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賞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句子賞析

2022-07-16 10:42:18 字數 6740 閱讀 5629

1樓:匿名使用者

城闕輔三秦,②

風煙望五洲。③

與君別離意,

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④

兒女共沾巾。

【作者】

650-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高宗麟德三年(666)應制科,對策高第,拜朝散郎,為沛王府修撰。總章二年 (669)漫遊蜀中詩文大進。

後為虢州參軍,坐事當誅,遇赦免職。其父福畤官雍州司功參軍,受株連貶交趾令。勃渡海省親,溺水,驚悸而卒。

擅長五律、五絕及七言歌行,在「初唐四傑」中最傑出。對五律的建設和歌行的提高尤有貢獻。有《王子安集》,《全唐詩》存詩二卷。

【註釋】

①杜少府:名不詳,少府,是當時縣尉的通稱。之任:赴任。蜀川,猶言蜀地。

②城闕:指長安的城郭宮闕。三秦:項羽分秦地為雍、塞、翟三國,合稱三秦。此泛指關中一帶。全句意為長安以三秦為輔。

③五津:蜀中岷的五個渡口,即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此泛指蜀川。

④岐路:分路。古代送行,到分路處告別。

【品評】

這是一自別開生面的送別詩。首聯上句寫送別之處,下句寫杜少府即將宦遊之地。自長安「城闕」遙「望」蜀川「五津」,視線為迷濛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首聯對仗工整,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與君別離意」緊承首聯,妙在欲吐還吞。「別離意」究意如何,不願明說,故改口用「同是宦遊人」來寬慰和鼓勵對方:

你和我既然同樣是出門作官、想幹一番事業的人,那就免不了各奔前程,哪能沒有分別呢?

三聯推開一步,奇峰突起。 從構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 《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的啟發,但高度概括,自鑄偉詞,情調又積極、樂觀,能給人以鼓舞力量。因而千百年來,萬口傳誦。

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中的「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高適《別董大》中的「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都從此脫胎。尾聯緊接三聯收束全篇,勸慰杜少府欣然啟程。交情很深的朋友總是不願分離的,然而「兒女情長」,就難免「英雄氣短」。

這兩句詩,即曲折地表現了雙方的惜別之情,又用「無為」排除了「兒女情長」,鼓舞對方的英雄之氣。全詩一洗向來送別詩的悲酸之態,意境雄闊,風格爽朗,不愧名作。

唐代詩人大都通過科舉進入仕途,因而送友人「之任」就成為常見題材。王勃的這首五律首先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反映這一題材,為傳統送別詩開拓了新領域。此後,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送人赴任、送人從軍、送人出使、送人去幹其他有利於國計民生之事的詩作大量湧現,其中有不少名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句子賞析

2樓:文史愛好者的精神家園

萌萌唐詩小課堂:「唐初四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詩全文

3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4樓:文玩範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創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註解

1、城闕:指唐代都城長安。

2、輔:護衛。

3、三秦:現在陝西省一帶;輔三秦即以三秦為輔。

4、五津:四川境內長江的五個渡口。

白話譯文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5樓:牛偉懿

【古詩內容】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古詩名句】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常用來表達對遠別好友的深情厚誼。【古詩詞意】1、城闕(què)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

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現在的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

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 2、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譯為:

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3、五津:

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 4、君:

對人的尊稱,這裡指「你」 5、宦(huàn)遊:出外做官。 6、海內:

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7、天涯:

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 8、比鄰:並鄰,近鄰。

9、無為:無須、不必。 10、歧路:

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11、沾巾:

淚水沾溼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古詩詩意】

三秦之地護衛著都城長安,你將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

(我們)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離別而感到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流淚沾溼佩巾。三秦之地護衛著都城長安,你將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 (我們)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離別而感到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流淚沾溼佩巾。

6樓:文史愛好者的精神家園

萌萌唐詩小課堂:「唐初四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

7樓:xyl2鈨o笍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已,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8樓:森落落支援滑稽

全文 贈范曄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望採納,謝謝

9樓:新蘭永恆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10樓:手機使用者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中怎樣賞析「輔」字和「望」字?

11樓:嘿琪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首句寫送別之地長安被遼闊的三秦地區所「輔」,突出了雄渾闊大的氣勢。第二句點出友人「之任」的處所——風煙迷濛的蜀地。

詩人巧用一個「望」字,將秦蜀二地聯絡起來,好似詩人站在三秦護衛下的長安,遙望千里之外的蜀地,這就暗寓了惜別的情意。「望」字不僅拓寬了詩的意境,使讀者的視野一下子鋪開,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兩地的距離,使人感覺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為離別而憂傷。這一開筆創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使人有一種天空寥廓、意境高遠的感受,為全詩鎖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秦護衛著巍峨的長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離別時,不由生出無限感慨,你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遊子。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人世間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淚水打溼衣裳。

12樓:勤奮的

輔」示例: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望」示例: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絡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頸聯賞析

13樓:鮮于宇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頸聯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巨集大,情調從悽惻轉為豪邁。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

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14樓:韓德良

我特麼什麼都不用知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詩的解釋?

15樓:

解釋如下,

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

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溼佩巾。

16樓:萌萌噠的紛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詩的解釋為:

雄偉的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起守衛,透過那風雲煙霧遙遙觀望著五津。

我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不捨的情意,因為我們都是在宦海中浮沉不定的人。

只要我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朋友,縱使遠在天涯心中也覺得彼此近在身旁。

我們絕對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之間那樣悲傷哭泣,淚溼佩巾。

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

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後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17樓:匿名使用者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一、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二、賞析

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第二句裡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遊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

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濛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因首聯已對仗工穩,為了避免板滯,故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與君離別意」承首聯寫惜別之感,欲吐還吞。翻譯一下,那就是:

「跟你離別的意緒啊!……」那意緒怎麼樣,沒有說;立刻改口,來了個轉折,用「同是宦遊人」一句加以寬解。意思是:

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遊他鄉;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

三聯推開一步,奇峰突起。從構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的啟發。但高度概括,自鑄偉詞,便成千古名句。

尾聯緊接三聯,以勸慰杜少府作結。「在歧路」,點出題面上的那個「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所以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

作者在臨別時勸慰杜少府說:只要彼此瞭解,心心相連,那麼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遠隔千山萬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鄰一樣近嗎?可不要在臨別之時哭鼻子、抹眼淚,象一般小兒女那樣。

南朝的著名文學家江淹在《別賦》裡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這一首,卻一洗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三、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

少時即顯露才華,與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以文辭齊名,並稱「 初唐四傑」。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見楊炯《王子安集序》)。其詩偏於描寫個人生活,也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些詩篇流於華豔。

其散文《 滕王閣序》頗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 王子安集》。

杜少府是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杜少府是誰?

杜少府 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這個人沒有法子考查,歷史上沒有記載,不是一個名人,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杜少府出自一首唐詩。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稱呼。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王勃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去蜀州,王勃的朋友姓杜,官職為少府,所以稱...

杜少俯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詩全文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少府 官名。之 到 往。蜀州 今四川崇州。城闕 qu 輔三秦 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過描寫什麼表達詩人什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譯文 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