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之前我國人理髮麼,清朝之前中國有理髮店嗎

2022-03-27 08:12:33 字數 5656 閱讀 6326

1樓:匿名使用者

不理髮,因為按照中國人傳統看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理了即代表不孝!!!

2樓:銳瓦爾多

理髮!怎麼可能不理髮?你想想和尚尼姑就知道了,他們的頭髮長出來就得剃掉!

清朝之前中國有理髮店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中國古人把頭髮看得比命還重要,絕對不能剃頭(出家人除外,出家人斷七情六慾,是沒有父母的)。因此有「寧可斷頭不可斷髮」

古人攏發包巾,婦女用簪環首飾來固定頭髮,至於多長時間洗一次頭,那就眼看個人衛生習慣了。

中國在清朝以前是否有理髮業

4樓:匿名使用者

有,漢人雖然深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影響,不輕易削髮落髮,但還是有細微的修剪。另外,其實清朝更忌諱落髮一事,清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烏喇那拉氏更是在南巡中與乾隆發生爭執,一氣之下斷髮,這才導致了帝后徹底的決裂,因為滿人的風俗中除非國喪,不得落髮

5樓:日不好好學習

有,因為滿人的風俗習慣,腦袋殼亮敞!需要理髮!

6樓:匿名使用者

有,寺院的剃度不就是個理髮師嘛,雖然只剃光頭。

7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損傷

8樓:綻梅傲雪

理髮的應該沒有,剃髮的肯定有(寺院的剃度)

清朝人為什麼剃頭?

9樓:乞丐也當老闆

這是清朝人滿族的一種象徵~由於漢族不留辮子,但是由於滿族人的鎮壓~基本一些留鞭子~但是一些不滿滿族人漢族人有多次進行反抗~但是多次被鎮壓~逐漸這樣下去反抗~鎮壓~反抗~鎮壓,就這樣清朝人前面刮光啊,後面留辮子~!

10樓:御月仙人

清朝人的辮子是有講究的。

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11樓: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大多「前髡後發」(髡,刑罰,即剃頭),騎馬打獵方便,頭髮不擋眼睛,阻力也小,也不用麻煩的梳頭~~~

12樓:

這是東亞民族普遍的一種習俗?朝鮮人就不是,漢人更不是。

清朝人為什麼要剃頭,出處何在

13樓:槍鼕鼕

是為了強迫漢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人民接受滿族的風俗,達到鞏固清朝統治的目的。

「剃頭」出自多爾袞的《剃髮令》:「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漢族的傳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不剃頭,而是將頭髮留起來,「攏發包巾」。而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滿族的髮型則是剃髮,留辮子。

在明朝滅亡後,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強迫漢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人民接受滿族的風俗,剃頭留辮子,來達到鞏固自己統治,消滅漢族習俗,壓迫漢族人民的目的。

14樓:文盲叔

清朝那髮型是滿族的傳統吧,入關後坐穩了皇位,就強迫漢族人剃頭。漢族人對頭髮是極其看重的,受之父母,不得隨意處理,不然就是不孝。漢官孫之獬向順治提出,如果不全國剃髮,就是「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之從陛下也」。

順治就強硬的實施起來,當時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口號。留髮沒留頭的至少有幾十萬吧。漢族的文化,就這麼斷了大半。

15樓:高樓居士

剃頭 :

tì tóu

1.剃髮,理髮。 2.指落髮出家。

古人真的不剪頭髮嗎一直留著?清朝人除外

16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古人也是需要剪頭髮的。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髮」一詞的,故當時男女都留長髮,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理髮的工匠稱為理髮師,古時候稱作待詔、鑷工,俗呼為理髮匠、剃頭匠等。古時的理髮就是沐發與梳櫛。

男女梳櫛,都得用梳子和篦子。

直到滿清入關以前。古人挽發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與及笄之禮,要束髮;對罪犯施髡刑,還有僅去須鬢的刑罰,這都需要專門的「櫛工」。由於各朝代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

關於剪髮的歷史發展:

