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路線要現在的簡要地點

2021-06-14 15:16:30 字數 5573 閱讀 1353

1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

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通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多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簡稱絲路。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是由德國地理學家f.

p.w.von李希霍芬在2023年出版的《中國》一書中首先提出的。

原指兩漢時期中國與中亞河中地區以及印度之間,以絲綢**為主的交通路線。其後,德國歷史學家a.赫爾曼把絲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確定了絲路的基本內涵。

沿革 絲綢之路很早就已存在。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國是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 。考古資料已充分證明,自商、周至戰國時期,絲綢的生產技術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

那時中國絲綢經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輾轉販運到中亞、印度。公元前60年漢置西域都護,屯田於烏壘城(今新疆輪臺東),以保西域通道。早自張騫西使烏孫結盟後,漢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

至此絲綢之路益加暢通,大量絲帛錦繡沿此路不斷西運,同時西域各國的珍奇異物也輸入中國。魏晉時,東西商業往來不斷,位於絲路咽喉重地的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之一。5~6世紀時,南北朝分立,但沿絲路的東西交往卻進一步繁榮 。

北魏建國後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以後中亞各國的貢使、商人常集於平城(北魏前期都城,今山西大同東北)。遷都洛陽後,洛陽更成為各國商人薈萃之地,北齊的都城中也聚集著不少商胡。隋煬帝曾派黃門侍郎裴矩到張掖招徠西域商人,說明當時絲路的興旺。

唐朝西部的疆域超過漢代,在伊州、西州、庭州設立了同於內地的州縣。在龜茲、于闐、疏勒、碎葉設立安西四鎮(後以焉耆代碎葉)駐兵防守,由安西都護府管轄。以後又置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北路的羈縻州府,這為絲路的暢通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證。

因此唐代長安、洛陽以及其他重要都市都有大量商胡,呈現出國際都會的風貌。從9世紀末到11世紀,由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東南沿海轉移,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興起,東西海上往來逐漸頻繁起來;同時,中國西北地區各民族政權的**、對立,使絲路上的安全難以保障,這就降低了這條陸上通道的重要性。在蒙元時期,由於蒙古的西征和對中亞、西亞廣大地區的直接統治,使東西驛路通暢,許多歐洲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東來中國,絲路又繁榮一時。

明朝建立後,採取閉關政策,雖然出嘉峪關經哈密去中亞的道路未斷,但陸上絲路作為中西交通路線已遠不如海路重要了。

走向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奠定於兩漢時期。大致東起漢長安,西行上隴阪,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先到樓蘭。樓蘭在古鹽澤(蒲昌海,今羅布泊西北部今羅布泊已近乾涸,古樓蘭遺址幾全為荒沙所湮沒)。

漢代西域有南北兩道,樓蘭是兩道的分岔點。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今新疆庫爾勒 、烏壘 、輪臺,再西經龜茲(今新疆庫車)、姑墨(今新疆阿克蘇)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南道自鄯善的扜泥城,西南沿今車爾臣河,經且末、扜彌、于闐(今新疆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

由於千餘年戈壁沙漠向南移徙,致使南道東段逐漸沙漠化,伊循、扜泥諸古城均為沙漠所湮,所以今日的南道東段已遠在古南道之南。永平十六年(公元73)漢明帝北攻匈奴取得伊吾廬(今新疆哈密)地,置宜禾都尉屯田,以阻截北匈奴之南侵西域。此後「新北道」,改由敦煌向北到伊吾,然後西經柳中、高昌壁、車師前部交河城(均在今吐魯番盆地)、越天山經焉耆至龜茲,再循漢北道西行抵疏勒。

南北朝時期,南朝與西域的往來,主要是從益州(今四川成都)北上龍涸(今四川松潘),經青海湖旁吐谷渾都城,向西經柴達木盆地,北上敦煌,或更向西越阿爾金山口進入西域鄯善地區。隋唐時期,又開闢了從瓜州北玉門關經伊州、北庭、輪臺,越伊犁河至碎葉進入中亞的道路,即北新道。在上述絲路幹線外,還有許多支路,而且隨著時代變遷,政治、宗教形勢的演變,各條路線在不同時期的重要性不同,而且不斷有新的道路開闢。

一些學者更擴大了絲綢之路的概念,認為上述道路只是通過沙漠綠洲的道路,因稱之為綠洲道。又將通過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地區的道路稱為草原道,經中國南方海上西行的道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或「南海道」等等。這些提法雖然對研究東西交通有意義,但已非原來意義上的絲路了。

絲綢之路上的古驛站遺址.唐代

2樓:pp劍聖

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幹),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知多少

