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2023-01-19 23:40:51 字數 5863 閱讀 5665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選地選茬

選擇中等肥力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且地勢較高,能旱澆澇排,三年內未種植過馬鈴薯的地塊種植馬鈴薯。忌連作及前茬種植茄科作物的地塊,以免傳播病害。馬鈴薯與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輪作,增產效果較好。

(2)種薯切塊、浸種、催芽

切塊能節約薯種,降低成本。浸種、催芽可促使馬鈴薯出苗整齊,延長生育期。播種前20天將脫毒種薯切塊。

切塊前用濃度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刀具,然後將薯塊縱切破開頂部,使切塊儘量帶有頂芽,以充分發揮頂芽生長勢強的優勢,每切塊約25克。切塊後用膨大素10毫升兌水30千克處理或用濃度為0.5~1毫克/千克的赤黴素藥液浸種10分鐘,撈出晾乾。

待切塊的刀口癒合後,將其放於15~20℃黑暗條件下催芽,當芽長0.5~2釐米時,將切塊置於見光處煉芽,以免播種時傷芽。

(3)適時播種,實現一播全苗

春馬鈴薯播種期以當地終霜期前30~40天為宜,確保在終霜後出齊苗。當10釐米地溫達到7~8℃時為播種適期,每遲播5天,減產10~20%。一般南方在12月至翌年2月中旬,北方在2月底至3月底播種,覆膜栽培可提前15~20天播種。

秋馬鈴薯南方在8~9月上旬,北方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種。播種量每畝120~150千克(春季較少,秋季稍多),播種深度6~8釐米,種植密度每畝4000~6000株,比普通馬鈴薯稍稀。

(4)合理施肥

脫毒馬鈴薯生長繁茂,應控制氮肥施用量,以免引起徒長。馬鈴薯是喜鉀作物,生產1000千克塊莖,需從土壤中吸收純氮5千克,磷(p2o5)2千克,鉀(k2o)11千克,三者比例1∶0.5∶2。

一般每畝施用2000~3000千克有機肥做基肥,播種時施40~50千克複合肥和20千克硫酸鉀做種肥。追肥一般2次:出苗後1個月結合中耕培土追一次,每畝施用尿素10千克;薯塊膨大期追施一次,每畝施用複合肥15千克。

馬鈴薯生育期短,肥沃地、高產田可不追施氮肥。

(5)病蟲防治

馬鈴薯脫毒後,可減少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但對於非病毒病害如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和害蟲如蚜蟲、蠐螬、螻蛄等的危害,仍需加以防治,不可麻痺大意。脫毒馬鈴薯主要病害為晚疫病,在雨水偏多和植株花期前後發生嚴重,應及早用25%的瑞毒黴或甲霜靈800倍液噴霧。防治害蟲,可在蚜蟲發生初期用2.

5%溴氰菊酯加水2500倍噴霧;防治蠐螬、螻蛄,可用90%的晶體敵百蟲500克加水溶解噴於35千克細土上撒施於溝內。

(6)化控

馬鈴薯脫毒後,新陳代謝旺盛,生長加快,開花期易出現徒長現象。可噴施1~2次多效唑,以控制植株的營養生長,促使光合產物向地下塊莖運轉,起到增產的作用(增產幅度可達10%以上)。噴施濃度掌握在100~150微升/升,第一次濃度要小,第二次加大。

(7)收穫貯存

春馬鈴薯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秋馬鈴薯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塊莖膨大後期,及時收穫,留種田應提前5~7天收穫,以提高種性。收後攤晾2~3小時,商品薯可放在低溫陰涼黑暗處進行短期貯存。貯存期間避免陽光直晒,導致表皮變綠,龍葵素(茄鹼)含量增加,對人畜造成毒害。

(三)葉、根、莖菜類

什麼是脫毒馬鈴薯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脫毒是指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或其他技術措施清除馬鈴薯體內的病毒後,獲得的經檢測無病毒的種薯。脫毒種薯是馬鈴薯脫毒快繁種薯生產體系中,各種級別種薯的統稱。國家制訂有馬鈴薯脫毒種薯的標準。

3樓:跳遍全球

脫毒馬鈴薯是採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出的馬鈴薯新品種。 它具有結薯早、膨大塊、早熟、無病毒感染、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 深受農民的青睞。為了儘快推廣這一生物工程技術, 讓農民儘早掌握脫毒馬鈴薯高效種

植技術,現簡介如下:

一、施足底肥 在冬耕時,每畝鋪施優質腐熟土雜肥2000公斤, 栽前把100公斤優質腐熟土雜肥與氮、磷、鉀三元素複合肥40公斤,硫酸鉀25公斤(注意不能施氯化鉀),10公斤尿素混合均勻,施入溝底作種肥。

