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卻把孩子留在農村爺爺那裡,影響孩子成長嗎

2022-05-24 17:17:07 字數 6903 閱讀 8522

1樓:hk康哥

沒有什麼只是現在工作原因,要是不能,等孩子長大了可以讓孩子在縣城上學

2樓:希枋蕤

長期與父母分離,肯定會有一些影響的

3樓:

常回去看看他,多和他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多瞭解他。這些也只能作為彌補了。

4樓:君子蘭和金錢樹

肯定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5樓:一生最愛

影響,還是要是在城市上學會自卑的

爸媽外出打工,孩子被留在了爺爺奶奶身邊,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會有影響嗎?

6樓:貓西北和狗東西

有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據說每一代祖父母對子孫的愛都遠勝於他們的孩子!再加上祖父母不是第一的監護人,他們常常不責怪他們的孫子,這導致了孩子們的恃寵和傲慢!

雖說隔代親,但祖父母無法替代父母。許多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帶的,有的被稱為「逆子」。孩子的學習有誰輔導,誰來教。

一些祖父母年紀大,沒有文化。孩子不會沒有人來教孩子,這樣孩子就無法跟上學習進度。他跟不上的越多,他學習到的東西就越少。

如果您有文化的還好,您可以簡單地指導。

我的三歲半兒子由祖父母帶的。我的祖父母非常喜歡孩子,他們對孩子們的寵膩我也看在眼裡

三歲半的孩子必須由祖父母喂的吃飯。大家都知道,當一個三歲半的孩子在玩耍時,每次到吃飯的時候,都會四處奔跑,孩子的祖父到處都拿著碗!想起我小時候哪敢在吃飯的時候到處跑,老早在飯桌前老老實實坐著了!

兒子每次想大小便,都會大喊大叫。當他上廁所時,他就站在那裡等著別人給他脫褲子。我說你脫褲子。

他動都不動就說脫不掉。瞬間我立即瞭解祖父母為孩子的生活安排了多少!

流鼻涕只會大叫,拿著橘子不會剝……孩子如此,似乎什麼也沒學到,只是學會了使喚人!

這些只是孩子的一些壞習慣!

7樓:夔恰子

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畢竟從小沒有父母的關懷和教育。

8樓:夔穀子

孩子的內心也是不太健全的吧,畢竟缺少父母的關懷。

9樓:萌萌不知道

肯定是會有影響的啊,而且影響應該還是不小的。

10樓:萌萌不知道

肯定是有影響的,而且影響應該還是不小的吧。

農村人總是比那些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成熟,比他們先體會到一切。

11樓:楚亦楚黃**本

啊,瘋狂的我,難道

大如舊金山的海狗

勾出薄暮中公園的輪廓。

我們稱之為土地的

抽凱巴煙,最後被賣煙的老闆

他的頭後是點長哈哈

12樓:藤蔓之愛

別這麼說,只不過是相對較少而已,城市裡的人大多思想還比較先進呢?農村人他們更多親近自然,沒有被社會那麼多得汙染,如果大城市裡的人生活沒有那麼累,沒有那麼多的壓力的話,他們也會有很多內心活動,得到更多內心的感受的,只不過你想的太多了,沒有什麼成熟不成熟~~

農村人更多親近自然,得到最樸實最親切的感受,而城裡人也有很多方式方法得到人生的哲理,書本里的一句話,一首歌,或者是一部電影都可以讓他們感悟很深,這個世界不缺少美,而缺少的只是對美的發現而已,城市裡的人都太忙了,沒有閒暇的時間去顧及精神層面的感受,每天都會被房貸,工作,生活瑣事壓得喘不過氣來,就打個比方來說,中國人的紙張年均閱讀量是2~3本書,韓國是10多本,日本是40多本,而阿拉伯人是64本,所以城市裡的人都是正在經受壓力的!

