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逃逸緻人死亡有哪些內容可以寫啊,急

2023-01-18 13:20:56 字數 5004 閱讀 6096

1樓:美濃重治

根據刑法第133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屬於公訴案件,賠償費用可以調解,但是定罪量刑不可以調解,不過如果對方在定罪量刑前賠償到位,可以作為一個量刑情節

一、構不構成犯罪,構成什麼罪: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這是刑法對於交通肇事罪的規定。

(注意:是交通肇事罪,而不是肇事逃逸罪)。但是,認定本罪需要注意的是,犯罪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這裡的「交通運輸」是指公路和水路運輸,不包括航空和鐵路。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樓主可以根據案情還有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自己看一下,構成什麼罪。

二、關於承擔刑事責任的問題:

無論定何種罪名,交通肇事後逃逸而致人死亡按照法律規定是一定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樓主有「讓不讓他承擔刑事責任」的疑問,估計是想比較一下獲得賠償的數額,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賠償,根據你的疑問,我解答如下:如果這個事故交警沒有立案,只有你自己知道,而肇事逃逸的行為人你又能找到,並且他承認自己的肇事行為,有能力支付並且願意支付以你開出的鉅額的「賠償金」的條件下,你們可以達成協議,你不去舉報,他就可以不承擔刑事責任。

這時候,你索要的「賠償金」是沒有限額的,只要他願意給。

三、關於案件的程式性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條規定:「 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的,事故現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舉報屬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獎勵。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會根據現場勘察和目擊證人提供的線索抓捕犯罪嫌疑人,並在偵查終結後將案卷和犯罪嫌疑人一起移送至檢察機關,由檢察機關決定是否提起公訴,這時候,您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出自己的賠償請求。

四、法律規定的可以獲得的賠償範圍:

賠償範圍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三款:「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十七條第一款: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的規頂予以確定。各種賠償金的標準各地是不一樣的,這個依照當地確定的標準計算。

五、關於精神撫慰金的問題:

首先應該明確一點:精神撫慰金在本案中的提法是不正確的。

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不能要求精神損失賠償金。

六、死亡補償費的標準問題:

死亡補償費的標準各地不一,受害人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補償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應按照當地的標準執行。

2樓:匿名使用者

從法律 道德 人性 社會和諧 這些方面些

3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刑法第133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的處罰

4樓:華律網

1、交通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5樓:匿名使用者

判斷一行為是否屬於「交通肇事後逃逸」,應著重 從以下幾點把握:(1)、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後逃逸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行為人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後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後逃逸」,僅能作為治安處罰的從重情節考慮。

(2)、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只能認定其構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強調的是,筆者所說的「明知」,是指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如果行為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交通事故而裝作不知道,逃離事故現場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後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數人是因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親友及其他圍觀群眾的毆打而逃跑,這些人往往在逃離現場後,很快通過報告領導或報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處理。顯然,這些人的主觀惡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認定時加以區分,以保證準確適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縱。

當然,行為人出於正當目的逃離現場後,必須及時向有關機關報案,接受法律處理,否則, 如果行為人一逃便杳無音信,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4)、行為人的逃逸行為不應僅限於「逃離事故現場」。司法實踐中,往往出現這種情況,行為人在發生交通肇事後,及時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搶救,但在之後卻因為害怕承擔高額醫療費或害怕被追究法律責任而畏罪逃跑,對此行為應如何認定,有的認為,逃逸應界定為逃離事故現場,而有的則認為肇事發生後為逃避法律打擊而逃跑的行為均應認定為逃逸。

筆者認為,我國刑法規定的交通肇事後逃逸並不是單指的當場逃逸,也包括事後逃逸,關鍵是看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與社會危害性。如果僅將逃逸界定為逃離現場,那麼性質同樣惡劣的逃避法律追究的行為就得不到相應的法律追究,可能會影響對這類犯罪行為的懲處。因此,交通肇事後,雖及時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搶救,但在之後卻畏罪逃跑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

6樓:

交通事故逃逸緻人死亡判多少年?

