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爆發的主要原因在唐玄宗身上,那為什麼唐朝的詩人貶低楊貴妃

2022-01-11 23:10:13 字數 5735 閱讀 7615

1樓:世千姿

提起楊貴妃,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美貌,正所謂「回眸一笑百媚生,粉黛三千無顏色」。可這麼個美人卻不得善終,相傳她被唐玄宗斬殺於馬嵬坡下,理由竟是臣子們認為是因為楊貴妃禍亂朝政,才導致安史之亂的。楊貴妃不只在唐詩中形象不好,在史書上形象也不是很好,一些不負責任的歷史觀點也把楊貴妃歸於妲己、褒姒等禍國之流,那麼楊貴妃到底是名副其實的禍水還是背鍋呢?

我認為楊貴妃是美貌無罪,懷璧其罪,美貌是楊貴妃的原罪。就像歷史上把紂王滅國歸於妲己,把吳王滅國歸於西施一樣,男人在享用女人美貌的同時,又想給自己的安於享樂找個藉口,最後只能歸於女色誤國了。唐朝的詩人寫詩時,還是李氏王朝當政,自然不能大肆罵唐玄宗了,於是無論是詩人、文人還是史學家只能將安史之亂、唐朝衰落的鍋甩給楊貴妃了。

其實客觀來說,楊貴妃也並非啥毛病都沒有,畢竟她的哥哥楊國忠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徇私誤國的大奸臣,楊貴妃至少有縱容之嫌。但是,唐玄宗一定要承擔安史之亂的主要責任。畢竟如果不是他耽於後宮享樂,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朝政和關心民間疾苦,也就能做到防微杜漸了。

所以,楊貴妃這個鍋背的確實有些冤,但是由於時代的侷限性,無論是詩人、文人還是史學家都沒有認識到安史之亂的暴發其本質上是**集權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是統治階級和底層人民的矛盾,這可不是一個女人可以造成的。

2樓:活在瓜裡的籽

安史之亂會發生,是因為唐玄宗十分寵愛楊貴妃,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到了楊貴妃的身上。這就使得唐玄宗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朝政和關心民間的疾苦,這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3樓:泡泡小果奶

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是楊貴妃迷惑了唐玄宗,讓唐玄宗做出娶自己兒媳的行為,認為楊貴妃就是禍水,禍國殃民。

4樓:

因為楊貴妃收了安祿山這個乾兒子,也正是因為楊貴妃,安祿山才有如今權力,所以很多人都怪楊貴妃。

5樓:

因為楊貴妃收了後來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為乾兒子,所以有些罪名無形之中就跟楊貴妃扯上了關係。

6樓:丸子閒談文化

會爆發安史之亂,這個「軍功章」有楊貴妃的一半,另一半,當然就是離不開一個「貪」字。

7樓:懷念那一抹嬌羞

雖然楊貴妃只是一個手無寸鐵的女人,但是她對唐朝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安史之亂的爆發大部分原因是由楊貴妃引起的。

8樓:flyking萍

因為人們都認為是因為唐玄宗太寵愛楊貴妃所以導致他無心管理朝政,所以才貶低她。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為何處死楊貴妃?

9樓:彩筆蕪城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這是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在《馬嵬》一詩中對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的無奈慨嘆。提到我國古代的美人,楊貴妃絕對能夠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據一席之地,而她與唐玄宗的愛情也被後世津津樂道,不論是玄宗強奪兒媳,還是楊貴妃想吃荔枝使得「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這些典故都家喻戶曉。

不過,唐玄宗在執政後期沉醉於和楊貴妃的恩愛生活,而導致荒廢朝政,而他所信任和重用的安祿山趁機爆發兵變,史稱「安史之亂」,在這場動亂下,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倉皇出逃,又在半路遭遇兵變,最終不得不將楊貴妃賜死,但此時的大唐也開始由盛轉衰,走向了傾覆。如同歷史上許多其它爭論眾多的事件一樣,有關楊貴妃的身死之地,人們也有著很多種不同的說法,那麼,楊貴妃到底是死於何地呢?

