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需要關於清明節的週記,字數左右

2022-01-03 20:42:09 字數 6975 閱讀 8129

1樓:丶tan得無厭

2023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這天,全家吃了午飯,奶奶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我一看,準備得可真周到呀:

除了天地銀行的錢和金銀財寶,連衣服、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到了。我就和爸爸媽媽、奶奶、小姑媽乘上了爸爸的車出發了。在車上,奶奶告訴我: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奶奶便向我說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來到了我們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裡樹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因為今天早上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

我們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著,就讓爸爸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媽媽告訴我:

「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已經來過了。」標好了以後,奶奶讓小姑媽拿出12支香給她,奶奶點燃了香,只見往上一吹,火就滅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

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今天我們來看你們,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裡的孩子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大學的表哥,讓他一次性就考上重點線,上一所好學校。

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

給你們的東西你們儘管用吧!」說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還囑咐爸爸把帶來的鞭炮放起來,爸爸便聽了奶奶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來。放完了鞭炮,媽媽有敬起了酒來。

除了爸爸,我們就燒起了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他們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

幹完了,奶奶把把一個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放在了那兒。快要走了,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我們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著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

關於清明節的週記:難得的清明假期來到了。呵呵,老天似乎很賞臉,清明節一改以往「雨紛紛」,變得晴朗,而路上行人呢,不再是「欲斷魂」,都懷著喜悅去踏青,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祭奠。所以……

車子多的非比尋常,我們等擺渡足足等了5個多小時,從凌晨6點等到中午11點多。結果外公外婆都等不及了,自己先開始掃墓,順便「替」我們祭掃,奇怪!

還好還好,總算有一家等我們一起祭掃。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著墓碑上刻著的幾個大字

,心裡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悲酸。一陣風吹過把地上的焚燒盡了的灰燼捲起,吹進每個人的眼裡,彷彿是在為我們掩蓋眼眶中的晶瑩……

掃墓完畢,我們把那沉重的腳步換成了輕盈的步伐,hoho,踏青去嘍!

其實下鄉也有很多好處的!你看,這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一眼望去,金**黃的一大片。

微風悄悄地悄悄地走過,油菜花隨風舞蹈。別和,浪漫的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間比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無意間發現了一些滿天星。呵呵,那可是我的守護花朵呢!嘻嘻,就像天上調皮的星星降臨人間。故意隱藏自己的香味,隱藏自己的蹤影。

呼,深吸一口氣,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清明節,祭奠的悲酸,踏青的歡笑……

在清明節裡,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上墳、包艾餃、玩一些遊戲……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要上墳了,(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姐姐、弟弟、妹妹……)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著:「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麼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後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著想著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爺爺,我們把一些美味家餚擺放在太太爺爺的墳墓前,然後,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後,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爺爺,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樣祭奠)太爺爺和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兩個往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2、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們來到了墓前掃墓.

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掃墓嗎?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

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

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我家也不例外,掃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務,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東南方向進發,我騎著自行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後,我們開始上山,大概由於剛下過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鋪成的,所以格外溼滑,十分難走,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群山,還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叫聲......

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見墓前有雜草叢生,不是去年剛剛清理過了嗎?此時,我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於是我拿出鐮刀去割草.我拿起鐮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沒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割出血來.爸爸看到這情景急忙過來教我割草,爸爸對我說:

"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於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許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下,終於把草割光了.

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我們打掃了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然後打道回府.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掃墓了吧,呵呵

關於清明節的週記(300字左右)

3樓:萵苣姑娘

清明節300字週記作文

今天,我們去了革命烈士博物館參觀。我們最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門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見他胸前抱著一根大木頭,一臉的堅毅。周老師告訴我們:

當年,蔡永祥叔叔是守衛大橋的戰士,有一天值勤時發現前方鐵軌上橫臥著一根大圓木,眼見著火車越來越近,蔡永祥叔叔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抱起大木頭往外衝,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一列火車呼嘯而來……蔡永祥叔叔就這樣犧牲了。接下來就是獻白花的時刻了,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獻上了一朵我精心製作的小白花。

最後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陳列館參觀。給我印象最深的兩位烈士是胡連芳和方平。胡連芳:

建德乾潭鎮仇村人。2023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發生火災,胡連芳為搶救財產犧牲。方平:

2023年6月7日下午,方平聽到救命聲,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學在深潭中,方平不顧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體弱,不幸犧牲,年僅十一歲。

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多做好人好事!

求一篇關於清明節的詩歌(短)字數在100~150字左右

4樓:聽風這樣路過

清明節的詩歌有很多,如下兩首:

