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知道怎麼用簡單的方法鑑定古瓷器

2021-06-04 14:36:10 字數 5660 閱讀 7780

1樓:忻問凝

一、根據各期陶瓷胎質、釉色的特點來判斷 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例如,距今2023年前的商周時代的青釉瓷器,又稱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階階段,其胎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質堅硬,瓷化程度較高;其釉色青,釉層較薄,厚薄不均。這是因為當時採用瀝釉方法進行施釉的緣故。

二、從各朝代陶瓷的紋飾去判斷 鑑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紋飾的鑑定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紋飾就象一個人的衣冠,它有明顯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我們鑑定古陶瓷時千萬不要忽視它。

中國古代陶瓷紋飾繁多,但按類別可分為人物、動物、植物和裝飾四大類。紋飾本身有它的時代性,它是當時社會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間,道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在社會廣泛興起,所以,瓷器上出現了八仙、八寶圖、真武大帝、花捧回文、書寫回文、仙人朝聖圖等圖 案。

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訓,對尚武和習文極為重視。所以,在瓷器圖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樣的刀馬人物和清裝射獵圖等出現;在習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書寫詩詞,以文字作為圖案裝飾。

三、從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斷 陶瓷鑑定,造型是一個重要依據。它有明顯的時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會時期人們的審美觀。 飯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對它也許注意不多。

其實,它的造型也是不斷地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的。唐代的飯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實平足,胎厚,體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豐滿,圈足較高,給人以古拙穩重之感。

入清以後,特別是康熙時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沒有明代大,腹深但顯得瘦小,圈足開始變矮。到雍正以後,其圈足最下處,一改明代的平齊而向圓形(俗稱泥鰍背)演變。

四、從歷代陶瓷的款識來判別 款識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器皿心裡,身的中部或口緣等部位,書寫上某某皇帝的年號,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樣,以表示年記。這種年款,有一部分是專為宮廷燒製的,叫官窯款;有一部分是民間燒製的,叫民窯款。除了記年款,還有殿名款(如體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這是康熙皇帝在圓明園居住過的殿堂)、齊名款、軒名款、讚譽款、吉祥款、陶工款、供養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樣款(如白兔、雙魚、折枝花朵等),等等。

這些都稱為款識,是表示某個朝代生產的器物。款識的識別,是古陶瓷鑑定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2樓:陡變吧

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它是我國曆代文化的結晶。喜愛古陶瓷藝術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鑑定的人卻為數不多。因為,古陶瓷鑑定是一門綜合的技術,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

例如,要鑑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對中國幾千年各地陶瓷的生產有所瞭解,才能從胎質、釉色、造型、紋飾、款識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準確的判斷。對初學者來說,如能潛心鑽研,循序漸進,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鑑別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現將古陶瓷鑑定方法介紹如下:

一般來說,從胎質、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窯口。例如,距今2023年前的商周時代的青釉瓷器,又稱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階階段,其胎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質堅硬,瓷化程度較高;其釉色青,釉層較薄,厚薄不均。這是因為當時採用瀝釉方法進行施釉的緣故。

又如,五代時的釉色為天青色。據傳說,五代後周柴世宗指雨過天晴的天空,對向他請示御用瓷釉色的**說:“雨過天青雲**,這般顏色作將來。

”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欽定為天青色。這種釉釉色瑩潤,施釉較薄,青中閃著淡淡的藍色。

又如,宋代龍泉窯的梅子青釉。這是宋代龍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與高階翡翠媲美。

釉層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開紋片,質瑩如玉,其色近似梅樹中生長著的“梅子”。

明代永樂、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樂時期白釉最負盛名,釉質肥厚,潤如堆脂,純白似玉,釉面光淨晶瑩;胎色純白,胎質細膩,並且有厚薄不均現象。如在強光下透視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種粉紅、肉紅或蝦紅色的傾向。

這一特徵,是其它瓷器中所沒有的。

明代宣德年間,與明永樂年間時間雖近,但瓷胎釉色卻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樂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時大件琢器底部多無釉,露胎處常有紅色點,俗稱“火石紅斑”,還有鐵鏽斑點。

清康熙、雍正時的仿宣德瓷器則無此特徵。

清代康熙時瓷器的胎釉,胎色細白,胎質純淨,細膩堅硬,與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體最重。此外,這一時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兩種白釉,器內、口緣、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較稀薄,往往見有小縮釉現象;底部還現有坯胎中旋紋痕跡。器身施亮青釉,其釉瑩潤光亮,胎釉結合極堅密。

一件器皿施兩種釉,是清代康熙年間生產的瓷器的最大特點。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點,是我們鑑別古陶瓷的年代和窯口的可靠的依據。

3樓:古物潮玩

元明清的陶瓷瓷器,想分清真假陶瓷,你得先把這幾本書給吃透了

古陶瓷鑑定的幾種方法

4樓:命中註定的

鑑定古陶瓷一般有四大任務:辨真偽、斷窯口、定時代、評價值。四項任務的首要是辨真偽。

古陶瓷真偽的鑑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一種是傳統的經驗鑑定,另一種是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古陶瓷進行鑑定的科技鑑定,第三種就是物質自然老化痕跡的微觀鑑定。以下就這三種鑑定方法進行簡要分析:

