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初一燒了紙,初三還要燒

2021-05-23 04:55:13 字數 5289 閱讀 3714

1樓:小姜

正月初三燒紙原因有二:

1、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2、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為什麼正月初三這一天不互相探訪呢?一般說這一天是不吉利的日子。

史載,明代嘉靖年間前後,以jp浪人為主的倭寇,在福建、浙江、廣東沿海為害達八十年之久,給福建沿海地區造成巨大災難。

有一個時期,倭寇佔據浯嶼一帶,並以悟嶼為據點不斷擾亂廈門和龍海各地。有一年,倭寇在廈門等地登陸,殺人、搶劫、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害得廈門等地人民不得安寧。後來廈門人民配合明朝官軍把倭寇打敗並趕走。

倭寇最後退出的時間剛好是農曆正月初三早晨。

沿海民眾為了慶祝抗倭鬥爭的勝利,歡天喜地轉告訊息。內地民眾得知這勝利訊息,無不歡欣鼓舞,紛紛趕到沿海廈門等地探望親友,表示祝賀。可誰也沒想到,沿海民眾十之**遭到倭寇**,這時倭寇雖然被趕走了,可到處是一片悽慘景象,目不忍睹。

內地人原是來探望親友的,到這裡後卻成了弔喪者。

觸目驚心的慘劇,給民眾的刺激太大了。後來許多人把正月初三日看成是凶日,一般居民在這一天都忌親友探訪,自己也不到別人家探訪,久了成為習俗,一直流傳下來。

這只是初三的風俗,我見到的只是在路邊燒紙的人們,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些悲傷,畢竟給死去的親人燒紙會有些不愉快,他們會想起親人在世的點點滴滴,現在這只是一種懷念的方式。我對此深有感觸,每當聽到別人的哭涕心中總有種很怪的感覺。我們每個人都脫離不了生死,即使科技在發達,醫療水平再高,我們作為人類必須遵循生老病死這個鐵律,否則《第六日》將不只再會是一部科幻電影。

每個人說到死都會有些不甘,剛剛有享受的條件就要失去,人都是這樣的,永遠都是那麼貪心。與其這樣,還不如抓緊時間好好享受人生的每一個時刻。人死不能復生,珍惜身邊的人,不要讓自己只有對親人的懷念!

2樓:哀文虹

史載,明代嘉靖年間前後,以jp浪人為主的倭寇,在福建、浙江、廣東沿海為害達八十年之久,給福建沿海地區造成巨大災難。

有一個時期,倭寇佔據浯嶼一帶,並以悟嶼為據點不斷擾亂廈門和龍海各地。有一年,倭寇在廈門等地登陸,殺人、搶劫、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害得廈門等地人民不得安寧。後來廈門人民配合明朝官軍把倭寇打敗並趕走。

倭寇最後退出的時間剛好是農曆正月初三早晨。

初一到初五每天的習俗是怎樣的?何謂「破五」

初一到初十五,每天都有什麼講究?

3樓:匿名使用者

初一拜大年

春節俗稱「過年」,但是一般正月初一也被稱為「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初二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財神是道教俗神,月趙公明是正財神。日春神和月財神稱為「春福」二字。日月二神過年時常貼在門上。

初三燒門紙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漢族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初五破五俗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

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

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漢族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

」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開啟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

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漢族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

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漢族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初七人勝節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

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漢族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七寶羹,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

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初八豐穀日

穀日,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

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初十鼠娶親

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

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舊時漢族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

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麵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前一天晚上,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屬可以永遠絕跡。

還有的地區於老鼠娶婦日很早就**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

比是爺孃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漢族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和窗戶上。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

比是爺孃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初一初二初三的會考的科目分別是什麼

不同地區 bai都不太一樣du,請問您是 的?比如我們這就zhi是初一dao 中考科目 語版數英體育 會考科目 歷史地權理生物政治 公共課 美術勞技計算機 初二加上物理 其他不變 初三語數英物理化學體育 上學期有歷史和政治 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初二初三的會考的科目分別是什麼?10 不同地區都不太一樣...

大年初一幹什麼呢,大年初一初二初三都要做些什麼呢?求解詳細點

大年初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大年初一最忌諱什麼呢?大年初一初二初三都要做些什麼呢?求解詳細點 大年初一放爆竹 吃餃子,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發壓歲錢。依據傳統習俗,初一當日不可倒垃圾 動掃帚 打碎傢俱器物更是要避免,即便不慎打破,也要趕緊補上一句 歲 碎 歲平安 或是 落地開花,富貴榮華。大年初二又稱 ...

過年初一至初三每天都摔杯子,有什麼徵兆嗎

哈哈,落地開花 樂觀點,世界很美好的 新的一年連續打破杯具獲得新生 呵呵,碎碎平安嘛 不要想的太多。一大早口渴接水,結果杯子掉地上摔的稀巴爛,都是玻璃茬子,哎,會不會是什麼徵兆 手滑了下而已,一大早犯迷糊這是很有可能的啊。碎碎平安,這是吉兆。今天大年初一,但我剛剛摔碎了杯子是不是不好的預兆啊?打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