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散文《送行》寫作背景,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寫作背景

2021-09-21 03:24:49 字數 2620 閱讀 7275

1樓:匿名使用者

梁實秋在《送走》中寫道:

“你去,我不會送你;你來,不管風雨如何,我都會接你。”作家楊大俠認為,有種愛叫做等待。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風雨無阻我也去接你”出自**??

2樓:舍北春水

梁實秋先生的散文《送行》

現在人多以此句描述愛情,但是在原文中的含義則是諷刺了那些沒有感情只是走形式的現代人的送行,於是,作者在文末寫了這句話,意思是這樣虛情假意的送行不如不要,真實的感情才是人與人之間真正重要的。

3樓:解憂

出自梁實秋《送行》。原文段落如下: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痛苦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擴充套件資料

《送行》是梁實秋作品中的其中之一,出自《雅舍小品》,是一篇散文。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樑治華,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送行》

《送行》是梁實秋作品中的其中之一,出自《雅舍小品》,是一篇散文。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樑治華,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原文: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痛苦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5樓:小白楊

出自於梁實秋的散文《送行》。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你可以看看,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這句話表達的是對朋友的送別之情,不送,是不忍離殤,怕留你,你悔。

你來,風雨再大都會接你,是期待你能來,只要你回頭,他會給你一個臂灣……

從古至今友人依依惜別之情一直是文人墨客最難免對的情感,關於送別的千古佳句更是多之又多。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翻譯: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2、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晏幾道《少年遊·離多最是》

翻譯:離別跟這樣的情景最為相同,二水分流,一個向西,一個朝東,但最終還能再度相逢。

3、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翻譯:請你問問東流江水,別情與流水,哪個更為長遠?

4、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候館梅殘》

翻譯: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5、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訊息到今朝。——劉禹錫《楊柳枝 》

翻譯:曾經與沒人相別與橋上,如今站在橋上卻痛恨沒有你的訊息啊。

6樓:※淡茗

出自梁實秋的散文《送行》,原文如下,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痛苦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這句話是關於關於友情的,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不拘泥於分別,而是勇敢的面對前方,當你來時我就會風雨無阻的接你。

7樓:金六福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風雨無阻我也去接你”出自梁實秋《送行》。

梁實秋《送行》: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痛苦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賞識那種心情。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風雨無阻我也去接你”: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不拘泥於分別,而是勇敢的面對前方,當你來時我就會風雨無阻的接你。

8樓:心死情灰

梁實秋的散文裡。

我不願送人,亦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凡是開刀的場合照例是應該先用麻醉劑,使病人在迷濛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離別的苦痛最好避免。一個朋友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9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是說愛情的,這是梁實秋說的,是關於朋友的,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不拘泥於分別,而是勇敢的面對前方,當你來時我就會風雨無阻的接你,這原來並不是說愛情的

10樓:預警_防範

梁實秋《送行》,"你走的時候我不會去送你 ,但你來的時候我會風雨兼塵去接你 "

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寫作背景

11樓:程華衣慕梅

主旨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

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李白寫詩背景,李白詩的寫作背景

一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1 原文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2 翻譯 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好像隨著行人而歸。回望來時走的山間小路,山林蒼蒼茫茫一片...

冰心散文兵丁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冰心散文一個兵丁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繁星 是 復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制心一生信奉 愛的哲學 她認為 有了愛,便有了一切 在 繁星 裡,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讚歌。她最熱衷於讚頌的,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愛自己的三個弟弟。她在後來寫作的一篇散文 寄小讀者 通訊十三 裡,還把三個弟弟比喻成三顆明亮的星星。...

獨坐敬亭山的寫作背景,李白獨坐敬亭山的寫作背景

上元二年 761年 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之後,李白第七次 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時,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 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 敬亭論詩的瀟灑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十分傷感,孤獨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