隋唐朱文印給人最大的審美感受是什麼?

2021-05-04 13:20:18 字數 3226 閱讀 1046

1樓:匿名使用者

隋代統一南北,年代雖短,印章制度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動,印章以實用為主,印面變大,朱文印增多,印文線條開始纏繞摺疊等等。自此,隨著文人的參與,官印與私印開始徹底地分化了,併產生了許多全新的印章型別。官印以實用為目的,一般用銅質印材,並以印面的大小來區分官吏的等級。

所不同的是大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官印中有的會加入民族的文字。,唐代官印的印文線條較為均勻,與邊框線條的粗細的差別不大,顯得疏朗、空靈,作為一種古代實用印章的新的表現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朱文印式發展的先河。隋唐私印傳世極少。

唐宋時期,由於皇帝雅好書畫,富於收藏,出現了專門的書畫鑑藏印。文人士大夫也開始使用並介入印章的製作,他們既不屬於一般官印的「板」,又不甘於一般私印的「俗」,當然也不滿足於先前印章的形式與使用方法,從而逐漸產生了許多全新的印章形式。除了姓名印外,還出現了收藏印、齋館印、字號印、詞句印等等。

這些印,在形式上大致存在兩種追求,即對唐陽文官印的模仿和對漢白文印的效法,前者與唐代篆書的復興有關,後者則與金石學的興起有關。

在隋唐代官印中,印面的擴大,陽文印式的採用,應當說這些都為擺脫漢印印式之囿、開創了一種新的審美形式提供了難得的客觀條件。在四五釐米見方的大型印面上採用陽文小篆印文,是隋唐官印的基本特徵。這樣能較充分地顯示篆書書法的線條意味,更能在整體上造成疏朗之感。

從遺存下來的隋唐官印印跡可以看出這種新印式的共同特徵:印文線條舒展流動,佈局欲密還疏。

朱文印線條的均勻、挺拔等特點;白文印不用雙勾填空,可以用粗線一筆而成,但要講究運筆的變化。

隋唐至宋元,乃至南北朝,是中國印章藝術的相對低潮時期。隋唐官印存世極少。隋朝短祚,唐代制度據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規定要上繳廢印。

一律送至禮部員外郎,先在廳前的大石上碎其字然後在銷燬,故傳世唐印更少。清以前甚少有這方面的資料,清人瞿中溶《集古官印考》收錄了唐以來的官印一百多方,但只有考證,不見印文。2023年羅振玉著《隋唐以來官印集存》錄有二百八十多方,有關隋唐以來的官印方有專書著錄。

隋唐官印的特點是尺寸明顯增大,一般5至6釐米見方。另一特點用朱文,這是因為南北朝後紙張代替了竹木簡,廢除了泥封之制,開始用印色直接鈐蓋在紙帛上。在紙帛上鈐印,朱文的清晰醒目優於白文。

又由於紙用面積都較大,,印面自然也較漢魏時放大了許多。尺寸的擴大,細朱文篆體布白易失之疏散,所以隋唐以後的官印逐步脫離了漢篆風貌。為了追求章法上的勻整,對疏處以屈曲盤繞的筆畫充實之,萌發了「九疊篆"的早期形態。

隋唐官印以標準小篆為宗,篆法圓勁朴茂,結體行刀自然流暢,體勢較為自由,顯得拙樸生動。即不像漢魏時代那樣方正取勢、印畫布滿,轉折角度非常分明,也不像宋元以後官印那樣過於追求「九疊文」形式,而是較少模式化,印的邊欄也與印文基本相同,整體上諧調統一,氣勢渾然,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宋代的官印有什麼特徵?

2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宋代官印的形制是隋唐以來官印形制的總結和發展,它在鈕式、款識、文字風格等方面出現了新的形式和特點。宋代私人印章也獨樹一幟。宋代官印的一大特點就是質料的簡單化。

在宋代,除皇帝御寶有用玉、金之別外,其他官印基本為銅鑄,以玉製璽,則成為帝王們的專利。宋代皇帝的御寶以玉質為主,金質御寶較少。宋太祖制有3方金印,即「天下合用之印」、「御前之印」和「書詔之印」,宋太宗將其改鑄為寶時,仍為金質。

其他各朝,也只有宋真宗封禪所用「天下同文之寶」為金鑄,其他皆為玉寶在南宋時期,宋高宗制有11枚玉寶而僅鑄有3枚金寶。皇后、皇太后、皇太妃、皇太子之寶皆為金鑄,只有宋真宗時的劉皇后和宋英宗時的高皇后曾垂簾聽政,其「皇太后寶」和「太皇太后之寶」為玉質。

宋代一般官印的質料更為單一,諸司皆用銅印。區別僅在於諸王及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節度使、觀察使印有塗金,其餘各級官印皆不塗金。但這是宋初的制度,到了元豐年間,宋神宗改革官制,將原政事堂的職權分屬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三省恢復了實際地位和職權。

