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雪是怎樣形成的,雪是怎麼形成的,答案簡單些

2022-07-18 19:12:07 字數 5006 閱讀 4575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都知道,雲是由許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長變大而成的。那麼,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水雲中,雲滴都是小水滴。它們主要是靠繼續凝結和互相碰撞併合而增大成為雨滴的。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複多次,冰晶便增大了。

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發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於雲滴增長的是混合雲。混合雲是由小冰晶和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的。當一團空氣對於冰晶說來已經達到飽和的時候,對於水滴說來卻還沒有達到飽和。

這時雲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華,而過冷卻水滴卻在蒸發,這時就產生了冰晶從過冷卻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冰晶增長得很快。另外,過冷卻水是很不穩定的。

一碰它,它就要凍結起來。所以,在混合雲裡,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做降"溼雪",或"雨雪並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裡叫「雨夾雪」。

同樣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類. 雪可分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類, 具體見表3.

表3. 各類雪的降水量標準

種類 小雪 中雪 大雪

24小時降水量 2.5以下 2.6-5.0 大於5.0

12小時降水量 1.0以下 1.1-3.0 大於3.0

雪花的形狀

雪花的形狀極多,而且十分美麗.如果把雪花放在放大鏡下,可以發現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極其精美的圖案,連許多藝術家都讚歎不止。但是,各種各樣的雪花形狀是怎樣形成的呢?

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這是因為雪花屬於六方晶系。雲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兩種形狀。一種呈六稜體狀,長而細,叫柱晶,但有時它的兩端是尖的,樣子象一根針,叫針晶。

別一種則呈六角形的薄片狀,就象從六稜鉛筆上切下來的薄片那樣,叫片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過飽和的程度比較低,冰晶便增長得很慢,並且各邊都在均勻地增長。它增大下降時,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分別被叫做柱狀、針狀和片狀的雪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呈高度過飽和狀態,那麼冰晶在增長過程中不僅體積會增大,而且形狀也會變化。最常見的是由片狀變為星狀。

原來,在冰晶增長的同時,冰晶附近的水汽會被消耗。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過飽和程度越低。在緊靠冰晶表面的地方,因為多餘的水汽都已凝華在冰晶上了,所以剛剛達到飽和。

這樣,靠近冰晶處的水汽密度就要比離它遠的地方小。水汽就從冰晶周圍向冰晶所在處移動。水汽分子首先遇到冰晶的各個角稜和凸出部分,並在這裡凝華而使冰晶增長。

於是冰晶的各個角稜和凸出部分將首先迅速地增長,而逐漸成為枝叉狀。以後,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在各個枝叉和角稜處長出新的小枝叉來。與此同時,在各個角稜和枝叉之間的凹陷處。

空氣已經不再是飽和的了。有時,在這裡甚至有昇華過程,以致水汽被輸送到其他地方去。這樣就使得角稜和枝叉更為突出,而慢慢地形成了我們熟悉的星狀雪花。

上面說的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星狀雪花的形成過程。它的相當部位,不論形狀或大小,都應當是相同的。這種典型的星狀雪花只有在一個理想的、平靜的環境中(譬如在實驗室內)才能形成。

在大氣中,它不能象上面說的那樣有步驟地增大,所形成的形狀也就不能那樣典型。這是因為冰晶逐漸在下降著,而且有時在旋轉著,各個枝叉接觸水汽的多少有所不同,而那些接觸水汽較多的枝又便增長得較多。因此,我們平常所看到的雪花雖大體上一樣但又互不相同。

另外,雪花在雲內下降的過程中,也會從適宜於形成這種形狀的環境降到適宜於形成另一種形狀的環境,於是便出觀了各種複雜的雪花形狀。有的象袖釦,有的象刺猾。即使都是星狀雪花,也有三個枝叉的、六個枝叉的,甚至有十二個枝叉、十八個枝又的。

以上所述都是單個雪花的情況。在雪花下降時,各個雪花也很容易互相攀附並合在一起,成為更大的雪片。雪花的併合大多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出觀。

(1)當溫度低於0℃的時候,雪花在緩慢下降的途中相撞。碰撞產生了壓力和熱,使相撞部分有些融化而彼此沾附在一起,隨後這些融化的水又立即凍結起來。這樣,兩個雪花就併合到一起了。

(2)在溫度略高於0℃的時候,雪花上本來已覆有一層水膜,這時如果兩個雪花相碰,便藉著水的表面張力而沾合在一起。(3)如果雪花的枝叉很複雜,則兩個雪花也可以只因簡單的攀連而相掛在一起。

雪花從雲中下降到地面,路途很長,在條件適合時,可以經多次攀連併合而變得很大。在降大雪的時候,有時有一些鵝毛般的大雪片,就是經過多次併合而成的。

但是,有時雪花互碰時不是互相併合在一起,而是給碰破了,這時便產生一些畸形的雪花。例如,在降雪的時候,有時會見到一些單個的"星枝",就屬於這種情況。

2樓:匿名使用者

雪的形成:當雲的溫度低於0度時,水蒸氣就會變成小冰粒,小冰粒聚集在一團以後就形成了雪花落在地面上。

雪是怎麼形成的,答案簡單些

3樓:雨說情感

雪的形成:

由於冬天氣溫低,雲層裡溫度多在零度以下。雪花是生長在一種既有冰晶又有過冷水滴的雲體裡,這種雲稱為冰水混合雲。

在這種雲體內,過冷水滴不斷蒸發成水汽,水汽又源源不斷地湧向冰晶的表面,在那兒凝華落腳,使冰晶逐漸增大形成雪花。

雪花形成後,在飄落的過程中,碰上其他雪花時,常常粘附在一起,慢慢長大,逐漸成為直徑達幾釐米的像棉花又似鵝毛的大雪了。如果這時低層空氣的溫度在0℃以下,雪花降落到地面,這就是人們所見到的皚皚白雪。

