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李商隱的一首叫無題的詩,求李商隱的所有無題詩

2022-03-28 02:40:17 字數 5424 閱讀 8972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出自:唐朝的李商隱『《無題》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解釋:身上沒有綵鳳那雙可以飛翔的翅膀,心靈卻像犀牛角一樣,有一點白線可以相通。

賞析:詩人這兩句詩顯然是在寫自己的愛情遭遇。他同自己的愛人分處兩地,不能相見,所以說「身無綵鳳雙飛翼」。

儘管不能相通,但兩人在思想感情上卻早已契合、溝通,「心有靈犀一點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為後人所借用,但已不限於指愛情。古書記載,有一種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線貫通首尾,被看作為靈異之物,故稱靈犀,「一點通」的想象也由此而來。

清人馮舒說:「次聯襯貼流麗圓美,『西昆』一世所效。」(見《瀛奎律髓匯評》),可見其影響之深。

『心有靈犀一點通』現在常用於形容情人之間心靈相通,比如說對於某事物的看法異口同聲、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想得一樣。

——————————————————————————

《歷史名人--凌雲詩才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唐代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公元813年,在新鄭縣出生,公元858年,在貧病交加中逝世,享年只有46歲李商隱是唐朝上千詩人中極富才華的一位,在當時就享有很高的讚譽。

李商隱17歲時以才幹出名,被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聘為幕府巡官,25歲考中進士。出任河陽節度使書記。27歲被朝廷任為祕書省校書郎,後流落奔走於四川、廣西、廣東和徐 州等地,靠當幕僚寄食於他人。

39歲那年,才結束漂泊不定的生活,被補授為太學博士。43歲被推薦為鹽鐵推官。公元858年,病故於鄭州。

李商隱存留下來的詩,共有600餘首,收錄在《玉溪生詩集》或《樊南文集》裡,其數量和質量,在唐詩中均屬上乘。李商隱的詩在創作手法上,眾採百家,自成一體,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辭清句麗、情調委婉、流暢上口,已成為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精品。

以類區分,其詩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詠懷詩、詠史詩和言情詩。

李商隱的詠懷詩,多含有深刻的政治意義,在揭露和反映當時社會狀況方面,體現了現實主義的精神。最著名的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韻》長詩。它深刻反映唐末藩鎮割據、軍閥混戰、政權腐敗給人民造成的巨大災難,對國家的嚴重破壞。

李商隱的詠史詩,借古諷今,具有規勸社會的作用。言情詩是李商隱詩中最有特點、最能代表其風格的一部分,其中尤其以《無題》詩最引人注目。如: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春心莫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說明李商隱是多才多藝、詩路寬廣的詩人。

2樓: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求李商隱的所有無題詩

李商隱有幾首無題詩?

李商隱的無題詩有多少首,要全的!

3樓:知君此際情蕭索

具體的詩歌內容可以到以下**中搜尋

4樓:席依雲

無題二首

李商隱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訊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 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這兩首七律無題,內容都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又都採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

第一首起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製羅帳。鳳尾香羅,是一種織有鳳紋的薄羅;碧文圓頂,指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李商隱寫詩特別講求暗示,即使是律詩的起聯,也往往不願意寫得過於明顯直遂,留下一些內容讓讀者去玩索體味。

象這一聯,就只寫主人公在深夜做什麼,而不點破這件事意味著什麼,甚至連主人公的性別與身份都不作明確交代。我們通過「鳳尾香羅」、「碧文圓頂」的字面和「夜深縫」的行動,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獨處的閨中女子。羅帳,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徵。

在寂寥的長夜中默默地縫製羅帳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來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憶,內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對方驅車匆匆走過,自己因為羞澀,用團扇遮面,雖相見而未及通一語。從上下文描寫的情況看,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斷無訊息」之前的最後一次照面。

否則,不可能有深夜縫製羅帳,期待會合的舉動。正因為是最後一次未通言語的相遇,在長期得不到對方音訊的今天回憶往事,就越發感到失去那次機緣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記憶中。所以這一聯不只是描繪了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一個難忘的片斷,而且曲折地表達了她在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複雜心理。

起聯與頷聯之間,在情節上有很大的跳躍,最後一次照面之前的許多情事(比如她和對方如何結識、相愛等)統統省略了。

頸聯寫別後的相思寂寥。和上聯通過一個富於戲劇性的片斷表現瞬間的情緒不同,這一聯卻是通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概括地抒寫一個較長時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濃郁的抒情氣氛和象徵暗示色彩。兩句是說,自從那次匆匆相遇之後,對方便絕無音訊。

