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翼飛行器的優劣,地效飛機怎麼飛行的 可以離地多高。

2021-05-15 15:13:36 字數 3367 閱讀 3352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兩棲立體登陸戰潛力評價

可在水面起飛降落甚至航行,在使用了氣墊技術讓其可以在陸地降落時候,它就具備十分突出的兩棲作戰能力。現代的兩棲作戰,反登陸方可以利用防守優勢,利用公路鐵路特別是飛機快速抵達登陸地點組織抵抗。可以迅速在灘頭設定大量障礙和地雷,快速建立反登陸陣地。

現代條件下的登陸作戰留給登陸方登上陸地兵力的時間是極其短暫的,因為大家的反應速度都加快了。顯然為確保登陸的成功必須講究出奇不意,攻其不備。而要做到這一點,不光同以往一樣是和對方比情報比策略,具備強大的立體登陸作戰能力的軍隊顯然會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未來的兩棲戰爭主旋律必然是立體登陸戰!現在世界上號稱最強大的美**隊,由於氣墊船和***的運載能力和航程有限,用大型兩棲艦船運輸到近海的話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美國對目前的兩棲作戰能力也十分不滿,其立體登陸的反應速度和規模實在不能滿足大戰的需要。

即使是採用空降兵採用空降形式由海向陸進行兵力投送,其運載力也有限(畢竟敵方機場是不給你用的,只能是空投),更加不要說空投後,物資、人員散佈一個相當大的範圍,不能馬上形成戰鬥力。但是一旦把具備地面起降能力的大型地效平臺投入使用,比如假如將俄羅斯現有的「別—2500」改裝具備了陸地起降能力,以他載重700噸,巡航速度800千米每小時,航程達數千千米的實力完全可以成建制的運送軍隊,而且是落地就開動,開打!無需組織過程,直接攻擊,反登陸方幾乎不可能反應過來。

(想想中國打臺灣時,也許用得著)總之他的攻擊是超遠端的,閃電般快速的,投送能力上每一個平臺都是強悍的營團級整體投送,而且是非線性立體的兩棲攻擊模式

2樓:匿名使用者

自從2023年世界上第一個地效平臺模型誕生在芬蘭工程師卡奧爾諸的手中,之後的德瑞蘇等歐洲諸國也開始涉獵這方面的研究。2023年在美蘇的軍事競爭中,蘇聯力拔頭籌,建造了km,即「裡海怪物」,這個最有名的早期地效平臺長100米,重544噸,可以運輸1000名士兵,在當時可謂驚才絕豔之作。在蘇聯裡海怪物問世後不久,美國不甘示弱,立刻有「哥倫比亞」號,「加林頓」號等相繼出現。

但在20世紀下半葉的新軍事技術革命中,地效平臺卻處於一個被忽視的地位。原因在於:

一本身的一些技術障礙無法解決。比如對起降水面要求較多,對水面的大小、深度、風浪級別都有限制,不能在陸地起降。二是在高科技新軍事革命下,各種各樣的高新技術層出不窮,各國受軍費和科研費用的限制,不得不砍掉相當一部分當時認為技術遠不成熟,潛力不大,研發風險過高的專案,留待以後發展。

地效平臺專案由於「發育遲緩」,原本的海天異種被當成了怪胎、畸形而棄如敝履。三當時第五維戰場資訊對抗戰場的異軍突起和第三維戰場空中戰場的倍受重視,以及新技術的層出不窮,核技術的新發展(小當量,電磁彈,衝擊波**),空權論大行其道,電磁對抗的夢幻**,無人化智慧化**和導彈技術大放光芒,航天技術的進步。。。。。。在這樣的亂花紛繁迷人眼的時代,海洋水面上的鬥爭顯得有些平凡甚至暗淡。

老美當時也不是很重視這個方面,畢竟任何時候的新技術革命都不會是平行平衡發展的,他受政治、經濟、社會、國民意識、國家決策層的階段性目標等的多重影響。當時最有能力發展也最積極發展地效平臺的蘇聯在20世紀下半葉遭遇解體,他的繼承者俄羅斯也在早期存在動亂,經濟低迷,政治地位下滑,軍事目標調整等等因素,自然發展腳步也停下了。(人家連軍隊工資都發不起了,還玩啥子高科技哦!

)這樣,就造成地效平臺這個擅長第二維戰場海洋鬥爭的新秀未能真正的秀起來。

進入了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地效平臺重新崛起的條件日趨成熟。一是原先的技術難題得以解決相當一部分,比如氣墊技術的最新發展讓地效平臺的起降要求大大降低,讓其在陸地起飛降落不再是夢!動力補壓技術讓人們找到了不改變外形而增強地效的新方法,還能加強對飛行的控制和操縱。

在這幾十年內材料、空氣動力學、資訊控制技術導彈技術等等多個相關學科的大踏步飛躍,讓原來的技術堡壘不再牢不可破!二是新的全球局勢要求軍隊的反應敏捷度和力量強度隨戰爭的節奏成倍加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出現了海上運輸線的漫長和脆弱、全球海洋上遠洋船隻的大量增加,陸地資源的稀缺、海上多極強國的相繼崛起、各國紛紛爭海權的複雜現象。

要求海軍活動範圍的大大擴大,而力量強度要求更快更多更強,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的海權方針由原來的由陸到海戰略發展到陸 —海—陸戰略。這樣一來就向超級大國和想在較大洋麵強化其控制力的各地區軍事強國提出了一個問題:在通過海洋或在海洋中活動時,什麼平臺是既能長期活動起降於水面,又能滿足既快又遠運載量又大的客觀需要的呢?

