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為什麼要逼死三子弘時,雍正皇帝為何要賜死三子弘時

2022-01-29 22:03:52 字數 6119 閱讀 2758

1樓:奶又剛

因為弘時替允祀求情,雍正把弘時過繼給了允祀

雍正皇帝為何要賜死三子弘時?

2樓:匿名使用者

雍正並未賜死弘時。

據《清皇室四譜》的記載:「弘時長大,且已有子,忽於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後人認為弘時為雍正帝賜死,多是因為對此句的誤解。

事實上,弘時並沒有被雍正帝處死,但確實受到極為嚴厲的懲治。

雍正十三年(2023年)十月,甫登皇位的乾隆帝頒諭:「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

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乾隆帝的上述話語,使人認為弘時被削除宗藉,是因行為放縱所致,但其具體緣故,卻又語焉不詳。值得注意的是,《清高宗實錄》有意不載其後莊親王允祿等人關於恢復弘時宗籍的奏摺,而它則是澄清弘時之死疑點的有力史證。

允祿等人的有關奏摺如下:

「總理事務和碩莊親王允祿等謹奏,為欽奉上諭事。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月奉上諭,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

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欽此。

「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庭,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其黃帶,交與允祹,令其約束養贍。欽此。

「臣等查三阿哥從前原因阿其那獲罪株連,與本身獲罪撤去黃帶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篤念兄弟之誼,欲仍收入譜牒,於情理允宜。應欽遵諭旨,將三阿哥仍載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與宗人府辦理可也。

謹奏請旨。依議。」

允祿等人的奏摺表明:

第一,弘時是因允禩之事牽連獲罪。

第二,雍正四年(2023年)二月十八日以前,雍正帝已將弘時逐出紫禁城皇宮,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宣告父子之情已絕。

第三,弘時受到上述嚴懲後,並未按照雍正帝的希望改變立場,因而與皇父的關係愈加惡化。於是雍正帝對弘時的懲治進一步升級,四年(2023年)正月將允禩撤去黃帶,從玉牒除名,二月,對弘時做了同樣處理。

第四,弘時被撤去黃帶後,由其皇叔允祹約束養瞻。這比允禩親子弘旺在其父獲罪後「發往熱河充軍」,繼而又被長期拘禁的境況,尚強出許多。弘時為雍正帝所殺之說,不能成立。

3樓:印穎焮

那是**中的說法,因為弘時魘父殺弟,歷史上雍正有沒有賜死弘時尚待確認,清史中沒有此項記載

4樓:雪鳳蝶

他與老八勾結,企圖謀奪雍正的皇位

5樓:

沒人知道,

但肯定和他爹鬧意見了

分歧比較大

雍正為什麼殺兒子弘時

6樓:小農看史

雍正為什麼要殺死自己極為聰慧的兒子弘時?乾隆繼位後說出原因

7樓:sh如此而已

弘時是雍正的第三個兒子,也是乾隆帝(弘曆)的哥哥,母親是齊妃李氏。當時他上面的兩個哥哥早就死了,因此弘時也算雍正實際意義上的長子。按照傳統來說應該立長子,也就是弘時為太子。

可是雍正帝對弘曆十分喜愛,甚至剛坐上皇位不久就宣佈立弘曆為太子,引起朝臣議論。

弘曆極其聰慧,五歲就能背詩歌,其他方面也很出色。十歲那年第一次見到祖父康熙,就深受康熙帝的欣賞。在此之後,康熙經常將弘曆接進宮學習,閒暇之餘自己也會對其進行教導。

雍正帝因此也對弘曆感到十分自豪。真實歷史上,對於弘曆的上位,弘時並不服氣。自古以來「立長不立賢」,弘時又經常用雍正與允禩爭奪儲位的往事,做為自己會上位的理由高談闊論。

雍正帝本就對那段爭奪儲位的過往閉口不提,如今又被弘時戳中了痛點。最後甚至把他過繼給了廉親王,既然一直提這件事,那你就跟他好好處吧。

而之後很短的時間裡面,允禩又被從皇室除名,而作為「兒子」的弘時緊接著也被做了相同的處置。既然都已經被從皇室除名,所以對於皇位也沒什麼好爭的了

8樓:血刃召喚

康熙將皇位傳給了雍正,雍正登基後就開始對自己的那些兄弟下手了,當時在爭奪皇位時,因為那些兄弟在背地裡也耍了不少心機,使雍正吃了不少苦頭。

在雍正看來留著這一幫兄弟將來可能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他毅然選擇了清理門戶。說到這不禁感嘆,當時那些皇族之人為了皇位真是不擇手段,極其殘忍!這所有兄弟中,雍正最厭惡的就是八阿哥了,因為在當時爭奪皇位的時候,八阿哥的是最大的障礙,所以,雍正登基後就對八阿哥下了狠手。

