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幹什的 有什麼風俗,中秋節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2022-03-18 01:27:03 字數 5686 閱讀 1989

1樓:花花檸檬草

祭月求團圓,也有求姻緣的

風俗各地不同,最常見的就是吃月餅

2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中秋節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3樓:詩心惟意

歡慶中秋節的各地習俗,熱鬧非凡!

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4樓:舞璇瀅

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3、拜月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4、吃桂花鴨喝桂漿

「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

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5、打中秋炮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

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

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5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有下面幾個風俗習慣:

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是一個不變的習俗了,一般會在中秋節前幾天就把月餅買好。月餅有很多的種類,比如廣式月餅,冰皮月餅。

賞月:中秋節賞月也是民俗之一,中秋節的月亮又大又圓,搬一個凳子在外面賞月,可以說非常富有詩意了。

團圓:中秋節,月亮又大又圓,人也要團圓。在外工作或者打工的人,都會回家團圓,相聚一堂。

賞花燈:中秋節賞花燈也是民間的習俗之一,在花燈上寫上自己的願望。有的地方還有瓦子燈。

6樓:鬥愛

中秋節習俗: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3、祭月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7樓:雙子新鮮橙

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23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23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樓:宗介的金魚波妞

中秋節有吃月餅、祭月、賞月、拜月風俗習慣。

1、吃月餅

《洛中記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於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

2、賞月

賞月**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3、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9樓:換個號法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

一是玩花燈。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

二是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

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三是拜月。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少女拜月,主要為了祈求自己像嫦娥一樣美麗,像月亮一樣純潔(**好)。

四是賞月、吃月餅。賞月的風俗**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而月餅,最初只是一種祭祀用的食品,後來成為人們賞月時的小零食。

它在整個中秋節中並不那麼重要。

還有放河燈等等。中秋放河燈對於少女們和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象徵著團圓,主要習俗有:

1:吃月餅,每到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徵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我們對親情的寄託。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親朋好友互相贈月餅,是一種親情的體現,也是社會關係的聯絡。

在節日當晚,一家人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吃,每個人都要吃,這代表了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象徵著團圓。

2.設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節日,人們會設香案,點上香,放上水果、月餅等,香案置於院落中,表達了對月亮的祭拜,也表達了人們對神的敬仰。

3.賞月,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騷客們發起,他們的詩句及作品促使這種活動逐漸成為一種習俗,這一天一家人一起賞月那叫圓滿,一個人漂泊在外賞月,會異常孤單。無論如何,這一天,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看幾眼月亮。

中秋節都有什麼風俗?

11樓:馬六

中國的中秋節都是比較喜慶的節日,一般各地的風俗不一樣,但吃月餅都是比較普遍的,一般都是晚上邊吃月餅邊賞月。每逢佳節最思親。

12樓:

品嚐月餅

一談到中秋節大家都會想到吃月餅,在古時候,人們吃的月餅大部分都是自己製作的,在中秋節的時候製作月餅,吃月餅也是很重要的習俗。

飲桂花酒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會品嚐桂花酒,八月桂花很香,用桂花製作的美酒讓人垂涎欲滴,一邊吃著月餅,一邊飲著桂花酒,家人歡聚在一起欣賞明月。

13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14樓:亮子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2023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23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物件。

中秋節起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夏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的習俗,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根據我國的歷法,夏曆(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

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在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

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

15樓:生活導師上官姐姐

最初,月餅本來是用於祭祀月神的供品。人們在拜月、祭月之後,就把這些供品拿來給自家人吃,因為月餅形狀正圓,所以也象徵著闔家團圓等美好寓意。

南宋時期,有個叫吳自牧的人,他有本著作叫《夢樑錄》,其中就提到了「月餅」。到了明代,出現了一本叫《西湖遊覽志會》的書,書中對民間中秋賞月、共吃月餅的風俗有比較詳細的描寫:「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除了吃月餅這個習俗,中秋節大家還會一起賞月。在古時候,那些文人雅士還要寫詩作賦呢。

中秋節祭祀月神,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早在周代就已經開始產生中秋夜祭祀月神的儀式了,對月神的祭祀儀式則源自於遠古先民對月亮的崇拜。高掛天上的月亮被賦予了人格,成為有情感和覺知的生命體。

後來,人們又認為月宮裡住著神仙,因為月亮象徵著陰性,被看作是女性的化身,所以人們便認為月亮上有仙女在,之後,諸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神話故事便產生並流傳開來。

最初的時候,具備祭月資格的只有皇室成員,慢慢地,民間也開始產生了祭月禮俗,這些禮俗不如皇家的禮制那麼嚴格,但卻充滿著生活氣息和活潑輕鬆的意味。

在上古時代是沒有中秋節的,只有祭祀月亮的節日,可以這樣說,現在我們所熟知的中秋節,正是從遠古時期的「祭月節」發展演變而來。

中秋節成為全國性節日是在唐朝,而且中秋節也有很多不同的名稱,比如八月節、團圓節、追月節、拜月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中秋節祭月拜月的習俗,並不僅僅是漢族才有,很多少數民族也存在祭月、拜月的習俗,並且具有顯明的民族特色,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秋節為什麼叫中秋節,為什麼中秋節叫中秋節?

在我國周代已有 中秋夜迎寒 秋分夕月 拜月 的活動 農曆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為 秋報 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

中秋節傳統風俗是什麼,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

中國農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到這一天,中國人都會共賞明月,互祝團圓與幸福。關於中秋節的來歷,有很多古老的傳說,其中 嫦娥奔月 流傳最廣。傳說,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位為民除害的英雄,兩人希望能夠長生不老,永遠恩愛。於是后羿歷經千辛萬苦,向天後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后羿的徒弟知...

中秋節過了是什麼節,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 仲 季三個部分,因 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 秋節 仲秋節 八月節 八月會 追月節 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