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個稅改革將重點調節年入12萬以上高收入群體,你怎麼看

2022-10-04 04:17:21 字數 5758 閱讀 2591

1樓:閱**

原來年收入12萬也不算高收入群體啊?「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純屬謠言。

有**報道稱,按照有關部門個稅改革的設想,年收入12萬元的即可稱為高收入群體。隨後,多位熟知個稅改革的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說,「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純屬謠言。「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純屬謠言。

***近日印發《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但是《意見》中並未明確給出12萬的具體數字。那這個數字是**來的?

這個12萬的數字也並非**臆想出來的。不過這個數字首次出現,距離現在也的確久遠了,遠在2023年,***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這是10幾年前的了,放在那時候,應該算是高收入者的,但是現在看來,還是仁者見仁的問題。

中國太大了,各地差距明顯,就以最近剛出爐的國內城市百強榜來說,南北差距大,東西差距更大,還有省份一個城市都沒有上榜(雖然山東上榜15個城市,但是我並沒有感覺到我所在城市發展的怎麼好,當然我是山東人)。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之間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在一二線城市中,收入12萬的可能大有人在,他們的生活水平未必高,但是在三四線生活的居民收入能超12萬的可能不是多少,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在4000-6000左右。

所以對於徵稅調節點有疑問的,也是處在一二線的高收入群體。

當然,《意見》是旨在通過稅收調節高收入者收入,縮小貧富差距。有影響的是高收入群體,對於月薪幾千塊的我來說,影響不大。下圖是2023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大家可以對照看下自己處在哪個段位。

對於12萬這個數字,有很多網友在吐槽:

「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麼?明明自己收入低,卻被強行劃入了高收入人群。」

「如果年收入12萬,要買北上廣深一套房(1000萬)要100年。」

「年收入12萬,扣掉五險一金和所得稅,就剩六七千了,在望京租個兩居室要7000,然後這位高收入人士就辟穀了…」

以上大概都是處在一二線城市的正好處在12萬這個點上的高收入者的吐槽。

讓我來說的話就是月薪5000以下的就不用納稅了吧!

2樓:細說戲說

空穴不來風,無風不起浪,雖有專家闢謠,但年收入12萬以上「高收入」群體未必就是安全的,

要小心哦。

按照現有徵稅規則,12萬元以上收入群體年底要向稅收機關自行報稅。這其實已經表明,在稅務機關眼中,年收入12萬以上的群體是與眾不同的。這個不同,其實就是收入階級的不同。

所以說,年收入12萬以上屬於高收入的說法,是有理論基礎的,而非憑空臆造。

可能很多網友會覺得,年收入12萬以上根本不是事。尤其是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如果說月收入在12萬以上說是高收入,還有人認可。可是如果是年收入12萬,這還是稅前,哪都未必能過的滋潤。

這也是事實,但這不能片面的說是因為收入不高,而是因為一線城市的消費更高。高消費和高收入相互抵消,所以才有這樣的感覺。

不過,全中國十三億人,真正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估計不到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更多的城市人口還是生活在二三四線城市,在這裡能達到這個收入的,就不是很多了。而生活在更加廣袤的農村地區的農民,不管是留在農村從事耕作,還是進入城市從事低端工作,其普遍收入相比這個標準更是少的可憐。

所以說,在國家層面上,如果真的將年收入12萬以上的群體列為高收入,也不能說不合理的。但如果根據這個標準來加稅,那就是大錯特錯了。畢竟生活的城市不同,消費標準也不相同。

全國一刀切的話,對於收入雖高但消費更高的一線城市無疑是不公平的。

還好,目前專家已經闢謠,稅改肯定不會這樣改。但現在的所謂闢謠有多少可信性,還很難說。畢竟從古至今,至少在中國,任何稅改的目的都是加稅,此次稅改也必將如此,所以說那些收入超過12萬的朋友們,現在想要鬆口氣還早了點。

永遠不要高估了**的想的太美好。永遠不要!

中國年薪12萬是衡量高收入標準,稅收以什麼為標

3樓:龍泉

***近日印發了《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意見要求,進一步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發揮收入調節功能,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堵塞非正規收入渠道。

顯然,提低控高仍然是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著力點,也只有做好了提低控高工作,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強社會財富分配公平性的目標才能實現。應當說,經過連續多年提高養老金髮放標準、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在提低方面,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低收入群體與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差距正在縮小,生活水平也在拉近。比較棘手的是控高,亦即如何才能對高收入者實施有效調節。

對這個問題,近日也有**報道,個稅改革將分三步走,高收入階層未來多元化的勞動所得將作為增量因素考慮納入綜合所得,並由此統計個人所得稅。而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則被稱為高收入群體,在個稅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標階段,這類人群是重點調節人群。

確定高收入群體收入標準,當然是對高收入群體實施調節的關鍵。前提是,將12萬元作為高收入群體的唯一衡量標準,可能會因為地區差異而缺乏合理性。以北京市為例,2023年職工年均工資為85038元,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已達到111390元。