天寶十四年(755),隨著安祿山「清君側」口號的提出,安史之亂正式爆發,第二年,唐玄宗向西南逃亡,準備前往有著天險之利的成都避難,然而,當他們來到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一帶的馬嵬坡時,變故卻陡然發生了。

據《舊唐書》記載:「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

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

唐玄宗一行人來到馬嵬坡時,掌管禁軍的陳玄禮將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的罪魁禍首之一,奸臣楊國忠父子誅殺。這一舉動實屬正常,也在唐玄宗的接受範圍內,於是他便沒有發表態度,然而,陳玄禮卻並沒有讓軍隊回到原處駐紮,而是陳列在了唐玄宗的面前。玄宗讓高力士前去詢問,卻得到了亂賊還沒有除盡的答覆。

唐玄宗是個聰明的人,否則他也不會締造「開元盛世」了,他很快意識到陳玄禮和兵士們要誅殺他寵愛的楊貴妃,為了平息動亂,玄宗只好忍痛將楊貴妃縊死在佛堂之中,並埋葬在驛站的西側路旁。此外,在另一官修史書《資治通鑑》中,也有「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的記載,可見,楊貴妃很可能是被縊死在了馬嵬坡旁的一處佛堂中。

10樓:笙笙橙

因為在馬嵬坡下,陳玄禮將軍帶著十萬大軍逼著唐玄宗處死楊貴妃。

11樓:沙婷海

安祿山造反在前,而掌管禁軍的陳玄禮卻藉此機會逼迫玄宗處死貴妃,因為陳玄禮認為貴妃是禍亂朝綱的妖妃

12樓:深淵審判者咕噠

當時所有人都視楊貴妃為禍水,認為是她迷惑唐玄宗才導致國破,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13樓:

當時軍中認為是楊貴妃間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威脅唐玄宗殺死楊貴妃才擁護他回京

14樓:崛起的男神

陛下應該想一想,將士得以安定陛下才能安定。唐玄宗經不住高力士勸說,於是讓人帶楊貴妃去了佛堂,讓她自縊而死。這樣才使六軍將士整理隊伍前行。

15樓:匿名使用者

她迷惑唐玄宗才導致國破,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16樓:劉小惗

唐玄宗沉迷美色,不顧朝政,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大臣們紛紛逼迫唐玄宗處死楊貴妃。

17樓:疏嗣

因為大臣們認為貴妃的原因唐玄宗才會不務正事,是大臣們逼迫唐玄宗處死楊貴妃的

18樓:小何豬

因為在外人看來一切的罪責都在楊貴妃身上,唐玄宗也是迫不得已,我懂你小皇帝

19樓:黃家祿

唐玄宗經不住高力士勸說,於是讓人帶楊貴妃去了佛堂,讓她自縊而死。這樣才使六軍將士整理隊伍前行。

20樓:匿名使用者

遭遇兵變,在叛軍的逼迫下不得已而為之

21樓:玉白竹

禍水東引,為了穩定當時的軍心,他的大臣給他出的主意。

22樓:飄逸故事匯

因為不處死不能借他的心頭之恨,然後對別人也是一個交代

23樓:平安

因為民心所在,不得已而為之,唐玄宗不能丟失民心。

24樓:孫麗

為了使得士兵們內心的怒火熄滅,他也只能將楊貴妃賜死,也就是在他們的眼中還是大局為重。

25樓:傅鵾

我覺得應該是形勢所逼朝中大臣逼迫沒有辦法。

26樓:爆土豆菊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中提出「清帝一方」的口號,安史起義爆發。第二年,唐玄宗逃往西南,到成都這個有自然利益的城市避難。然而,當他們來到位於陝西省興平市的馬嵬坡時,事故突然發生。

