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形成的資本主義大國聯合包圍蘇聯的指的是什麼 這個格局的實質是什麼

2023-01-18 23:10:34 字數 6162 閱讀 3598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明確,時間是:20世紀初(大概在1900—2023年左右);其次,條件是:資本主義大國聯合包圍蘇聯。

注意,是蘇聯(1917—1991),所以可以進一步把時間鎖定在1918以後至2023年左右。

所以可以確定應該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戰後,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從根本上來講,並沒有改變世界的基本格局:它的實質仍然是資本主義列強剝削和壓迫廣大落後國家和地區。因此,資本主義大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獨立鬥爭更加成熟,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已經開始衝擊這種資本主義的新秩序。而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下的蘇聯,卻能打破外來干涉,也說明了社會主義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不穩定性。

2樓:一粒乾坤

冷戰時期、東西方對立,爭霸世界,兩極分化

3樓:

面對經濟危機---對外可以選擇戰爭

對內可以有三種選擇1.技術升級-.

2.共產主義-

.3.種族主義-.

二戰後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標誌是什麼鬧心吃藥不平衡的蹺蹺板

4樓:的人

20世紀的世界格局經歷了三次大的演變:第一次:一戰打破了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出現了社會主義的蘇聯,形成資本主義大國聯合包圍蘇聯的格局;第二次:

二戰打破了資本主義對蘇聯的包圍,出現了社會主義陣營,形成了以美蘇對抗、以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為標誌的兩極格局;第三次:蘇聯解體,華約解散,兩極格局結束,並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目前正處在新舊格局複雜交替的過渡時期,即暫時以「一超」(美國)「多強」(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等)為特徵的多元化格局。

5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世界多極化什麼時候形成?

6樓:墼餮魍薅

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蘇聯的解體,東歐形勢的劇變,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壟斷專國際政治的局屬面被打破,標誌世界格局正向多極化發展。

伴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目標,力圖為自己確立有利態勢。美國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日本和德國正努力躋身政治大國行列,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極化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的,有利於遏制美國建立單極世界,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利於國際關係的民主化。

7樓:勇超一流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東歐鉅變,蘇聯解體。

8樓:雪舞一

東歐鉅變,蘇聯解體。世界格局向一超(美國)多強(歐、日、中、俄)為特徵的多元化格局發展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形勢的變化。。要詳細點,論述題,最好能仔細的說說美國、蘇聯、中國

9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聯邦**機構臃腫,財政支出龐大。**尼克松在諮文中呼籲,應當「使權力和資源開始從華盛頓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體人民手中。我們要使各州和地方擔負更多的責任,我們將同他們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國聯邦**試圖消除國家干預經濟的弊端。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已經並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一)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國家資本所有制形成併發揮重要作用,法人資本所有制崛起併成為居主導地位的資本所有制形式;(二)勞資關係和分配關係的變化:資本家及其**人為緩和勞資關係所採取的激勵制度有職工參與決策制度、職工終身僱傭制度、職工持股制度;(三)社會階層和階級結構的變化:

一是資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二是高階職業經理成為大公司經營活動的實際控制者,三是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四)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為儘快恢復國民經濟,在繼續發揮市場機制主導性作用的同時,開始對經濟進行全面干預,但從20世紀70年代起,西方國家普遍走上強化市場調節、弱化**干預的道路,即通過國有企業私有化來提升經濟競爭力,通過福利制度改革減少**的財政負擔,通過放鬆對經濟和金融的管制釋放經濟活力,經濟危機呈現新的特點:去工業化和產業空心化日趨嚴重,產業競爭力下降;經濟高度金融化,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脫節;財政嚴重債務化,債務危機頻繁爆發;兩極分化和社會對立加劇;經濟增長乏力,發展活力不足,週期性危機和結構性危機交織在一起;金融危機頻發,全球經濟屢受打擊;(五)政治制度的變化:

政治制度出現多元化趨勢,改良主義政黨在政治舞臺上的影響日益擴大,公民權利有所擴大。

10樓:她悄悄地來過

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世界格局,分兩個時期,

a、政治上

一、70年代~90年代初時美蘇爭霸的中後期,70年代中期經濟危機後,美國經濟發展勢頭受到打擊,加上日本的快速崛起和德國的高速發展,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威脅,80年代美國里根**上臺後推出「星球大戰」的策略,希望用蘇聯不擅長的經濟來拖垮它,90年代初,東歐劇變後蘇聯解體標誌著兩極格局、美蘇爭霸的結束,世界進入美國一極加上中、德、日等多強的世界格局時代

二、90年代初至今的一超多強格局,美國獨霸世界,但是中國、德國、日本、俄羅斯也是慢慢崛起變強,世界朝著多極化發展

b、經濟上

一、當代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1、世界經濟及其主要行為主體

世界經濟及其主要行為主體:世界經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指國際關係行為主體超越國境進行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活動的總和,是世界各國的

經濟在相互聯絡中形成的全球範圍內的有機整體。

主要世界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組織的功能與特點。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有:

(1)、國際貨幣**組織;

