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美女,佛教怎樣看待離婚

2021-12-19 06:20:52 字數 4841 閱讀 9323

1樓:真實感應

至於說「佛教」如何看待「美女」,恐怕您只能得到「佛教信徒」的解說。而「信徒」往往也是信仰了宗教的凡人。所以恐怕並不一定具備代言「宗教」的資格。

所以僅能是一點參考性的解答。我個人並不具備代言的能力,所以僅僅提供一些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美女」,也就是「具有美麗形象的女子」。也就是「能讓人們感到感官美好的女子」。其在女性的基礎之上具備了「美麗」——也就是讓人感官愉悅的素質。

由此使其女性特徵更具備了受歡迎的成分。

那麼依照「因果」觀念。其具備的這種素質也非無緣而來。而是具有一定的先前原因。

作為凡人,我們恐怕不得而知其究竟的緣由如何,也就是由於什麼原因讓這個女子在出生後就註定會有美麗的形象。但總而言之,其美麗是有其緣由的。如果我們認為其形象是「美好」的,那麼也可以對映出其先前的「因」是「善」的。

也就是說這個「美貌」是一種「善果」。

而對待「美女」,我們要抑制的是「淫念」。因為「心念」決定了行為的性質。「淫念」則是以自我享受為前提,在此基礎上甚至延伸出侵犯的念頭。

比如「意淫」就是一種意念侵犯以達到自身享受快感的念頭。這就已經是「惡念」。雖然可能並沒有做出具體的行為,但是如先前所說,「念頭已經決定了行為的性質」。

淫念一但升起,只是用眼看就已經是「惡行」了。因為是「淫心驅動下的眼看」。由此惡因種下,就為惡果奠定了依據。

更何況我們更深層做出的舉動。

為了抑制「淫念」,則會以另一個角度去審視「美女影像」,比如近似於「不淨觀」的視角。以此來審視美女的時候就會發現諸多並不欲求的元素,甚至討厭的元素。因為我們的內心依然有「美和醜」的分別。

當我們遇到「醜」的元素,會自然生出遠離的念頭,這與遇到美色生貪愛心正好相反。

但是「不淨觀」並不意味著對於眼前美女的詛咒和詆譭。「不淨觀」所針對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而並非用於毀謗對面的美女。

我們所要抑制的是自己膨脹起來的「淫慾之心」,以前是沒有發現這些與美麗並存的煩惱元素,而如今發覺後就會令我們有看到正反兩面的眼睛。也就是說「好壞本不可分的狀態」,我們過去只是關注其好,而未見其惡。如果見其惡,則自然抑制了對於好的貪戀。

所以一種心態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誠實」,當我們以自己當前的狀態覺得一個女子美麗的時候,所要對峙的是自己的淫念。而並不是昧著良心否定她的美麗。我沒有勇氣去否定「美好的外表」。

因為我當前的確是有美醜分別的,當我們塑畫佛像,菩薩像時,也會將佛,菩薩的形象繪製得「相好莊嚴」。而且當中也會有現女身的菩薩。那麼這個「相好莊嚴的女身的菩薩」難道就不是「美女」嗎?

因為我們內心中存在著「美好」。而當我們繪製鬼怪時則會將他們畫得醜陋。因為我們的內心裡存在有「醜惡」的念。

對菩薩敬畏,是因為他是菩薩。當我們的內心清淨的狀態下,會以對待菩薩的心去對待美女。以敬仰的心念去看菩薩的形象,則是善念推動下的舉動,性質自然是善。

當不清淨的狀態下,自然亂七八糟的念頭就會升起,比如想以自己的快感來侵犯的念頭。所以關鍵在於心清淨與否。這要誠實,而不是嘴硬。

如果做不到清淨,就承認自己不清淨,所以需要自律,需要修煉。否則的話上來就以某一種境界來標榜自己,如果我們能夠輕易地達到那種境界,我們就不是凡人了,也不用修行了,之所以要修行,說明我們還是凡人...