我這麼說也不是說農村人沒有壓力,但是這不能說明農村人就總是比大城市的人成熟,大城市的人中有成熟的,只不過是你沒有發現而已!~~~

13樓:春水之歌

是的。很贊成這一點。

在農村能更好的與自然接觸,能更準確實際地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與苦澀,因為勞動的過程不僅僅是身體的累,更要體會精神上的壓力,所以在農村,相對懂得的道理更豐富。比城市人最先體會到這一切。

在農村,能更好地與左鄰右舍交往,走動,這要比整天窩在自己家的城市人來說好的多,樂趣更多,所以更能懂得人情世故,體會更多的悲歡離合,情商上自然就高了很多。其實這也是很多農村人的一個優勢,能體會到更多的歡樂。

在農村能更好地感受到城市與農村的差別,人比較踏實。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生活和現實的壓力,這一點要比城市人強很多。

隨著新農村的建設,現在的農村已經越來越好了,農村人的水平要比城市人高處很多(情商上)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嚮往那裡。也希望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有發展,有幸福。

如果覺得說的有點道理,還望給個採納,謝謝。

14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會磨練一個人,會把他所有的脾氣、嬌氣、自私,都慢慢揉化,而農村的人們,更是生活的貼近者

15樓:冷檸檬

當城裡孩子在旅遊的時候,農村孩子早已耕收農田;當城裡孩子睡懶覺的時候,農村孩子早已打掃完家務,開始做飯;當城裡孩子依偎在父母的身邊的時候,農村孩子只能在心裡默默祝福著遠方的父母一切平安;當城裡孩子學習各種綜合藝術的時候,農村孩子卻在渴望著進入學校的大門;當城裡孩子買著各種東西的時候,農村孩子卻對柴米油鹽的貴而努力著;當城裡孩子想著要去社會上實踐的時候,農村孩子早已抗起了家中的一切 -

16樓:好男人不留名

不完全那樣,性格決定一個人的一切

17樓:天平小米

我爸爸是從農村上來的,16歲不到就不讀書到城裡打工,從一個小木匠做起,到現在的小有成就。我跟媽媽都是城裡長大的,真的遠遠不如農村人吃苦耐勞。

18樓:灣灣月兒傳

對啊,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雖然不一定每個農村都是窮的,但農村的孩子還是比城裡人早進入生活,多了好多生活體驗的,但往往這些都是有好處的,對一個人有很好的鍛鍊。很多的農村孩子都比城裡孩子懂事呢!

19樓:雨化田

生活的艱辛 生活的現實 農村的孩子早持家,因為大多數農村還在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

20樓:baby小卒精神

那是當然了 有些農村孩子的生活、經歷、事情,可能城裡孩子一輩子都不會遇見

21樓:o必殺技

有一定的道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家庭環境的原因,讓他們深深地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大城市的人就好比溫室裡的花,總是被呵護著,但無論環境的好壞,人總需要接受磨鍊,學到的東西才會多,會充實!

22樓:匿名使用者

家貧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23樓:天蠍座

請不要存在偏見,這是家庭教育問題,如過在農村父母也很嬌慣孩子,也會很幼稚。但是如果父母可以培養孩子責任心,讓他有擔當,經歷更多挫折,也會變得很成熟。這個人生經歷家庭教育有關,和地域城市農村無關

24樓:江都慧慧

這個,好像了也不是絕對的喲!

25樓:

農村的娃小時候接觸的事物和生活的環境都很是磨練人的 往往在上小學就已經懂得心疼和替父母分憂,會做家務事,會換位自考,有時候懂事的都讓人心疼,所以請珍惜那個愛你的他(她),祝所有好人平安、健康、快樂!

2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我們經歷的比他們多!

27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說某方面有可能因為環境的不同成熟的早一點,但是不能以偏概全。

28樓:某小學校長

是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然,現在農村人不見的比城裡人窮。

無私奉獻的名人事例

29樓:啊啦拉巴拉

奉獻的事例(一):

諾貝爾是安全炸藥和無煙火藥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製炸藥上。研製成功後,贏得了超多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

2023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傑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

」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一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奉獻的事例(二):

「鐳的母親」居里夫人獻身科學,是世界上唯一兩次獲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她很讚賞蠶的精神:「那些蠶細心地工作著,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動;我看著它們,覺得我跟它們是異物同類……」