史料上記載,後來雍正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們可以順利的做太子,雍正立下了一個規矩,就是不準公開立太子,更喪心病狂的是有傳言雍正為了自己喜愛的兒子做太子,而殺了他自己的兒子。

這個傳言的真假還有進一步的考證。歷史上有這這樣的一個說法,那個被雍正殺死的兒子是雍正的三子-弘時。弘時也是親眼目睹了九子奪嫡,並且他跟叔叔的關係十分的親密,看著自己的叔叔最終是這樣的一個下場,弘時感覺非常痛心,於是便多說了幾句求情的話,而最後,惹得雍正非常的不高興,從而使太子的位置離弘時越來越遠了。

雍正對弘時有著不好的看法,他認為弘時太軟弱了,沒有皇帝應該有的霸氣。不過,最終至於到底處死了沒有,資料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

小編寫了本篇文章只是想說,在歷史上,歷代皇位的爭奪都是極其慘烈的。在他們看來皇位才是至高無上的,其他的所有事情在皇位面前就顯得太無不足道了。但是,當他們真正的坐上的皇位,他們才會明白那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位置,只有親情才是最純潔,最至高無上的!

9樓:淺醉江月

雍正並未殺死自己的兒子弘時。

愛新覺羅·弘時(2023年3月18日-2023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異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時生。母齊妃李氏。

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為允禩之子。

據載他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而在雍正五年(2023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時卒,年二十四歲。雍正十三年(2023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後,追復弘時的宗籍。

據《清皇室四譜》的記載:「弘時長大,且已有子,忽於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後人認為弘時為雍正帝賜死,多是因為對此句的誤解。

事實上,弘時並沒有被雍正帝處死,但確實受到極為嚴厲的懲治。

雍正十三年(2023年)十月,甫登皇位的乾隆帝頒諭:「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

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

乾隆帝的上述話語,使人認為弘時被削除宗藉,是因行為放縱所致,但其具體緣故,卻又語焉不詳。值得注意的是,《清高宗實錄》有意不載其後莊親王允祿等人關於恢復弘時宗籍的奏摺,而它則是澄清弘時之死疑點的有力史證。

允祿等人的有關奏摺如下:

「總理事務和碩莊親王允祿等謹奏,為欽奉上諭事。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月奉上諭,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

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欽此。

「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庭,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其黃帶,交與允祹,令其約束養贍。欽此。

「臣等查三阿哥從前原因阿其那獲罪株連,與本身獲罪撤去黃帶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篤念兄弟之誼,欲仍收入譜牒,於情理允宜。應欽遵諭旨,將三阿哥仍載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與宗人府辦理可也。

謹奏請旨。依議。」

允祿等人的奏摺表明:

第一,弘時是因允禩之事牽連獲罪。

第二,雍正四年(2023年)二月十八日以前,雍正帝已將弘時逐出紫禁城皇宮,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宣告父子之情已絕。

第三,弘時受到上述嚴懲後,並未按照雍正帝的希望改變立場,因而與皇父的關係愈加惡化。於是雍正帝對弘時的懲治進一步升級,四年(2023年)正月將允禩撤去黃帶,從玉牒除名,二月,對弘時做了同樣處理。

第四,弘時被撤去黃帶後,由其皇叔允祹約束養瞻。這比允禩親子弘旺在其父獲罪後「發往熱河充軍」,繼而又被長期拘禁的境況,尚強出許多。弘時為雍正帝所殺之說,不能成立。

滿清雍正皇帝,真的殺死自己的兒子弘時嗎

10樓:

雍正作為一個悲情皇帝,他這輩子最恨的就是「謀反」,無論多麼親密的人,隆科多、年羹堯,這兩個難兄難弟不說了,兩個對雍正簡直就是再造父母,沒有這兩個人就沒有雍正的帝位以及穩固的江山,但一旦扯上「謀反」,哪怕是莫須有,他都不會手軟,這的確反映了封建時代比較殘酷的政治鬥爭,其實歷史上很多功臣、皇室成員完全可以不用血祭「謀反」這面大旗,趙匡胤的確是一位夠義氣的哥們,「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霸氣的話的確是他說,但他沒有殺這些死敵,大功臣,全部封個虛號,奪去所有權力,但國家拿錢養起來,正史野史裡殺死李煜、花蕊夫人的不是他,全部是他弟弟,但可能雍正吃兄弟相爭的苦可能太深,所以他替弘曆解決後事,安心上位。

