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讚歎它是藝術之國是戰國時期的哪個國家

2022-01-08 19:18:03 字數 5152 閱讀 5336

1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1、被郭沫若讚歎為藝術之國的是戰國時期的「中山國」。

2、中山國,建立者出自北方狄族鮮虞部落,姬姓。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

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魏國大將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復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

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3、2023年的初夏,郭沫若先生躺在病床上,他已經不能寫詩,不能編劇了,也即將告別他鐘愛的考古事業,但他還在關心著一個藝術之國——中山國。十年前,他曾經親自到滿城漢墓,仔細和中山靖王劉勝對話,撫摸傳奇的金縷玉衣。他聽說了平山縣又發現戰國中山國王陵,並出土了大量銘文,囑咐身邊的人給他拿銘文拓片來看,他要用生命的最後餘光去撫慰他傾心的中山藝術。

中山的神祕,中山青銅器的精美,中山的悲歌慷慨,這些都使郭沫若終生惦念不忘。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表達他仰慕中山的情感:

中山是個藝術的民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壯的歌聲,它那婉約清麗的琴聲,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們無緣傾聽和欣賞了,只有屬於兩千年前那些精美絕倫的遺物還留在我們的視線中,不時提醒我們:腳下這塊土地上,曾經有一個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個盛極一時的國家,如今……一切的繁華都如那春日的小雨,隨時光的流逝隱遁於地下,我們努力地去想象那曾經的亭臺樓閣,那曾經的金戈鐵馬,那曾經的絲絃笙歌……

2樓:射手

我個人認為郭沫若讚歎它是藝術之國是戰國時期的楚國。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山國中山國,建立者出自北方狄族鮮虞部落,姬姓。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

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魏國大將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復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

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2023年的初夏,郭沫若先生躺在病床上,他已經不能寫詩,不能編劇了,也即將告別他鐘愛的考古事業,但他還在關心著一個藝術之國——中山國。十年前,他曾經親自到滿城漢墓,仔細和中山靖王劉勝對話,撫摸傳奇的金縷玉衣。他聽說了平山縣又發現戰國中山國王陵,並出土了大量銘文,囑咐身邊的人給他拿銘文拓片來看,他要用生命的最後餘光去撫慰他傾心的中山藝術。

中山的神祕,中山青銅器的精美,中山的悲歌慷慨,這些都使郭沫若終生惦念不忘。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表達他仰慕中山的情感:

中山是個藝術的民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壯的歌聲,它那婉約清麗的琴聲,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們無緣傾聽和欣賞了,只有屬於兩千年前那些精美絕倫的遺物還留在我們的視線中,不時提醒我們:腳下這塊土地上,曾經有一個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個盛極一時的國家,如今……一切的繁華都如那春日的小雨,隨時光的流逝隱遁於地下,我們努力地去想象那曾經的亭臺樓閣,那曾經的金戈鐵馬,那曾經的絲絃笙歌…

郭沫若讚歎的藝術之國是戰國時期的什麼國家

4樓:手拋書卷夢長

以靈壽為中心的是戰國時期的「中山國」,郭沫若讚歎戰國時期「中山國」是藝術之國。戰國時期,中山國定都靈壽。

1、中山國有著光輝的文化,又有著燦爛的藝術,主要是因為中山國所處位置在今天河北中部一帶,漢族與戎狄雜居,華夏文化與戎狄文化經過交流、碰撞、融合,中山國形成了以華夏文化為主流文化的相容幷包的先進文化。

2、中山國的文化是典型的華夏文化。這可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國陵墓發掘的殉葬物品中可以得到驗證。出土的銅鼎、銅方壺上刻鑄的大量文字闡明中山文化的核心是推崇周禮、宣揚敬天保民思想,維護宗族制度,這正是周文化的標誌。

3、她的藝術高超方面的例證有:出土的銀首人傭燈高 66.4釐米,重11.

