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冊第二章第一節知識點(書上的重點)

2021-05-25 22:48:33 字數 5564 閱讀 6017

1樓:莫莫

2012-9-17 23:44 liuhuaping321| 二級 物理學中把相對運動叫機械運動,相對運動需要選取參考物件,只要與參考物件之間發生位移就叫相對運動。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位於原子中心。

小朋友,學理科的東西不要想學文科一樣去記憶,理科在於計算。再過段時間,這些填空題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也許會在選擇題中出現,只要加

2樓:怡海機電

物理學中把相對運動叫機械運動,相對運動需要選取參考物件,只要與參考物件之間發生位移就叫相對運動。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位於原子中心。

小朋友,學理科的東西不要想學文科一樣去記憶,理科在於計算。再過段時間,這些填空題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也許會在選擇題中出現,只要加深印象就好了

3樓:宅雷等於穿越

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的8次米每秒 真空中 它的速度最快。

沒有隻有第三章 運動與力 你確定是上半冊??? 你是**的? 也許跟我的 不一樣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4樓:中_隊長

一、運動的描述

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參照物(1)研究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關係。當一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3)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車上的乘客,選擇地面作為參照物時,他是運動的,若選擇他坐的座椅為參照物,他則是靜止的。

對於參照物的選擇,應該遵循有利於研究問題的簡化這一原則。一般在研究地面上運動的物體時,常選擇地面或者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如房屋、樹木等)作為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也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則是相對於參照物而言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一般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選擇恰當的參照物。

(2)看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是否改變。

(3)若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2、長度時間的及其測量

二、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m)」。常用的還有「千米(k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μm)」、「奈米(nm)」等。

它們之間的關係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

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捲尺等。

(3)正確使用刻度尺:為了便於記億,這裡將刻度尺的使用總結為六個字:認、放、看、讀、記、算。

①「認」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著所測直線、刻度部分貼近被測長度放置。③「看」讀數看尺視線要與尺面要垂直。

④「讀」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正確記錄測量結果。⑥「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長度的估測:受條件的限制,有時需要對長度進行估測,此時可以藉助身邊的物品進行估測,比如指頭的寬度大約為1cm,拳頭的寬度大約為10cm等。

三、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時問的單位是「秒(s)」。其他的單位還有「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

它們之間的關係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時間的測量工具:秒錶、停表、時鐘等。

時間的估測:可以藉助脈搏的跳動次數等對時間進行估測。

四、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在測量中誤差總是存在的。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想辦法儘可能減小誤差,但不可能消除誤差。

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初二物理第二章知識點

5樓:有問題就問我

第一章 聲現象知識歸納

1 . 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係。(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係。

6.減弱噪聲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8. 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築等。

它主要產生於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等,另外人類製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賓士、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第二章 物態變化知識歸納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2.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3)寒暑表。

體溫計:測量範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傳不上自己去看書吧

11.(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12.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於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於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於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fg處於固態。

13.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4.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5.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6.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麵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7.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8. 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9. 水迴圈: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迴圈系統。水的迴圈伴隨著能量的轉移。

第三章 光現象知識歸納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

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

1.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 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裡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汙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後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

光路圖: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線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係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初二上冊的物理知識總結,初二上物理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主要研究聲,光,電,要求掌握聲光電的性質,概念以及意義。聲 概念,計算題,還有掌握聲的特性。光 是難點。要掌握光的傳播,反射,折射以及色散,重難點是光路圖。電 一定要掌握好,這是初二最重要的部分。重點是 1電路的串並聯的判斷,特點。2電流表的使用。3瞭解短路斷路及通路。還有詳細點的 聲現象 ...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的知識點總結

自己先看來下書,如果看不懂就聽我 自簡單講下,我bai 是高二生du物競賽的,我覺得應zhi該能輔導你吧dao。這樣的,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基本結構自己看書 不好打 氨基酸中間碳上有四個基團 碳是四價麼 分別是一個氫,一個 nh3的稱作氨基,一個是 cooh的稱為羧基,另外一個是各種氨...

初二的物理光現象,知識點歸納一下

第二章 光現象 1 光源 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下面哪些是光源 太陽 火焰 閃電 螢火蟲 點燃的蠟燭 發光的電燈 鐳射束 月亮 鋥光瓦亮的書桌 2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海市蜃樓 早晨看到太陽時,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 星星的閃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