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2021-08-03 15:20:53 字數 4946 閱讀 7445

1樓:

算盤是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是由早在春秋時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籌算逐漸演變而來的,它不但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而且是在阿拉伯數字出現之前曾被人們廣為使用的一種計算工具。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依然受到許多人的青睞。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認為算盤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然而,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算盤的呢?從清代起,就有許多算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日本的學者也對此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由於缺少足夠的證據,算盤的起源問題直至今天仍是眾說紛紜。

清代數學家梅啟照等人認為,算盤起源於我國的東漢、南北朝時期。其依據是,東漢數學家徐嶽曾寫過一部《數術記遺》,其中著錄了14種演算法,第13種即稱“珠算”,並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

”後來,北周數學家甄鸞對這段文字作了註釋:“刻板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遊珠,中間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珠各當一。

至下四珠所領,故‘雲帶四時’。其珠遊於三方之中,故云‘經緯三才’也。”這些文字,被認為是我國最早關於珠算的記載。

但是近代的一些學者認為,《數術記遺》中所描寫的珠算,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記數工具或者只能作加減法的簡單算板,與後來出現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語。

清代學者錢大聽等人則認為,算盤出現在元朝中葉,到元末明初時已被普遍使用。其根據是,元代的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第二十九卷《井珠》中,曾引用當時的諺語形容奴僕:“凡納婢僕,初來時日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日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日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

”後人稱此為“三珠戲語”。把老資格的奴婢比作算盤珠,撥一撥動一動,這說明當時的算盤在民間已經很普及。而宋末元初時期的劉因在《靜穆先生文集》一書中也有一首以《算盤》為題的五言絕句:

“不作翁商舞,休停餅氏歌。執籌仍蔽簏,辛苦欲如何。”這也是算盤在元代出現的有力證明。

此外,在《元曲選》“龐居土誤放來生債”一節中也曾提到“去那算盤裡撥了我的歲數”。到明朝時,永樂年間編纂的《魯班木經》中,已有製造算盤的規格、尺寸:“算盤式:

一尺二寸長,四寸二分大。框六分厚,九分大,……線上二子,一寸一分;線下五子,三寸一分。長短大小,看子而做。

”此外還出現了徐心魯的《算珠演算法》、程大位的《直指演算法統宗》、柯尚遷的《數學通軌》、朱載堉的《算學新說》等介紹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盤在明代已被廣泛地使用這是毫無疑問的。

隨著新史料的發現,又有專家認為,算盤應該起源於唐朝、流行於宋朝。其依據是,在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家藥鋪,其正面櫃檯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盤,經中日兩國珠算專家將畫面攝影放大,確認畫中之物是與現代使用算盤形制類似的串檔算盤。而且2023年,在我國河北鉅鹿縣曾經出土了一顆出於宋人故宅的木製算盤珠,雖然已被水土淹沒八百年,但仍可見其為鼓形,中間有孔,與現代的算珠毫無二致。

此外,持此種觀點的人還認為,在元初的蒙學課本《新編相對四言》中,有一幅九檔的算盤圖,既然在元初已為訓蒙內容,可見算盤在當時已是尋常之物,它的出現,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況且那位寫《算盤》詩的劉因也是宋末元初時期的人,他的詩與其說是描寫元代的事物,還不如說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為確切。同樣,陶宗儀的“三珠戲語”所見元人諺語中已有算盤珠之說,也反映出“是法盛行於宋矣”。

但如果據此認為算盤起源於宋代,其中似乎還有疑問。因為從形制上來看,宋代的算盤已經較為成熟,絲毫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種笨拙或粗糙。因此,較多的算學家認為,算盤的誕生還可上推到唐代。

因為宋代以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的發展較為滯緩,算盤誕生於此時的可能性較小。而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經濟文化都較發達,需要有新的計算工具,因此將使用了2023年的籌算演變為珠算,算盤在唐代被髮明是極有可能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算盤起源於哪個朝代,現今有三種說法:

1.清代數學家梅啟照等主張起源於東漢、南北朝。其依據是,東漢數學家徐嶽寫過一部《數術記遺》,其中著錄了十四種演算法,第十三種即稱“珠算”,並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

2.清代學者錢大聽主張起源於元明朝。即算盤出現在元朝中葉,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

其依據是: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第二十九卷《井珠》,引當時諺語形容奴僕說:“凡納婢僕,初來時曰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曰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

後人稱此為“三珠戲語”。把老資格的奴婢比作算盤珠,說明當時的算盤已很普及。

3.起源於唐朝、流行於宋朝。依據為:

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家藥鋪,其正面櫃檯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盤,經中日兩國珠算專家將畫面攝影放大,確認畫中之物是與現代使用算盤形制類似的串檔算盤。

3樓:繁也水樹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4樓:匿名使用者

算盤是北宋時代出現的,在古代文藝作品中都有所提及,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而且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

