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上面刻的是什麼字,古代皇帝玉璽上刻的什麼字

2021-06-08 12:19:04 字數 5494 閱讀 9198

1樓:靜處菩提本心

受命於天,既受永康。

2樓:識與知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為中國皇帝的信物,相傳由和氏璧所雕成(一說是藍田玉),根據記載和現存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

明朝大量製作帝王用璽以沖淡無傳國玉璽之虛。明朝共制二十四方玉璽,稱二十四御寶。

國初十七寶

皇帝奉天之寶:為傳國璽,以鎮萬國,祀天地。用於祭天等大典禮儀

皇帝之寶:以頒詔與赦。皇帝日常用璽

皇帝行寶:以冊封賜勞。用於賞賜

皇帝信寶:以徵召軍。用於召親王大臣及調兵征伐

天子之寶:以祭享百神。用於祭祀山川鬼神

天子行寶:以封賜夷蠻。用於冊立藩邦,封外國及賜勞

天子信寶:以調發番兵。用於施命外夷,招外服及徵發

制誥之寶:以識誥命。用於頒佈誥書,諭示臣僚

敕命之寶:以識敕命。用於鈐印聖旨

廣運之寶:以識黃選勘籍;以獎勵臣工

皇帝尊親之寶:以上尊號。用於祭祀宗廟

皇帝親親之寶:以諭親王。用於冊立親藩

敬天勤民之寶:以訓迪有司。用於賞賜守令官吏,敕諭朝覲官

御前之寶:以進御座、從軍駕

表章經史之寶:以求經籍

欽文之璽:以欽文教

以上為明太祖所制十六寶,材質以青玉、白玉為主。其中“皇帝奉天之寶”、“皇帝親親之寶”、“敕命之寶”在靖難之役燕軍攻入南京城時,被建文帝在大內乾清宮中舉火焚燬,明成祖即位後重制,並增制“誥命之寶”,在嘉靖年間統稱為“國初十七寶”

建文帝於建文三年正月制凝命神寶,材料為青玉,璽文為“天命明德 表正萬方 精一執中 宇宙永昌”,方逾二尺,後毀

嘉靖新制七寶

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

大明受命之寶

巡狩天下之寶

垂訓之寶

命德之寶

討罪安民之寶

敕正萬民之寶

以上七寶制於嘉靖十八年,均用玉。嘉靖四十五年冬,明世宗下詔稱“先朝甲戌(正德九年)遇災(乾清宮失火),御寶凡六,其五已遭毀。命有司覓美玉補造。

”《萬曆野獲編》認為這五枚補造的玉璽之前身,實系嘉靖四十年毀於西內永壽宮火災,但嘉靖帝諱言此事,故託辭毀於正德九年。

清朝仿明制,大量製作帝王用璽以沖淡無傳國玉璽之虛。清朝玉璽使用滿漢雙文篆書樣,左滿文,右漢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璽稱清二十五寶。

亦有聞傳國玉璽蒙元北遁時攜走,明末清初時多爾袞領兵在青海地區決戰北元時亦有得傳國玉璽,但無確實史料可證。

清朝25方寶璽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滿文“皇帝之寶”、栴檀香木“皇帝之寶”、“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 “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鈐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

歷朝歷代的玉璽上各刻的都是什麼字?

3樓:匿名使用者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為中國皇帝的信物,相傳由和氏璧所雕成(一說是藍田玉),根據記載和現存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

明朝大量製作帝王用璽以沖淡無傳國玉璽之虛。明朝共制二十四方玉璽,稱二十四御寶。

國初十七寶

皇帝奉天之寶:為傳國璽,以鎮萬國,祀天地。用於祭天等大典禮儀

皇帝之寶:以頒詔與赦。皇帝日常用璽

皇帝行寶:以冊封賜勞。用於賞賜

皇帝信寶:以徵召軍。用於召親王大臣及調兵征伐

天子之寶:以祭享百神。用於祭祀山川鬼神

天子行寶:以封賜夷蠻。用於冊立藩邦,封外國及賜勞

天子信寶:以調發番兵。用於施命外夷,招外服及徵發

制誥之寶:以識誥命。用於頒佈誥書,諭示臣僚

敕命之寶:以識敕命。用於鈐印聖旨

廣運之寶:以識黃選勘籍;以獎勵臣工

皇帝尊親之寶:以上尊號。用於祭祀宗廟

皇帝親親之寶:以諭親王。用於冊立親藩

敬天勤民之寶:以訓迪有司。用於賞賜守令官吏,敕諭朝覲官

御前之寶:以進御座、從軍駕

表章經史之寶:以求經籍

欽文之璽:以欽文教

以上為明太祖所制十六寶,材質以青玉、白玉為主。其中“皇帝奉天之寶”、“皇帝親親之寶”、“敕命之寶”在靖難之役燕軍攻入南京城時,被建文帝在大內乾清宮中舉火焚燬,明成祖即位後重制,並增制“誥命之寶”,在嘉靖年間統稱為“國初十七寶”

