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父親的事蹟,鄭成功的主要事蹟

2022-05-24 21:36:37 字數 4939 閱讀 8574

1樓:對方考慮看過

東南抗清,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建立明鄭。

鄭成功(1624.08.26-1662.

06.23),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2023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2023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

有《延平王集》行世。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2樓:莫問

公元2023年3月,中國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25000人、戰艦近500艘,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直抵臺灣西海岸,在臺灣人民的支援下,經過九個月激戰,擊敗荷蘭殖民者,迫使荷蘭侵略者掛起了白旗投降,被侵佔了三十八年之久的臺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3樓:等候

鄭成功抗清驅荷,趕走荷蘭殖民主者、收復臺灣而載入史冊

4樓:四大終極戰士

保住了明朝的延續 驅逐荷蘭人

鄭成功的主要事蹟是什麼???簡要地介紹!!!~~~~

5樓:匿名使用者

永曆三年(2023年)改奉南明永曆年號,永曆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亦有稱其為鄭延平者。2023年到2023年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龍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勝利,殲滅駐閩清軍主力。後揮師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廣東揭陽。

順治十二年(2023年),清定遠大將軍濟度率兵約3萬入閩,會同駐閩清軍,進攻鄭軍。鄭成功利用清軍不善水戰的弱點,誘其出海作戰,次年四月將其水師殲滅於廈門圍頭海域。

在起義後的16年間,鄭成功據地在現今小金門和廈門一帶的小島,完全控制了海權,以和外國人做生意收集資金,籌備軍力,並且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收集許多有關清軍與朝廷的情報,曾經幾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議和以爭取時間恢復兵力。

順治十四年(2023年),鄭芝龍與鄭成功私信被清廷截獲,以通敵罪流徙鄭芝龍於寧古塔。順治十五年(2023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後因中清軍緩兵之計,損兵折將,敗退廈門。

十七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4萬餘人,軍威復振。荷蘭侵略軍為阻止鄭成功軍隊進攻臺灣,將軍隊集中在臺灣和赤嵌兩座城堡,並在港口沉船,以此阻擋鄭成功的船隊登岸。鄭成功在何斌領航下,利用海水漲潮的時機,駛進了鹿耳門,登上臺灣島。

經過激戰,荷蘭侵略軍慘敗,龜縮在兩座城裡不敢應戰。他們一面派人到爪哇島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鄭軍大營求和,試圖以十萬兩**換取鄭成功軍隊退出臺灣。鄭成功斷然拒絕了荷蘭侵略者的要求,並且採用切斷赤嵌城水源的方式迫使盤踞在赤嵌的荷蘭人投降。

對盤踞在臺灣城的侵略軍,鄭成功決定採取長期圍困的辦法逼他們投降。在圍困八個月之後,鄭成功下令向臺灣城發起強攻。荷蘭侵略軍走投無路,只好投降。

公元2023年初,鄭成功將荷蘭侵略者趕出了臺灣。

多數人知道他是收覆復臺灣的民族英雄,而真實的鄭成功大部分精力在抗清復明大業,他曾經北伐直抵南京,北伐失敗後,在明永曆十五年,中國大陸基本輪陷,明朝陷入了最危急的時刻,這時鄭成功打敗了荷蘭殖民者,可以說是為明朝開闢了一塊跟據地,但是天妒英才,鄭成功英年早逝。

6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英雄鄭成功無私無愧持父志復大員盡忠孝

克服重重八大困難瀛海泣血收回大員完成壯志

一、防備清軍襲擊金廈

二、說服眾將排除反對

三、大員蠻荒烏煙瘴氣

四、冒險犯難渡過海峽

五、荷蘭固守頑強抵抗

六、遭遇糧運接濟困難

七、父親弟輩慘遭殺害(父親舊部何斌海圖)

八、憼遵先父囑咐遺志(天命難違福澤子孫)

南明永曆15年3月(公元2023年4月),鄭成功統兵2萬5千、大小戰船數百艘,由金、廈出發先攻取澎湖,圍攻熱難遮城(閩南語難與蘭同音)長達八個月之久(南京之圍殷鑑不遠文攻武嚇勸降荷蘭),終於驅逐佔領臺灣38年的荷蘭人,秉承父志克盡忠孝兩全收復大員(臺灣)改為東都明京,作為反清復明之根據地。

(瀛海泣血盡忠克孝)

謹附鄭成功復臺詩"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字裡行間透露出鄭成功持其父志收回大員克盡忠孝兩全無私無愧無遺無憾與其「胸懷大襟」、「為善仁民」、「兼愛非攻」的和平精神。復臺驅荷之役,堂堂戰勝國仍然讓戰敗者荷蘭人攜家帶眷金銀珠寶全身而退,安全地離開大員回到巴達維亞城(今印尼雅加達),如此懷著悲天憫人氣度,仁慈善良胸襟,寬厚俠義精神,曠世古今有誰可睥睨。

