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出自於哪本書,「實事求是 出自哪部典籍

2022-12-21 00:48:41 字數 3260 閱讀 3942

1樓:匿名使用者

「實事求是」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德傳》。劉德是漢景帝劉啟的十四個兒子中的一個。封在河間(今河北河間縣一帶)為河間王,死後諡獻,所以稱「河間獻王」。

他一生酷愛藏書,曾從民間收集了很多先秦時期的舊書,並且整理得整整齊齊。他腳踏實地,刻苦鑽研,使很多讀書人深為讚歎,都願意和他一起進行研究。劉德收藏古籍,有不少是出了**收買來的,因為自從秦始皇焚書後,古文書籍比較少見。

他不僅收藏古舊書,而且進行認真地研究整理。因此,東漢史學家班固在編撰《漢書》時,替劉德立了「傳」,並在「傳」的開頭對劉德的好學精神作了高度評價,讚揚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意思是說,劉德愛好古代文化,對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認真,總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實根據以後,才從中求得正確可靠的結論來。

現在,人們運用這個成語,一般是指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事物的內部聯絡,探求事物發展的規律性。也有指說話、辦事符合實際情況,既不誇大,也不縮小的。檢舉

2樓:匿名使用者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3樓:匿名使用者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呵呵!

「實事求是"出自哪部典籍

4樓:

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一詞,最初出現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撰寫的《漢書·河間獻王傳》,講的是西漢景帝第三子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明朝王陽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倡導「實事求是」的學風。這原本指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一個經學和考據學的命題,也是中國古代學者治學治史的座右銘。

5樓:匿名使用者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出自**?

6樓:易書科技

西漢河間獻王劉德,身為漢景帝的兒子,卻沒有沾染浮誇習氣。他虛心好學,蒐集、整理過許多古人的著作,做學問時一絲不苟,受到當時學者們的盛讚。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專門為他立了傳。

傳的開頭便說:劉德是在充分的事實根據上去尋找正確可靠的結論即「實事求是」地做學問的。作為皇帝的兒子,劉德如此虛心好學,實屬罕見。

「實事」指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指研究;「是」指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後用「實事求是」作成語,告誡人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絡,探求其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行動。也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不誇大也不縮小。

「實事求是」出於我國古代哪本史書

7樓: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何意·出自於哪?

「實事求是」一詞出自哪部典籍? a. 《左傳》 b. 《史記》 c. 《漢書》 d. 《

8樓:懷鶯節清芬

183.「 實事求是 」 一詞出自哪部典籍?( d ) a.

《左傳》; b. 《戰國策》; c. 《史記》; d.

《漢書》。

實事求是這個成語出自哪部書裡

9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漢書》。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一詞出自哪部典籍?

10樓:sunny柔石

「實事求是」一詞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書中稱讚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意思是說,研究學問要掌握充分的事實根據,然後再從事實中找出真實的結論。

實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

1、釋義:指按照事物的方法實際情況說話、辦事等。

2、示例:總結經驗要實事求是,不可弄虛做假。

3、近義詞:腳踏實地、墨守成規

4、反義詞:弄虛作假、故弄玄虛、好高騖遠

5、例句:她實事求是,超形脫俗,知道自己的目標,更知道自己的價值。——《跨越百年的美麗》

實事求是一詞,最初出現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撰寫的《漢書·河間獻王傳》,講的是西漢景帝第三子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明朝王陽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倡導「實事求是」的學風。

這原本指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一個經學和考據學的命題,也是中國古代學者治學治史的座右銘。

11樓:m丘號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12樓:匿名使用者

實事求是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í shì qiú shì,意思是指從實際物件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絡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成語典故:

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劉德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三子,於公元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王。劉德非常喜好儒學,衣著服飾,言行舉止都仿效儒生,山東的眾儒生多依附於他。

當時儒學還未成為正統。經過秦末的戰爭,典籍留存很少,讀書人也是鳳毛麟角,想恢復儒學談何容易。這時,河間王劉德應時而起,「於灰盡之餘纂亡散篇卷,僅而復存」。

劉德為王26載,始終沒有捲入諸王爭權的政治漩渦,而將其畢生精力投入到了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之中。

為了收集書籍,劉德的足跡遍佈洛陽、山東、河北等地。他不畏勞苦,身體力行,凡聞民間有善書者,就親自前去以重金購之,並命人重抄一份留給百姓;對不願出讓的,他就好言求之,從不採取強制手段。這對當時的絕大多數統治者來說,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劉德賢名遠揚,眾多知識分子都不遠千里,攜先祖舊書,送給劉德。

對這些人,劉德均給予重用和獎金。其所得之書有《詩》、《左傳》、《周官》、《禮記》等,多達幾十種。

劉德還親自參與了古籍的整理工作,他以名儒毛萇、貫長卿為博士,王定為史丞,又廣招天下著名學士,對所得之書進行研究、整理。劉德整理古籍的態度極為嚴謹,對殘缺不全、字異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組織群儒進行研討辨析、勘誤訂正、精心校理後,才整理成冊。

經過艱苦的校勘工作,劉德整理出大批的正本古籍,對於當時書典十分匱乏的漢朝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史載劉德多次車載《詩》、《書》等古籍應詔入朝,漢武帝劉徹看到劉德帶來這麼多書,十分高興,每次都要舉行隆重的接書儀式。

儘管劉德一心撲在古籍整理上,後來還是因為遭漢武帝的猜疑而憂悒成疾,於公元前130年逝於封國。但是,劉德的作為仍受到知識分子的追捧,班固在《漢書》中專門為之立傳,其傳首就評價劉德治學「實事求是」。

名詞解釋 實事求是,名詞解釋 實事求是

指不要弄虛做假,是怎樣就是怎樣的!名詞解釋,實事求是?實事求是 sh sh qi sh 意思是指從實際物件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絡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實事求是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 sh qi sh 意思是指從實際物件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絡及其發展的...

實事求是寫作文,關於實事求是的作文。

關於實事求是的作文。在這個充滿規律的世界中,我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用規律來造福於人類,但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尊重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正確對待萬事萬物。實事求是,有利於我們正確地認識自我。個人彷彿是一座蘊藏著無盡財富的寶藏,認識自我是開啟財富之門的鎖。發揮財富的巨大作用,...

關於實事求是的作文

有這樣一則小寓言,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 一個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相信鏡子.一天,他在鏡子中滿臉黑斑,一怒之下竟將鏡子摔個粉碎.初讀這篇寓言,我真為這個主觀臆斷,自以為是的人感到可笑.但笑過之餘,我也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做人,應當實事求是,遵循客觀事實,否則,就只能從虛無中跌落深淵.列寧曾經說過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