建文帝於建文三年正月制凝命神寶,材料為青玉,璽文為“天命明德 表正萬方 精一執中 宇宙永昌”,方逾二尺,後毀

嘉靖新制七寶

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

大明受命之寶

巡狩天下之寶

垂訓之寶

命德之寶

討罪安民之寶

敕正萬民之寶

以上七寶制於嘉靖十八年,均用玉。嘉靖四十五年冬,明世宗下詔稱“先朝甲戌(正德九年)遇災(乾清宮失火),御寶凡六,其五已遭毀。命有司覓美玉補造。

”《萬曆野獲編》認為這五枚補造的玉璽之前身,實系嘉靖四十年毀於西內永壽宮火災,但嘉靖帝諱言此事,故託辭毀於正德九年。

清朝仿明制,大量製作帝王用璽以沖淡無傳國玉璽之虛。清朝玉璽使用滿漢雙文篆書樣,左滿文,右漢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璽稱清二十五寶。

亦有聞傳國玉璽蒙元北遁時攜走,明末清初時多爾袞領兵在青海地區決戰北元時亦有得傳國玉璽,但無確實史料可證。

清朝25方寶璽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滿文“皇帝之寶”、栴檀香木“皇帝之寶”、“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 “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鈐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

4樓:淺淺邂逅

玉璽字跡有三種說法。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受命於天,既壽且康”

“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傳國玉璽:全稱“大秦萬世傳國玉璽”,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被視為王朝正統的象徵。

秦王統一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用篆文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環刻“雙龍戲珠圖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線(代表大海)、雙邊(內邊線較細、外邊線較粗)。傳國玉璽整個圖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現雙龍。

這一玉璽,是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信物。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

5樓:匿名使用者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6樓:靜處菩提本心

歷代的玉璽其實就是和氏璧

古代皇帝玉璽上刻的什麼字

7樓:凮起雲湧

古代皇帝玉璽上面刻的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玉璽指的是古代皇帝專用的印章,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玉璽的使用是從秦始皇時期開始的,在周朝以前,印和璽被統稱為印,是用金子或者玉為材料做成的。

到了周朝才開始有了印和璽之分,只有皇帝使用的印才能叫做璽,而普通臣民所用的只能稱之為印,皇帝用的玉璽下面刻的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在漢書當中記載的是,玉璽下面刻字為昊天之命皇帝昌壽,雖然兩者的記載不一樣,但一般指的都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種說法。

8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9樓:羊羊勾陳

秦代傳國玉璽刻的是,受命於天即位永昌。玉璽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還有就是“傳國玉璽”。清代二十五方御璽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滿文“皇帝之寶”、栴檀香木“皇帝之寶”、“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 “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鈐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

10樓:行歌踏雪小童鞋

和氏璧上的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最出名的便是這個

11樓:曲合英李酉

傳國玉璽始於秦始皇,由丞相李斯篆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至元滅時遺失,下落不明

12樓:諸葛耕順容綾

最出名的是和氏璧也就是傳國玉璽,上面刻著"授命於天,既壽永昌"

清朝的玉璽是用滿文刻的“皇帝之寶

歷史上有幾個傳國玉璽?上面刻著什麼字?

13樓:淵風羽

所謂的“傳國玉璽”是一個專用名詞,專指秦始皇嬴政稱帝時用和氏璧雕刻的傳國玉璽,所以只有一個,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環刻“雙龍戲珠圖案”,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14樓:恏乄亖

歷史上只有1個傳國玉璽。上面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秦之後,歷代帝

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歷代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拓展資料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 秦破趙,得 和氏璧。後統一天下, 嬴政稱 始皇帝,命 李斯用篆文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環刻“ 雙龍戲珠 圖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線(代表大海)、 雙邊( 內邊線較細、 外邊線較粗)。傳國玉璽整個圖案的寓意是:

日照大海現雙龍。這一玉璽,是中國曆代 正統皇帝的 信物。

“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的含義是: (既然)(我)順 受天命,當(了) 皇帝 ;(就)應該使黎民長壽、國運永久昌盛。

康熙皇帝御印刻哪些字康熙玉璽上寫的是什麼字?

御印即是玉璽,玉璽一般刻字為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乾隆時期也是刻得這些文字。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 璽 又專以玉質,稱為 玉璽 共有六方,為 皇帝之璽 皇帝行璽 皇帝信璽 天子之璽 天子行璽 天子信璽 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 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 又稱 傳國璽 為秦...

古代的傳國玉璽上一般都刻的什麼字

傳國玉璽 又稱 傳國璽 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八篆字,以作為 皇權神授 正統合法 之信物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 秦破趙,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統,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八字,咸陽玉工王孫壽將...

請問這上面刻的什麼字請問這個印章上面刻的是什麼字?

郭雲,個人感覺不抄是一個人。看了下 莊子集解 和 莊子集解內 篇校正 前面的飲露吸風類似的話也有。如 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大抵是形容神仙或仙子的。為什麼說 郭雲 不是一個人。因為我在 莊子集解 裡看到好多諸如 崔雲 天地間氣如野馬馳。成雲 天地之間,生物氣息,更相吹動。李雲 檀木。王念孫雲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