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2022-12-18 16:41:08 字數 2682 閱讀 5422

1樓:

地球形成自46億年前,大約在16億年前地球每晝夜只有9個小時,比現在自轉快的多,每年約有800多天;到了6億年前,每晝夜延長到了20個小時,年縮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漸放慢自轉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一般認為,地球的形成起源於太陽星雲分化物。46億年來,地球從一個均質的球體演變成現在的"圈層"結構。

地殼平均厚度17千米,地幔厚度約3473千米,佔地球體積的83.4%,地幔溫度為1000~3000攝氏度,地核厚度約3473千米,佔地球體積的16.3%,物質處於液體狀態,核心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以上,與太陽表面溫度差不多!

原始地球的形成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許多小行星繞著太陽轉,這些行星互相撞擊, 形成了原始的地球,當時的地球還是一顆灸熱的大火球,隨著碰撞漸漸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產生了一層薄薄的硬殼--地殼,這時候地球內部還是呈現熾熱的狀態。地球內部噴出大量氣體,

其中帶著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就形成了一圈包圍在地球外圍的大氣層,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不會太近而致使水蒸氣被太陽蒸乾,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夠的引力將大氣層拉住,所以地球才會有得天獨厚的大氣環境,

大氣層形成之後就開始降雨,而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大約在47億年前,宇宙中塵埃聚集,形成了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陽系的其他星球。當時的空氣中不含有氧氣,而含有很多二氧化碳(碳酸氣體)、氮氣。

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斷有宇宙中的塵埃及小的星體撞擊,體積不斷增大。而且撞擊時能量聚集,溫度不斷上升,最終融化為液體。

不久,星體撞擊的次數減少,地球表面的溫度降低,形成地殼。這就是今天的地表。但是,地球內部的岩漿不斷噴湧,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氣冷卻凝結為水,從而形成海洋。

球的形成

2003-3-20

原始地球的形成

在地球形成之前,

宇宙中有許多小行星繞著太陽轉,

這些行星互相撞擊, 形成了原始的地球,

當時的地球還是一顆灸熱的大火球

隨著碰撞漸漸減少,

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

產生了一層薄薄的硬殼--地殼,

這時候地球內部還是呈現熾熱的狀態。

大氣與海洋的形成

地球內部噴出大量氣體,

其中帶著大量的水蒸氣,

這些水蒸氣就形成了一圈包圍在地球外圍的大氣層,

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不會太近而致使水蒸氣被太陽蒸乾,

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夠的引力將大氣層拉住,

所以地球才會有得天獨厚的大氣環境,

大氣層形成之後就開始降雨,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問題。早期的假說主要分兩大派:以康德和拉普拉斯為代表的漸變派和以g.

l.l.布豐為代表的災變派 。

漸變派認為太陽系是由高溫的旋轉氣體逐漸冷卻而成的;災變派主張太陽系是由此及彼2個或3個恆星發生碰撞或近距離吸引而產生的。早期的假說主要企**釋一些天文事實,如行星軌道的規律性,內行星和外行星的區別。太陽系中角動量的分佈等。

在全面解釋上述觀測事實時,兩派都遇到不可克服的因難。

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起,人們逐漸傾向於太陽系起源於低溫的固體塵埃的觀點。較早的倡議者有魏茨澤克、施米特和尤里。他們認為行星不是由高溫氣體凝固而成,而是由溫度不高的固體塵物質積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時基本上是各種石質物體和塵、氣的混合物積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溫度估計不超過去時1000℃。由於長壽命放射性無素的衰變和引力勢能的釋放,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

當溫度超過鐵的熔點時,原始地球中的鐵元素就化成液態,由於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從而形成了地核。地球內部溫度繼續升高,使地幔區域性熔化,引起了化學分異,促進了地殼形成。

海洋和大氣都不是地球形成時就有的,而是次生的。因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氣和水 。海洋是地球內部增溫和分異的結果。

原始大氣是從地球內部放出的,是還原性的。直到綠色植物出現後,大氣中才逐漸積累了自由氧,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逐漸形成現在的大氣。

2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問題實際上也就是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問題。早期的假說主要分兩大派:以康德和拉普拉斯為代表的漸變派和以g.

l.l.布豐為代表的災變派 。

漸變派認為太陽系是由高溫的旋轉氣體逐漸冷卻而成的;災變派主張太陽系是由此及彼2個或3個恆星發生碰撞或近距離吸引而產生的。早期的假說主要企**釋一些天文事實,如行星軌道的規律性,內行星和外行星的區別。太陽系中角動量的分佈等。

在全面解釋上述觀測事實時,兩派都遇到不可克服的因難。

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起,人們逐漸傾向於太陽系起源於低溫的固體塵埃的觀點。較早的倡議者有魏茨澤克、施米特和尤里。他們認為行星不是由高溫氣體凝固而成,而是由溫度不高的固體塵物質積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時基本上是各種石質物體和塵、氣的混合物積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溫度估計不超過去時1000℃。由於長壽命放射性無素的衰變和引力勢能的釋放,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

當溫度超過鐵的熔點時,原始地球中的鐵元素就化成液態,由於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從而形成了地核。地球內部溫度繼續升高,使地幔區域性熔化,引起了化學分異,促進了地殼形成。

海洋和大氣都不是地球形成時就有的,而是次生的。因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氣和水 。海洋是地球內部增溫和分異的結果。

原始大氣是從地球內部放出的,是還原性的。直到綠色植物出現後,大氣中才逐漸積累了自由氧,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逐漸形成現在的大氣。

3樓:

地球怎麼產生,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許多小行星繞著太陽轉,這些行星互相撞擊,形成了原始的地球,當時的地球還是一顆灸熱的大火球,隨著碰撞漸漸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產生了一層薄薄的硬殼 地殼,這時候地球內部還是呈現熾熱的狀態。地球內部噴出大量氣體,其中帶著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就形成了一圈包圍在地球外圍...

地球上的天氣是怎麼形成的,天氣是怎麼形成的?

太陽,天氣的創作者,在太陽系中心已經熊熊燃燒了幾十億年。在它的核心,溫度高達27,000,000 f 15,000,000 無數氫核相互碰撞聚合,形成氦核併產生巨大的能量,其中的大部分以每分鐘6 10 27卡路里熱量的速度從太陽中被釋放出來。太陽釋放的總能量中,地球僅僅得到其中的大約20億分之一,部...

地球是咋形成的

大約在70億年前,銀河系的一顆超新星 supernova 的爆發,觸動了太陽系的形成。66億年前,一團冰冷,黑暗的氣體雲從氫分子云中分開,這就是前太陽系。然後,這個氣體雲的核心產生的重力,並將這個氣體雲散開呈圓盤狀形成原行星盤,並且將核心的溫度逐漸升高,輕的物質向外散逸,重的物質向內集中,這是距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