一 傳統經驗鑑定的分析

所謂傳統經驗鑑定,是指鑑定者在長期的古玩鑑定實踐中,依據個人所積累的經驗,通過眼看、手摸、耳聽、鼻聞等感覺器官,對器物進行鑑別的行為過程,包括“六看”即看胎、看釉、看色料、看器形、看紋飾、看款識。因此,傳統經驗鑑定俗稱“眼學”又稱“目鑑。

二、科技鑑定方法的分析

科學技術鑑定,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古陶瓷進行分析、鑑定的方法,又稱“科鑑”。目前按照他們所依據的理論又可歸納為三類:第一,依據化學理論的有“元素成分分析法”;第二,依據光學理論的包括“鐳射拉曼光譜儀儀分析法”,“能量色散型x-射線熒光譜儀分析法”“可移動式實體顯微鏡和不可移動式電子顯微鏡”;第三,依據物理化學理論的有:

“中子活化分析”“電子探針”“原子吸收光譜儀”“熱釋光分析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等。

三 物質自然老化痕跡的微觀鑑定

“微痕鑑定”作為一門科學,主要是通過對事件發生後的內在和外在的痕跡表現,推論出導致這些痕跡發生的原因和過程。痕跡學是對時間的反向指正,他同與時間有關的所有資訊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微痕鑑定是研究過程系統中各子系統相互聯絡、相互作用而發生資訊傳遞、交換的規律和特點,以及研究和破譯這些資訊。

微痕鑑定發展到今天,已經廣泛應用於偵查、文物考古、古陶瓷鑑定等多個領域。

怎樣用最簡單的方法去鑑別景德鎮的瓷器

5樓:匿名使用者

1)根據我的道聽途說,總結如下:

1。很多精美的圖案實際上是“貼紙的”:事先印好,貼於瓷器上再燒出來。

這點極好辨別:取兩個瓷器比照,若無絲毫差別就是貼紙的(專業術語,我也不大清楚。這是老公的同學的通俗說明。

他在景德鎮的最大的瓷器廠做廠長。)這種**較低。手繪的**較高。

2。手繪瓷器:一般只有多年的老師傅,才可能擁有高超的技術,繪出來的是精品。

也就是說,年輕人的繪畫,書法功底不行。所以真正幹得好的,一般都在四十歲以上。相應於各行各業的等級證書,陶瓷業也有等級證書。

好的作品都會有作者的證書,並且是不可重複的作品。

3。書法和繪畫只是保證瓷器成功的初步。上釉,燒製等等都控制好了,才能做出好東西。

有時就是同一窯裡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精品。愛惜名譽的作者,通常只會把好作品才附上自己的證書。雖然有時可以僥倖得到有作者印鑑,但沒證書的作品,像你我不懂瓷器的外行,最好也不要買,以免判斷失誤而虧損。

下面是我搜尋到的鑑別瓷器的方法:

買瓷器,最簡單最好的鑑別方法,是拿起瓷器輕輕敲敲,聽發出的聲音是否清脆、響亮、悅耳。如果是,這就表示是優質的瓷土製造的瓷器,質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時發出的聲音粗重,甚至沙啞,就是用劣質的瓷土製造的瓷器,其質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另一種方法,是將瓷器放在較強的燈光下或陽光下觀察,可以看質地是否細緻均勻及有無裂痕。

瓷器的外表,可以上釉和繪畫。瓷器繪畫上釉,可分“釉上彩”和“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所謂“釉上彩”,是在已經高溫燒成的瓷器的表面上,畫上彩色圖案,再經低溫窯的燒製,使顏色和釉熔化在一起。

日常用的碗碟絕大多數都是釉上彩瓷器。所謂“釉下彩”瓷器,則是在瓷壞上先繪好彩色畫,然後上釉,再放進窯內高溫燒成。由於它是先畫後燒,彩色畫是在釉的下面。

受到了釉層的保護,故即使經常洗擦,其彩畫亦不易裉色。由此可見,“釉下彩”比“釉上彩”檔瓷更高。

在琳琅滿目的日用陶瓷製品中,怎樣選購呢?首先,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來決定購買檔次,其次再從外表挑選出自己喜愛的花色品種。從自己選定的造型和花色品種中,一件件裡外檢視,看表面是否破損、光滑、有無斑點、氣泡。

然後把瓷製品放在手掌上,用手指或小物件輕輕敲幾下。如聲音清脆,說明***;如聲音沉悶或沙啞,則表明破損或沒有燒好,是劣質品。看外形是否周正,把瓷製品放在平面上觀察,要求平穩且變形小。

看裝飾花面是否美觀大方、和諧,挑選有金、銀裝飾的瓷器時,還要用手擦一擦,看是否減色脫金。選購成套陶瓷製品時,要看每件的釉色、畫面、光澤、式樣是否一致勻稱、協調。薄胎陶瓷製品在太陽光或燈光下照看,要有透明感,既薄又輕,且厚度均勻。

