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晚年為何發「罪己詔」,漢武帝為什麼下罪己詔?

2022-02-01 04:34:58 字數 4864 閱讀 3548

1樓:p小李子

晚年漢武帝迷信長生不老,重用奸臣江充,導致巫蠱之禍,血流成河,牽連者達數十萬人。這種打擊使漢武帝心灰意冷,晚年的漢武帝深感統治政策應有改弦易轍的必要,於是下詔「罪己」。

2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漢武帝打了三十幾年的仗,已經讓民不聊生,所以說他就要發罪詔。

3樓:bat誰主沉浮

漢武帝晚年之所以發罪己詔是因為漢武帝晚年發動了巫蠱之禍,而且漢武帝多次對外用兵,導致百姓水深火熱。

漢武帝為什麼下罪己詔?

4樓:呂屹

劉徹於徵和四年即公元前89年所下詔書對自己的一些行為公開作出檢討,後人稱其為罪己詔,自己不贊成派遣士卒到遙遠的輪臺耕戍,自己派軍攻打在輪臺以東一千里的車師由於路途遙遠在回來路上士兵即使繳獲大量糧食,還是吃不飽,病弱的最終死亡,檢討自己沒有認真分析情況派軍討伐匈奴最終失敗,軍人大量死亡,自己很難受,現在又要派遣軍隊到輪臺戍邊這是擾民勞累將士,自己不想聽到這種事,大鴻臚等人又商議著企圖召募囚徒去送匈奴使者,將這些人封為侯爵作為對匈奴的報復,就連五霸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況且匈奴得到漢朝的投降者後,往往提取他們,進行搜身,盤問他們所聽到的事,現在邊塞防禦不夠好,有的將校不注意善待士卒,士卒生活困苦,直到以後有投降者來,或是捕到敵俘,自己這才知道實情,現在最重要的是輕徭薄賦,禁止壓迫民眾,發展農業生產,大量養馬,做好武備,希望各郡國二千石以上**將多獻畜馬的良策和補充邊疆士兵缺額的建議提出來,在朝廷進行對答。常年征戰民眾勞累,士卒困苦,要輕徭薄役,發展生產,同時注意邊備。

全文: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臺。

輪臺西於車師千餘里,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須、尉犁、樓蘭六國子弟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諸國兵便罷,力不能復至道上食漢軍。漢軍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載不足以竟師,強者盡食畜產,羸者道死數千人。

朕發酒泉驢、橐駝負食,出玉門迎軍。吏卒起張掖,不甚遠,然尚廝留其眾。曩者,朕之不明,以軍候弘上書言「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

「秦人,我匄若馬。」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遣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與謀,參以蓍龜,不吉不行。

乃者以縛馬書遍視丞相、御史、二千石、諸大夫、郎為文學者,乃至郡屬國都尉成忠、趙破奴等,皆以「虜自縛其馬,不祥甚哉」,或以為「欲以見強,夫不足者視人有餘」。《易》之卦得《大過》,爻在九五,匈奴困敗。公軍方士、太史治星望氣,及太卜龜蓍,皆以為吉,匈奴必破,時不可再得也。

又曰:「北伐行將,於鬴山必克。」卦諸將,貳師最吉。

故朕親發貳師下鬴山,詔之必毋深入。今計謀卦兆皆反繆。重合侯得虜候者,言:

「聞漢軍當來,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諸道及水上以詛軍。單于遺天子馬裘,常使巫祝之。縛馬者,詛軍事也。

」又卜「漢軍一將不吉」。匈奴常言:「漢極大,然不能飢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請遠田輪臺,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憂民也,今朕不忍聞。大鴻臚等又議,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賞以報忿,五伯所弗能為也。

且匈奴得漢降者,常提掖搜尋,問以所聞。今邊塞未正,闌出不禁,障候長吏使卒獵獸,以皮肉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後降者來,若捕生口虜,乃知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5樓:八卦春秋

漢武帝晚年下罪己詔,但觀其一生,功過是非,留待後人評說

治國明君漢武帝晚年為什麼會頒佈罪己詔

6樓:塵網書屋

因為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7樓:樓中玉笛暗飛聲

治國明君……我不知道這說法哪來的。

漢武帝這個人,確實雄才大略,但是也是有很多缺點的,比如用人唯親(任用李廣利這個貨),比如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因為得不到大宛馬就出兵大宛)。終漢武帝一朝,文景之治積累下的錢糧消耗一空,百姓生活水平直線下降。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他晚年,頒佈了《輪臺罪己詔》,表示自己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以收攬人心。

漢武帝晚年為什麼發罪已昭?