僅僅談談我個人的看法,也就是一個小凡夫的看法,僅供參考。如有不周之處,也希望得到點撥...

2樓:匿名使用者

在路上,當你看到一個美女。你心就蠢蠢欲動。

這時我想。如何欣賞美女呢。我想用一個比較高的高度來想這個問題。

而不是純技術分析她的臉龐,她的膚色,她的穿戴。這個屬於「看山不是山」的過程。我們要做的是「看山還是山」。

這裡的山指的是美女。或者一切事物。

首先的問題是,我們是否需要承認美?為什麼這麼問呢?因為佛家說,色即使空。

一起都是虛妄,都是幻想,哪有美。 可是我們又要熱愛生活,體會生活的美。這是矛盾的嗎?

我感覺矛盾的問題在於,我們是否單純的欣賞美女,即看上還是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從真實到美感。沒有任何好和壞的差別心。

沒有任何佔有慾。沒有得到和失去。你就像一面鏡子,美女從你眼前劃過,不留下任何儲存和美和醜的評判。

所以,第一點的結論是。我們要承認美,但是這個美不是美和醜的美。而是一種從真實到美感的,天地之美。

就像看天上的雲彩,山澗的溪流。只是看,沒有任何的評判。這個觀點和喜悅和快樂的區別是一樣的。

快樂是無常的,而從寧靜中得到的喜悅是永久的,沒有依賴的。

這樣我們不僅是看美女,看美麗不是很出眾的女子,我們也能從真實中得到美感。而這個美感並不是差別心的美感。或者乾脆說沒有美感,而是天地大愛。

或者乾脆說沒有愛,你只是一面有靈性的鏡子。你不去審判美和醜。這樣就沒有了衝突和矛盾。

這樣來欣賞美女,同樣這樣來欣賞一切萬物。

3樓:冷泉太子

阿彌陀佛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相現象此句表示種無我態度

意識沒有沒有我沒有眾生沒有想長壽念頭

佛家看破紅塵看待眾生眾生皆平等思想

"相"即形相或狀態

對性質本體而言指諸法形象狀態

對人意識而言想 即人意識對事物某種反映也人意識對某種程度相狀摹寫我相 指執著於實我外相狀

人相 指把輪迴六道自體當作真實存外相狀

眾生相指把依五蘊(色受想行識)而生眾生之體當作真實存壽者相指把假相生命存時限(即壽命)當作真實存相狀美女也不過是一種虛空的人相,沒有實在的意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簡單的說色是指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而這些現象是人們虛妄產生的幻覺

4樓:匿名使用者

全身臭穢,難看至極。

看看佛經怎麼評價的女人

佛教怎樣看待離婚

5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愛人是菩薩假扮的,要認出這點需要我們穿透無明的智慧。

這世上全一菩薩,全一佛,但因於我們自己內心的不同業識(知識、概念、故事等),我們將其幻化為或好或壞,或美或醜,或善或惡的種種形象。

當我們不能從我們伴侶的身上看見自己的心其及業識,我們的修行沒完——至少在家庭、婚姻這條道路上的修行沒完。

我們處理不了或不想面對一段婚姻中激起的自己內心的感受或想法,我們想避開這個人而選擇另一個人一起生活嗎?那樣是可以的,只不過我們沒處理的自己內心世界裡的業力的種子,會一起帶過去,當適時的因緣條件。

最後希望您記得  您的妻子是您的鏡子,無論您在她身上看到什麼,那所見的無不出自您的心。

所以該做的是調整,而不是一味的離婚!