微波爐用瓷必須選用標註“微波爐用”字樣的製品,以免在使用中發生炸裂。釉下彩、釉中彩陶瓷製品畫面鮮豔、光亮、柔和、永不褪色,**雖貴一些,但檔次高,家庭使用顯得高雅。儘量選購名牌大廠家的產品,因為這些廠家有嚴格的檢測手段和標準,鉛鎘溶出量嚴格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以下,對人體無害。

日用陶瓷製品的安全性個別報刊曾登載過“日用陶瓷炊具和餐具析出有害人體健康的鉛和鎘,不能盛食物,不能用來煮食物”等誤詞。人所共知,日用陶瓷製品主要由礦物原料組成,並經1000℃~1400℃煅燒而成,形成的新礦物組成是穩定的,使用過程中不會有鉛鎘析出。即便用陶瓷鍋在明火上熬湯煲粥時,水也只能達到沸騰溫度。

日用陶瓷餐飲具鉛和鎘毒素主要來自釉上面的紋圖案, 這種花紋圖案是通過在製品白坯(於1200℃左右煅燒後)上再貼花紙和手工加彩並經烤燒而成的。當烤燒溫度超過750℃時,鉛、鎘已基本揮發掉,故也不存在毒害問題。當然,我們不排除有粗製濫造的陶瓷貼花紙和顏料含有超標的鉛和鎘,從而使陶瓷餐飲具的有害物質超過國家標準要求。

一般說來,日用陶瓷的杯、碗、壺類產品與食品、飲料的接觸部位是沒有花紋的。盤碟類產品在盛裝食物部位有花紋圖案,為慎重起見,應儘量選購花紋少而在邊沿處的產品,或無圖案的白坯。不要用滿布花紋的廣彩或粉彩盤碟,因為這是陳列裝飾瓷製品,禁止裝盛食物。

鑑定景德鎮窯單色釉要點如下:

①形制工整與否?

②施釉是否勻淨?

③足端露胎線是否圓?

④釉腳線是否齊平?

⑤款字落笑是否端整?

⑥坯體瓷質是否凝重?

如果是鑑定青花、五彩、粉彩、釉裡紅等彩繪瓷仍要看其畫筆是否灑脫自然,還是拘謹凝滯?

再介紹幾個專業術語:

青花——是以鈷為呈色劑,在釉下繪出各種紋飾圖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青花——是青花瓷的基本特徵,而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又各具特色。永樂、宣德青花濃豔凝重,成化、弘治青花柔和淡雅,嘉靖、萬曆青花鮮豔泛紫,康熙青花色分五彩。至此,青花瓷的發展達到頂峰。

永樂、宣德時期是我國青花瓷生產的**時代。這一時期繪製紋飾圖案所用的青花色料是進口的蘇尼勃青。由於這種原料含錳低,故能燒出寶石藍般鮮豔的色澤,較高的含鐵量又形成了點點黑斑,與濃豔的藍色紋飾相映成趣,這種凹陷的黑斑,是永、宣青花瓷的主要特徵,後人難以模仿。

釉裡紅——是以銅為呈色劑,在釉下繪出各種紋飾圖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紅花的釉裡紅產品,其燒製工藝與青花瓷相似,但由於銅需要在還原氣氛中才能燒成紅色,這比青花瓷的生產又增加了難度,明清景德鎮工匠成功地掌握了這一項燒製技術,生產出多種釉裡紅產品。

單色釉——是指單一色彩的釉。明清兩代燒製瓷器使用的最基本的釉是無色透明釉,只有熔人某種化學元素,且在不同的氣氛、溫度下,釉才會呈現不同的色彩。根據其製作工藝的區別,單色釉又可分為高溫單色釉和低溫單色釉兩大類。

請問古玉比較簡單的鑑賞方法

自行鑑賞,沒有簡單的但又很有效方法,高仿的靠簡單的方法肯定失效。如果只想知道真假結果以及斷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請人估價,結果也不可全信。中國古玉鑑別的另一方面,則是要觀察玉器表面的刀痕和刀勢。古代沒有今天科學發達,琢玉者多采用落後的銳器制玉,在玉器表面反覆刻劃,其刀痕多為陰線工 表面凹陷的溝狀線條 ...

簡單的醒酒方法,怎樣用最簡單的方法醒酒?

幾種簡單醒酒法 牛奶醒酒法 醉酒者可飲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護胃粘膜,減少對酒精的吸收。豆腐解酒 飲酒多時,再加一個豆腐做下酒菜,可促進體內的乙醇迅速排出。皮蛋醒酒法 醉酒時,取1 2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蛋清醒酒法 醉酒時取1 2只生雞蛋清服下,可保護胃粘膜,並減少對酒精的吸收。杮子醒酒...

43212377用最簡單的方法

432 123 77 432 123 77 432 200 232 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請及時採納,你的採納是我回答的動力 432 123 77用簡便方法計算 432 123 77 432 123 77 432 200 232 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請及時採納,你的採納是我回答的動力 432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