雍正駕崩前要皇三子弘時自斃原因有4:

第一,弘時是因允禩之事牽連獲罪。

第二,雍正四年(2023年)二月十八日以前,雍正帝已將弘時逐出紫禁城皇宮,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宣告父子之情已絕。

第三,弘時受到上述嚴懲後,並未按照雍正帝的希望改變立場,因而與皇父的關係愈加惡化。於是雍正帝對弘時的懲治進一步升級,四年(2023年)正月將允禩撤去黃帶,從玉牒除名,二月,對弘時做了同樣處理。

第四,弘時被撤去黃帶後,由其皇叔允祹約束養瞻。這比允禩親子弘旺在其父獲罪後「發往熱河充軍」,繼而又被長期拘禁的境況尚強出許多。弘時為雍正帝所殺之說,不能成立。

(2023年)春夏之間,雍正帝公開表示與弘時父子之情已絕,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這不僅是為「教導」其他皇子,更重要的是為了警告仍「以允禩為屈抑」的諸王大臣們,「使知儆戒」。

弘時被除宗籍,交與允祹「養瞻」後,其心情與處境皆可想見。僅僅捱過一年半,24歲的弘時便鬱鬱而終,也是不難預料之事。

雍正為什麼要把弘時刺死?

11樓:枕風而眠

雍正並未賜死弘時。

愛新覺羅·弘時(2023年3月18日-2023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異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時生。母齊妃李氏。

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為允禩之子。據載他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而在雍正五年(2023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時卒,年二十四歲。

雍正十三年(2023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後,追復弘時的宗籍。

據《清皇室四譜》的記載:「弘時長大,且已有子,忽於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後人認為弘時為雍正帝賜死,多是因為對此句的誤解。

事實上,弘時並沒有被雍正帝處死,但確實受到極為嚴厲的懲治。

雍正十三年(2023年)十月,甫登皇位的乾隆帝頒諭:「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

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乾隆帝的上述話語,使人認為弘時被削除宗藉,是因行為放縱所致,但其具體緣故,卻又語焉不詳。值得注意的是,《清高宗實錄》有意不載其後莊親王允祿等人關於恢復弘時宗籍的奏摺,而它則是澄清弘時之死疑點的有力史證。

允祿等人的有關奏摺如下:

「總理事務和碩莊親王允祿等謹奏,為欽奉上諭事。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月奉上諭,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

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欽此。

「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庭,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其黃帶,交與允祹,令其約束養贍。欽此。

「臣等查三阿哥從前原因阿其那獲罪株連,與本身獲罪撤去黃帶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篤念兄弟之誼,欲仍收入譜牒,於情理允宜。應欽遵諭旨,將三阿哥仍載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與宗人府辦理可也。

謹奏請旨。依議。」

允祿等人的奏摺表明:

第一,弘時是因允禩之事牽連獲罪。

第二,雍正四年(2023年)二月十八日以前,雍正帝已將弘時逐出紫禁城皇宮,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宣告父子之情已絕。

第三,弘時受到上述嚴懲後,並未按照雍正帝的希望改變立場,因而與皇父的關係愈加惡化。於是雍正帝對弘時的懲治進一步升級,四年(2023年)正月將允禩撤去黃帶,從玉牒除名,二月,對弘時做了同樣處理。

第四,弘時被撤去黃帶後,由其皇叔允祹約束養瞻。這比允禩親子弘旺在其父獲罪後「發往熱河充軍」,繼而又被長期拘禁的境況,尚強出許多。弘時為雍正帝所殺之說,不能成立。

雍正皇帝多少歲上位

雍正 1678年12月13日 康熙十七年出生 為清朝雍正皇帝的年號,45歲登帝位,從1723年 雍正元年 至1735年 雍正十三年 前後共十三年,雍正皇帝在位期間,清朝顯示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詳情見 45歲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駕崩。胤禛登基,時年45歲。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

清朝雍正皇帝為什麼要把兄弟的名字都改成允字

因為雍正帝胤禛 zh n 即位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 胤 字而改為 允 字排行。如胤祐改名為允祐,胤禔改名為允禔,胤禕改名為允禕。迴避皇帝的名諱,是有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做後盾的。唐朝的法典 唐律疏議 規定,由於筆誤或口誤,書寫或說出皇帝的名諱,就要挨板子 如果起名犯諱,就要流放三年。...

雍正皇帝是篡位登基的嗎,歷史上,雍正是篡位才當上皇帝的嗎?

1 雍正沒有篡位。歷史上記載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駕崩。雍正帝胤禛登基。2 人物簡介 清世宗愛新覺羅 胤禛 y n zh n 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 滿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聖祖康熙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1722 1735年在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