奉獻的事例(三):

物理學家萬克爾?法拉第一生勤奮,對實用電學的三大分支都作了貢獻,並在晚年寫成《電學的實驗研究》,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科學遺產。他期望自我:

「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的事業貢獻自我的力量。」

奉獻的事例(四):

魯訊先生曾說過:「我好像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血。」他又在一首詩中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奉獻的事例(五):

達爾文心繫造福事人類

達爾亠的後半生體弱多病,仍然堅持實驗和著書。他曾說:「對於科學的熱心使我忘卻,或者趕走了我日常的不適。

」2023年4月19日,達爾文病逝。他在自傳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曾不斷地追隨科學,並且把我的一生,獻給了科學,我相信我這樣倚靠是正確的,所以不會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遺憾的是:

我沒有使人類得到直接的好處。」這些話充分表現了達爾文造福人類的偉大抱負。

奉獻的事例(六):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

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讚歎。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

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讚。

奉獻的事例(七):

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2023年, 他e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 並被美國伊裡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奉獻的事例(八):

鄭成功收復臺灣:早在2023年, 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鬥爭。2023年, 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

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奉獻的事例(九):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裡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部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 腔熱愛之情。

30樓:life無明小魚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

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讚歎。

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讚。

2、華羅庚回國

2023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

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佈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3、諾貝爾的永恆奉獻

諾貝爾是安全炸藥和無煙火藥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製炸藥上。研製成功後,贏得了大量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

2023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傑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一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4、兩彈元勳:鄧稼先

2023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回國,祖國張開溫暖的雙臂迎接這位「娃娃博士」,鄧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歡樂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歷史風雲變幻,祖國面臨核大國的威脅。鄧稼先毅然接受開拓祖國核事業重任,離別妻兒,隱姓埋名,走向大戈壁。

從此,他從物理學界的講臺上消失了。20多個春秋過後,頭髮裡夾著大戈壁沙粒的鄧稼先回來了,「兩彈元勳」的美名才開始傳揚,鄧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現在普通人的中間。

此時,他的妻子已年過花甲,而癌魔卻早注入他的肌體,他光輝的生命已燃燒到了盡頭。他臨終前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死而無憾!」

5、達爾文心繫造福事人類

達爾文的後半生體弱多病,仍然堅持實驗和著書。他曾說:「對於科學的熱心使我忘卻,或者趕走了我日常的不適。」2023年4月19日,達爾文病逝。

他在自傳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曾不斷地追隨科學,並且把我的一生,獻給了科學,我相信我這樣倚靠是正確的,所以不會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遺憾的是:我沒有使人類得到直接的好處。

」這些話充分表現了達爾文造福人類的偉大抱負。

有一份比較穩定,沒什麼前途的工作,想換工作合適嗎

看個人興趣吧。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幹著是沒有靈魂的。當然合適了,只要你想換工作,隨時都可以,也沒有規定一個人一生必須做一件工作。可以發展副業,等有自己的財富支撐了,換不換都是看自己,副業有很多,網上機會也有很多 如果一個工作比較穩定,女孩子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男生不行,因為男生要養家餬口,要謀長遠發...

美女做老婆,男人希望她不工作還是有一份穩定清閒工作

看什麼樣的男人啊,疼老婆的當然是把她捧在手心,讓她在家好好呆著,另一種是巴不得她多掙點錢,改善家裡生活,總之,因人而異吧 當然是穩定清閒的工作啦。有事做,不會無事生非的 那男人如果有錢就不會要他找工作,如果沒有,就會要他做一份穩定清閒工作 穩定的清閒工作。工作吧。女人在認真工作時候的那種美,是獨特的...

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圈子太小,而且很安逸,工資又很低,感

我之前也是這樣的情況,我選擇辭職了,因為我本身就不是喜歡安逸的那種,但是辭職之後要想好自己找什麼樣的工作,也不是支援你辭職 我覺得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定位,如果你覺得現在工作穩定,還可以,可以用休息的時間多跟同事在一起,通過同事可以擴充套件你的人脈圈,實在不想做,可以先把下一份工作的方向找好再辭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