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尺是多長?七尺男兒有多高

2022-01-03 09:43:36 字數 5197 閱讀 3886

1樓:難受君丶

在戰國時期,一尺大約就是23釐米左右,七尺男兒也就是161釐米,也就相當於現在社會一個普通女生的身高,可見當時戰國時期的七尺男兒並沒有多麼高大威猛。

根據這個尺寸換算,身高八尺的男人,大約有184釐米。

現代一尺為十寸。

不同時期一尺長度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擴充套件資料:

現代常用長度單位:

(1)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係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釐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

61公里= 1英里。

(2)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2023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2023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樑布林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2023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2023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杆,以此杆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

由於檔案米的變形情況嚴重,於是,2023年放棄了「檔案米」的米定義,而以鉑依合金(90%的鉑和10%的銥)製造的米原器作為長度的單位。

米原器是根據「檔案米」的長度製造的,當時共製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檔案米的長度以兩條寬度為6~8微米的刻線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

2023年在第一次國際計量大會上,把經國際計量局鑑定的第6號米原器(31只米原器中在0℃時最接近檔案米的長度的一隻)選作國際米原器,並作為長度基準器儲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地下室中,其餘的尺子作為副尺分發給與會各國。

規定在周圍空氣溫度為0℃時,米原器兩端中間刻線之間的距離為1米。2023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又對米定義作了嚴格的規定,除溫度要求外,還提出了米原器須儲存在1標準大氣壓下,並對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體規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為米的客觀標準也存在很多缺點,如材料變形測量精度不高(只能達0.1μm),很難滿足計量學和其他精密測量的需要。

另外,萬一米原器損壞,複製將無所依據,特別是複製品很難保證與原器完全一致,給各國使用帶來了困難。因此,採用自然量值作為單位基準器的設想一直為人們所向往。

20世紀50年代,隨著同位素光譜光源的發展。發現了寬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譜線,加上干涉技術的成功,人們終於找到了一種不易毀壞的自然標準,即以光波波長作為長度單位的自然基準。

這一自然基準,效能穩定,沒有變形問題,容易復現,而且具有很高的復現精度。中國於202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長度基準。

米的定義更改後,國際米原器仍按原規定儲存在國際計量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70年代以來,對時間和光速的測定,都達到了很高的精確度。

因此,202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這樣,基於光譜線波長的米的定義就被新的米定義所替代了。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係如下:1分米 = 0.

0001千米(km) = 0.1米(m) =10釐米(cm) = 100毫米(mm)。

(4)釐米

釐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

有關釐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釐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

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位制關係如下:

1毫米=0.1釐米=0.01分米=0.

001米=0.000001千米。

2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古人的「寸」和今天的「寸」不一樣嗎?...古

人隨便一個身高一丈二,難道是三米多,實際只有今天的1.8米高,,差不多隻能

換算到今天的「尺、寸」的一半,你量量三寸以下是**啊.

,《史記·禹本紀》說,大禹定自身為一丈,以其十分之一為尺,因此男子叫「丈夫」。夏尺實際只有今日市尺的4寸8分,大禹只有4尺8寸,僅1.60米高。有關專家根據各種古籍,推算出歷代一尺的長度:

戰國一尺為22.5釐米;漢朝為23.1釐米;三國24釐米;晉24.5釐米;南北朝24.2—29.6釐米;隋29.6釐米;唐30釐米;宋31.2釐米;明、清32釐米

很明顯,按照唐朝以後的度制,七尺男兒的身高將達到2米以上,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謂七尺男兒無非是在1.7米左右,這和現在的人們的平均身高相差無幾~~所以說,七尺男兒的身高應該是1.7米左右~~

順便補充說明,中國歷史一直都是按照十進位制,但是周朝「8寸為尺,10尺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3樓:匿名使用者

度--即長度,由於和生活密切相關,自人類有始就出現了,原始人布指為寸,布掌為尺,舒肘為丈,到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現代計量技術的出現,古代度制演變反映著歷史的變遷。

夏 1尺 = 10寸(1尺=24.9釐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釐米)

周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釐米)

秦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釐米)

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釐米)

新莽;後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釐米)

三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釐米)

西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釐米)

東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

十六國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

南北朝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釐米;1尺=29.6釐米)

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釐米;後期:1尺=23.5釐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釐米;大尺:1尺=36釐米)

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釐米)

元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釐米)

明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釐米;量地尺:1尺=32.7釐米;營造尺:1尺=31.1釐米)

清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釐米;量地尺:1尺=34.5釐米;營造尺:1尺=32釐米)

現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釐米)

康熙時期,身高七尺一寸應該選裁衣尺吧,算下來是:

35.5*7+3.55=252.05cm

暈了,難道當時就有這麼彪悍的人麼?兩米五!!!!

如果按秦朝來算的話

27.7*7+2.77=196.67cm

似乎這個比較合理些,呵呵.一米九六.這個高度比較合理些.

4樓:依然海賊心

各朝代各有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現在,三尺為一米

5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一寸約等於3.3釐米,一尺就是33釐米左右,那麼7尺就是231釐米,這個答案我們現在人看了會大吃一驚,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古代的一尺相當與現在的7、8寸的樣子,這樣一來就清楚了,7尺就是現在的165-175左右.

6樓:赫連迎梅薄羽

1.7米左右,雙雙問這個幹嘛呀?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按照唐朝以後的度制,七尺男兒的身高將達到2米以上,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謂七尺男兒無非是在1.7米左右,這和現在的人們的平均身高相差無幾~~所以說,七尺男兒的身高應該是1.7米左右~~

順便補充說明,中國歷史一直都是按照十進位制,但是周朝「8寸為尺,10尺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古時候七尺男兒大概是多高????

7樓:葒塵_小生

古時候書上所著和現代武俠電影中常常提到的七尺男兒中的七尺,是指男子身高在1.63---1.68米左右,沒有具體的一個準確衡量標準,只是一個綜合標準,並非各朝代的尺量標準。

通常有七尺男兒,身高七尺八寸、以及身有九尺的形容,這裡的七尺八寸,其實就是泛指身高在1.71---1.75米,而身有九尺,泛指身高在1.

85米以上的人。所以別被歷史尺量單位誤導了。按那個尺量單位來換算,現代的侏儒在古代可以算高人,現代的姚明在古代可以算二級殘廢。

(申明一下:本條回答沒有任何人身攻擊的意思,只是措辭形容和比喻。)

古代的七尺男兒指多高古時候七尺男兒大概是多高????

古代每個朝代尺的長度都不一樣,所以 七尺男兒 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古代一尺長度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 丈夫 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 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

古代的六尺六有多高,身高六尺是多少?

1 在商代,商尺約合今16 17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05 112.2釐米。2 在漢代,漢尺約合今24 24.5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58.4 161.7釐米。3 在隋代,隋尺約合今30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98釐米。4 在唐代,唐尺約合今29 30釐米。六尺六約合今191.4 198釐米。5 在宋代,宋...

一尺九的腰是穿幾碼的褲子1尺9的腰圍穿幾碼的褲子?

一尺九的腰圍,建議穿26 27碼的褲子。1尺等於33.3釐米,1尺9等於63.27釐米,相應是26碼,意思是腰圍26碼,這個碼數的單位是英寸。這裡有個簡單的方法 尺寸 7 碼數,那麼腰圍1尺9 7 26碼,就可以選擇26碼或者27碼的褲子。腰圍換算公式 英寸換釐米 1英寸 2.54釐米 26英寸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