漢武帝劉徹,為什麼釋出罪己詔?

8樓:李貝貝

其一,戰爭,或者說,晚年發動的戰爭。為什麼單單隻說晚年的戰鬥呢?

因為早年的幾次戰爭,但凡規模破萬,必然有其獨特的戰略意義和政治意義,不然就是可以以戰養戰,通過戰爭從匈奴人手裡掠奪牛羊畜牧和財富,不但可以彌補戰爭的消耗,甚至略有盈餘。

但是因為漢武帝晚年的幾次戰鬥都是無功而返,甚至以失敗告終。而且最讓人無奈的是,漢武帝晚年的幾次戰爭都無太大意義,純粹是因為漢武帝好大喜功,為了彰顯武力而做出的勞民傷財之舉。

如果早年的戰爭可以用慷慨激昂的進擊和復仇來形容,那麼晚年的戰爭真的只是「窮兵黷武」和「好戰必亡」了。

其二,聽信方士,大興土木。

封建制度的弊端在於,不管一個人以前是什麼樣的,只要他是皇帝,最後他都會變成一個恐怖的人,一個恐怖的皇帝。因為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皇帝也怕死,人要是死了,什麼都沒了。

劉徹知道這一點,秦始皇也知道這一點,唐太宗也知道這一點,唐玄宗也知道這一點,他們都不是傻子,他們的優秀超越了中國上下幾千年來的絕大多數人,但是他們還是逃不過著「垂暮之劫」。

在年老的時候,他們瘋了,為了活命,喪失了智慧,做了很多他們以前會覺得愚蠢的事情,最後晚節不保。

其三,農民起義。

因為漢武帝的「窮兵黷武」般的發動戰鬥和晚年的「大興土木」,文景之治的積累被耗之一空。加之幾次自然災害的侵擾,百姓流離失所,遍地哀嚎,大漢國力急速倒退。

而且活不下去了的中國農民開始反抗,一股燎原之火正在醞釀,星星點點的火光在黑暗中閃爍,不久之後,一場傾天大火即將點燃。

這個時候,漢武帝清醒了,他看到了星星點點的火花,他看到了背後暗流,他看到了岌岌可危的大漢江山社稷。為了安撫人心,他不得不頒下「罪己詔」來挽回民心,重新凝聚起大漢氣運。

事實證明,這一招是極為有用的,畢竟在那個時候,天子是不會錯的,連天子都承認自己的錯誤了,百姓還能有什麼怨言呢?而且,這可是中國自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皇帝承認自己的錯誤!!

俗話說的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既然皇帝都認錯了,為什麼不能再給他一次機會呢?所以百姓很容易的就被感動了,漢室得到了些許喘息的機會,要不然連後來的「孝宣之治」誕生的機會都沒有。

9樓:怪叔叔姣a5疎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邦的重孫、劉啟第十子。七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在位期間數次大破匈奴、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

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但是,漢武帝連年征戰,耗盡了國庫,導致民生凋敝,在位晚年發生農民暴動,並且在巫蠱案中冤殺無辜。

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諡號「孝武」,廟號世宗。

漢武帝生於漢景帝前元年。跟據《史記》的記載,漢武帝生於漢文帝后七年七月初八,生辰八字,乙酉癸未庚午庚辰。母王氏,漢景帝中子。

其母王氏在懷孕時,漢景帝尚為太子。王氏夢見太陽進入她的懷中,告訴景帝后,景帝說:「此貴徵也。

」劉徹還未出生,他的祖父漢文帝就逝世了。漢景帝即位後,劉徹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兒子。執政期間,為加強**集權,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藩國自析為侯國。

