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的起源地 地位 藝術特點 代表劇目是什麼

2022-04-01 05:03:47 字數 3527 閱讀 377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說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另有一說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

2023年5月20日,黃梅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梅戲的特點、流派 代表人物 劇目

2樓:匿名使用者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

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

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黃梅戲的風格特點有什麼

3樓:小芳老師談教育

一、黃梅戲的風格特點:

1、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2、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二、黃梅戲簡介:

1、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

2、黃梅戲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採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

黃梅戲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4樓:半卷紅樓半世疏狂

梅戲是流行於安徽、湖北、江西、江蘇等省的劇種,起源於湖北黃梅,卻在安徽安慶一帶唱紅。曾有黃梅調、二高腔、懷腔、府調、皖調等異名。本世紀初僅以鑼鼓擊節,即所謂「三打七唱」,(三人打兼邦,七人唱),後漸用胡琴託腔。

20世紀30年代黃梅調從鄉村進入上海,湧現出胡浦伢、嚴鳳英等名角。劇目有《天仙配》等36本大戲,《夫妻觀燈》等72小戲。

所用腔調有三類,多為五聲音階,本嗓唱法。 (1)「花腔」,小戲腔調的總稱,約有百餘首,多為「兩小戲」、「三小戲」的專用腔調,在大戲中則作為插曲使用。旋律素樸、優美,多用襯腔。

(2)彩腔,又名四平、打彩調。多用於花腔小戲,故也稱為花腔,曲調活躍流暢。(3)主調,又名正腔,屬板腔體制,有一系列板式如「平詞」,「八板」,「三行」,「二行」等。

此外,還有「仙腔」、「陰司腔」兩種男女相同的腔調。仙腔旋律優美,多用於神仙場面;陰司腔曲調低沉、悽清,多在陰魂出現或角色病痛時演唱。

黃梅戲的由來(簡潔)10幾個字吧!!黃梅戲有什麼特點(唱歌方面)它的優秀劇目( ) 速度

5樓:雷神vs魯斯王

質樸細緻,雅俗共賞,還有著生活氣息和鄉土風味.

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細膩動人,現已成為頗受全國廣大觀眾歡迎的劇種之一優秀劇目:《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孟麗君》、打豬草》、《柳樹井》、《藍橋會》、《路遇》、

黃梅戲的藝術特點

6樓:娛樂小八卦啊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

花腔以演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純樸清新,細膩動人,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在**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

擴充套件資料

優秀劇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和《玉堂春》、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

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玉堂春》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黃梅戲的優秀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孟麗君》、《夫妻觀燈》、《打豬草》、《柳樹井》、《藍橋會》、《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辭店》、《玉堂春》等。

黃梅戲的特點有哪些?

7樓: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

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純樸清新,細膩動人,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

在**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梅戲正式確立了以高胡為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擴充套件資料

黃梅戲的起源: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黃梅戲前身即採茶調、採子、黃梅調等,後稱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採茶調,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流播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周邊的廣袤區域。邢繡娘、餘海先等一批先輩藝術家為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流播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傳統劇目《董永賣身》改編成《天仙配》搬上銀幕後,黃梅戲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

2023年的安徽《宿松縣志》上記載有「邑境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好演採茶小戲,亦稱黃梅戲。」《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黃梅戲條目為:「黃梅戲,戲曲劇種。舊稱『黃梅調』。

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2023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戲曲選集》序中寫道:「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採茶歌,清道光以後流入安慶地區。

」中國戲曲史家、戲曲理論家周貽白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說:「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縣採茶戲。

黃梅戲的特點

黃梅戲的發源地是哪兒,黃梅戲發源地在哪裡?

發源於湖北黃梅的黃梅戲原稱黃梅調或 採茶調,它起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清朝道光年間,在湖北 安徽 江西三省毗 鄰地區,形成以演唱 兩小戲 三小戲 為主的民間小戲。後來逐漸融入了青陽腔和 徽劇的 和表演藝術以及民間 形成 了大戲。由於長期流行於以懷寧為中心的安 慶地區,形成了以當地方言講唱的獨特風...

詢《黃梅戲》的唱詞,歌曲,黃梅戲的歌詞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廬劇 徽劇 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黃梅戲源於湖北 安徽 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採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 懷腔 皖劇 黃梅戲唱腔...

京劇 黃梅戲的著名曲目,京劇 黃梅戲 越劇 豫劇的代表作分別有哪些?

京劇 鎖麟囊 鍘美案 趙氏孤兒 烏盆記 鐵弓緣 紅燈記 智取威虎山 沙家浜 黃梅戲 女駙馬 天仙配 孟麗君 七仙女 牛郎織女 太多了!黃梅戲 女駙馬 孟麗君 天仙配 打豬草 京劇 紅鬃烈馬 鍘美案 探陰山 鎖麟囊 三家店 龍鳳呈祥 鐵弓緣 大溪皇莊 紅燈記 智取威虎山 沙家浜 等等 京劇 紅鬃烈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