擴充套件資料:

條件「感情確已破裂」是實體性規定,是准予離婚的法定條件。「調解無效」則是程式性規定,不能視為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

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調解無效的案件,許多是感情確已破裂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調解無效」是「感情確已破裂」的一種反映。

而有一些離婚案件,雖然是「調解無效」,但並非是「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在調解工作中,往往存在著力與不力,深入與不深入等差別,直接影響著調解效果。

多年的民事審判實踐說明,「調解無效」和「感情確已破裂」的含義不完全相同,「調解無效」並不都等於「感情確已破裂」。

因此,不應當把「調解無效」作為認定「感情確已破裂」的根據。在審判實踐中,既不要把「感情確已破裂」與「調解無效」完全等同起來。

也不要把「調解無效」簡單地作「感情確已破裂」的標誌。更不要把「調解無效」作為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只是「感情確已破裂」。

相關法律

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應當從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係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

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凡屬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可依法判決准予離婚。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用離婚結束已死亡的婚姻,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用理智的態度、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離婚問題,也是文明的標誌。但是,正像結婚不是兒戲一樣,離婚更是一件應該特別慎重對待的事。

長期的婚姻生活總會發生一些挫折、危機,任何夫妻之間都會出現週期性的「厭惡期」。不必在矛盾激烈時急於做出決定,可以先放一放、冷一冷,反省一下,也許過一段時間又和好如初了。即使最後仍不得不離婚,在冷靜中處理,也會使雙方少受些傷害。

特別是不能以離婚作為擺脫矛盾和煩惱的手段。如果不從失敗的婚姻中吸取教訓,仍對婚姻、家庭抱著幼稚的想法,將來或是從此懼怕婚姻,或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失敗的婚姻。與其如此,不如多花些精力來維護第一次婚姻。

7樓:aaa**王

佛教不看重此事,認為緣分都是有長短的,一切因緣生,萬般不由人。

8樓:了明居士

請看宣化上人的開示

邪淫:在因果律上,犯邪淫者最嚴重,其懲罰尤為凌厲。尤其夫婦間,若彼此離了婚,又再去結婚,根據因果律,臨命終時,身體會被截割成兩份。

因為生時曾有兩邊的關係,故死後業報呈現,有一把大鋸,把人從頭頂鋸到腳尖。生前曾邪淫多少次,死後就割開多少份,生前曾結婚一百次,死後便分開一百份。乃至每人分得一點點。

那麼,分開有什麼不好呢?分得零零碎碎,再想把靈性聚一起,就不容易了,千百億劫恐怕也不能復得人身。這時性化靈殘,與草木同朽,變成無情的植物。

本性分散了,便不容易做為眾生。縱使能做眾生,譬如一個人身,能化為八萬四千蚊蟲,但若要把那八萬四千蚊蟲重聚在一塊,則不容易。蚊蟲多數重新做蚊蟲,頭出頭沒,生死輪迴,總不知道背塵合覺,舍迷歸正的。

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諸位若能深明其義,可不懼哉!

9樓:佛緣深情

夫妻是緣分,如果緣分斷了,那就沒辦法了。

10樓:寂然常照

最好不要離婚,沒有不好的,只有不珍惜的。

11樓:月之十字架

可以離啊

我感覺你還有想問的

佛教是如何看待愛情的佛教是如何看待愛情的?

因果 輪迴。以佛教的觀點,愛情本質上是 願力 和 業力 的結合。所謂 願力 是主動積極的力量,源自內心的 意願 所謂 業力 是被動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內心,但卻是 不願 兩者力量會促使愛情的發生。當然世間角度,會有各種理由,如溫柔體貼,美麗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就 願力 來說,如一對夫妻感情...

佛教如何看待人生,佛教如何看待人生意義?

價值觀離不開人生觀,而正確人生觀的建立,需要佛法智慧的指引。價值觀是 人活著的意義。人應該怎麼活著才有意義?佛教認為 人身的價值,一是令自己覺悟,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 一是令他人覺悟,幫助眾生圓成無上菩提。怎樣才能做到這兩點呢?關鍵是修學佛法。佛法認為,每個生命都蘊涵著無限寶藏。但我們卻為無明所惑,...

佛教裡怎麼理解死,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有生才有死.來的時候認為是生.離去才稱之為死.死也是生的開始.生即如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願您看佛經 佛說三世業報經 您會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輪迴的開始,死即是生 死亡 是什麼意思,佛學如何解釋?求解 佛學大詞典 對 死亡 解釋如下 死亡 即生命斷 佛教是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