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拜師的故事,名人拜師的故事 不少於300字

2022-11-24 07:16:12 字數 3326 閱讀 6471

1樓:匿名使用者

魯班拜師

年輕的魯班告別了家鄉,千里迢迢來到終南山學藝。彎彎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條,這樣沒有嚇倒魯班,他憑著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個破屋前,斷定了這就是老師傅的房間。坐下來耐心的等。太陽下山,老先生醒來,老師傅捋了捋鬍子說:

「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幾根大柁?幾根二柁?多少根檁子?

多少根椽子?」魯班張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檁子,二百四十根椽子。

五歲的時候我就數過,師傅看對不對?」老師傅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問:「一件手藝,有的人三個月就能學會,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學會。學三個月和學三年,有什麼不同?

」魯班想了想才回答:「學三個月的,手藝紮根在眼裡;學三年的,手藝紮根在心裡。」老師傅又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提出第三個問題:「兩個徒弟學成了手藝下山去,師傅送給他們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掙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們心裡刻下了一個名字。

你願意跟哪個徒弟學?」魯班馬上回答:「願意跟第二個學。

」老師傅聽了哈哈大笑。

老師傅說:「好吧,你都答對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學藝,就得使用我的傢伙。可這傢伙,我已經五百年沒使喚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魯班把木箱裡的傢伙拿出來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長滿了鏽,鑿子又彎又禿,都該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來。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兩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彎彎的月牙。

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鑿子也磨出刃來了,一件件都閃閃發亮。他一件一件送給老師傅看,老師傅看了不住地點頭。

老師傅說:「試試你磨的這把斧子,你去把門前那棵大樹砍倒。那棵大樹已經長了五百年了。」

魯班提起斧子走到大樹下。這棵大樹可真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抬頭一望,快要頂到天了。他掄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這棵大樹砍倒。

魯班提起斧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這棵大樹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兒,圓得像十五的月亮。」

魯班轉過身,拿著斧子和刨子來到門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樹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樹幹上的節疤,足足幹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圓又光。

魯班拿斧子和刨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鑿子,你在大柁上鑿兩千四百個眼兒: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拿起鑿子和斧子,來到大柁旁邊就鑿起來。他鑿了一個眼兒又鑿一個眼兒,只見一陣陣木屑亂飛。足足鑿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兩千四百個眼兒都鑿好了:

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帶鑿子和斧子去見師傅。老師傅笑了,他誇獎魯班說:「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藝都教給你!

」說完就把魯班領到西屋。原來西屋裡擺了好多模型,有樓有閣有橋有塔,有桌有椅有箱有櫃,各式各樣,精緻極了,魯班把眼睛都看花了。老師傅笑著說:

「你把這些模型拆下來再安上,每個模型都要拆一遍,安一遍,自己專心學,手藝就學好了。」

老師傅說完就走出去了。魯班拿起這一件,看看那一件,一件也捨不得放下。他把模型一件件擎在手裡,翻過來掉過去地看,每一件都認真拆三遍安三遍。

每天飯也顧不得吃,覺也顧不得睡。老師傅早上來看他,他在琢磨;晚上來看他,他還在琢磨。老師傅催他睡覺,他隨口答應,可是不放下手裡的模型。

魯班苦學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藝都學會了。老師傅還要試試他,把模型全部毀掉,讓他重新造。他憑記憶,一件一件都造得跟原來的一模一樣。

老師傅又提出好多新模型讓他造。他一邊琢磨一邊做,結果都按師傅說的式樣做出來了。老師傅非常滿意。

一天,老師傅把魯班叫到眼前,對他說:「徒弟,三年過去了,你的手藝也學成了,今天該下山了。」魯班說:

「不行,我的手藝還不精,我要再學三年!」老師傅笑著說:「以後你自己邊做邊學吧。

你磨的斧子、刨子、鑿子,就送給你了,你帶去使吧!」

魯班捨不得離開師傅,可是知道師傅不肯留他了。他哭著說:「我給師傅留點什麼東西呢?」老師傅又笑了,他說:「師傅什麼也用不著,只要你不丟師傅的臉,不壞師傅的名聲就足夠了。」

魯班只好拜別了師傅,含著眼淚下山了。他永遠記住師傅的話,用師傅給他的斧子、刨子、鑿子,給人們造了許多橋樑、機械、房屋、傢俱,還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所以後世的人尊他為木工的祖師。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昔仲尼,師項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項橐」是燕國一少年。

有一天,項橐見到孔子時說:「聽說孔先生很有學問,特來求教。」孔子笑著說:

「請講。」項橐朝孔子拱拱手問:「什麼水沒有魚?

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

」孔子聽後說:「你真是問得怪,江河湖海,什麼水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麼火都有煙;至於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難於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著腦袋說:

「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孔子嘆道:

「後生可畏啊!老夫願拜你為師。」

從「孔子拜師」的故事中,我們應得到兩點啟示:一是學問(知識)是無止境的;二是要善於觀察、分析、積累。若只捧著現有的知識,坐而不學,將被社會淘汰。

要不,孔聖人為什麼會敗在項少年手下呢?

名人拜師的故事(不少於300字)

歷史上拜師難的故事

3樓:逢吉丁辰

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

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佈。

他們行至半途,塑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

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理學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4樓:匿名使用者

張良獻履 程門立雪

整理出孫悟空的出生和他拜師前的經歷

孔子拜師的三百字故事關於孔子拜師的故事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裡,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穿著長袍,頭髮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

如何拜師拜師禮儀禮品,怎麼拜師傅 拜師傅的禮節

根據老師的年齡 職業 喜好來考慮更合適些。一般不宜太過貴重,有特點且文化氣息濃厚,能體現做徒弟的用心即可。送那種可以給手機充電的本子比較好 怎麼拜師傅 拜師傅的禮節 雖然說是現代化了,很多東西都趕潮流,能省則省,總往一些簡單的方法走,但是我覺得有些事還是遵循老規矩的好,就像拜師,你是想學東西,有求於...

孔子拜師的課文孔子拜師的課文有哪些?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裡,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著長袍,頭髮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