漢代之前,理髮與美容從遠古就已產生了。傳說伏羲時就已開始椎髻,不再散發。在髮式上漢族已區別於少數民族的披髮、斷髮、或編髮。

《詩經·小雅·采綠》寫女子采綠,想到丈夫要回來了,「予發曲局,薄言歸沫」。意思是說,我的頭髮捲曲蓬鬆,快回家沫櫛洗梳。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這說明古時貴族有專人為其梳理頭髮。記載了春秋時期關於理髮的

在元明兩朝,人們理髮更為普遍。到了清朝,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理髮業空前發展起來。

當時,到處都有理髮挑子,理髮工手執鐵夾(音叉)沿街叫賣,給人理髮。

17樓: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髮」一詞的,認為「頭髮」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髮,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到了漢代,就有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

南北朝時代,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裡說明:「櫛,理髮器也。

」宋朝理髮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那時,對剃髮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

在元明兩朝,人們理髮更為普遍。到了清朝,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理髮業空前發展起來。

當時,到處都有理髮挑子,理髮工手執鐵夾(音叉)沿街叫賣,給人理髮。

由於各朝代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

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理髮店,是清順治年間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後,許多在日本的中國理髮師紛紛回國開設理髮店。

古人剪指甲的~~~~古人對指甲的講究很大,不單純是整潔衛生的要求,而是加入了很多忌諱迷信的內容。特別是女性,因為古人暴露的部位只有面部和手部,纖纖玉手也成了女性的第二張臉。周禮中對出生和死亡的人的指甲置放都有明確的要求。

"甲為筋之餘,甲不敷截筋不替。」古人認為指甲是凝滯之物,不勤剪會抑制濁氣外發。

18樓:羬羊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

確實一點也不剪頭髮。

髡刑:剃光犯人的頭髮和鬍鬚

19樓:碧血幽冥

是,因為古人認為身發體膚受之父母,不可隨便傷害

20樓:吳國山人

古人和現代的人不一樣,中國古代的人講究身發體膚,受之父母。所以,中國古代的男子都是蓄髮蓄鬚的。

21樓:賀達哈

餓覺得是no,好多人剪過呢

22樓:逍遙張大俠

古人真的不剪頭髮,因為他們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不剪頭髮,電視裡面都是假的。

中國古代清朝以前皇帝和妃子會剃頭髮嗎??

23樓:霜夜紫瞳

以漢民族為主的古代中國人,自古是留髮的,就是說不理髮,只是把頭髮洗盡,古代洗頭叫「沐」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23262,洗澡叫「浴」,而古代人只是把頭髮洗乾淨了,然後盤到頭頂上,中國古代的皇帝,一直也是如此,唯有幾少數民族政權,前期的皇帝仍是剃頭,後期大都學習漢人習俗,開始蓄髮盤頭,只有清朝皇帝,堅持民族標識髮型。而袁世凱如果算皇帝的話,他倒也是剃光頭的。

所以,可以這樣說,古代皇帝是不剃頭,理髮也只限於宮女或太監為他來洗頭、盤發。

附:理髮簡史:

我們現在所稱的理髮師、美容師,古時候稱作待詔、剃工、鑷工,俗呼為理髮匠、剃頭匠、整容匠等。

理髮與美容從遠古就已產生了,傳說伏羲時就已開始椎髻,不再散發。在髮式上漢族已區別於少數民族的披髮、斷髮、或編髮,直到清兵入關以前。

古人挽發為髻,古時的理髮就是沐發與梳櫛。男女梳櫛,都得用梳子和篦子。《詩經·小雅·采綠》寫女子采綠,想到丈夫要回來了,「予發曲局,薄言歸沫」。

意思是說,我的頭髮捲曲蓬鬆,快回家沫櫛洗梳。《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

」這說明古時貴族有專人為其梳理頭髮。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與及笄之禮,要束髮;對罪犯施髡刑,還有僅去須鬢的刑罰,這都需要專門的「櫛工」。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說南朝梁的貴遊子弟「無不薰衣剃面」。加上平民百姓也要理髮,「櫛工」朝廷有櫛工外,為平民的私家「櫛工」也產生了。最遲到宋代,私家理髮業已形成了規模,宋洪邁《夷堅志乙》卷十二《成都鑷工》:

