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安祿山為何敢在大唐盛世的時候起兵造反?

2022-02-08 17:55:52 字數 5482 閱讀 2264

1樓:匿名使用者

安祿山與史思明在公元755年12月16日發動了著名的安史之亂,他在大唐盛世發動叛亂,到底是有什麼依仗呢?

從社會背景來講,當時唐玄宗縱情聲色,導致楊貴妃一家權傾天下,肆意揮霍。統治階級的荒淫無度加劇了窮苦百姓的生活壓力,逐漸產生了矛盾。而當時唐朝盛行的是府兵制,安祿山作為一方節度使,擁有的是唐朝的正規軍隊,在府兵制管轄不到的地方,他不斷的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

安祿山作為邊境的節度使,日常是和少數民族作戰,少數民族的窮凶極惡也變相使安祿山手下的兵將越來越精良,同時安祿山也在不知不覺中將部隊的核心將領換成了自己的心腹,完全的掌握了整個部隊。而其他地方沒有戰亂,在太平盛世下的軍隊越來越懶散,成為了一個個酒囊飯袋,與安祿山手下的強兵悍將不可同日而語。

公元755年,唐玄宗整日追求求仙問道,不然就是和楊貴妃縱情聲色犬馬,基本上不理外界之事,根本不管百姓的生活壓力,而安祿山的手下日益精壯,他察覺到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對玄宗的不滿,覺得自己如果起兵會得到各地的支援,就挑了個「良辰吉日」舉兵謀反了。而事實也與他設想的差別不大,雖然大唐當時是個太平盛世,仍然有很多不滿玄宗的將士們投奔響應他。最終,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才被鎮壓下去,對唐朝的經濟造成了不可預估的損失。

2樓:sunnya莫

說是大唐盛世,其實也是外強中乾,敢造反一是自己部下對於權力的積極性,二是大唐**送的一手好助攻,三則是李隆基後期的昏庸了。

3樓:你是小賤漸

安祿山一人就兼任官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了19.5萬精兵強將,唐朝在全國總共就大約50萬精銳部隊。從這點就已經具備了對抗唐軍的實力

4樓:大臉喵

個人的野心一步步的擴大,不安於居於一方。另一方面是楊貴妃霍亂朝綱,唐玄宗沉迷美色,百姓受苦,安祿山一方面想替天行道、伸張正義。

5樓:小璇璇老公

安祿山的野心是隨著個人權勢的膨脹一點一點的滋長起來的。在反叛是,他個人已經對大唐朝廷的虛弱非常清楚,他個人所掌握的權力也使他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充足的後勤保障。長期盤踞在范陽等三鎮使其在軍民之中都有較高的威信,這一切都促使了安祿山漸漸有了不臣之心。

最後,安祿山較為懼怕的李林甫死後,唐玄宗的日益老邁,楊國忠上臺後對安祿山的打壓,和太子李亨的關係也不佳,再加上安祿山本人非常胖身體已經出現問題(叛亂不久就幾乎已經失明),這些因素最終導致其在天寶十四年發動「安史之亂」,開啟了連綿數百年的亂世。

6樓:九怪啊

首先要說明,別看安祿山造反的動靜這麼震撼,但對這事兒,他真沒多少勇氣。

7樓:不墨魚

唐代制度人事方面的任免權,也就是說,只要是安祿山管轄的部隊,安祿山就可以在部隊裡直接任免**。

而且迫於當時形勢,造反是最好的選擇

8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多年來他手上的權力越來越大,也變得越來越貪婪,所以才會膨脹,在盛世期間起兵造反。

9樓:嫣然

安祿山的野心就是在短短十數年的不斷晉升中慢慢滋長,再加上自身權力的不斷膨脹,以及外強中乾盛名難副的唐朝給予的勇氣。

10樓:貼

安祿山當時已經陷入了絕境,他知道此事凶多吉少,但現在擺在眼前只有2個選擇:十死無生和九死一生。於是他選擇豪賭一把,起兵造反。

11樓:擊空明兮溯流光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亂,這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發起的叛亂,一般每個朝代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叛亂,但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在朝廷衰弱的時候才會發生。安史之亂可不一樣,他發生的時候正是處於大唐的盛世,那個時候唐玄宗李隆基還在位,唐朝正是處於發展的頂峰,那麼安祿山為什麼敢在這個時候起兵造反呢?難道不怕被鎮壓嗎?

