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和艾蒿有什麼不同

2021-05-22 17:05:00 字數 5468 閱讀 5779

1樓:舞璇瀅

1、性狀不同:

茵陳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

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

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葉片長1~3cm,寬約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尖銳。

艾蒿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釐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

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釐米,有明顯縱稜,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釐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

2、味道不同:

茵陳氣清香,味微苦。

艾蒿植株有濃烈香氣。

3、分佈範圍不同:

菌陳主產于山東、陝西、山西等省,商品通稱綿茵陳。其他種省、區產者,多自產自銷,國外分佈於日本、朝鮮、蒙古等國家。

艾蒿分佈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區域性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蒙古、朝鮮、蘇聯(遠東地區)也有,日本有栽培,模式標本採自中國華北。

4、功效不同:

茵陳全草入藥,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搔癢及水腫等症,其散熱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鍼灸。

故又被稱為「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2樓:反面時光

1、名稱不同

茵陳別名:牛至、耗子爪、田耐裡、因塵、馬先、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安呂草;

艾草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

2、藥用價值不同

茵陳: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搔癢及水腫等症,其散熱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

艾草: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3、形態不同

茵陳: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莖斜生,其節上具纖細的鬚根,多少木質。莖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釐米,多少帶紫色,四稜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數,從根莖發出,中上部各節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節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無葉。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

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

4、分佈範圍不同

茵陳: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主產于山東、陝西、山西等省。商品通稱綿茵陳。其他種省、區產者,多自產自銷。國外分佈於日本、朝鮮、蒙古等國家。

艾草主要分部於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以及陝西及甘肅等均有分佈。

3樓:匿名使用者

茵陳和艾蒿在形態、功效、氣味、生長環境上都可以區別,具體如下:

1、形態。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略成半灌木狀,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釐米,褐色或灰黃褐色,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秋季開花。茵陳蒿,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100釐米。

莖直立,木質化,表面有縱條紋,紫色,多分枝,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細柔毛。花雜性,淡紫色,均為管狀花;全國大部分地區皆有分佈。

總結來說,艾葉葉片大一些,葉片背面有一層蠟質層,艾葉多褶皺,易碎;茵陳藥材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株密披灰白色絨毛,綿軟如絨,質脆,易折斷。

2、功效。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溼之效。還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茵陳清熱利溼,治溼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瘡疥,是**肝炎的特效藥,可以解熱和降壓利尿,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

3、氣味。艾蒿整株都有芳香氣味,揉之,香氣更濃。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

茵陳也有氣味,儘管它們的味兒似乎相似,但艾草的氣味更大一點。

4、生長環境。艾蒿分佈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區域性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

茵陳生於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海拔500-3600米。生於低海拔地區河岸、海岸附近的溼潤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區。

4樓:風的指引

1、形態不同

艾葉多皺縮,破碎,葉片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被稀疏的絨毛和腺點,下表面有密集的灰白色絲狀絨毛。茵陳,藥材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株密被灰白色絨毛,綿軟如絨。質脆,易折斷。

2、功效不同

艾蒿功效: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菌陳功效: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溼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

3、味道有差別

茵陳葉子小,氣味小,艾葉葉片大,苦味較重。

1、艾蒿具體功效

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製藥枕頭、藥背心。

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2、菌陳具體功效

(1)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

(2)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衝汁飲之。

(3)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裡,身發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小便當利,尿如皁角汁狀。

5樓:開曜文念煊

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薅晒當柴燒。蒿在正月發出的幼芽毛絨絨的時候採摘後叫茵陳。起身長高後就叫蒿。是一種植物的兩個不同生長時期而已。

6樓:匿名使用者

茵陳別名 綿茵陳、白蒿、絨蒿、松毛艾。

** 為菊科植物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莖直立,高0.5~1m,基部木質化,表面黃棕色,具縱條紋,多分枝;幼時全體有褐色絲狀毛,成長後近**。

葉1~3回羽頭深裂,下部裂片較寬短,常被短絹毛;中部葉裂片細長如發,寬約1mm;上部葉羽頭**,3裂或不裂,近**。頭狀花序小而多,密整合復總狀;總苞片3~4層,**,外層卵形,內層橢圓形,**綠色,邊緣膜質;花黃色,管狀,外層花3~5,雌性,能育,內層花兩性5~7,不育。瘦果長圓形,長約0.