「政和初,成都有鑷工,出行塵間,妻獨居,一髯髻道人來求摘鬚毛,先與錢二百」;宋張端義的《貴耳集》中,也記載秦檜曾喚一鑷工為他櫛發,以五千當二錢嘗給鑷工。

宋元的理髮匠被稱為待詔,正如賣茶水的被成為「茶博士」一樣,取其隨時待命而被召喚而已。當時的理髮匠不但有店鋪,而且也有了行會,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社會》就記載當時的臨安(杭州)有「淨髮(梳剃)社」,元代據延祐元年(1314)長興州修建東嶽行宮碑,碑陰刻辭中有「淨髮行」的記載。理髮行會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

清兵初入關時,曾下「剃髮令」,將漢人束髮為髻改為剃髮留辮。當時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之舉。那時,專門有人挑著一幅剃頭擔子,後來掛鐵搭連的地方,原先是掛刀的地方,不肯剃髮就立即砍頭。

辛亥革命後,才把辮子革掉。中國人的頭髮與髮式,也曾經歷過血風腥雨的考驗!

更為有趣的是,舊時的理髮業,還把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拉來當了祖師。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頭上長癩疤,很難剃,不少匠人被殺。一天來了一位道人自動為皇帝剃頭,剃得很好,只是脖子上出現一道紅圈,便被拉出去連砍三次頭,砍完又長了出來。

著才知道理髮的道人是仙人呂洞賓,那道紅圈是為皇帝治癩瘡的。雍正這才答應今後不再殺剃頭師傅,並敕封理髮師為「半副鑾駕,小執事」,並贈對聯:「做天下頭等事業,用世間頂上功夫」。

呂洞賓還把理髮絕技傳給理髮師傅,因此呂洞賓也就被尊為祖師了。這些傳說有許多虛構的東西,有的傳說還把前面呂洞賓理髮的事,說是清代羅真人所為,這位真人姓羅名隱。

24樓:春天得印記

古人常復說」身體發

制膚受之父母不可

bai損傷」,可見古人對頭du發很看重,那古人zhi從不理髮dao嗎? 並不是這樣,如果一生都不理頭髮,那頭髮鬍鬚就不知道會長多長了。早在漢朝,便已出現理髮師職業,到宋明時期更是發達,而且理髮師正如現代同行,不止管修發,也管替人盤頭盤髻,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自己弄得好的……而且古代女子有戴假髮的習慣,在明朝使用金絲銀絲編織之前,自然是用真的頭髮做的。

《源氏物語》裡也記載,學習漢文化的日本貴族會找吉日修剪過長的頭髮,並且將頭髮收集起來做成假髮。

大家也知道,古人男子以擁有美須為美,但是留過鬍子的男士估計都能體會,如果不修剪護理,鬍子是會沿著整個下巴和兩腮亂長,甚至長成虯鬚的。

不過,中國古人修剪下來的頭髮、鬍鬚是不會亂扔的,必收集起來帶進墳墓。如今在一些古風猶存的地方,老人們掉了頭髮,仍會找地方藏起來。想必這才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體現,沒人會把父母送給你的禮物亂扔吧,哪怕已無用。

崇禎自縊之前,在皇宮內做了什麼,清朝君王害怕了80年

民間的反叛組織,他們不管是朱三太子還是白蓮教,或是一些義軍,甚至是康熙時期吳三桂的三藩叛亂,所打的都是反清復明的旗號,由此可見崇禎臨死之前的這個做法,也的確對大清皇朝的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反叛不一定都是真實的朱家子嗣,只是因為天下畢竟是漢人的人數眾多,滿清是少數民族入關,只要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

清朝中後期,鴉片戰爭之前的社會狀況

政治上繼續著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但是王朝的頹勢已經顯現,有些地方甚至公開賣官鬻爵,政治腐化,官場墮落!道光皇帝更是無所作為!經濟上牢牢的固定在小農經濟的格局之上,不過當時由於中國出口的茶葉絲綢倒是深受外國好評,但是進口的有限的貨物卻因為民眾接受度和購買力而銷路不暢,使中國每年都有大額的 順差,這也是最...

鴉片戰爭之前清朝處於什麼樣的局面

1 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 清朝統治者集團,開始分化.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2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它們傾銷商品,掠奪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衝擊.同時,中國洋務運動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內憂外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