顯然飛機和普通船隻包括氣墊船都不能完全滿足要求。地效!唯有地效平臺才是最佳的選擇!

就這樣地效平臺應運而起,再度回到大家的眼簾了。

b原理和特點

地效即地面效應的內涵按我的理解就是在有利地效區內(翼展乘飛行高度乘0.05~0.02)飛行時或在近地高度內(小於翼弦長度的兩倍)飛行時候,由於地面或水面的影響,改變了氣流的下洗場與流速,使下方氣流流速降低,從而升力增加、誘導阻力下降,增大了升阻比,讓平臺飛行的推進不那麼費力,這樣就實現了高效能低消耗。

地效平臺有較大的機翼和尾翼面積,在貼近水或地面飛行時能利用板塊效應使機翼的升阻比明顯增加。由於地效的幫助,它在地效區具有比普通飛機的升力更大、有效載荷更多、飛得更遠的特點,與氣墊船相比,他的巡航速度更快航程更遠!是航空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雜交結晶,是海空的混血異種。

(套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老話就是多快好省!!呵呵!偶覺的我用這句話概括地效平臺的特點概括得很好)。

只不過地效平臺的執行環境要求活動地域必須遼闊、起伏平緩,比如大海平原啊等等。

看一個平臺的運載能力優劣可以由速度小時運輸能力來反映出來,即看在單位距離內單位時間內(一千米一小時內)可以運輸多少貨物。由卡門-加布里爾運輸效率圖可以知道由於隨著速度的增加,阻力也相應增加,在不離開水的前提下船速的極限是150千米每小時。地效平臺的速度處於300~8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區間,但由於地效的影響它的速度小時運輸能力很強。

現在已經制造的地效飛行器在400噸時可達500千米每小時,載重60噸以上(= 500~640人或=3輛裝甲車)它的運載能力比飛機和輪船要高,不要看飛機快可它運的太少了,輪船運得倒是多,但跟烏龜似的,而地效平臺是已知平臺中效率最高的.

3樓:西川飛將

地效翼飛行器是海權強國和陸權強國世世代代友好相處的唯一辦法!

高鐵和大飛機都不能解決我們這個世界所面臨的問題!

民用生活品、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都不如裝備製造領域的跨越式創新!

衛星導航、智慧駕駛、氣象衛星是能解決飛行安全的問題。

地效飛機怎麼飛行的、可以離地多高。

4樓:匿名使用者

地效飛機是藉助於地面效應原理,貼近水面(或地面)實現高速航行的運載工具。與相同排水量的船艇相比,由於它在巡航飛行階段不與水面直接接觸,從而大大減少了航行阻力,提高了巡航速度;與常規的飛行器相比,它的載運重量又遠遠高於同級的飛機。因而地效飛行器將飛機空中飛行的高速性和海上艦船的高承載性的優點完美地結合到一起,在水天之際佔據了超低空和掠海面的飛行空檔。

應用於摩托車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隻能短暫離地,或者改裝摩托車驅動方式,因為摩托車是接地運動的,離地就失去前行的動力了。

什麼是地效飛行器地效飛行器是什麼?飛機的一種吧

地效飛行器啥樣的,是什麼東西,他們已經說過了,我想你也瞭解了個大概,我來說說原理吧 壓力波和聲波一樣會被反射,所有飛行器的升力面作用於空氣的時候都會產生壓力波。當飛行器的升力面距離地面太遠的時候,因為存在相對運動,地面反射的壓力波會錯開升力面,而無法體現。如果距離比較近,壓力波從地面反射回升力面的時...

多旋翼工業無人飛行器的效能引數是什麼?請專家詳解

你好,我是深圳億bai天航du的工程師,我zhi這裡有多旋翼工業無人飛行dao 器效能引數內,你自己記下吧,如容下 1.型號 mc4 1200 2.材質 進口碳纖維材料 3.旋翼直徑 29英寸碳槳 4.最大起飛重量 16kg 5.最大有效載荷 3.0kg 6.續航時間 輕載 60分鐘 7.相對飛行高...

遙控飛機超大四軸和六軸的飛行器哪個好

四軸飛行器好,四軸飛行器可以自由地實現懸停和空間中的自由移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四軸飛行器,又稱四旋翼飛行器 四旋翼 簡稱四軸 四旋翼。這四軸飛行器 quadrotor 是一種多旋翼飛行器。四軸飛行器的四個螺旋槳都是電機直連的簡單機構,十字形的佈局允許飛行器通過改變電機轉速獲得旋轉機身的力,從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