據唐朝舊書記載,潼關失守時,禁軍將領陳玄禮密啟太子,殺死忠臣父子。即使四軍沒有散去,玄宗還是派了一個有權勢的人去問玄文,說:「賊還在這裡」,蓋指的是王妃。

皇帝沒有得到詔書,所以他在佛室上吊自殺。三十八年前,被埋在西郵路邊。」

不過,近代以來,一種有趣的說法流傳甚廣,說是楊貴妃並沒有死,而是逃往了日本。中日兩地都有學者認為,楊貴妃在馬嵬坡事變中逃脫,先是逃往揚州,又隨著遣唐使到了日本,並在那裡受到了愛戴。在今天的日本山口縣一帶,還有著據說是楊貴妃葬身地的墓葬。

楊貴妃逃往日本,並死在他鄉的可能性當然是幾乎為零的,但這也體現了她受到了中外的廣泛喜愛。至於楊貴妃的喪命之處,馬嵬坡是受到各路史料廣泛認可的答案。此外,人們還從楊貴妃的死因入手,提出過縊死、吞金而死、被亂軍殺害等說法。

27樓:匿名使用者

馬嵬坡前眾將士逼宮,為平息眾怒,只得處死貴妃

28樓:匿名使用者

帶楊貴妃去了佛堂,讓她自縊而死。這樣才使六軍將士整理隊伍前行。

安史之亂是怎麼回事? 和楊玉環有什麼關係?

29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肅宗時邊鎮守將安祿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亂,也是唐朝

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楊玉環對安史之亂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1、安史之亂經過

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佔領洛陽、長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間,將皇位傳於唐肅宗。公元757年,唐肅宗派大將郭子儀、李光弼率唐軍在回紇兵的幫助下,收復長安和洛陽。

後來,安祿山舊將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唐朝打敗叛軍。這場戰爭持續了八年,稱作「安史之亂」。

2、楊玉環對安史之亂的影響

唐玄宗統治後期,唐明皇寵愛楊貴妃沉湎於歌舞昇平,荒廢政務;楊貴妃因為得寵一家勢傾天下,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唐玄宗還重用奸臣李林甫,致使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種種問題和矛盾的不斷激化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

30樓:下無寸土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

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和楊玉環的關係:唐玄宗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

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31樓:逗比逗無悔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

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和楊貴妃的關係:安祿山挑起安史之亂的緣由,那就是誅滅楊國忠,楊國忠是誰?楊貴妃的族兄,唐玄宗為什麼重用楊國忠,那還不是因為楊貴妃。因此有人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楊貴妃。

擴充套件資料

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巨集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唐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32樓:凮起雲湧

安史之亂的起因: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與楊貴妃: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帶領士兵逃到了馬嵬坡,陳玄禮及韋諤認為楊貴妃是紅顏禍水請求玄宗殺死楊貴妃。

高力士勸說玄宗保軍心安定,殺死楊貴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縊死楊貴妃。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亨竟然選擇與父親唐玄宗分道揚鑣,這其中有何隱情

李亨之所以和父親李隆基分道揚鑣很大程度上是被李隆基逼的。李隆基非常愛猜疑和試探自己立的太子。其實李隆基立的第一個太子並不是老實巴交的李亨,而是和一個歌舞伎生下的孩子李瑛,可是因為李瑛生母地位低微,李瑛並沒有什麼倚仗,可是當時的武惠妃非常受寵,武惠妃想要自己的兒子做君主,於是李瑛就被他們搞下去了。關鍵...

安史之亂的結局是什麼,安史之亂的原因過程結果是什麼?

上元二年 761年 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 762年 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 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寶應二年 763年 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

安史之亂髮生的原因謝謝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叛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 加腐敗。唐玄宗耽於享樂,使國政先後由李林甫 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將領擁兵自重,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 平盧 范陽 河東 軍權在握。天寶十四載 755年 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