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區吃餃子的風俗,各地吃餃子的不同風俗

2022-03-31 15:54:50 字數 4977 閱讀 9630

1樓:我不是郭靖

東北喜歡吃餃子,基本節日都吃餃子

2樓:來自九龍口花見花開的海葵

不同地區吃餃子的風俗是不同的。

1、主要分為南方和北方,當然一些省市也有不同的區別。

2、餃子在南方主要有三種吃法,蒸餃、水餃、鍋貼餃,其中蒸餃最多。

3、北方吃餃子水餃是吃得最多的。

5、在北方的小年臘月23,要吃餃子,在南方的小年24是不吃餃子的。

6、北方還有正月裡初

五、初十、十五,這種破五的日子都是要吃餃子的,但是在南方就沒有這個習俗,基本都是吃湯圓,不吃餃子。

各地吃餃子的不同風俗

3樓:田雨晨

在北方,過年吃餃子是個很普遍的習俗,年夜飯必須要吃餃子,不管有多窮,借錢也要包餃子吃。在東北農村,年三十吃餃子更有講究,比如在餃子裡面放幾枚硬幣,誰吃到就意味誰來年會發財。另外,還要包幾個白糖餡的餃子,意味來年的日子甜甜美美。

用筷子吃餃子,拿勺不能吃餃子。因為用筷子是中國人一個特色,為什麼呢?它一個大圓桌,裡頭擱餃子多老遠,都能拿筷子來夾,只有中國人吃餃子必須用筷子,所以這能體現中國人的團圓觀念,真的是很吉祥,是一種民族的食品。

4樓:齊峰環境

一、吃餃子的節日

1、春節吃餃子。餃子,是北方大部分地區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食品。餃子形狀如元寶。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古語有

「好吃不過餃子,輕鬆不過睡覺」的說法。

2、農曆正月初五吃餃子。初五俗稱「破五」,這天吃餃子有「捏小人嘴」、送年和祭財神之說。初五這一天吃了餃子,禁忌小人讒言。

送年,初五過了,年也就算過去了,農民們開始了一年的勞作。祭財神,這一天上供祭財神,為的是求發財致富之意。

3、正月十五元宵節,以吃餃子為主吃元宵為輔,有財進家,人也團圓的意思。

4、一伏吃餃子。民間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小米撈乾飯。

5、立秋吃餃子。吃了立秋餃子就會秋胖,因為過去人們生活條件不好,對胖是一種嚮往吧。

6、立冬吃瓜餡的餃子。有「吃了立冬瓜,活到八十八」還有「吃了立冬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7、元旦,吃餃子。

8、大年三十晚餐吃餃子。據老一輩人說,古代除夕晚飯是吃合子,取和和美美的諧音,那會兒因條件所限除夕吃的合子,是用玉米麵加麵粉做成的,後來人們日子好過了,就把合子換成餃子了。

9、過生日吃餃子,常言說:短命疙瘩,長命面,吃了餃子活一萬。

10、北方吃餃子的節日,還有小孩兒過滿月、老人過大壽等都要吃餃子的。

二、吃餃子的一些地方

1、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

蝦餃是廣東省的漢族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起源於廣州郊外靠近河湧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產魚蝦,茶居師傅再配上豬肉、竹筍,製成肉餡。當時蝦餃的外皮選用粘(大)米粉,皮質較厚,但由於鮮蝦味美,很快流傳開來。

城內的茶居將蝦餃引進,經過改良,以一層澄麵皮包著一至兩隻蝦為主餡,份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味道鮮美爽滑,美味可口。

2、上海的鍋貼餃

上海鍋貼的製作材料:

主料:麵粉500克,豬肉末300克,精鹽,10克白糖,10克,味精,黃酒,蔥薑汁各適量,生油75克。

上海鍋貼的製作流程:

(1)麵粉加開水和成麵糰,揉勻揉透後搓條摘成40只坯子,擀成圓形皮子待用;

(2)肉末放盤內,加鹽、糖、味精、黃酒、蔥薑汁和少許清水攪勻即成餡心;