6公斤,整體造型是一男性青年,用兩隻手分持三盞燈盤。這是一個正在表演玩蛇耍猴的藝人。他的頭系**製作,其餘部分則為銅製。

他頭梳髮髻,發頂以罩巾覆之。罩巾在頭右後側打著花結,纓帶繫於領下。他眉眼高挑,鬍鬚翹向嘴的兩邊,笑嘻嘻地站在精製的臺座上。

他身穿硃色錦紋長袍,寬廣的衣袖低垂,長裙拖地,氣態灑脫。其右手所握的長蛇上挺,以脣部抵住長長的燈柱,柱頂為一燈盤,呈園形。左手握住另一長蛇的後尾,蛇身曲捲,蛇頭抬起,以脣部頂著另一盤燈盞。

在下方的平地上還置有一盞大燈,燈盤中盤踞著一條大蛇,蛇脣高挺,頂住耍蛇人左手所握的蛇,使整體造型各部連掛,重心穩定。每個燈盤內放有三隻燈籤,一共九盞燈。倘在黑夜點染,光焰四射,閃爍迷離,景象迷人,趣樂無限。

銀首人傭燈,造型奇巧精美,形象惟妙惟肖,集美術、舞蹈、設計、力學與一體,歎為觀止。就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在街頭、在舞臺,倘出觀此樣的雜技節目,亦必為觀眾所喝彩的。另外,在中山王墓葬器物中,有鍾、磬等樂器。

其中的青銅編鐘儲存良好,擊之猶能發出悅耳的音響。出土的中山編鐘在編鐘裡鑄出了「清角」(唱名4)、「變宮」(唱名7)兩音,將原來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唱名1、2、3、5、6)加入「清角」、「變宮」,確立為「宮、商、角、清角、徵、羽、變宮」(唱名1、2、3、4、5、6、7)七聲音階。在迄今發現的西周時期出土的編鐘中只有2023年洛陽金村墓出土的(媽)羌鍾與之相仿,對中國幾千年的**乃至世界**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4、中山國是由周天子封建的國家,他的封地在以靈壽縣為中心的河北省中部一帶。

5、中山國,建立者出自西周桓公之子中山武公。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

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晉國魏文侯大將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復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

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5樓:曦月

中山國中山國,建立者出自北方狄族鮮虞部落,姬姓。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

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魏國大將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復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

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2023年的初夏,郭沫若先生躺在病床上,他已經不能寫詩,不能編劇了,也即將告別他鐘愛的考古事業,但他還在關心著一個藝術之國——中山國。十年前,他曾經親自到滿城漢墓,仔細和中山靖王劉勝對話,撫摸傳奇的金縷玉衣。他聽說了平山縣又發現戰國中山國王陵,並出土了大量銘文,囑咐身邊的人給他拿銘文拓片來看,他要用生命的最後餘光去撫慰他傾心的中山藝術。

中山的神祕,中山青銅器的精美,中山的悲歌慷慨,這些都使郭沫若終生惦念不忘。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表達他仰慕中山的情感:

中山是個藝術的民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壯的歌聲,它那婉約清麗的琴聲,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們無緣傾聽和欣賞了,只有屬於兩千年前那些精美絕倫的遺物還留在我們的視線中,不時提醒我們:腳下這塊土地上,曾經有一個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個盛極一時的國家,如今……一切的繁華都如那春日的小雨,隨時光的流逝隱遁於地下,我們努力地去想象那曾經的亭臺樓閣,那曾經的金戈鐵馬,那曾經的絲絃笙歌……

郭沫若讚歎的藝術之國是戰國時期的**

6樓:匿名使用者

郭沫若讚歎戰國時期「中山國」是藝術之國。

2023年的初夏,郭沫若先生躺在病床上,他已經不能寫詩,不能編劇了,也即將告別他鐘愛的考古事業,但他還在關心著一個藝術之國——中山國。十年前,他曾經親自到滿城漢墓,仔細和中山靖王劉勝對話,撫摸傳奇的金縷玉衣。他聽說了平山縣又發現戰國中山國王陵,並出土了大量銘文,囑咐身邊的人給他拿銘文拓片來看,他要用生命的最後餘光去撫慰他傾心的中山藝術。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小諸侯國叫中山國,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鮮虞部落,為姬姓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中山國是嵌在燕趙之內的一個小蠻夷之國,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同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魏滅中山和趙滅中山的階段。早期中山文化主要分佈在今保定市唐縣、阜平、曲陽、順平一帶的山區,早期都城在顧(今定州)。