7樓:匿名使用者

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3-7年有期徒刑。民事責任:參照最高人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

8樓:匿名使用者

肇事逃逸,投案自首,判刑多少年

9樓:安若丶笑傾城

都致人死亡了,還輕微交通肇事?逃逸之後,商險你就別想了,而且,逃逸後就沒有所謂的全責、部責之分了,所有經濟賠償自己掏,按受害人情況,大約在100w左右(與當地平均收入等有關)。刑事部分,本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3-7年,逃逸,7年起跳。

趕緊讓他自首,然後積極賠償,刑期還能少點。。。。這年頭,行車記錄儀,道路監控,不是想跑就能跑的年代了

10樓:

請問肇事者逃脫,死者怎麼辦,交警大隊沒有抓住肇事者,保險公司給應當,給實但賠付?

11樓:法律快車

(一)行為人將人撞傷以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應根據行為人不同的罪過形式予以定罪處罰。

1、對於行為人交通肇事後逃逸,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證據能充分證明行為人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不具備間接故意殺人主、客觀條件的,均應按交通肇事定罪處罰。

2、交通肇事後被害人傷勢極其嚴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為人及時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為逃脫罪責駕車逃逸,而被害人最終確已死亡的,對於這類案件,筆者認為應當認定該行為只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三款,即「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定處罰。

而應根據第二款,即「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後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規定來定罪量刑。

3、行為人因交通肇事後逃逸。在當時的情形下行為人明知其逃逸後被害人受傷嚴重有死亡的可能,卻不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被害人進行救助,對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採取放任的態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案件,應視不同情況分別定故意殺人罪或以故意殺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並罰。

4、行為人肇事致人重傷後為逃避罪責,故意將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對此行為應以直接故意殺人罪定罪。

(二)在處理二次肇事案件時,由於行為人對第二次肇事結果有故意和過失的不同心理,我們應分別考慮。

1、「因逃逸緻人死亡」在司法實踐中可能表現為同種數罪的情況。比如行為人交通肇事後,或害怕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害怕鉅額的賠償費用,以至於匆忙逃跑,至此行為人已觸犯了一個完整的交通肇事罪。此後,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再次違反交通法規,又致他人死亡,重新又構成一起完整的交通肇事罪。

由於行為人在主觀方面均是過失犯罪,客觀方面均是肇事行為,先後兩次肇事侵犯的客體相同。刑法理論上將這種情況稱為同種數罪,按照數罪理論和司法實踐同種數罪不宜並罰,應在該罪法定刑的幅度內從重處罰。

2、行為人交通肇事後為奪路逃跑,不顧他人安全撞軋他人致死的。如果行為人先前的肇事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則應對其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並罰。如果行為人先前的肇事行為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則只對行為人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3、行為人交通肇事後,駕車逃跑,在逃逸過程中對撞軋多人致一人或數人死亡。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放任另一種肇事結果的發生,對於這種間接故意的二次肇事應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按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並罰。之所以這樣認定,最明顯的一個理由就是行為人在客觀方面是實施了用駕車撞人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4、行為人肇事後致被害人重傷。此時,行為人明知被害人死亡的可能性而駕車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此後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再次肇事又致第二次肇事的被害人死亡。對這種案件,筆者認為,行為人第一次肇事造成重傷等危害結果,已成立交通肇事罪。

後又因逃逸緻被害人死亡,這種階段上行為又成立故意殺人罪。此時應對行為人進行二罪並罰。因行為人對二次肇事有間接故意和過失之分,我們應分別處理。

第一、如果行為人的第二次肇事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則應將前二罪的並罰結果與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再進行並罰。第

二、如果行為人的二次肇事行為應定故意殺人罪或交通肇事罪的,仍應依據數罪併罰的理論進行並罰.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賠償標準

肇事逃逸司機一般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你說的情況,司機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各地 本人的情況不同賠償數額相差懸殊,只能告訴您法律規定的大概原則。賠償包括 1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2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

高速路上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的怎麼處理

一 行為人將人撞傷以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應根據行為人不同的罪過形式予以定罪處罰。1 對於行為人交通肇事後逃逸,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證據能充分證明行為人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不具備間接故意殺人主 客觀條件的,均應按交通肇事定罪處罰。2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怎麼處罰,賠償標準,量刑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 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院 關於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釋 規定 交通肇事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