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與阿拉伯人有何區別,印度人 和 阿拉伯人 在長相上有什麼區別?

2021-06-14 00:19:30 字數 4490 閱讀 4521

1樓:匿名使用者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 萬人(1978),分佈在北方邦、**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 哈里亞納邦、 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

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 “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遊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

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

把他們聯絡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型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臥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

公元前 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四大種姓,並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

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逐漸形成目前的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紀印度教復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

耆那教目前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隨著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佔據統治地位。

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

阿拉伯人泛指講阿拉伯語的各民族。“阿拉伯”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 9世紀。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

主要分佈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佔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佈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查德、坦尚尼亞等國,估計約2.3億人。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羅人種特徵。

阿拉伯語為阿拉伯國家官方用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分為眾多方言。自 6世紀起使用源於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部分屬什葉派。

此外,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的極少數人信仰**教。

2樓:暖暖地

印度人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 萬人(1978),分佈在北方邦、**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 哈里亞納邦、 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

參考資料

阿拉伯人

泛指講阿拉伯語的各民族。“阿拉伯”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 9世紀。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

主要分佈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佔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佈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查德、坦尚尼亞等國,估計約2.3億人。

參考資料

3樓:文心愛雕龍

印度人有白色、黑色的膚色,而阿拉伯人全是白種人。

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阿拉伯人全信仰伊斯蘭教。

印度人說印地語和英語,阿拉伯人說阿拉伯語。

印度女人額頭**上有顆紅字,而阿拉伯女人則用頭巾纏住頭。

西亞阿拉伯人比如伊朗,印度人,蒙古人,猶太人是屬於什麼人種?

4樓:汪若海

阿拉伯人就是阿拉伯人,在廣義人種學中把他們算做白種人.

蒙古人當然是黃種人.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差不多,但他們和歐洲人的通婚比較多,所以更像歐洲白人.

關於印度人:教科書是這樣講的——

白色人種,但**黝黑。 其實我也曾經和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我一直不敢相信印度人是白色人種,不過如果只從正規****上來看的話,是白色人種,高考的標準答案

印度北部的居民是中亞雅利安人的後裔,從人種學上說屬於白種人,南部的原始居民的後裔屬於黑色人種

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髮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

骨骼不同,人種不同。以頭顱骨為例,頭顱骨周邊近橢圓形的是白種人;頭顱骨周邊呈三角形的是黃種人;頭顱骨周邊近似方形的為黑種人。而印度人的頭顱骨周邊近似橢圓形。

從這一主要區分依據看,印度人膚色雖然表現黝黑,但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

其次,從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裡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變得黝黑。可見印度白種人的**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參考資料:《地理教育》2023年第1期

希臘人是白人啊, 沒有一點爭議的/

5樓:北望擊楫

伊朗人屬於東遷的雅利安人,之後混入了阿拉伯 突厥印度人原住民是種姓制度裡最低等的首陀羅,棕黑人種,他們是原住民,古印度文明是他們創造的

其餘種姓制度裡上等的白人是雅利安東遷者的後代,他們征服了原住民蒙古人當然是典型黃種,

突厥黃白過渡人種 由於東遷的雅利安白種人中後來有些也來到中亞草原,如塞人,他們與黃種遊牧部落混合,如突厥本為黃種遊牧部落,後吸收了一些塞人的血統,體貌在黃白人種之間。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往上推都是閃人的後代,即白種人中的暗白人種希臘 白種人中的地中海人種

6樓:西門又在吹雪

我肯定他們是地球人!

7樓:匿名使用者

頂樓上的~~~~~~~~~~~

印度人 和 阿拉伯人 在長相上有什麼區別?

8樓:群英鬥將

1、從**看;

印度人**顯黑,而阿拉伯人的**比起來白一些。

2、頭髮;

印度人的頭髮是亞麻色,阿拉伯人的頭髮為黑色。

3、語言上的差異;

印度人大部分人都說英語和印地語,而阿拉伯人有自己的語言體系—阿拉伯語。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總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信仰印度教的人數為總人口的80.5%,穆斯林佔13.4%,**教2.

3%,錫克教佔1.9%,其它教派佔1.8%,情況不明的為0.

1%。阿拉伯在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與波斯帝國頻繁交戰,使得途徑紅海的商路幾乎中斷,從而刺激了麥加古萊什人的**活動,極大地動搖了當地的氏族社會制度,私有制產生,麥加開始繁榮起來。

9樓:鄂州人在南京

印度人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北部地區部分人**雪白)。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髮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

認識人種,既要看外表特徵,更要看內在特徵及原居地。不然我們將會簡單地從外表膚色說印度人是黑種人。阿拉伯人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 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羅人種血統 遊牧的阿拉伯人又稱“貝都因人”(意為 荒原上的遊牧民)

可以有三種方式來判斷一個人是否為阿拉伯人

1 政治 如果他生活在阿拉伯國家 也就是這個國家是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或者更含糊一點 阿拉伯世界(arab world))的一個成員 這個定義包括三億多人

2 語言 母語是阿拉伯語 這個定義包括二億多人3 基因 祖先曾經生活在阿拉伯半島

對於上述因素考慮的重要程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們是考慮到政治和語言的因素 但是也有人雖然滿足上面的兩條 但是基於基因的考慮認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 不太多的人只根據政治而不把語言考慮其中 這樣庫爾德人(庫爾德語屬印歐語系 而阿拉伯語是閃含語系 顯然不是一個民族 甚至不是相近的民族) 柏柏爾人自己不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 (但是有些人不這麼看 例如有些柏柏爾人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的民族主義者認為庫爾德人是阿拉伯人)所以 僅以“阿拉伯人”這個概念來論其人種 還是挺複雜

10樓:渡人渡己渡長生

實際現在的阿拉伯人長相是很接近印度人。

印度人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0億人,主要分佈在印度的北方邦、**邦、德里、拉賈斯坦邦、 哈里亞納邦、 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有分佈。

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 "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

阿拉伯人是指西亞和北非講阿拉伯語的居民。"阿拉伯"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9世紀。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

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世界上跨國最多的民族,主要分佈在西亞和北非,佔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佈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斯坦、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查德、坦尚尼亞等國,估計約2.3億人。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羅人種特徵。

印地安人和印度人的區別

印第安人,又稱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義大利航海家c 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時,誤以為所到之處為印度,因此將此地的土著居民稱作 indians 以後雖然發現他的錯誤,但習慣稱法已經普及了,所以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稱印地安人為 西 印度人,在必要時,為了區別,稱真正的印度人為 ...

為什麼印度人傾向與信奉印度教而不是佛教

印度是一個信奉多種宗教的國家,影響最大的是佛教,創立最早的是婆羅門教。你能否想到,印度教在8世紀末和9世紀期間,曾大大超過佛教的影響而居於優勢。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援。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

印度有多少人呀,印度人的平均年齡是多少啊???

根據國際貨幣 組織 imf 2010年3月公佈的資料 來自download weo data october 2009 edition 印度的人口在2009年已經突破了12億,達到12.03億。印度人口近年來每年淨增1900萬左右。印度上一次人口普查是2001年,此後的人口資料來自每年的抽樣調查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