《飄在雲**》

輕盈,醉在這無助的塵世

點一燭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閃爍間回憶開啟,排山倒海

層次分明的年輪

迴應著無情的鐘聲

清明的淚眸,清明的心靈

在清明節裡,靜默,安心

《煙雨廊橋》

你不再帶著微笑向我們走來

我乘坐清明節的細雨和妹妹

揣著溼透了的思念

又一次來這裡看你

自從零四年你一個人住在這裡

我們沒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親人們間的相聚

也就只能在淚流如海的夢裡

這麼多年了

你是否已經忘記了回家的路

那為何不來看一看年邁的雙親

難道你聽不見他們想你時的哭泣

手中的塋錢像迎春花在寒風中顫慄

決提的淚水和著紙灰在空中飛揚

我要偷來天國大門上的鑰匙

接你回家

從此再不分離

5樓:開心的微笑

清明節詩

我寫下家鄉,稻子;我寫下清澈的河流

我寫下那水底游魚,我寫下那岸邊綠草

我寫下夜裡點燈尋找愛情的女鬼

我寫下奶奶和觀世音的傳奇

一個人一輩子行善,最後就真的成了仙

雖然她一直說還有未了的心願

我必須得寫下這些,夢裡久久纏繞的鄉愁啊

我必須從你簡陋的農舍寫出風景

我必須從你貧困的脊樑寫出生命的剛強

就像父親從田裡挖出金娃,我們都知道那是假的但他挖了一輩子,你能不信

我必須得在清明節之前寫出這些

祖墳已經遷移,我快說不出方言

唯一沒變的姓氏啊,因你才保留我與母親的聯絡我必須在清明節把這些未盡的詩句

對著北方的天空焚燒

祭魂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風景一片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彷彿為了溫暖

彼此靠近

這些靈魂安謐無聲

在各自的匣子裡

緬懷曾經走過的街道、熟人

某一件事,以及

早年無法得到的愛情

如今身子已被鋸過

被雕刻過,油漆過

不同於先前

聽呵,鞭炮聲不絕,像許多人用手

猛擊擺著空瓷碗的桌子

另一種表達方式是

我們將各種感情

骰子一般投到桌面上

然後一把收起

發出同一種聲音

哦,潔白的骨灰,道德的極品

這些靈魂已不再使用

語言、動作和眼睛

他們早把生命打掃乾淨

不再迎候客人,不再出借

他們尚存的一些呼吸

是我們時長時短的回憶

今天我們帶來的

糕點與水果,貨真價實

在他們看來,如同夢中的一個人

在做各式的夢

間接的事物,豐美的幻想

吃吧,這就是生活

觸手可摸

穿過火焰,這些靈魂如鳥

已經安巢,在一個自足的匣子裡

不分春夏秋冬;他們開始懊悔了

這些久被禁錮的靈魂

多麼渴望如粉塵

在天地間,如風中的雨水

或樹間篩落下來的光線

看哪,輕煙四起,我們看見

真摯的懷念,已漫成大霧

一年一度,在臺階上

在草坪間,這些匣子

被我們所崇拜,被淚水所揩擦

而香燭像我們的悲哀

逐漸燃成灰燼

彼此靠近

彷彿為了溫暖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風景一片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四月二十六日山中探母所記

一 白雲的大手護住一座

荒山禿嶺;親人們失聲痛哭

我不為所動,出神入境

我的靈魂在與你的靈魂對話

草枝折斷,我手中發出的細微聲音

都是給你的資訊;經過大自然

生的喧囂和死的孤寂得以默契

就像兩道相對的門敞開

一種情緒緩步其中,安祥而入迷

二 生前和死後,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榮耀

十一年前,眾目仰望一顆慧星

慧尾繞城一週,浩蕩而悲壯

所有看到的人都脫帽致意

五彩花環在山上曾疊成懷念的堡壘

燦爛星辰,如今早已朽爛如泥

荒草連天呵,像扯去綢布的旗杆

在涼風中悲歌光榮的過去;墓場傾頹

唯有萬千山蟻,日夜守護著你

三 碑石如冰,溫暖我的心

四野蕭殺,縱橫我的情

一如往年,下山時我淚湧如泉

因為最最傷心是別離;我就要投身到

鼎沸的人際間,履行各項義務

為了他人,去堅守職責

以各種感情的波折為人生享受

將辛勞和痛苦作為行動的報酬

最終如你,對人們說:我無愧生命

清明 綿綿春雨

不知道瀟瀟了多少清明

想這雨 從杜牧的年代就一直這麼下著

想這雨 淅淅瀝瀝的

依舊徐徐拂溼

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紙錢

想這雨 陪著我的外婆

在冥冥的地府裡 熬破了多少盞明滅的青燈

這搖曳的風啊、雨啊 冰冰涼涼的在身

悽悽清清的在心

沉沉的行囊啊 揹負的不僅僅是祭奠

積澱的也不僅僅是鄉愁

借問酒家何處 何處可以讓我醉眠

杏花春雨 牧童的笛聲 不絕於遊子的行旅

春雨江南 低亞的酒旗 可曾是招魂的雲幡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年寒食攜酒來

關於清明節,習俗,關於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主要習俗是什麼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清明節主要習俗是什麼 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關於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氣是干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二十四個特定節令之一,這一時節,吐故納新 生氣旺盛 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 春遊 與行清 墓祭 的好時段。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 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 二是踏青郊遊 親近自然。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節氣又...

清明節的美文,關於清明節的散文

寒食故里 感受清明情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清明之際,在寒食節發源地山西介休,記者親身感受了一番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寒食清明文化。傳說寒食節是為紀念春秋時期忠孝節義名臣介子推而設。介子推曾隨晉公子重耳流亡國外19年,有 割股奉君 之舉。重耳即位為晉文公後封賞群臣,唯有介子推功不言祿,攜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