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文明向西方傳播的重要渠道,是溝通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

人們通常所說的絲綢之路是指西漢由張鴦開闢的東起長安、西到羅馬的大陸通道,這條大陸通道有南北兩條支線,南道由敦煌出陽關西行,沿崑崙山麓過蔥嶺,西達大月氏(今新疆和阿富汗東北一帶)、安息 (今伊朗)、條氏(今阿拉伯半島),最後到達羅馬帝國。北路由敦煌出玉門關西行,沿天山南麓過蔥嶺,經大宛、康居(均在今蘇聯中亞境內),再向西南行與南道匯合。這兩條線路通稱"陸上絲綢之路"。

另外,還有兩條絲綢之路卻是鮮為人知附。一條是"西南絲綢之路"。它由四川經雲南過伊洛瓦底江,至緬甸北部的孟拱,再渡親敦江到達印度東北的莫帕爾,然後,沿恆河流域轉人印度西北,至伊朗高原。

這條絲綢之路比陸上絲綢之路還要早得多。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廣漢市發現了神祕的三星堆遺址,距今約三千多年,遺址出土了一批與西亞和希臘文化相聯絡的文物。其中,有長142釐米的金枝,高約4米的 "神樹"和大小不等的銅人、銅頭、銅面具等,專家們認為這些文物很可能是東西方文化交流時傳人的。

如果這一觀點能夠成立,則這條絲綢之路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形成了。

還有一條絲綢之路,是從廣州乘船經滿刺加 (今馬六甲)海峽。到錫蘭 (今斯里蘭卡)、印度、東非。這條通道人稱"海上絲綢之路"。

據東非索馬利亞等地出土文物證實,這條 "海上絲綢之路"大約形成於我國宋朝。

"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同世界主要文明古國和文化發源地連線起來,推動了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被稱為"東西方對話之路"。據史料記載,當年馬可•波羅就是經 "海上絲綢之路 "來中國的。回國時,也是經此路由福建泉州上船回到家鄉威尼斯的。

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

中國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即東漢時的雒陽),這在《後漢書•西域傳》等史籍中均有記載,絲綢之路,這個名稱的出現是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者、探險家李希霍芬,將西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長安通往河間(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區,以絲綢**為媒介的交通路線稱作「絲綢之路」,繼而延伸到敘利亞及遙遠的西方,以及由成都經東南夷通往身毒(今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今被全世界學術界所公認。

東漢建都雒陽(今洛陽東),雒陽逐漸取代長安(今西安)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在雒陽的東方,青州、兗州地區適宜種植桑麻,民間絲綢手工業得到普遍發展,官府也擁有規模巨大的絲綢手工業,這些民間或官府生產,輸往西方的高階絲綢,由中原商賈或西方商人來到雒陽採購外運。東漢絲綢之路的主要途經地點是自雒陽西行,經長安(今西安西北)、隴西郡狄道(今甘肅臨洮)、張掖郡穌得(今甘肅張掖西北)、敦煌郡敦煌(今甘肅敦煌),走北道出玉門關,傍天山西行,經伊吾(今新疆哈密西)、疏勒(今新疆喀什),過蔥嶺,出大宛、康居、木鹿城(此三城枸在原蘇聯境內),經安息國和櫝城(今伊朗達姆甘)、阿蠻(今伊朗哈馬丹),斯賓(今伊拉克巴格達)至安都城(今敘利亞非拉墓亞),然後還可乘船到大秦(羅馬帝國)。

東漢的絲織業比西漢進步,以雒陽為起點的東漢絲路交通較前更加繁榮。

中外許多學者認為,起源於西漢時代的絲綢之路,其真正的起點應該在洛陽,洛陽出土的古代東羅馬金幣、波斯銀幣及大量的三彩胡俑等文物,印證了洛陽與絲綢之路的密切關係

回答者:759852 - 兵卒 一級 1-25 21:04

絲綢之路

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通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多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簡稱絲路。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是由德國地理學家f.

p.w.von李希霍芬在2023年出版的《中國》一書中首先提出的。

原指兩漢時期中國與中亞河中地區以及印度之間,以絲綢**為主的交通路線。其後,德國歷史學家a.赫爾曼把絲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確定了絲路的基本內涵。

沿革 絲綢之路很早就已存在。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國是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 。考古資料已充分證明,自商、周至戰國時期,絲綢的生產技術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

那時中國絲綢經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輾轉販運到中亞、印度。公元前60年漢置西域都護,屯田於烏壘城(今新疆輪臺東),以保西域通道。早自張騫西使烏孫結盟後,漢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