為顯示三省與樞密院的特殊地位,2023年,詔三省印,「銀鑄金塗」,從此直到南宋時期,三省和樞密院印皆用銀鑄金塗。

南宋時,一些地位較低的官吏,還發有木質朱記。朱記具有特定的格式,它的主要特徵為:不全用篆書入印,而出現以隸書或楷書入印;印文較少盤曲摺疊,章法結構拙樸自然,不作刻意安排;多為長方形狀;印文最末均有「記」或「朱記」的字樣。

它既不同於官印的整肅,也與文入印的典雅相去甚遠,而與下層百姓的質樸之風一脈相承,是傳統民間藝術在印章上的反映。朱記的獨特趣味和意境,為豐富印章藝術做出了貢獻,也啟發了後世篆刻家不拘成法,勇於創新的思路。

宋代官印的印面加大,且官職越大,官印越大,二者成正比例關係。從各地現存宋代官印實物看,至今尚未發現一方御寶及高階機構官印,所見均為中下級機構的官印。如「宜州管下羈縻都黎縣印」,邊長5.

5釐米;「東南路第十二副將之印」,邊長5.5釐米。其大小與宋代一般機構官印的尺寸大體相當。

宋代官印的鈕式單一。除寶的鈕式較為多樣外,其他各級官印均為長方鈕、塊鈕、矩形鈕等。

漢魏時期官印,無論何種鈕式,均有穿孔用以系綬帶,以供官吏隨身佩帶。隋唐時,由於官司印盛行,**不再隨身佩帶官印,但印鈕上的穿孔仍被保留了下來。到宋代,穿孔已不復存在。

與以前的各代相比,這是宋代鈕式的一個典型特徵。

宋代皇帝御寶均為盤龍鈕,只有宋徽宗所制鎮國寶和定命寶為螭鈕。作為書畫家,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印譜》、《復齋印譜》等,更具有劃時代意義。另外他在位時還有《集古印格》問世,這些為明以後篆刻藝術的重新崛起做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宋代的官印書體被稱為「九疊篆」,北宋的大多數官印即是這種書體鑄造的。九疊篆使印文佈滿了印面,其字屈曲纏繞,不易辨識,在常人的眼中,顯得更加神祕而又威嚴。此外,小篆和楷書也偶被用於官印書體。

宋初,官印背款僅刻「××年×月鑄」。大約從宋真宗朝開始,背款上加刻了鑄印機構的名稱,即刻為「××年少府監鑄」,南宋時又改為「××年文思院鑄」。印鈕上或印背上端還刻有一個「上」字,以防鈐印時用反。

這是宋代官印背款的一般形式。

宋代的官印

古代官印的大小和特徵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用的一般是用玉做的,官印是金做的。宋之前是用螭虎紐,宋之後才用御盤龍紐,此後御寶皆用龍紐成為定製,沿至清末,而其它官印紐式全部簡化成橛紐和柱形紐。一般觀音的分別就在於紐的不同,皇家多用龍鳳龜麒麟,武官大多是虎豹獅之類的,文官是魚蛇馬之類的,少數民族官印多為鴕紐。

其分別大多是那印座的高度和大小,越高越大越有地位。

4樓:東壁野老

漢代**官印分金印紫綬 金印綠綬 銀印青綬 銀印黑綬 銅印黑綬 銅印黃綬六個等級

具體哪種品階授予哪種綬印有嚴格要求。

5樓:匿名使用者

將軍.....宰相.王爺

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是什麼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總體特徵 封建社會的繁榮 政治方面 全國統一,政局穩定,集權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舉制使選官制度發生重大變化。軍事制度從府兵制到募兵制。三省六部制,政事堂,科舉考試。皇權加強,無法 中外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的全盛,東亞文化圈。寬容,開放,博大恢巨集 文化藝術的造詣 主要是唐代的詩歌。詩歌史的輝煌巔峰 ...

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南門有哪些景點,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的景區價值

海棠園位於植物園西南角,佔地28畝。海棠全世界共有35種,我國25種,該園收集薔薇科蘋果屬 木瓜屬的海棠品種27個,14845株。有傳統品種 貼梗海棠 垂絲海棠 西府海棠 木瓜海棠 梨花海棠等,還有引自北美的花果俱佳的絢麗海棠 道格海棠 鑽石海棠 霍巴海棠 紅玉海棠 草莓果凍海棠 王族海棠 粉芽海棠...

隋唐時期武藝最高的前二十名是哪些

李元霸,宇文成都,羅成,張虔陀,楊林,秦瓊,單雄信,程務挺的老子,徐世績,雄闊海,尉遲恭,宋金剛,劉黑闥,高仙芝,郭子儀。興隋九老 忠孝王伍建章 大元帥高潁 靠山王楊林 上柱國賀若弼 越王楊素 大都督魚俱羅 昌平王邱瑞 上柱國韓擒虎 曹州大帥定彥平 興唐十六傑 西府趙王 李元霸 雷鼓甕金錘 萬里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