(3)將餡心包入皮子內捏攏成月牙形生坯;④平鍋上旺火,加油,將鍋貼下鍋煎5分鐘,加適量清水蓋上鍋蓋,續煎10分鐘左右,再將鍋轉動續煎數分鐘即可。

3、揚州的蟹黃蒸餃

蟹黃蒸餃原料:麵粉600克,蟹黃200克,蝦仁200克,筍尖120克,蟹肉120克,雞蛋3個,海蔘120克。

蟹黃蒸餃輔料:蔥10克,姜6克,精鹽8克,味精4克,高湯100克,料酒10克,麻油30克。

蟹黃蒸餃的做法:

(1)將蟹黃、蟹肉、海蔘、蝦仁、筍尖洗淨,均切成小丁炒熟;雞蛋炒成蛋花;蔥、姜去皮,洗淨,均切成末,備用。

(2)將蟹黃丁、蟹肉丁、海蔘丁、蝦仁丁、筍尖丁、雞蛋花放入盆中拌勻,加入蔥末、薑末、精鹽、味精、高湯、料酒、麻油,攪拌均勻,即成餡料。

蟹黃蒸餃的做法

(3)將麵粉放入盆內,用七成的沸水燙成「雪花」狀,晾涼,再倒入三成涼水揉勻成團,搓成長條,製成每50克3個的劑子,將劑子按扁,擀成圓皮,包上餡料,捏成月牙形餃子,即成蒸餃生坯。

(4)將蒸餃上屜,用旺火蒸約8分鐘,即可食用。

蟹黃蒸餃特點:此餃海鮮昧濃,口味清淡。

4、山東的高湯小餃

原料:豬肉450克,麵粉500克,水發海蔘50克,水發海米40克,乾貝20克,水發黑木耳20克,精鹽、味精、醬油、香油各適量。

製法:(1)麵粉放盆內,加水200克、精鹽1克調成麵糰,揉好,放案板上搓成長條,摘120個劑子,逐個擀成小餃子皮。

(2)豬肉剁成末,海蔘切小丁,海米和乾貝剁碎,黑木耳切碎,然後將各料拌勻後,加入精鹽、醬油、味精、香油調勻成餡。

(3)制高湯:鍋內放入清湯(或雞湯),加醬油3克、香油3克現撕入紫菜少許,青蒜切末,放入清湯內燒沸即可。

(4)鍋內盛水用旺火燒沸,下入小餃,邊下邊用勺沿鍋底推轉,待小餃浮起時,蓋上鍋蓋煮沸,點上涼水,再沸時撈出盛入高湯盆內,端桌上,將高湯和小餃共盛世小碗食用。

5、東北的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是馳名中外的瀋陽市漢族傳統名小吃,它歷史悠久,從創制到現在,已有180多年曆史。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侯寶林先生親臨品嚐老邊餃子,吃得興致勃勃,稱讚不已,席間餘興未盡,揮毫寫了八個大字:

「邊家餃子,天下第一。」

6、四川的鐘水餃

鍾水餃是四川省成都市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始於光緒十九年,創始人鍾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2023年開始掛出了「荔枝巷鍾水餃」的招牌。以其獨特風味蜚聲海內外,分別獲中國內貿部、中國烹協、全國餐飲綠色工程委員會授予「中華老字號」、「中華名小吃」、「綠色餐飲企鍾業」等稱號。

在用材上,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製的紅油,微甜帶鹹,兼有辛辣,風味獨特;在口味上,鍾水餃帶有甜味。

7、西安有餃子宴,用數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餃子宴是陝西西安地區漢族傳統名小吃,當地最稱的上一絕的莫屬「餃子宴,的得名,它主要是由這種千姿百態的餃子組成的宴賓筵席,故稱之為」西安餃子宴「。是春節,元宵節等各種民俗節日的特色食品之一。餃子宴是北方人普遍喜歡吃的一種麵食,餡有葷有素,佐以調料,食之味美。

