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最不像儒生的儒生,是「儒生中的另類」,儒生東方朔為何沒有被竇太后殺掉

2022-01-07 13:41:31 字數 3275 閱讀 9912

1樓:巴比龍鴨2號

東方朔是儒生不錯但是他身上沒有儒生的特點,正是因為這點竇太后才沒有對他痛下殺手。東方朔這個人可以說是漢武帝時期最具有個人特點的儒生了,他常常和漢武帝劉徹抬槓,但是漢武帝就是不生氣,反而會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因此在《漢武盛世》一書中,東方朔被稱為大隱於市的睿智小丑。

竇太后也就是漢武帝的祖母一直信奉黃老學說,對窮儒生那套學說根本看不上。孫子漢武帝卻對儒家學說很是喜愛,但是那時候的漢武帝畢竟年輕,朝中許多的權力還是在竇太后手中掌握著,所以漢武帝對於祖母的一些手段也沒有辦法。

竇太后對滿朝的儒生趕盡殺絕,凡是可以清除掉的全部清除掉了,但是奇妙的是東方朔這個儒生留在了朝堂之上。東方朔出身卑微,小的時候父親母親就去世了,被哥哥拉扯長大,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才進入皇宮為漢武帝做事。一開始東方朔的身份地位不高,漸漸地東方朔不滿足於這個職位就設計讓漢武帝看到自己的才能。

漢武帝從一些養馬的侏儒那裡聽說東方朔的才智決定提高他的職位,讓他有施展能力的地方。

東方朔在他的新職位上做的不錯,但是他一直是一個性格很特別的儒生,因為他好像從來都沒有沒有將漢武帝放在眼裡。對於漢武帝賞賜的飯菜都是直接用身上的衣服打包,也沒有向武帝表示感謝。有一次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撒尿,這讓漢武帝很是難堪,免除了他的職位,但是東方朔後來又憑藉他巧舌如簧的能力官復原職。

可能就是因為他這樣不拘小節的性格才免於被殺的命運。

2樓:鹿念讀史

因為東方朔廣泛閱讀書籍,是一個比較有才華的人,他可以幫助竇太后做事。

3樓:冉七崽

東方朔這個人八面玲瓏,性格又不拘小節,為人幽默,而且很有才華,竇太后惜才愛才,所以決定不殺他。

4樓:一個人來去

東方朔性格不拘小節,為人幽默,而且很聰明,可能就是這樣的性格才讓他能安穩的活下來。

5樓:時不歸時

東方朔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當時站對了隊伍,這才導致竇太后沒有殺掉他。其實他確實是西漢最不像儒生的儒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首先他從小接受的是正統的儒家學說的教育,而且他在這一塊很有天分,腦子非常智,思維比較活躍,能夠靈活的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上。

這也是讓他顯得與眾不同的地方,直到他進入朝堂之上開始處理政治事務,這優點就更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時作為幸運的是,西漢是個相對穩定的朝代,關於政治鬥爭並不是特別多,國家一直在努力發展當中,而且加上當時的皇帝對東方朔這個人也是非常信任。所以在很多政治事務的處理上都會詢問他的意見,而他也沒有辜負皇帝對他的期望,經常會給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而最為奇特的是,他有對於某些事情的做法顯得與當時的人與眾不同,比如說他會給皇帝安排相親,也會指導當時部隊裡面的將軍。這樣一個人在現在看來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才。其實我覺得他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在政治方面敏銳的直覺,那個時候皇帝和竇太后之間其實是有一些矛盾的,他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都很巧妙的避開了,直接面對這些矛盾。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竇太后沒有殺死他的原因。由此我們也能看出來一個人,即使非常有才能,也不能忽略人際關係的處理,東方朔就是這樣一個鮮明的例子,只有處理好人際關係,才有可能在事業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有才華,太后看中了這點,想讓他幫忙,所以留了他一命。

為何東方朔不得重用

7樓:農村阿果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幾前年來被國人吟誦並且自我或互相激勵的名言,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來歷——乃是東方朔死後,司馬遷為其所題。

可能標題不準確,東方朔是被重用了的.