如果將12萬元作為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非私營單位自不可言,必須成為納稅的主體,其他單位同樣會因為標準偏低而「被徵收」,導致「控高」變成了「控中」。這種「一刀切」的劃分辦法,不可避免地會誤傷中產人員,使職工薪酬較高地區的「擴中」受到影響、

我們說,開徵個人所得稅目的不是為了收錢,而是為了平衡社會財富分配,體現社會公平。因此,政策的設計,就必須符合實際、突出現狀。而我國目前因為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如果「一刀切」,自然很難準確表達地區的收入狀況,由此徵收的個人所得稅,也很難體現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意見中,也出現了「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在發展中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推出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的要求。目的,就是為了通過這樣的分配激勵,讓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人,能夠更多地步入中等收入人群,並以此來鞏固中等收入階層,實現社會財富分配格局的更加合理。要知道,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只有不斷地增加中等收入人群、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才能越來越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才能越來越高。

否則,會各種矛盾頻發。近年來出現的許多矛盾,就與中等收入階層的基礎不厚有關,與中間力量的作用難以發揮有效。

對高收入群體劃分標準來說,就應當儘可能地避免「一刀切」帶來的調節不公平。要知道,對居民人均收入相對較高的地區實行同樣的劃分標準,難免對這些地區的「擴中」產生影響。應當區別對待,實行差別化調節,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劃分幾個等級,提高劃分標準,如北京市,可以提高到20萬以上,收入水平較低的地區,則維持12萬元。

必要時,可建立動態調整制度,根據收入變化情況,每兩年自動上浮一次。

總之,提低也好,控高也罷,目的是公平社會財富分配,目標則是擴大中等收入階層,最終實現社會公平、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社會正義。

如何看待年收入12萬屬於高收入群體,知乎

4樓:最愛秋天的傳說

以23日為傳播分水嶺,有關「個稅改革方向已定」「年入12萬是高收入人群,要加稅」逐漸成為**報道的重心,成為網民爭議的焦點。

年薪12萬以上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

5樓:諾諾百科

年收入12萬以上個稅申報計算方法:

(一)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額計算。

(五)財產租賃所得: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繕費用的收入額計算。

(六)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轉讓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後的餘額計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額全額計算,每次20%。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月薪超過3500的(不含保險),所得年終獎÷1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到對應稅率,然後直接套入年終獎的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2)月薪不足3500的(不含保險),則先從年終獎中拿出一部分錢,將當月工資補足3500元后,然後將剩餘的年終獎金額套入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擴充套件資料: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和《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凡年所得達到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論是否已足額繳納了稅款,均應在年度結束後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年度收入超過12萬元的限額時必須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本文將對個稅計算以及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做一個簡單介紹。

一、關於個人所得稅申報的規定與手續

如果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所得超過12萬元,無論其平常取得各項所得時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或者是否已向稅務機關進行了自行納稅申報,年度終了後,均應當按《辦法》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申報時所需的手續資料如下:

1、根據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所得、應納稅額、已繳(扣)稅額、抵免(扣)稅額、應補(退)稅額等情況,如實填寫並報送《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

2、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影印件,包括納稅人的身份證、護照、回鄉證、軍人身份證件等。

二、關於年收入12萬個稅申報

年所得12萬元以上,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11項所得合計達到12萬元。

這11項包括: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財政部門確定徵稅的其他所得

1年所得12萬元以上,不包含以下所得:

1.省級人民**、***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 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卹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和其他人員的得;

9.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可以免稅的**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11.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稅務機關發現後,一般是徵管部門通知個人申報。稽查在檢查單位扣繳情況時,也可能對12萬申報情況做出處理。

如果查實納稅人年所得12萬以上而未進行自行申報的,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方面,根據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 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另一方面,按照稅收徵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個稅改革體現了什麼發展思想?稅改革帶來三大紅利有什麼重要

對中低收入的人來說影響最大了,很多人就不用繳個人所得稅了 但對國家來說,減少了稅收,財政支出相對來說就會減少安排咯。個稅改革帶來三大紅利有什麼重要意義?個稅改革帶來三大紅利的意義 紅利一 個稅改革三重聯動中等收入群體更有獲得感紅利二 綜合徵稅更公平 多勞多徵稅收變成多賺多徵稅收紅利三 多維度減輕納稅...

財稅改革的營改增

一般營業稅企業的營業稅率都是5 交通運輸是3 營改增以後,一般企業是6 交通運輸是11 稅改前後的稅率最少相差1 而這1 需要靠增值稅進項稅來彌補,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會取得足夠的進項稅的。對於那些原本物料成本比較高的企業來說是好事,因為他們能夠取得足夠的進項稅發票 而那些人工或非增值稅成本較高的企業...

2023年個稅改革後建築工程企業如何做賬

公司承擔個稅個人工資表不要扣款,只是將應付工資基數加大了,將稅金加進去而已,賬務處理仍是 借 應付工資 貸 其他付款 代扣社保金 貸 現金或銀行存款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僱主為其僱員負擔個人所得稅稅款計徵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 1996 199號 明確規定 1 單位或個人 僱主 為納稅人負擔稅款,其應納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