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脈衝雷達 有源相控陣雷達 超視距雷達這些雷達都有哪些特點?如題謝謝了

2022-02-23 02:01:07 字數 3739 閱讀 5042

1樓:入戲

脈衝多普勒雷達一般用在三代機上,由於利用多普勒雷達能將地面運動目標從地物雷達回波背景中分辨出來,可以使戰機擁有下視下射能力,該能力也是區分二代機和三代機的標準。 相控陣雷達通過控制很多按波長一半距離間隔排列的小雷達的相位,達到不需轉動天線而控制波束方向的目的。前三代戰機使用的雷達,雷達天線是強反射源,但是相控陣雷達可以將雷達天線反射截面較小的方向朝向目標,從而達到隱身的目的。

是四代隱身戰機的必備雷達。 有源相控陣雷達每個雷達單元都能自己產生雷達波,,而無源相控陣雷達每個發射單元不能產生雷達波,需要從同一行波管獲取雷達波,因此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通過增加雷達單元數量來提高發射功率和探測距離,而無源雷達的功率卻受到行波管的限制,探測距離受到限制。在可靠性上有源雷達也強於無源雷達,因為只要行波管出現故障,無源雷達就廢了,但是有源雷達即使有數百個雷達單元損壞,仍然可以依靠其他雷達單元正常工作。

超視距雷達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了,他是很多雷達的統稱。

2樓:水非諾

脈衝多普勒雷達是雷達的一種型別,它包含了兩種雷達模式的含義,第一是脈衝發射模式,第二是多普勒效應,這種雷達是採用了可調寬度脈衝訊號照射目標,接收從目標回波響應的頻譜特徵來識別目標性質,第二,它是利用了多普勒效應,測量回波的多普勒效應引數,獲得目標的相對位移性質來獲取目標的運動特徵,他是一種先進的雷達探測模式,該雷達的優勢在於通過這兩種目標引數的檢測,能有很高的抗干擾特徵,能在雜波特徵水平很高的背景中,區分出目標的特徵,這就是該雷達的優點。比如在對地探測,或者對海探測中,能較好地擯除對面和水面的雜散干擾,能得到對移動目標的探測清晰效能。有源相控陣雷達也是雷達模式的一種,這種模式是通過很多可控相位差發射源所構成的陣列產生的多源訊號干涉實現發射訊號掃描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相控陣雷達的一種,它的每一個單元都能自主發射雷達訊號,這稱為有源,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陣面就是有一系列的小發射單元組成,它的優點就是每個發射單元都能被控制,少量發射單元失效也不會對雷達的效能產生較大的影響,這樣它的可靠性就很高了,由於每個單元的發射功率可以很小,這樣就容易實現固態化,並且功率可以合成,雖然每個單元的發射很小,但是幾百成千的單元,就可以合成出很大的功率,這樣能實現雷達的小型化,輕便化,多功能化,能效高等優勢特徵。

超視距雷達是一種遠端雷達,雷達探測絕大多數都是超過視距的,這裡的視距不是肉眼的能看到的範圍,這裡的視距指的是雷達發射訊號非直線傳輸的探測模式,特使通過電離層,或者是地波實現雷達訊號的反射或者曲線傳播來探測目標的,由於通過電離層反射或者地波曲線的作用,雷達訊號能克服地球曲率的影響能傳輸很遠的距離,所以它的探測距離可以長達上千公里,超遠端就是它的優勢。但是由於電離層反射或者是地波的曲線傳播的穩定性不好離散較大,所以,它探測的精度較差,而且遠端訊號參比或者校正也不容易實現,所以它也只能給出參考價值的情報。

雷達一般分為幾種?