餃子宴是西安餃子館和德髮長餃子館在傳統基礎上發覺創新的一種著名風味宴種。可謂」一餃一格、百餃百味「。

各地吃餃子的風俗。

5樓:匿名使用者

大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早上吃餃子

吃餃子的習俗

6樓:朝陽淺笑

在北方,過年吃餃子是個很普遍的習俗,年夜飯必須要吃餃子,不管有多窮,借錢也要包餃子吃。在東北農村,年三十吃餃子更有講究,比如在餃子裡面放幾枚硬幣,誰吃到就意味誰來年會發財。另外,還要包幾個白糖餡的餃子,意味來年的日子甜甜美美。

用筷子吃餃子,拿勺不能吃餃子。因為用筷子是中國人一個特色,為什麼呢?它一個大圓桌,裡頭擱餃子多老遠,都能拿筷子來夾,只有中國人吃餃子必須用筷子,所以這能體現中國人的團圓觀念,真的是很吉祥,是一種民族的食品。

7樓:海灘的風鈴

習俗有:

在北方,過年吃餃子是個很普遍的習俗,年夜飯必須要吃餃子,不管有多窮,借錢也要包餃子吃。在東北農村,年三十吃餃子更有講究,比如在餃子裡面放幾枚硬幣,誰吃到就意味誰來年會發財。另外,還要包幾個白糖餡的餃子,意味來年的日子甜甜美美。

總之,通過這頓餃子,要把新的一年的期盼包進去。

餃子與交子諧音,餃子命名取更歲交子之義。雖然作為中國北方民間日常主食,餃子天天餐餐都可以吃,但同時餃子又是最重要的賀歲美食,農曆大年初一零點是吃餃子的正點時刻。餃子通常要在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以前包好,甚至在晚上十一點多時燒上水煮餃子,等農曆新年零點鐘聲敲響放過賀歲鞭炮後,大家互道新年祝福,然後全家圍坐歡歡喜喜熱氣騰騰吃餃子,寓意喜慶團圓,吉祥如意。

8樓:kimi蒲公英

餃子是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是每年春節必吃的年節食品。相傳是中國東漢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在中國許多省市也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中國南方地區也普遍有餃子這一食品。

餃子的歷史沿革經歷了漫長的漸進過程,明朝末年張自烈作了很好的說明:「水餃耳,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粉角,北方人讀角為嬌,因呼餃餌,偽為餃兒。」餃子是北方人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

主要是在中國北方,包餃子、吃餃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歡度除夕的一個重要活動。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檻,就開始忙年。從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的時候起,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張彩燈、貼對聯、打掃庭院,準備迎接遠方的親人,過個團圓年。

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餃子。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

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求願望的特有方式。餃子的諧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過春節吃餃子意味著大吉大利。

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

9樓:麥琅貊潤

餃子是深受

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我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餃子多以冷水和麵粉為劑,將面和水和在一起,然後將經發酵而成的麵糰擀擀,擀成一個個的粗麵團,這樣之後再用刀將一個個麵糰切成一塊塊圓的小麵糰,最後將這些小麵糰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圓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包成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餃皮也可用燙麵、油酥面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鹹;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蔘、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

吃餃子有哪些風俗,餃子有什麼習俗

春節期間吃餃子的傳統習俗在明清時期就已經非常盛行了,餃子一般要內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容包好,一部分吃年夜飯時吃,一部分待到半夜子時吃。而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便有了 更歲交子 之意,子 為 子時 交與 餃 諧音,也包含著有 喜慶和諧 團團圓圓 吉祥如意 的意思。要剩一些,年年有餘 想吃...

立冬為什麼要吃餃子?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習俗?

餃子是 於 交子之時 的說法。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 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 好吃不過餃子 所以 禮記 中有 食瓜亦祭先也 的說法。冬至,中國古有 冬至節 的風俗。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 交 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

冬至吃餃子來歷冬至節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吃餃子時不忘 醫聖 張仲景 祛寒嬌耳湯 之恩。至今南陽仍有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的民謠。餃子在早期的時候被叫做 嬌耳 發明人是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在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自己的家鄉白河的時候,看到岸邊有很多百姓由於貧窮,飢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凍壞了,因此張仲景決定要救治這些窮苦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