算盤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5樓:千靨平楠

漢末引證: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

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

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杆,杆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杆上下撥動,通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

起源: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6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算盤的來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

算盤是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器--算盤。

算盤是長方形的,四周是木框,裡面固定著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著木珠,中間一根橫樑和算盤分成兩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兩個珠子,每個珠子當五,下半部有五個珠子,每個珠子代表一。

關於算盤的來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東漢末年,徐嶽在《數術記遺》中記載,他的老師劉洪訪問隱士天目先生時,天目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方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採用的計算工具很接近現代的算盤。

這種算盤每位有5顆可動的算珠,上面1顆相當於5,下面4顆每顆當作1。

隨著算盤的使用,人們總結出許多計算口訣,使計算的速度更快了。這種用算盤計算的方法,叫珠算。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由於算盤製作簡單,**便宜,珠算口訣便於記憶,運算又簡便,所以在中國被普遍使用,並且陸續流傳到了日本、朝鮮、美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現在,已經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但是古老的算盤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各行各業都有一批打算盤的高手。使用算盤和珠算,除了運算方便以外,還有鍛鍊思維能力的作用,因為打算盤需要腦、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鍛鍊大腦的一種好方法。

7樓:

算盤,是我國古代發明創造的重要成就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我國是世界上發明算盤最早的國家。

算盤,是由古代的“籌算”演變而來的。 “籌算”就是運用“籌碼”——一種削制竹籤來進行運算。唐代末年開始用“籌算”乘除法,到了宋代產生了“籌算”的除法歌訣,明代數學家吳敬著《演算法十全》中,已正式有了“算盤”這一名稱。

約在明代初年,算盤逐漸流行,而論述算盤的著作,在十五世紀中葉已經很多了。由於珠算口訣便於記憶,運算方便,遂在我國普遍應用。同時,也陸續傳到了日本,朝鮮、印度、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受到廣泛歡迎

8樓:

算盤被譽作中國貢獻於世界的“第五大發明”,可謂地道中國特產了。隨著對陝西歧山出土文物西周陶丸的研究,中國算盤的發明時間已經提前到二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

9樓:匿名使用者

算盤是人人都很熟悉的計算工具,算盤的發明者是誰?準確的發明年代又是哪一年呢?從東漢時期徐嶽的著作《數術記遺》中,我們最早看到“珠算”這個字眼。

不過,註釋中說它只能做加減法。今天看來,這頂多說是算盤的一個雛形吧。從現有可靠資料分析,珠算髮明於宋元時期。

人們查閱過大量的歷史文獻,都查詢不到算盤發明人的名字。這固然表明封建統治者對科技發明不夠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它們的發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逐步改進、完善的,很難說是哪一個人的功勞。

由於社會的發展,對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人們對最早使用的籌演算法進行了改革,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歌訣,例如14+7的歌訣是“七除三進一”。所有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都有一套歌訣。實際上,在珠算出現以前,除了個別的除法歌訣外,幾乎全部的珠算歌訣都已齊備。

歌訣出現以後,計算速度提高了。這樣一來,珠算代替籌算成了必然的發展趨勢,不僅條件已經具備,而且成了十分急需的事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工匠、計算人員和商業人員一起,共同研製出巧妙的算盤。

算盤是我國古代重大科學成就之一,它具有結構簡單、運算簡易、攜帶方便等優點,因而被廣泛採用,歷久不衰。珠算在中國大顯身手之後,又漂洋過海,流傳到朝鮮、日本、東南亞和阿拉伯,對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陶瓷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bai陶瓷是新石器時代du發明的,那時還沒有zhi朝代。dao 黃帝堯舜及至夏回朝 約公元前21世紀答 公元前16世紀 是以彩陶來標誌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 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解放後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歎為觀止。相傳堯傳天下於舜,舜...

繁體字是哪個朝代發明的,繁體字是哪個朝代開始的

繁體字是在抄漢字簡化時誕生的 過去的字相對現在來說是繁體 假設2011年後漢字又簡化了 那麼2010年的字相對就成了繁體字了 如此而已 中國字從甲骨文時代開始就是一脈相承的,從字形到寫法都是一點一點變化的。從甲骨文到金文到篆體到隸書到楷書 行書 草書等字型,其實都是字型的變化。繁體字其實是相對於簡體...

青花瓷是哪個朝代發明的青花瓷最早在哪個朝代開始製造

唐青花還沒認定是 青花 鼻祖 馬未都認為,唐青花也好 宋青花也好,都是沒有學術定論的事,在現在青花瓷比較火爆的情形下,好多是商家藉助概念造勢,試圖把青花瓷的歷史再進行 翻案 我認為他們所說的唐青花跟真正的青花沒關係,中間並沒有質地 色彩等傳承關係.馬未都認為,要說唐青花是青花瓷老祖宗,那就得跟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