(無私無愧無遺無憾)

公元2023年2月1日,鄭成功正式接受荷蘭人投降簽約(歷史性的一刻),收復大員(臺灣)後,改為「東都」勵精圖治,設承天府(臺南)置天興(嘉義)、萬年(高雄)兩縣,承襲明朝官制,訂定律法,創立學府,傳承文化(飲水思源永不忘本),實施「寓兵於農」屯墾政策自給自足,披荊斬棘,傾巢開拓,致力建設,治理經營,大員百姓為感恩戴德,緬懷紀念鄭成功對先民福祉福澤,豐功偉績,尊稱為開臺聖王、開山聖王、國聖公、國姓公。

(含孝九泉光宗耀祖)

開閩臺海疆威震東南還我山河

承抗清復明盡忠克孝永傳後世

鄭成功的事蹟和成就

7樓:大大答答闖天涯

以夏門,金門為基地,抗擊清軍,並兩次誓師北伐,最大的一次有雄兵二十萬,號稱八十萬,圍困南京。但終因失敗而告終,後為更有利的抗擊清軍,鄭成功帥部收復臺灣。不倫從那一方面,延平郡王鄭成功都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鄭成功一生,抗清驅荷,以趕走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祖國領土臺灣的業績載入史冊,海峽兩岸均立像樹碑紀念。

有《延平王集》行世。

鄭成功主要成就有二:1、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臺灣。2、開發臺灣、治理臺灣,使臺灣得到了很好的開發。

8樓:大朗

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2023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2023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請採納

鄭成功的出生年代以及主要事蹟

9樓:匿名使用者

鄭成功(1624-1662),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漢族。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

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

反清,清兵入閩,其父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反清。 順治十五年(2023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17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後因中清軍緩兵之計,損兵折將,敗退廈門。十七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4萬餘人,軍威復振。

東進臺灣,2023年3月23日,鄭成功親率將士2.5萬、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臺南市內),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臺灣城(今臺南市安平區)長期圍困。

經過九個月的苦戰,在早年由其父協助渡海的漢人移民的支援下於2023年打敗荷蘭人,迫使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2023年2月1日)簽字投降,撤離臺灣。鄭成功在臺灣成立第一個漢人政權。

10樓:匿名使用者

【鄭成功】(2023年8月27日-2023年6月23日)

幼名福鬆,名森,字明儼,詣明末大儒錢謙益時受字大木。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稱鄭國姓、國姓爺;南明桂王永曆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又稱鄭延平。

荷蘭等西洋國家根據「國姓爺」的閩南語發音kok-sèng-iâ,稱之為「koxinga」。 鄭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將,父為海盜出身的南明將領鄭芝龍,母為日本人田川氏。鄭成功籍貫福建泉州石井(現拆分為晉江安海鎮,南安石井鎮),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

他在鄭芝龍投降建虜而被俘虜後,領軍和建虜對抗十五年,是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勢力,期間一度以大軍包圍金陵,但功敗垂成。他並率軍渡過臺灣海峽,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軍隊並接收其領地。

11樓:匿名使用者

鄭成功(2023年8月27日一2023年6月23日)原名:鄭森,廈門,漢族. 打敗擒入臺灣襲擊者

鄭成功的事蹟和取得的成就

12樓:匿名使用者

鄭成功(1624.08.26-1662.

06.23),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2023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2023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

有《延平王集》行世。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明朝鄭成功的全部,明朝鄭成功的全部資料!

鄭成功的資料 鄭成功 1624年8月26日 1662年6月23日 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 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 朱 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 鄭賜姓 鄭國姓 國姓爺 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 鄭...

鄭成功在廈門的故事,鄭成功和鼓浪嶼的故事

永曆四年 1650年 時鄭成功族叔 一說族兄 鄭彩 鄭聯的軍隊領有廈門。鄭成功退回閩南之後,為了拓展實力乃藉口鄭聯在廈門橫徵暴斂 使民不聊生 採取施琅的獻策,用計圖取廈門。永曆四年中秋節,鄭成功趁著鄭彩離開廈門的時機,前往廈門拜訪鄭聯,鄭聯大意並未設防,慘遭刺殺身亡。不久,鄭彩得知鄭聯的死訊,更加不...

鄭成功的成就

成就 鄭成功一生 抗清驅荷 以趕走荷蘭殖民主義者 收復祖國領土臺灣的業績載 入史冊,海峽兩岸均立像樹碑紀念。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起兵抗清後,於轉戰中國大陸東南部期間,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眾渡海定居臺灣及東南亞各地 鄭成功 1624.8.26 1662.6.23 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 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