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怎麼分?怎麼用,平仄怎麼分?

2021-09-10 14:12:43 字數 5031 閱讀 1854

1樓:二噸茅臺

要了解平仄須知「四聲」。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shǎng)、去、入。

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古人的四聲,跟今天的普通話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並不等同,要區別對待。具體對照如下:

古代「平聲」→普通話的陰平及陽平(第一聲、第二聲),古代「上聲」→普通話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第三聲),古代「去聲」→普通話去聲(第四聲)。古代「入聲」→在普通話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如雲「關」與「貫」不能通押。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型別。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例如: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

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

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關於詩詞的平仄規則,我們之前已經介紹。下面談一談我們怎樣辨別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聲的,那麼,問題就容易解決。

如果你的方言中沒有入聲字,該如何用普通話辨別呢?古代入聲字既然在普通話裡多數變了去聲,去聲也是仄聲;又有一部分變了上聲,上聲也是仄聲。因此,由入變去和由入變上的字都不妨礙我們辨別平仄;只有由入變平(陰平、陽平)才造成辨別平仄的困難。

用新韻即《中華新韻》,完全不用考慮入聲字,因為新韻中沒有入聲字,只須記住一二聲是平,三四聲是仄就行了。

如果你用古韻即《平水韻》(詩)、《詞林正韻》(詞),就必須小心那些普通話讀一二聲的字,因為它們可能是古入聲字。

2樓:匿名使用者

平仄是韻律詩的技法之一,按現代漢語漢字的發音方式及發音方法,古時平仄大致相當於:一聲二聲大部分屬於平,上聲(三聲)和四聲多半屬於仄聲。比如: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當然,這裡對應的字,有的屬於古入聲字,大部分一二聲屬於平,三四聲屬於仄。

其實,漢字本身也具備高低頓挫抑揚有致的**感,再加上古人把平仄規律的排列起來,使之讀起來更能朗朗上口……

3樓:友聲驛站

詩詞格律十講 第十講 詞韻和平仄

4樓: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

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平仄怎麼分?

5樓:半闕相思

1、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2、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3、古漢語中的平仄: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6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區分平仄?簡單的說,

一、二聲字是平聲,

三、四聲字是仄聲。入聲字是仄聲。古詩所講平仄是聲調問題。

中古時期(魏晉南北朝至宋末)漢字字音有四個聲調: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簡稱「四聲」。古詩所講的「平仄」就是針對這古「四聲」而歸類的:

四類聲調歸併為「平聲」和「仄聲」兩大類,平聲本身為一大類,仍稱「平聲」,或簡稱「平」;上、去、入聲又合歸為一大類,統稱「仄聲」,或簡稱「仄」。兩大類簡稱「平仄」。

古「平聲」的字,聲音高而平且長,從頭至尾保持一致,不升不降;「仄聲」的字讀音不平,或升或降,或拐彎,或短促(如入聲字)。平仄聲的字在詩詞中按一定的規律中交替使用,可使句子產生抑揚頓挫的 **效果,吟誦時在聲音上給人以美感。

但是,語音發展到現代普通話,「四聲」已經有所變化,古「平聲」分化成為現在的陰平、陽平(第

一、第二聲),古「上聲、去聲」仍然是現在的上聲、去聲(第

三、第四聲),而古「入聲」字則完全瓦解,分散混入了現在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的字中。由於古「入聲」屬於仄聲,所以現在讀古詩詞,不能把普通話讀為陰平、陽平(第

一、第二聲)的字一概當作平聲,因為它們中間混雜有古入聲字。

現在辨別古詩字音的「平仄」聲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用我們現在的語音去辨別每個字的讀音屬於古代的平聲還是仄聲。大家總是簡單地以為第一第二聲是「平」,第三第四聲是「仄」,其實這是不全面的。正確的辨認方法應該是:

一、用現在普通話念字,如果是上聲、去聲(即第

三、第四聲)的,都是仄聲。

二、用現在普通話念字,如果是陰平、陽平(即第

一、第二聲)的,其中鼻韻母的字(an、ian、uan、üan、ang、iang、uang、in、en、un、ün、eng、ong、iong)一定是平聲。第

一、第二聲中非鼻韻母的字多數是平聲,但有部分是仄聲(即古入聲字),如「鴨、接、耷、

八、逼、拔、達、笛、白、食、直、吉、合」等。

三、從上述第二點看,比較麻煩的是要在現在的第

一、第二聲非鼻韻母的字中辨別古入聲字。辨別入聲字可用如下一些方法:

1.陽平(第二聲)字,只要不是鼻韻母(如上所述),則凡聲母是 b、d、g、zh、z、j 的,是古入聲字。如「拔、勃、得、笛、國、格、著、濁、雜、足、節、及」等。

2.記住一些做聲符的古入聲字,如「甲、白、直、吉、合」等,凡是以這些字作聲旁的字,也是入聲字,如「鴨、押、匣、鉀、呷、伯、泊、帛、柏、植、值、殖、潔、結、桔、佶、黠、頡、盒、拾、閣、蛤、頜」等等,因此也屬於仄聲,儘管現在普通話讀作陽平。

3.也可以根據現在保留入聲的方言來辨認,如粵語、客家話、吳語等,用這些方言來念,較短促而且尾巴不能拉長的便是,但要經過一定了解才能掌握。

4.只要把現在普通話陰平、陽平中的古入聲字辨認出來(作仄聲處理),其餘的陰平、陽平字都是平聲字。用上述的方法已經可以把混在現代普通話陰平、陽平字中的絕大部分古入聲字剔出去了。

如果還不放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查韻書,如《廣韻》《集韻》《詩韻》《詞韻》等,這些韻書都分別把平、上、去、入的字歸類排列的。

7樓:宛山梅香憶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⑴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⑵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⑶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儲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儲存著入聲。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什麼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型別。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

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8樓:白安寒喜黛

平仄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

現代漢語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

平仄怎麼分 平仄怎麼區分

9樓:匿名使用者

上聲抄,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

襲是平聲。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擴充套件資料

1、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2、傳統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關於古詩中的平仄,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

古詩中的平仄介紹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 指平直,仄 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 切韻 廣韻 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 上 去 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

怎麼分春聯的上聯還是下聯春聯怎麼用平仄來分上聯和下聯

一 三聲四聲是上聯,一聲二聲是下聯 漢語拼音裡有一聲 啊 二聲 三聲 四聲 在區分春聯的時候,看春聯的最後一個字,發音是三聲或者四聲的就是上聯,一聲二聲的就是下聯 極個別情況除外 比如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最後一個字 壽 sh u 是四聲,所以是上聯 門 m n 是二聲,所以是下聯。二 ...

請問七言律詩怎麼押韻平仄例如平平仄仄平仄平韻

要在偶數句押韻,其餘可押可不押 平仄是 一三 論,二四六分明 意思是每句的第 一 三 五個字的平仄不拘,二 四 六的話平仄必須分明 求七言律詩的平仄押韻格式,如 平平仄仄仄平韻.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