只是他的老闆重用了其才,而沒給他相應的名分和回報。漢武帝在位期間,和東方朔的君臣關係非同一般,可是東方朔為何一直不被委以要職,就連區區100石的芝麻小官之職,也要被時免時任呢。著實讓人感覺委屈和心寒。

一個人如果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創造了價值,但是沒有獲得相應的價值回報,這是最可悲的。

智聖東方朔,中國第一位名副其實的智者,可以說沒有東方朔,就沒有大漢天子,更沒有大漢朝的穩定統一基礎。沒有東方朔,就沒有他漢武帝振臂一呼「凡犯我大漢天威者,隨遠必誅」的豪邁。漢武帝的每一步精妙的策略,都傾注了東方朔的心血。

如果把諸葛亮和東方朔拉到一起比,我個人認為,雖然就知名度上來講,諸葛亮比較家喻戶曉,但是那是因為有《三國演義》在民間進行影響。事實上,從歷史的角度,從功過是非的角度講,諸葛亮要比東方朔遜色許多。可是東方朔的政治生涯卻遠遠不及諸葛亮的輝煌,至少諸葛亮還混了個丞相,而東方朔始終都是一個待招之小官。

1.東方朔智慧天下第一,以其才智,如果放到重要位置上,會迅速膨脹勢力,必為皇帝大患。

2.東方朔幕後為皇帝之無窮智囊,而臺前,則事實皆由皇帝定奪,這樣,皇上出風頭,更加能鞏固地位和威信,天下皆以為是皇上英明神武。

3.給東方朔留下很高的「升官」空間,但是就是不給升,使東方朔始終處於想升官的激勵狀態,能時時絞盡腦汁為皇帝出謀劃策,同時,東方朔為人傲氣,使之官職卑微,可使之恐懼比他官職高的人,可使之謙遜且兢兢業業為皇帝服務。此乃以己之利誘之,借人之刀威之,這種用人之道可謂絕妙。

4.皇帝對東方朔有先入為主的憎惡,曾見東方朔在街頭把戲並且嘲諷皇上智商不如他,這讓皇帝對他的第一印象差到了極點。後來,東方朔屢建奇功,皇帝便嫉妒東方朔,為解心頭之不快,對東方朔時而親之時而遠之,時而任之,時而免之,玩弄於股長之間,以解皇帝智商遜色於東方朔之不快。

同時始終要以東方朔為標本,便「殺一儆百」,告誡群臣勿與皇帝攀比,更勿與皇帝為敵,皇帝才是天下最聰明最厲害的人。

6.為什麼皇帝要給東方朔樹敵,明知道乾坤子等為小人,為何還要對小人加以重用?這是因為如果沒有這些人旁敲側擊,忠臣長時間後變的遲鈍,而且日久沒有對手必將矛頭指向皇帝。

有奸臣存在,可使朝堂之內的角色從「皇帝-忠臣」,變成「皇帝-忠臣-奸臣」,進而讓忠臣和姦臣做為矛盾,相生相剋,互相激勵互相削弱,而皇帝從中聽取利國利民的計策,並且在不管是忠臣還是奸臣心目中都處於公正的地位。明智的皇帝,不會向著誰,也不會貶著誰,不會把誰置於死地,就算重罰過後也總會找理由讓其翻身。在明處,他們彬彬有禮,皇帝顯的很有威信,但是在私下,皇帝又會和他們單獨談論時,會讚賞有加,拉攏人心。

此乃用人者上。用什麼樣的人,怎麼用,向漢武帝、乾隆帝學吧。

讓我們在崇拜和讚揚漢武大帝的同時,也緬懷一下這位實實在在的功臣吧!

8樓:匿名使用者

東方朔的人生志向遠大,漢武帝雖然信任他,可是,他一生都沒有被重用,只是做著一些微末小事,實在是可惜。最後,他乾脆回到了山裡,過上了逍遙自在的生活。作家楊大俠認為,自古才大難為用。

秦始皇焚書坑儒,坑殺的是儒生還是術士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坑殺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江湖術士。而不是儒生。焚書坑儒的意思就是焚了詩書,坑殺術士。秦始皇為了慶賀修築長城,在皇宮內,設宴答謝群臣。周青臣藉著給秦始皇敬酒的機會拍馬屁,後來又提出了焚燒詩書的建議,被秦始皇採納,就產生了焚書令。秦始皇在得到巨大的權力和享受了榮華富貴之後,就十分的害怕...

秦始皇燒燬書籍活埋儒生和方士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糾正一下你的問題,你知道坑的有方士,說明你對先秦歷史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比那些只會嚷嚷焚書坑儒的傢伙強,但並沒有史料能證明被坑殺的人裡有儒生,坑術士,無論起因還是執行,都跟儒生半毛錢關係沒有。先說焚書,這其實是儒家自己作死,秦始皇被迫反擊的結果。郡縣制比分封制先進,這是顯而易見的,可儒家就是不消停...

公元前212年的秦朝儒生你可能經歷或目睹秦始皇在文化思想領域的一次什麼爆政

焚書坑儒。秦始皇 三十四年 公元前213年 博士 淳于越 根據古制,建議分封子弟。丞相 李斯 反對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建議除 秦 記 醫藥 卜筮 種樹書外,民間所藏 詩 書 和諸子百家書一律焚燬 談論 詩 書 者處死 以古非今者族誅 學習法令者以吏為師。始皇 採納這一建議。次年,方士 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