其實安祿山雖然看起來呆頭呆腦,實際上這都是他裝出來的,安祿山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下面就來簡要分析一下,為什麼安祿山會選擇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在安祿山造反的時候,他手握重兵,他的兵力佔了唐朝總兵力的三分之一,所以這是他有底氣的主要原因。

還有就是安祿山非常擅長拍馬屁,他通過各種手段阿諛奉承,終於來到了楊玉環和李隆基的面前,那個時候李隆基沉迷於楊玉環的美色,安祿山又拍馬屁,於是就得到了李隆基的信任,後來還成為了他們兩個的乾兒子,據說楊玉環還給安祿山洗過澡,李隆基知道也沒有生氣,因為他覺得安祿山呆頭呆腦的,這就給了安祿山可乘之機。

他又看出唐朝雖然繁榮,朝廷的文武百官卻不和睦,就膽大妄為起兵謀反,差點就把唐朝給滅了,他所謂的乾孃楊玉環也是死在安史之亂裡面,不過歷史具有戲劇性,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的安祿山最後還是失敗了,沒能夠成為皇帝。

12樓:我是有意地懟你

其實歷史上的安祿山是個慫包,他並沒有對造反有所信心。在洛陽淪為安祿山的手中物的時候,安祿山可謂是大大方方的登基表示自己就是主宰。可是好玩的來了,前線傳來安史叛軍在潼關出事,這下子可把安祿山給嚇壞了。

對著部下就是亂吼,你們不是說一定能成功麼?

哪怕是自己已經做到「稍有眉目」的地步,安祿山對於造反也是比較沒底。其實還是有著安祿山造反的原因,第一個就是兵力。在大唐盛世一派和諧的時候,《資治通鑑》中就說道,那些在前線戰鬥過的將士們,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社會地位,甚至還被當時的權貴們看不起。

安祿山可算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四處招兵買馬,一下子就讓這些將士們找到了「主心骨」。

後續時間,安祿山更是擁有18萬大軍,這數量也算是唐朝**的一倍了。在天寶六年時間,安祿山就有了造反的心理。他對於每個部隊的經過都要考察,每次關中地區和各地道路都有安祿山的眼線。

自然是知己知彼的把握了,這下子可算是讓安祿山內心踏實了。

此外還有朝政的腐敗,李林甫對於安祿山來說完全是把大傘,前期對於安祿山的包庇自然不少。後面出現的楊國忠更加是安祿山的「好朋友」了, 登門送禮自然是少不了的。後面為了表現自己無用的才華,更是對南詔的戰爭指手畫腳,一下子讓唐朝損失了不少兵力。

13樓:莫言名與利

不是安祿山有多麼堅定的「勇氣」,而是唐王朝一次次昏聵的應對,不斷在他最崩潰的時候,給他勇氣!

安祿山為何敢在大唐盛世的時候起兵造反?

14樓:a_不想賺錢

安祿山之所以敢在大唐盛世的時候造反。主要是當時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以及他手底下的那些大臣們給了他的勇氣。安祿山早年還不是節度史的時候,就已經在唐玄宗的身邊。

在那時他不僅僅觀察到了中原大地的繁華,也看到了繁華背後的空虛。

當時唐朝的確是達到了國力的頂峰,可正是由於達到頂峰,唐朝皇帝李隆基的眼光卻越來越往高處看而不注意腳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在唐玄宗的執政後期,李隆基沉迷於戲曲藝術。荒廢了國家大事,他將國家大事都交給了當時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這個人雖然有本事,可是這個人和明朝的張居正都有一個德性,就是容不得朝廷上下有和他不同意見的人。

所以在李林甫執政的十幾年裡,大肆的排除異己。

由於國力的強大,可以將一些不足之處壓下去。但是一但到了的那種戰亂時候就會暴露出很多毛病。可是當時的唐朝人都被盛世繁華所迷住了眼。

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而安祿山作為一個蠻人卻有一顆玲瓏心,安祿山是是一個聰明人,他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但是他也沒說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討好楊貴妃楊玉環。

作為一個蠻人,安祿山早就貪圖中原大地的繁華,他不甘心就去看管那片不毛之地,他也想成為這繁華大地的主人。再加上在李林甫**之後楊國忠的上位更是給了安祿山勇氣。楊國忠這個人就是會依靠自己的妹子討唐玄宗李隆基的歡心,自己一點才能都沒有,治理國家不行,帶兵打仗也不行。

由於楊國忠後期在安史之亂時率兵大敗而回,大大延長了安史之亂的時間。所以有的時候,不能被表面繁華迷住了眼,而忘卻繁華真正的依靠是什麼。

15樓:啊洋

雖然說當時的大唐是一個開元盛世的環境,但其實已經有了比較嚴重的一個腐朽問題,他起兵造反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16樓:易縷烊光璽愛

玄宗晚年重用佞臣,導致人才流失嚴重。很多大才之**入藩鎮。**實力被削弱,安祿山有機可乘。

17樓:神在碎碎念

大唐盛世也只是表面的繁榮,內裡已經腐敗不堪,安祿山深知這一點才會起兵造反。

18樓:職場小銘

他真沒多少勇氣。比如公元756年夏天時,洛陽都已是安祿山的囊中物,他還大模大樣的在洛陽登了基,「大燕國」的國號都喊了出來。可一聽說安史叛軍在潼關外吃了憋,李光弼大軍正直奔他的老窩范陽。