主要遺址有唐縣北城子、西城子、固城、洪城、軍城,曲陽黨城,順平子城、中下邑遺址。出土的器物中有遊牧民族特點的雙耳銅釜、扁方壺、獸首青銅短劍和金腕飾、嵌松石金質虎形牌飾,充分反映了北方遊牧文化與華夏諸國文化交流與影響。

雖然在當時7個「萬乘之國」各建霸業的局面中,中山這個夾在燕趙之間、東西只有500多裡的國家,只是一個「千乘之國」的小國,然而它卻在其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堪稱「中華輝煌」的燦爛文化。比如構思拙樸、結體巨集大的山字形禮器,顯示出中山文化的粗獷線條。奇想巧變、設幻詭異的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虎噬鹿屏風座」、「雙翼神獸」、「犀牛器座」等閃爍著鑄造工藝的炫目華美。

最令人驚喜的是「中山王三器」——大銅鼎、方壺、圓壺,上面刻滿了長篇銘文,讓今人看到了嚴整規矩、悠長秀麗、刀法洗煉的戰國文字,其中鐵足大銅鼎上刻銘469字,是國內已發現的戰國時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銘文。

中山國建立後,鮮虞族在思想、文化、藝術上與漢文化逐漸融合,它的**舞蹈藝術既有遊牧民族剽悍雄健的傳統,又吸收了華夏藝術柔和婉麗的風格,陽剛與陰柔同存並濟,形成了中山藝術的獨有特色。 思想方面,「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接受了儒家文化,中山國君尊賢重士,在重大政治活動中發揮士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平山出土的銅器銘文中,大談天命、忠、孝、仁、義、禮、信等,具有濃厚的儒家思想色彩。

語言文字方面,中山國也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王墓出土的三件重器上的長篇銘文,篆書文字全部為漢字,字型工整規矩。

7樓:南方紅黑

中山國,建立者出自北方狄族鮮虞部落,姬姓。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

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魏國大將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復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

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2023年的初夏,郭沫若先生躺在病床上,他已經不能寫詩,不能編劇了,也即將告別他鐘愛的考古事業,但他還在關心著一個藝術之國——中山國。十年前,他曾經親自到滿城漢墓,仔細和中山靖王劉勝對話,撫摸傳奇的金縷玉衣。他聽說了平山縣又發現戰國中山國王陵,並出土了大量銘文,囑咐身邊的人給他拿銘文拓片來看,他要用生命的最後餘光去撫慰他傾心的中山藝術。

中山的神祕,中山青銅器的精美,中山的悲歌慷慨,這些都使郭沫若終生惦念不忘。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表達他仰慕中山的情感:

中山是個藝術的民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壯的歌聲,它那婉約清麗的琴聲,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們無緣傾聽和欣賞了,只有屬於兩千年前那些精美絕倫的遺物還留在我們的視線中,不時提醒我們:腳下這塊土地上,曾經有一個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個盛極一時的國家,如今……一切的繁華都如那春日的小雨,隨時光的流逝隱遁於地下,我們努力地去想象那曾經的亭臺樓閣,那曾經的金戈鐵馬,那曾經的絲絃笙歌……

戰國時期,秦國是怎麼取勝的 打敗的六國

秦國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國君嬴姓 少昊氏之後 傳說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養馬,因此將他們分封在秦,作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原周朝在陝西的領地。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 居住區 士大夫...

秦國是如何在時局複雜的戰國時期做到滅亡六國,就地崛起而一統霸業的呢

最重要的是商鞅變法,這為日後秦國一統霸業夯實了基礎。一代明君治國安邦,忠臣良將輔助出謀劃策,都為秦國滅六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秦統一六國中商鞅變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秦始皇 遠交近攻 的政策和統一貨幣度量衡等各種做法,都很大程度上為秦統一六國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這個政治上主要是商鞅變法,這個變法改...

春秋戰國是個什麼樣的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是什麼朝代

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春秋戰國時期合稱東周時期 西周時期,周朝君王保持著天下宗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同時,一些被稱為蠻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響或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很快趕了上來。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