8mm,**。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於山坡、路邊。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採製 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除去老莖及雜質,晒乾。

化學成分 含6,7-二甲基七葉樹內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揮發油,油中主要為a-蒎烯、茵陳二炔酮(capillin)茵陳烯塊(capillene)、茵陳醇(capillanol)、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溼熱,退黃疸。用於黃疸尿少、溼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附註 同屬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陳入藥。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別名】綿茵陳、茵陳蒿、白蒿、絨蒿、猴子毛

【**】本品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的乾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時採割,除去雜質及老莖,晒乾。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採割的稱「茵陳蒿」。

【製法】除去殘根及雜質,搓碎或切碎。綿茵陳篩去灰屑。

【性狀】

綿茵陳: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

5~2。5cm,直徑0。1~0。

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葉片長1~3cm,寬約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尖銳。氣清香,味微苦。

茵陳蒿:莖呈圓柱形,多分枝,長30~100cm ,直徑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縱條紋,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葉密集,或多脫落;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條形或細條形,兩面密被白色柔毛;莖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基部抱莖,裂片細絲狀;頭狀花序卵形,多數整合圓錐狀,長1。

2~1。5mm,直徑1~1。2mm,有短梗;總苞片3~4層,卵形,苞片3 裂;外層雌花6~10 個,可多達15個,內層兩性花2~10 個。

瘦果長圓形,黃棕色。氣芳香,味微苦。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功能主治】清溼熱,退黃疸。用於黃疸尿少,溼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適量,煎湯薰洗。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備註】(1)用於溼熱燻蒸而發生黃疸的病症,可單用一味,大劑量煎湯內服;亦可配合大黃、梔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顯著者,又可與澤瀉、豬苓等配伍。本品退黃疸之效甚佳,故除用於溼熱黃疸之外,對於因受寒溼或素體陽虛發生的陰黃病症,也可應用。

但須配合溫中祛寒之品如附子、乾薑等藥同用,以奏除陰寒而退黃疸的作用。

【摘錄】《中國藥典》

艾蒿 艾,又稱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開花,整株都有芳香氣味,揉之,香氣更濃。

中醫學上以葉入藥,性溫,味苦,具有和營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主治月經不調,帶下等症。艾葉油有平喘、鎮咳、去痰及消炎的作用。

用艾絨製成的各種艾條、艾柱、燒灸身體相應穴位,可使熱氣內達而溫通氣血,透達經絡,讓血液更好地迴圈,從而**各種寒溼病症。

艾葉薰煙,具有很強的驅除害蟲,殺滅病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實驗證明,每平方米用艾葉1-5克進行薰煙30-60分鐘,對各種**真菌、腺病素、鼻病素、流感病毒、瘡疹病毒都有不同的程度的殺滅和抑制作用。民間在端午節用艾束懸掛門上,以驅除害蟲、毒氣,有的還編成各種小飾物,佩帶身上,達到辟邪除穢和健身的目的。

實踐證明,冬季或流感流行季節,每週用艾葉薰煙家居一二次,能使各種常見的致病細菌、病毒及真菌的數量顯著減少,從而有效地預防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艾的莖葉都可提煉芳香油,用於製作香料。

艾的分佈很廣,我國各地均有,且普遍是野生的

蒿子和艾草的區別艾蒿跟蒿子有什麼區別

1 性質不同 艾草是屬於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蒿子屬於植物類,可食用,也可以常用於配料。2 高度不同 從高度上來說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幹也比較細小,莖部呈暗紅色,長勢最好的蒿草,只有10釐米左右,而艾葉就不同了,主幹略粗長,莖部呈淡綠色,有的直徑可達1.5釐米,高...

臺劇和港劇有什麼不同臺劇和港劇有什麼不同?

語言不同 臺劇和港劇一聽說話的聲音就能分辨,臺劇的聲音通常比較發嗲,港劇自內然就是說粵語咯容,如果是配音的話都是一個型別只要看了一部配音的就能聽出來了。劇情通常也不太相同,相對來說港劇比較現實化一點。臺劇太假了,偶像劇居多。另外臺劇的古裝劇基本上沒多少,而港劇的古裝劇較多,個人認為港劇的古裝劇要比港...

睿和叡有什麼不同睿和叡又有什麼不同

叡是睿的異體字。異體字 異體字,一個字的正體之外的寫法,字音字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只有字形不同,因此造成偏旁不一樣。睿 叡 拼音 ru 解釋 1 深明,通達 智。哲 明智,英明 2 古代頌揚帝王用語 旨。覽 御覽 擴充套件資料 分類分類方式 1 形旁不同 形聲字的形旁在很多字裡只表示字義的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