剛過了把「皇帝癮」的他,立刻嚇得腿哆嗦

19樓:瞎胡扯的大腸

並不是吧,安祿山造反的時候雖然大唐的經濟還是很繁榮的,但是內政出現了動盪的啊。

20樓:冬之寒十

我個人認為,安祿山之所以敢在大唐盛世的時候起兵造反,原因有三,第一就是當時朝廷內鬥,內部非常混亂,第二是他已經準備好了,第三就是當時的丞相處處想要治他於死地。

21樓:平平無奇教育

他造反的時候已經過了盛世了,當時楊國忠等人把整個朝廷弄的亂七八糟的,才給了安祿山機會。

22樓:咫尺天涯

安祿山手握重兵,身兼三鎮節度使,掌控的兵力佔到大唐軍隊的七分之三,並且都是唐朝的精銳邊防軍!唐朝守外虛內,讓安祿山覺得有可乘之機!

23樓:小巴兔

因為那個時候大唐已經腐敗了,而且雖然看在表面上是很繁華,但是畢竟已經很黑暗了,所以他才有那個能力去反。

24樓:勇敢去飛舞

安祿山是大唐唐玄宗時期的一名地方節度使,由於唐玄宗對他的喜愛和器重,安祿山的勢力越來越大,終於在唐玄宗的天寶年間,發動了造反,並自立為燕王。在唐玄宗的天寶年間,這是唐朝最鼎盛的時期,安祿山卻辜負了唐玄宗的信任,擁兵造反。他為何敢在這樣一個大唐盛世造反呢?

這是因為大唐盛世只是表象,繁華下面危機重重。

在唐玄宗時期,由於長期的國家和平繁榮,唐玄宗開始有所鬆懈,國家和軍隊沒有了緊迫感,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這時候國家的戰鬥力實際上是很匱乏的。而安祿山任地方節度使,地方力量一再加強,這時候已經擁有很多精兵強將了,並且對於叛亂蓄謀已久,做了很充分的準備。由於安祿山深受唐玄宗的器重,所以安祿山也常常進出皇宮,摸清了很多情況。

在唐玄宗時期,雖然表面繁榮,實際上已經有了很多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唐玄宗和後宮的生活奢侈糜爛,花費巨大,每年僅僅楊貴妃的脂粉錢就用掉了幾百萬兩銀子,而普通老百姓卻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很多土地被兼併,很多人失去了土地。安祿山這樣起兵禍亂,肯定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

而此時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越來越大,唐玄宗並不懂得平衡的道理,陰險的丞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時,一直排斥異己,而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接替後,更加中飽私囊,驕橫跋扈,安祿山和他們的矛盾越來越大。而此時,安祿山在地方招兵買馬,勢力越來越大,**軍卻由於沒有長期的擴軍和訓練,越來越空虛,這樣就給了安祿山謀反的機會。

唐玄宗太信任安祿山了,一直沒有防備他,雖然有人相勸唐玄宗,卻反而惹惱了他,由於唐玄宗的過分信任,導致了安祿山毫無徵兆的起兵,並爆發成安史之亂。

安祿山為何有那麼大的勇氣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其實歷史上的安祿山是個慫包,他並沒有對造反有所信心。在洛陽淪為安祿山的手中物的時候,安祿山可謂是大大方方的登基表示自己就是主宰。可是好玩的來了,前線傳來安史叛軍在潼關出事,這下子可把安祿山給嚇壞了。對著部下就是亂吼,你們不是說一定能成功麼?哪怕是自己已經做到 稍有眉目 的地步,安祿山對於造反也是比較...

安祿山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何安史之亂十年就被平定呢

雖然安祿山 史思明是叛軍的頂樑柱,如果安祿山一直保持身體健康,保持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那麼唐廷的麻煩就大了。好在安祿山在起兵不久,身體就每況愈下,身患重病,連眼睛都瞎了,後來安慶緒殺父篡位。安祿山的軍隊強大,但是唐朝的國力更加強大,唐朝是慢慢的耗死了安祿山的進攻。一方面安祿山雖然軍隊強大,但是畢竟是...

安史之亂大家都只記得安祿山,史思明為何很少有人提起

因為早期史思明只是安祿山的部下和幕僚而已,一直都在安祿山的背後。可能是因為安祿山比較顯眼,所以安史之亂大家都只記得安祿山 因為安祿山才是這場安史之亂中的主導,是大boss啊!史思明這個人在安史之亂髮生的時候 並沒有什麼存在感 應該是因為安祿山當時的所作所為讓人印象深刻。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安祿山的事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