並接受董仲舒建議「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作為鞏固統治思想的工具,令郡國舉孝廉及秀才、賢良方正等。

設五經博士,在京師長安興建太學,又令郡國皆立學官,儒家思想從此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繼續執行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興修水利工程和治理黃河。為解決財政困難,改革幣制,禁止郡國鑄錢,實行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等制度。並又頒佈算敬、告緝令。

曾派張賽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發展了經濟文化交流。又派遣唐蒙至夜郎,經營西南夷,在西南先後建立了7個郡,加強了內地同西南地區的聯絡。竇太后後去世,漢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權。

他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頒佈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王分封諸子為侯,使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

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思想上,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教育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長安創立專門的儒學教育――太學,是當時的最高學府。

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青兩次率領騎兵進攻蒙古地區的匈奴人,又滅了1萬多人。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領軍隊進入河西走廊,再次使用突襲的方法,六天時間連端了五個匈奴部落,殲敵近9000人,斬殺匈奴王數人,俘虜渾邪王子及相國。

同年,漢武帝再次命令霍去病率領幾萬騎兵,進攻河西的匈奴。霍大將軍繞了大圈,在黑河流域和匈奴主力,決戰。殺了三萬,俘虜了四萬,包括5名匈奴部落首領。

最後,漢武帝給衛青、霍去病各五萬騎兵,加上幾十萬步兵,馬匹十餘萬,深入沙漠追擊匈奴,終於徹底消滅了匈奴主力,再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南下,將匈奴徹底趕出了中原。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探險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張騫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

在晚年的時候漢武帝目睹了因為自己窮兵黷武而生活困苦的老百姓的處境,感到自己這些年來一心征戰,對於天下確實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心中有所觸動,而且求仙問道又沒有什麼結果,被好多個方士神棍給騙了,還釀成了慘絕人寰的巫蠱之禍造成了自己苦心培養的繼承人劉據的身亡,可以說這樣接踵而至的打擊,即使是漢武帝這樣意志堅定的人也不由得對於自己的政策產生了懷疑,產生了動搖,心中生出了悔意。

痛定思痛之後,漢武帝決定下詔悔過,於是頒佈了有名的《輪臺罪己詔》,從此西漢再次恢復到安定之中,為之後昭宣二帝的中興打下了基礎,之後漢武帝一心培養自己的新繼承人劉弗陵,並且為了避免以後鉤戈夫人會重演呂后時期的悲劇就找藉口處死了鉤戈夫人,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漢武帝找來了幾個有能力的大臣,霍光等人,對他們說了很多,說了自己一生,並且要他們在自己死後輔助少主劉弗陵治理天下。

衛子夫可謂是漢武帝的最愛,漢武帝為何要殺她

因為到了後期的衛子夫居然要密謀造反,所以漢武帝殺了她也是非常正常的,這是犯了原則性的錯誤。因為當時漢武帝十分的生氣,他認為魏子夫也要背叛他,所以他一氣之下就將衛子夫殺了。到後來他才明白衛子夫沒有背叛他,他特別後悔。我個人覺得漢武帝要殺衛子夫,是因為他傾聽了一些小人的讒言和挑撥,所以做出了很錯誤的判斷...

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親兒子,為何漢武帝最後還要立他為太子

首先我先糾正一下,劉弗陵為漢武帝劉徹的親生的小兒子,母親趙婕妤 鉤弋夫人 以 奇女子氣 得寵,居住在鉤弋宮中,在漢武帝晚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 太子劉據因受蘇文 江充 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後自殺,之後數年漢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在廢太子劉據死後,漢武帝的三子劉旦上書父皇,自願進...

漢武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劉弗陵,漢武帝為什麼要傳位給劉弗陵?

因為皇太子被自己殺了呀!無可奈何只能傳位給皇太孫。漢武帝有8個兒子,到傳位的時候剩了3個兒子。兩個不爭氣,當個諸侯王還為非作歹,如果要傳位給他們的話肯定要天下大亂,肯定是不能傳位給他。這時候還有一個兒子,皇八子劉弗陵當時只有八歲,非常小。漢武帝一共有五個兒子 漢武帝徵和二年 公元前91年 有人告發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