已經有多少次獨自伴著逐漸黯淡下去的殘燈度過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紅的季節了。「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殘燈,不只是渲染了長夜寂寥的氣氛,而且它本身就彷彿是女主人公相思無望情緒的外化與象徵。石榴花紅的季節,春天已經消逝了。

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紅給她帶來的也許是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與傷感吧?「金燼暗」、「石榴紅」,彷彿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把象徵暗示的表現手法運用得這樣自然精妙,不露痕跡,這確實是藝術上爐火純青境界的標誌。

末聯仍舊到深情的期待上來。「斑騅」句暗用樂府《神絃歌·明下童曲》「陸郎乘斑騅……望門不欲歸」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實和她相隔並不遙遠,也許此刻正繫馬垂楊岸邊呢,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詩意,希望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

李商隱的優秀的愛情詩,多數是寫相思的痛苦與會合的難期的,但即使是無望的愛情,也總是貫串著一種執著不移的追求,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式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燒,我們在這首詩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感情。這是他的優秀愛情詩和那些缺乏深摯感情的豔體詩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這些詩儘管在不同程度上帶有時代、階級的烙印,卻至今仍然能打動人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側重於抒寫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寫法也更加概括。一開頭就撇開具體情事,從女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氛圍寫起。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

獨處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這裡儘管沒有一筆正面抒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但透過這靜寂孤清的環境氣氛,我們幾乎可以觸控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瀰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頷聯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絃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意思是說,追思往事,在愛情上儘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託。這一聯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並不抽象,因為這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想。

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後者則似乎暗示:儘管迄今仍然獨居無郎,無所依託,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

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現的。

頸聯從不幸的愛情經歷轉到不幸的身世遭遇。這一聯用了兩個比喻:說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卻偏遭風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質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

這一聯含意比較隱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惡勢力的摧殘,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應有的同情與幫助。「不信」,是明知菱枝為弱質而偏加摧折,見「風波」之橫暴;「誰教」,是本可滋潤桂葉而竟不如此,見「月露」之無情。措辭婉轉,而意極沉痛。

愛情遇合既同夢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並沒有放棄愛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無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銘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來,以愛情、豔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是敘事的成份比較多,情節性比較強,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細緻。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

而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容之間的矛盾。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並且藉助比喻、象徵、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

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覆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託,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隻語,附會現實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象馮浩那樣,將「鳳尾」首中的「垂楊岸」解為「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為「蜀地」,從而把這兩首詩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聯絡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就這兩首無題詩看,「重幃」首著重寫女主人公如夢似幻,無所依託,橫遭摧折的悽苦身世,筆意空靈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滲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讀者不難從「神女」一聯中體味出詩人在回顧往事時深慨輾轉相依、終歸空無的無限悵惘。

「風波」一聯,如單純寫女子遭際,顯得不著邊際;而從比興寄託角度理解,反而易於意會。作者地位寒微,「內無強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黨勢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風波摧折,桂葉無月露滋潤致慨。他在一首託宮怨以寄慨的《深宮》詩中說:

「狂飈不惜蘿陰薄,清露偏知桂葉濃」,取譬與「風波」二句相似(不過「清露」句與「月露」句託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證「風波」二句確有寄託。何焯說這首無題「直露(自傷不遇)本意」,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和「重幃」首相比,「鳳尾」首的寄託痕跡就很不明顯,因為詩中對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的某些具體情事描繪得相當細緻(如「扇裁月魄」一聯),寫實的特點比較突出。

但不論這兩首無題詩有無寄託,它們都首先是成功的愛情詩。即使我們完全把它們作為愛情詩來讀,也並不減低其藝術價值。

有一首叫《梅》的詩,誰知道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宋代 山園小梅 其一 釋義 山園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黃昏的朦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遠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 唐代 早梅 釋義 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雪裡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辛棄疾 宋代...

蘇軾有一首紀念亡妻的詩是什麼誰知道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簡介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是為悼念其原配妻子王弗而...

歌詞是徐志摩寫的一首詩有誰知道歌曲的名字謝謝了

偶然 當徐志摩遇上蕭邦 陳秋霞環球真經典系列之陳秋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也無須歡欣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也無須歡欣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