3樓:day嘎嘣脆丶

一、雷達種類繁多,分類方式也不盡相同。

1、按照雷達訊號形式分類,有脈衝雷達、連續波雷達、脈部壓縮雷達和頻率捷變雷達等。

2、按照角跟蹤方式分類,有單脈衝雷達、圓錐掃描雷達和隱蔽圓錐掃描雷達等。

3、按照目標測量的引數分類,有測高雷達、二座標雷達、三座標雷達和敵我識對雷達、多站雷達等。

4、按照雷達採用的技術和訊號處理的方式有相參積累和軍用雷達非相參積累、動目標顯示、動目標檢測、脈衝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邊掃描邊跟蹤雷達。

5、按照天線掃描方式分類,分為機械掃描雷達、相控陣雷達等。

6、按雷達頻段分,可分為超視距雷達、微波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鐳射雷達等。

二、雷達工作原理

雷達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當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傑作fmcw測速測距原理,同時,它的資訊載體是無線電波。 事實上,不論是可見光或是無線電波,在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都是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別在於它們各自的頻率和波長不同。其原理是雷達裝置的發射機通過天線把電磁波能量射向空間某一方向,處在此方向上的物體反射碰到的電磁波;雷達天線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裝置進行處理,提取有關該物體的某些資訊(目標物體至雷達的距離,距離變化率或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測量距離原理是測量發射脈衝與回波脈衝之間的時間差,因電磁波以光速傳播,據此就能換算成雷達與目標的精確距離。

測量目標方位原理是利用天線的尖銳方位波束,通過測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從而根據仰角和距離就能計算出目標高度。

測量速度原理是雷達根據自身和目標之間有相對運動產生的頻率多普勒效應。雷達接收到的目標回波頻率與雷達發射頻率不同,兩者的差值稱為多普勒頻率。從多普勒頻率中可提取的主要資訊之一是雷達與目標之間的距離變化率。

當目標與干擾雜波同時存在於雷達的同一空間分辨單元內時,雷達利用它們之間多普勒頻率的不同能從干擾雜波中檢測和跟蹤目標。

三、雷達頻率劃分

4樓:匿名使用者

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源於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意思為"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即用無線電的方法發現目標並測定它們的空間位置。因此,雷達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裝置。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資訊。

種類:雷達的種類繁多,分類的方法也非常複雜。一般分為軍用雷達。

通常可以按照雷達的用途分類,如預警雷達、搜尋警戒雷達、引導指揮雷達、炮瞄雷達、測高雷達、戰場監視雷達、機載雷達、無線電測高雷達、雷達引信、氣象雷達、航行管制雷達、導航雷達以及防撞和敵我識別雷達等。

按照雷達訊號形式分類,有脈衝雷達、連續波雷達、脈部壓縮雷達和頻率捷變雷達等。

按照角跟蹤方式分類,有單脈衝雷達、圓錐掃描雷達和隱蔽圓錐掃描雷達等。

按照目標測量的引數分類,有測高雷達、二座標雷達、三座標雷達和敵我識對雷達、多站雷達等。

按照雷達採用的技術和訊號處理的方式有相參積累和非相參積累、動目標顯示、動目標檢測、脈衝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邊掃描邊跟蹤雷達。

按照天線掃描方式分類,分為機械掃描雷達、相控陣雷達等。

按雷達頻段分,可分為超視距雷達、微波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鐳射雷達等。

波段劃分

最早用於搜尋雷達的電磁波波長度為23cm,這一波段被定義為l波段(英語long的字頭),後來這一波段的中心波長度變為22cm。 當波長為10cm的電磁波被使用後,其波段被定義為s波段(英語short的字頭,意為比原有波長短的電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電磁波的火控雷達出現後,3cm波長的電磁波被稱為x波段,因為x代表座標上的某點。

為了結合x波段和s波段的優點,逐漸出現了使用中心波長為5cm的雷達,該波段被稱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語「結合」一詞的字頭)。

在英國人之後,德國人也開始獨立開發自己的雷達,他們選擇1.5cm作為自己雷達的中心波長。這一波長的電磁波就被稱為k波段(k = kurz,德語中「短」的字頭)。

「不幸」的是,德國人以其日爾曼民族特有的「精確性」選擇的波長可以被水蒸氣強烈吸收。結果這一波段的雷達不能在雨中和有霧的天氣使用。戰後設計的雷達為了避免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頻率略高於k波段的ka波段(ka,即英語k-above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上)和略低(ku,即英語k-under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後,由於最早的雷達使用的是米波,這一波段被稱為p波段(p為previous的縮寫,即英語「以往」的字頭)。

該系統十分繁瑣、而且使用不便。終於被一個以實際波長劃分的波分波段系統取代,這兩個系統的換算如下。

原 p波段 = 現 a/b波段

原 l波段 = 現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現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現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現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現 k 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