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採取了哪些治國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效

2021-12-25 11:21:06 字數 4420 閱讀 6832

1樓:風中風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

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彝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經濟李世民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唐朝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克),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走廊。

文化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祕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

唐太宗李世民採取了什麼治國措施?出現了什麼治世局面

2樓:匿名使用者

(1)統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2)唐太宗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巨大。原因:唐太宗李世民經歷過隋末農民起義,吸取了歷史的教訓。

(3)體現了唐太宗具有重民、愛民的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採取以下政策治理國家:選用良吏和虛心納諫,提高行政效能。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重視農業生產;注意戒奢從簡,節制享受慾望。簡法輕刑,修訂法律;重視教育,大力培養人才;實行恩威並施的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唐太宗統治的貞觀年間(627—649年),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文化繁榮,社會安定,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3樓:江東朗

我並不認為李世民有什麼挺大的成就。那是因為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人民需要更好的生活。隋唐已經開始生產力更加先進,李世民只不過趁著這樣的東風。

嗯,換做李建成一樣可以將大唐推向另一個高峰。

4樓:吳勝旗

在政治上李世民廣納賢才,虛懷納諫

在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在文化上大力發展儒學,推廣教育

在對外交往上征服突厥,加強與外國的交往

由於這一系列措施使唐朝的國力不斷增強,最終出現了貞觀之治

5樓:善歡悅

勤於正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唐太宗統治時期採取了哪些治國措施,為唐朝的

6樓:

答: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等政策

唐太宗有哪些治國措施和業績

7樓:筱筱的機會

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②、唐太宗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絡,促進了民族團結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過入了鼎盛時期。

③、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幷蓄的方針,這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④、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

8樓:強文司天薇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

載舟,亦能覆舟。」俗話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說明他知道人民的重要性,在治國定綱時定能考慮到人民。

「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絃,樂在其中矣。」體現他對自己的享樂而言,更重視人民的疾苦,說明他愛民如子。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說明他時常檢討自己,能發現和改正自己的不足,這是成為千古明君必不可少的要素。

唐太宗採取了哪些治國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效

9樓:永遠的曼巴

政治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

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彝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經濟李世民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唐朝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克),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走廊。

文化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祕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

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於內庫,以宮人掌管。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祕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

10樓:匿名使用者

①、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②、唐太宗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絡,促進了民族團結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過入了鼎盛時期。

③、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幷蓄的方針,這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④、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

11樓:老張的鋪子

唐太宗在位期間,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即貞觀新政;恢復和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魏徵);完善科舉制;注意加強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唐太宗的統治促成了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民族和睦,國力增強的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為大唐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貞觀新政:唐太宗實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⑴改革賦役制度⑵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⑶修訂法令編撰了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唐律疏議》⑷完善科舉制。

12樓:才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

13樓:匿名使用者

減輕勞役 以物代役鬆束縛

完善三省六部制

寬省刑律

善於納諫

政治清明,國力得以恢復,史稱「貞觀之治」

14樓:蓮夢雲

輕徭薄賦 重視農業的發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虛心納諫

加強與周別少數名族的聯絡(被稱作『天可汗』)沿襲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知人善用,將天下人才盡歸己用……

15樓:小末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 載舟,亦能覆舟。」俗話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說明他知道人民的重要性,在治國定綱時定能考慮到人民。

「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絃,樂在其中矣。」體現他對自己的享樂而言,更重視人民的疾苦,說明他愛民如子。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說明他時常檢討自己,能發現和改正自己的不足,這是成為千古明君必不可少的要素。

李世民採取哪些治國措施?

唐太宗有哪些治國方略,唐太宗在其治國方略上有哪些具體表現?對唐朝的繁盛有啥影響?

善於聽取意見是最重要的,後一問太複雜 揭祕唐太宗有何有效的治國方略 唐太宗的治國方針是什麼 以農為本,以人為本,重視民族關係 以民為本,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偃武修文 1。用人 能用可用之人。2。對民 用水來比喻百姓 用船來比喻君王的統治。3。對待少數民族 安撫為主,征服為次。4。經濟政治文化 鼓勵合...

唐太宗的治國思想是什麼,唐太宗的治國思想

一 任用人才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 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 楊師道 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 其他如李勣 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李世民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 王圭,降將尉遲恭 秦瓊等...

為對抗匈奴,秦朝採取了什麼措施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 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 自榆中 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 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 今甘肅岷縣 東至遼東 今遼寧境內 的萬里長城,把原燕 趙 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