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分鐘的怎麼說,二十分鐘怎麼說

2021-05-08 02:55:49 字數 5332 閱讀 5044

1樓:紅豆

計時方法(記時方法)是因應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來的,但是古代不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沒有形容分鐘的詞語,一分鐘也是形容很短的時間,用頃刻、少時等詞語。二十分鐘只有「一壺茶「、「一炷香」、「一息」、「一瞬間」、「一刻鐘」等表示時間的模糊用語。

一壺酒的時間是一個時辰,兩小時。一餐飯的時間是半個時辰,就是一小時。一炷香的時間是兩刻鐘,三十分鐘。一盞茶的時間是一刻鐘,也就是十五分鐘。一息就是一個呼吸,兩三秒的時間。

2樓:江浸月

一剎那=0.018秒;

一彈指=7.2秒;

一盞茶=冬天10分鐘,夏天14.4分鐘(錶盤為144刻時);

一頓飯=20分鐘;

一炷香=30分鐘(一般情況下),(倒流香5分鐘,線香和拓香是30分鐘);

一時辰=2小時;

一歲=1年;

一旬=10年;

一紀=12年;

一代=25年;

一世=30年;

一世紀=100年;

一元會=12萬9千6百年。

3樓:

沒有十分鐘、二十分鐘只有「一壺茶」「一炷香」「一息」「一瞬間」「一刻鐘」等表示時間的模糊用語

一壺酒的時間是一個時辰,兩小時。

一餐飯的時間是半個時辰,就是一小時。古人講究細嚼慢嚥,忌諱狼吞虎嚥。現代人一餐飯是半個小時。)

一炷香的時間是兩刻鐘,三十分鐘。

一盞茶的時間是一刻鐘,也就是十五分鐘。

一息就是一個呼吸,兩三秒的時間。

一瞬間就是一秒左右

4樓:孔方戰爭

古代只有大致概念,以時辰計算,沒有具體一分鐘和二十分鐘說法。

以沙漏計時,或者以光線判斷,一個時辰大約現在1小時45分,北京故宮內日、月、星對角就具有精準的計時,一炷香的時間大約現在三十分鐘,瞬間大約1秒。

還有 頃刻 大約現在5-10分鐘。

一分鐘在古時候是多久,怎麼說

5樓:拜振華皋鳥

【一炷香的時間到底是多久?】古時候總是用一炷香的時間來衡量時間,那麼「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源於僧人的打坐,而且那時候的香皆是手工製作,且是有標準的,就像我們現在的gb標準或iso,都是不可以隨便做的。一炷香燃盡的時間約為半個時辰,也就是我們24時計時法現在的一個小時左右。

另附:古人在表達時間的一種概念,時間的代稱還有:一壺酒:

大概是一個時辰(兩小時)。一盞茶:大概一刻鐘(十五分鐘)。

一餐飯:大概半個時辰(一小時)。(因古人講究的是細嚼慢嚥,忌狼吞虎嚥等。

我們現代人一餐飯是半個小時左右。)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應該沒有分鐘的概念吧,一分鐘也是形容很短的時間,可以用頃刻、少時等詞語,以下是古時的時間推算:

一剎那為一念,

二十念為一瞬,

二十瞬為一彈指,

二十彈指為一羅預,

二十羅預為一須臾,

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據此可推算出,

一晝夜有八萬六千四百秒,

那麼,一「須臾」等於二千八百八十秒;

一「彈指」等於七點二秒;

一「瞬間」等於零點三六秒;

一「剎那」卻只有零點零一八秒。

古代人怎麼說幾分鐘?

7樓:匿名使用者

就說一炷香。半炷香 或者一盞茶的功夫。

喝一碗茶的時間,或者說一刻,半刻

資料曾經的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後慢慢品嚐,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

至於一柱香是多久並沒有定論,在古文中也是和「一盞茶」、「一頓飯」一樣,是一個時間的大概長度,不用太過在意,大概也就十來二十分鐘差不了。

所以其實一炷香的時間是不精確的、模糊的。在古代如果想精確一點,那就自己燒一炷香了,慢慢等吧。呵呵

一炷香=5分鐘;一盞茶=10分鐘。

曾經的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一刻以前我國沒有今天這樣的鐘表,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殼滴漏」。它是靠銅壺裡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一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於14分40秒,舍零歸整,人們便把一刻鐘定為15分鐘,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8樓:匿名使用者

幾柱香的時間,一柱香一般15分鐘吧~

以前我國沒有今天這樣的鐘表,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殼滴漏」。它是靠銅壺裡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一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於14分40秒,舍零歸整,人們便把一刻鐘定為15分鐘,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9樓:匿名使用者

用刻表示,15分鐘為一刻。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盞茶5分鐘左右.一刻鐘15分鐘

11樓:二黑嘎子

他看著她看了三個春秋

1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看人基本很少用時間來看人,他們的時間有子、醜、寅、卯、辰、已 、午、未、申、酉、戌、亥

13樓:匿名使用者

子、醜、寅、卯、辰、已 、午、未、申、酉、戌、亥

古代也有分鐘的說法嗎 比如過了幾分鐘之類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

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佔兩個鐘頭。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15樓:**

你這個問題同樣強大。。

那時候又沒時鐘,請問,他們的分鐘怎麼來的?那時候都是說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倆小時。清代進口時鐘之後,分鐘的觀念開始出現

能飛一分鐘的紙飛機怎麼折,怎麼折能飛一分鐘的紙飛機折法圖片

疊法簡介 1 將a4紙豎著對摺。如圖 2 將a4紙的一端,沿虛線摺疊 兩邊 3 將摺好的角內翻著,注意分開的部分壓在裡面。4 再將上端的兩角沿虛線向中間對摺,一定要對稱。5 對摺完成後,剩餘的尖角沿虛線翻折。然後沿中線再對摺。6 對摺完成後,下面的兩端向中間翻折。如容圖,沿虛線。7 一點,如圖,這就...

兩小時二十分鐘一40分鐘等於多少

100分鐘 也等於1小時40分鐘 140分鐘 40分鐘 100分鐘 2小時40分鐘等於多少秒 2小時40分鐘等於9600秒。計算方法如下 1小時等等於60分鐘,1分鐘等於60秒鐘。2分40分鐘 2 60 40 160分鐘160分鐘 160 60 9600秒 擴充套件資料時間單位換算 1世紀 100年...

能飛一分鐘的紙飛機,能飛一分鐘的紙飛機怎麼折

無風情況下在地復面上拋並落回制地面幾乎是不可能的,被風帶起來倒是可能。我還飛過一次紙飛機被強風對著頭吹在風中靜止幾秒。目前紙飛機室內滯空時間吉尼斯世界紀錄為29.19秒,該紀錄保持者戶田卓夫的最高紀錄是35秒。他於2009年以27.91秒的成績重新整理了肯 布萊克布恩於1985年創造的世界紀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