至此絲綢之路益加暢通,大量絲帛錦繡沿此路不斷西運,同時西域各國的珍奇異物也輸入中國。魏晉時,東西商業往來不斷,位於絲路咽喉重地的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之一。5~6世紀時,南北朝分立,但沿絲路的東西交往卻進一步繁榮 。

北魏建國後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以後中亞各國的貢使、商人常集於平城(北魏前期都城,今山西大同東北)。遷都洛陽後,洛陽更成為各國商人薈萃之地,北齊的都城中也聚集著不少商胡。隋煬帝曾派黃門侍郎裴矩到張掖招徠西域商人,說明當時絲路的興旺。

唐朝西部的疆域超過漢代,在伊州、西州、庭州設立了同於內地的州縣。在龜茲、于闐、疏勒、碎葉設立安西四鎮(後以焉耆代碎葉)駐兵防守,由安西都護府管轄。以後又置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北路的羈縻州府,這為絲路的暢通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證。

因此唐代長安、洛陽以及其他重要都市都有大量商胡,呈現出國際都會的風貌。從9世紀末到11世紀,由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東南沿海轉移,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興起,東西海上往來逐漸頻繁起來;同時,中國西北地區各民族政權的**、對立,使絲路上的安全難以保障,這就降低了這條陸上通道的重要性。在蒙元時期,由於蒙古的西征和對中亞、西亞廣大地區的直接統治,使東西驛路通暢,許多歐洲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東來中國,絲路又繁榮一時。

明朝建立後,採取閉關政策,雖然出嘉峪關經哈密去中亞的道路未斷,但陸上絲路作為中西交通路線已遠不如海路重要了。

走向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奠定於兩漢時期。大致東起漢長安,西行上隴阪,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先到樓蘭。樓蘭在古鹽澤(蒲昌海,今羅布泊西北部今羅布泊已近乾涸,古樓蘭遺址幾全為荒沙所湮沒)。

漢代西域有南北兩道,樓蘭是兩道的分岔點。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今新疆庫爾勒 、烏壘 、輪臺,再西經龜茲(今新疆庫車)、姑墨(今新疆阿克蘇)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南道自鄯善的扜泥城,西南沿今車爾臣河,經且末、扜彌、于闐(今新疆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

由於千餘年戈壁沙漠向南移徙,致使南道東段逐漸沙漠化,伊循、扜泥諸古城均為沙漠所湮,所以今日的南道東段已遠在古南道之南。永平十六年(公元73)漢明帝北攻匈奴取得伊吾廬(今新疆哈密)地,置宜禾都尉屯田,以阻截北匈奴之南侵西域。此後「新北道」,改由敦煌向北到伊吾,然後西經柳中、高昌壁、車師前部交河城(均在今吐魯番盆地)、越天山經焉耆至龜茲,再循漢北道西行抵疏勒。

南北朝時期,南朝與西域的往來,主要是從益州(今四川成都)北上龍涸(今四川松潘),經青海湖旁吐谷渾都城,向西經柴達木盆地,北上敦煌,或更向西越阿爾金山口進入西域鄯善地區。隋唐時期,又開闢了從瓜州北玉門關經伊州、北庭、輪臺,越伊犁河至碎葉進入中亞的道路,即北新道。在上述絲路幹線外,還有許多支路,而且隨著時代變遷,政治、宗教形勢的演變,各條路線在不同時期的重要性不同,而且不斷有新的道路開闢。

一些學者更擴大了絲綢之路的概念,認為上述道路只是通過沙漠綠洲的道路,因稱之為綠洲道。又將通過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地區的道路稱為草原道,經中國南方海上西行的道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或「南海道」等等。這些提法雖然對研究東西交通有意義,但已非原來意義上的絲路了。

絲綢之路上的古驛站遺址.唐代

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

以中國起點,東通日本,朝鮮半島,西經東南亞,印度洋地區,直至西亞和東北非。五代十國時侯開始有的,廣東的海上運輸路線。海上絲綢之路 陶瓷之路 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 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點是福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

請你說出絲綢之路的路線,並說明絲綢之路為什麼被稱為文化交流之

絲綢之路在西域,屬於現在的甘肅省到尼泊爾這條線吧,至於文化交流嘛,之所以叫絲綢之路當然是和絲綢有關了,本是用來 的通道,把我們的絲綢和瓷器鹽鐵一類的東西運往外國換他們的馬鍛造技術一類的,後來 通商的多了,就會有很多外國人來到我國,我國也會去外國住下,這樣外國人就會接觸到我國的語言文化一類的,漸漸的單...

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要短急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要短急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 前202年 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和洛陽為東起點 一說以洛陽為起點 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