擴充套件資料

一、影響因素:

溫度會影響雪晶的生長,進而影響最後的形狀。在接近零下2攝氏度的條件下,冰晶長成小而扁的盤狀。在零下5攝氏度,它們形成細長的柱形和針形。

在接近零下15攝氏度時,它們形成最薄同時最大的雪花。在低於零下30攝氏度情況下,它們再次形成柱形。

二、撒鹽化雪的原因

正常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加鹽後形成溶液,致其凝固點降低,從而低於0攝氏度,這就是「撒鹽化雪」的基本原理。

一般用來化雪的都是工業鹽,使用這些工業鹽化雪有一定的弊端,一是凝固點降低有限,遇太冷天氣、冰核較大較硬一樣不行;二是鹽分對道路有腐蝕作用,長期使用破壞路面及周遭植物、植被、生態環境等。

現多用專門除雪劑,除雪劑主要通過其吸水性和融化時大量放熱,使雪中結構晶格錯位,導致冰雪融化。冰雪融化時吸熱,使周圍溫度下降,此時溶液蒸汽壓小於冰雪蒸汽壓,為求平衡,冰雪不斷融化,形成溶液,從而降低了水的凝固點。

在低溫條件下,上述複雜運動的平衡過程周而復始進行,從而實現除雪劑「融冰化雪」。

4樓:

在混合雲中,由於冰水共存使冰晶不斷凝華增大,成為雪花。當雲下氣溫低於0℃時,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而形成降雪。如果雲下氣溫高於0℃時,則可能出現雨夾雪。

雪花的形狀極多,有星狀、柱狀、片狀等等,但基本形狀是六角形。

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角形,花樣之所以繁多,是因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為最多,對於六角形片狀冰晶來說,由於它的面上、邊上和角上的曲率不同,相應地具有不同的飽和水汽壓,其中角上的飽和水汽壓最大,邊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實有水汽壓相同的情況下,由於冰晶各部分飽和水汽壓不同,其凝華增長的情況也不相同。例如當實有水汽壓僅大於平面的飽和水汽壓時,水汽只在面上凝華,形成的是柱狀雪花。

當實有水汽壓大於邊上的飽和水汽壓時,邊上和麵上都會發生凝華。由於凝華的速度還與曲率有關,曲率大的地方凝華較快,故在冰晶邊上凝華比面上快,多形成片狀雪花。當實有水汽壓大於角上的飽和水汽壓時,雖然面上、邊上、角上都有水汽凝華,但尖角處位置突出,水汽**最充分,凝華增長得最快,故多形成枝狀或星狀雪花。

再加上冰晶不停地運動,它所處的溫度和溼度條件也不斷變化,這樣就使得冰晶各部分增長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種多樣的雪花。

希望有所幫助~

5樓:美食之家鋪

雪是怎麼來的?詳解自然界雪花形成原因,漲知識了

6樓:銘記第222頁

當凝結核在攝氏零度以下時,水點便會開始凝結成冰晶。由於那些水點是非常細小並且是看不到的,很多人誤以為這是昇華作用。昇華作用是指水蒸氣沒有經過液態的過程而直接變成冰。

當冰晶形成後,圍繞冰晶的水點會凝固並與冰晶黏在一起,細小的冰晶會吸引更多的水點而逐漸長成更大的冰晶,直至二至二百個冰晶連繫在一起,形狀不同而且獨一無二的雪花便會根據大氣環境而形成。

雪粒子由天上降至地上的度快慢各異,極小的晶體下降度近乎零,一般雪花則以每秒一米的速度,溶化中的雪還要快好幾倍。每當雪晶碰到過冷的水點時 ,它們會立刻凝固在一起,形成的軟粒子便是雪小球,而整個過程被稱為「蒙霜」。在溫和的區域裡,水分子的增加造就了冰晶的生長,從而形成了雪花。

冬天的雪是怎麼形成的?

7樓:段幹桂枝莫媚

【雪的形成】

我們都知道,雲是由許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長變大而成的。那麼,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水雲中,雲滴都是小水滴。它們主要是靠繼續凝結和互相碰撞併合而增大成為雨滴的。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複多次,冰晶便增大了。

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發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於雲滴增長的是混合雲。混合雲是由小冰晶和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的。當一團空氣對於冰晶說來已經達到飽和的時候,對於水滴說來卻還沒有達到飽和。

這時雲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華,而過冷卻水滴卻在蒸發,這時就產生了冰晶從過冷卻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冰晶增長得很快。另外,過冷卻水是很不穩定的。

一碰它,它就要凍結起來。所以,在混合雲裡,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做降"溼雪",或"雨雪並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裡叫「雨夾雪」。

雪是怎樣形成的雪是怎樣形成的?

形成雪是從大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結而成。雲中的低溫使得水蒸氣結成冰晶,當氣溫夠低時,冰晶落到地面仍是雪花時,就是下雪了。雪在融化時會吸熱,所以融雪時地面氣溫會比下雪時低。雪形成的條件是,大氣中需含冷的冰晶核,充分的水汽,以及氣溫在0 冰點 以下。簡述雪是降水形式的一種,是從雲中降落的結晶狀固體冰,常以...

雪是怎麼形成的

形成原理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複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

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雪 從混合雲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態的固體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 雪晶 和其聚合物 雪團 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自然現象,或指落下的雪 雪是水在固態的一種形式。雪只會在很冷的溫度及溫帶氣旋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因此 帶地區和熱帶地區下雪的機會較微小。大氣中的水蒸汽直接凝華或水滴直接凝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