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什麼意思

2021-08-07 04:51:53 字數 2105 閱讀 3338

1樓:金牛咲

意思是:結果戍卒大呼而起,函谷關被一舉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

出自唐代杜牧《阿房宮賦》,原文選段:

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譯文:致使承擔棟樑的柱子,比田地裡的農夫還多;架在樑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樑柱上密集的釘頭,比糧倉裡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杆,比全國的城郭還多;管絃奏出的嘈雜聲音,比集市上的人聲還多。

看著這些天下的人民,口裡不敢說,心裡卻敢憤怒。可是**民賊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橫頑固。結果戍卒大呼而起,函谷關被一舉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阿房宮賦》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歲。

杜牧所處的時代,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而藩鎮跋扈,吐番、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國,已處於崩潰的前夕。杜牧針對這種形勢,極力主張內平藩鎮,加強統一,外御侵略,鞏固國防。

為了實現這些理想,他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願望相反。唐穆宗李恆以沉溺聲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對於這一切,杜牧是憤慨而又痛心的。

可見《阿房宮賦》的批判鋒芒,不僅指向秦始皇和陳後主、隋煬帝等亡國之君,而主要是指向當時的最高統治者。

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2樓:匿名使用者

士兵們反抗,函谷起義的興起,楚地的人燒了一把火,(將宮殿)變為可憐的焦土。 大概就這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這個意思:守邊疆的兵卒呼喊,函谷關被攻克,楚國人的一把火,可憐那阿房宮變成了一堆焦土!

4樓:匿名使用者

戍卒 就是指陳勝 吳廣 在函谷進行農民起義 楚人一炬指的是 楚人項羽放火燒燬阿房宮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句式賞析

5樓:匿名使用者

"叫、舉、一炬、焦土"--其毀滅速度之快,比蘇軾《念奴嬌》寫赤壁之戰的火攻更要驚心"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可伶"--全部文字的毀滅性,都叫這一個詞拴住了。要人性未滅,才有"可憐"一語。

"叫"、"舉"、"一炬"的動態,竟活生生導致下面"焦土"的毀滅性寂靜,對比強烈得有點叫人承受不到。

可憐阿房宮,可憐宮中女。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譯文是?

6樓:廣德貴

戍邊的士卒(陳勝、吳廣率領的起義軍)吶喊(起來),函谷關(被劉邦率兵)攻取,楚國人(項羽接著)放了一把火,可惜(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怎麼翻譯成現代漢語

7樓:匿名使用者

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攻破函谷關;項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華的宮殿就變成了一片焦土!

8樓:匿名使用者

士兵們反抗,函谷起義的興起,楚地的人少了一把火,(將宮殿)變為可憐的焦土。

文言文《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翻譯

9樓:匿名使用者

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攻破函谷關;項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華的宮殿就變成了一片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