(2)、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3)、世界**組織。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佔主導的世界經濟中,這些世界經濟組織也有很大的侷限性。突出表現在這些組織被發達國家所控制,因此在運作中較多地向發達國家的利益傾斜,有時甚至被少數國家用來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約束和限制。

區域性經濟組織:

(1)、亞洲開發銀行;

(2)、石油輸出國組織;

2、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表現在:

(1)、領導成立了國際貨幣**組織和世界銀行;

(2)、按照美國的意志建立了關稅與**總協定,使之成為戰後初期美國經濟擴張的工具;

(3)、實施「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和援助日本,並以此控制日本和西歐;

(4)、實施「第四點計劃」企圖通過技術援助和投資向亞、非、拉滲透,控制受援助國;

(5)、實施兩個「安全網」(經濟安全網、軍事安全網),保證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

(6)、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技術和經濟封鎖。

20世紀 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表現為:

(1)、美國喪失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2)、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三大經濟中心形成(美國、西歐、日本);

(3)、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出現。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1)、歐洲共同體發展到歐洲聯盟;

(2)、北美自由**區;

(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以多樣化為前提,不推行一種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結構並行的辦法,在促進地區經濟**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3、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世界各國在經濟方面,打破國界,實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調節,使各國在生產、流通、分配等領域向著結成一體的方向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動力: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

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

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資訊化加速發展。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當代世界政治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1、當代世界政治行為主體

當代世界政治行為主體:聯合國;歐洲聯盟;非洲聯盟;東盟;阿拉伯國家聯盟。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區域性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2、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雅爾塔體制的主要內容。兩大陣營的形成、對峙,使兩極政治格局成為現實。美蘇爭奪世界霸權,國際力量的分化與改組。兩極格局的終結。世界進入格局轉換的新時期。

3、冷戰後世界政治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世界政治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國際形勢總體和平、緩和、穩

定,區域性戰亂、緊張、動盪。大國關係深入調整。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加強。

經濟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日益增大。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三、當今時代主題與建立國際新秩序

1、時代主題的轉換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全面理解提出時代主題轉換的依據和意義。

2、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係

世界和平是促進發展的前提條件。各國的共同發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和平與發展兩大課題至今一個都沒有解決。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正確途徑。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

3、建立國際新秩序

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的基本特徵與實質。國際新秩序的基本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安全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不同構想。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四、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

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其原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體制和社會政策的調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對的現實困難和深層矛盾。

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及其實質。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的重大變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的社會、政治問題。

3、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關係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關係的特徵和本質。冷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關係的調整。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的演變。西歐、日本的外交政策。

五、戰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

1、第三世界的崛起與發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與發展。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與作用。

2、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及其經驗。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及面臨的嚴峻問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制度、政治進步與存在的問題。

3、發展中國家的對外關係

發展中國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南北關係。南南合作。

六、戰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探索

戰後,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的發展及其在20世紀對人類進步的巨大貢獻。蘇聯經濟政治體制的特點。

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治體制的改革與探索。戰後蘇聯對外政策的變化。

2、蘇聯、東歐國家的變化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及其原因與歷史教訓。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程序

社會主義的發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探索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七、獨聯體成員國與冷戰後東歐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獨聯體成員國與冷戰後東歐國家的概況

獨聯體成員國與東歐國家經濟、政治轉型基本完成。獨聯體及東歐國家的對外政策。

2、俄羅斯的經濟、政治與外交

經濟轉軌及其巨大代價。政治轉型過程及三權分立政治體制的確立。外交政策的調整。普京**致力於振興經濟、加強**權力和提升大國地位的全方位外交。

八、中國對外關係及在世界上的地位與作用

1、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與調整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程序。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調整和對外關係的新局面。

2、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原則和***國際戰略思想及其新發展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標。獨立自主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係的基本準則。

加強和鞏固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立足點。***國際戰略思想的主要內容。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對***國際戰略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3、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地位與作用

新中國成立的世界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國際影響不斷擴大。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動搖,對這一

1,石油 上升,美國經濟發展成本大幅增加。2,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的地位顯著下降3,當時中國還在文革及其後遺症時期,不可能衝擊美國地位4,西歐日本從戰爭中恢復過來,美國對他們的控制能力變弱 中國1978年才開始改革,經濟上並沒有太大的成就 但政治上有,題目要的是經濟,蘇聯的改革並沒有改變斯大林體...

17 18世紀歐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革命過程中普遍具有的本

c試題分析 本題來的題幹中有這 自樣幾個限定條件 17一18世紀 歐美 各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具有的本質特徵 a d項不符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項則不符合其中任何一個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都予以排除。在英 法 美等國的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都頒佈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檔案,體現了法治化的特徵。如英國的 權...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各國壟斷組織的形成B世界殖民地被

d試題分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 德 英 法 日 俄等專相繼進入帝國主屬義階段。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如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與英 法 俄等老牌帝國主義開展激烈的爭奪。於是形成了兩大敵對的軍事集團德國 奧匈帝國 義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英國 法國 組成的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