二、薯塊催芽 每畝用脫毒馬鈴薯100-125公斤,切種時用3%的高錳酸鉀進行刀具消毒處理,以防重新感染病毒,切塊後用膨大素10 毫升對水30公斤處理,再將處理後的種塊放入18℃左右的陽畦內催芽, 蓋上草等覆

蓋物,等芽長到1.5釐米時,去覆蓋物,讓芽受光綠化, 形成短粗壯芽,以備播種。

三、覆膜種植 脫毒馬鈴薯採用覆蓋膜種植技術,在2月中旬整畦起壟,畦寬100釐米,畦高15釐米,行距30釐米,株距22-25釐米,溝深5釐米,在溝內施入種肥後覆一層薄土再播種,覆滿溝土,輕輕鎮壓、平整, 每畝用48%拉索4兩或50%丁草胺乳油100-150毫升對水100公斤噴施畦面, 並每畝用100克甲基異柳磷或3911對適量水,拌於5公斤麥麩皮, 撒於地表,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四、田間管理 (1)苗期。播種後若遇低溫可覆蓋草苫保溫。隨時使幼苗破膜出土,幼苗周圍蓋細土,以防燒苗,每畝施磷酸二銨10公斤, 施後澆水,促進發棵發枝。

(2)發棵期。此期要控制澆水,進行蹲苗,淺培

土,到封壟時進行大培土,保留主莖的功能葉, 從現蕾到開花不要施肥澆水,以免造成植株陡長,及時摘除花蕾,在發棵期或現蕾初期噴施 200ppm的多效唑,控制陡長,促進塊莖膨長。(3)結薯期。主要澆發初花、盛花、終花三次水,保持地面溼潤,切勿大水漫灌。

開花結束可適當控水, 並保持供水均勻,在收穫前5-7天停水,以利成熟收穫。 在花前至花後期每畝噴施800倍液的甲霜靈和1500倍液的樂果乳劑3次, 以防蚜蟲危害和病毒發生。

脫毒馬鈴薯的種植模式

4樓:贛南臍橙

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

(l)、精細整地,高畦栽培

馬鈴薯是淺根作物,用塊莖播種後長出的鬚根穿透力差,大多分佈在 30-40cm深的土層。在塊莖播種後出苗前,根系在土壤中發育得愈好,幼苗出土後植株長勢就愈強,產量也就愈高。特別是早熟種的根系一般不如晚熟種發達,而且分佈較淺。

所以,整地質量直接影響塊室生長,精細整地、深耕做高畦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的基礎。據此,應選擇耕層深厚、土壤疏鬆、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馬鈴薯。稻田在冬季進行深耕晒白,種植時耙碎整平,開深溝做高畦,畦高 30cm左右,寬 90—10(k,溝寬25cm,防止積水。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適時播種是取得高產的重要環節。播種期應根據各地氣候情況和種薯發芽狀態而定,低海拔無霜地區可進行冬種,於 12月中旬播種;海拔較高有霜期地區一般在「立春」前後播種(春種),霜期較短的地區可適當提前播種,高海拔霜期較長的地區應適當推遲播種。以苗期不受凍害為宜。

一般土壤l(k深處的地溫穩定在7-st時播種比較安全。海拔較高的地區,還要考慮種薯發芽狀態,已大量發芽的種薯,不要過早播種,避免造成嚴重缺苗。只要播種後不產生子塊莖。

能保住全苗,在生長期中加強管理,仍可獲得高產。

種植密度應根據品種特性合理密植。高產馬鈴薯葉面積指數為3.5-4.

5,一般達到4即可獲得高產。熟期較早或植株較矮、分枝較少的品種,應適當密植。如中薯3號較早熟,分枝較少,要適當密植,畝播4000—4500穴為宜;而中熟的春薯4號、克新 3號等品種,分枝較多,單株葉面積較大,畝播 3000-3500穴較宜。

(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馬鈴薯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多。在三要素中,需鉀素最多,氮素次之,磷素較少。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多施農家肥,適施氮肥。

氮肥施用要根據土壤肥力,不可盲目施用,在土壤肥力水平較高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植株徒長,可把氮肥總量的213摻入農家肥作基肥混合施用,留113作追肥。磷肥和鉀肥一般作基肥施用。追肥要早的,特別是早熟品種早追肥可促進早結薯、早收穫、早上市;晚追肥,容易造成徒長,或塊莖膨大遲緩、晚熟等現象。

追肥要在植株封攏以前結束。德化縣19%年在不同海拔高度建立三個春薯4號高產示範片,平均畝產鮮薯2624kg,其施肥水平為:基肥每畝人糞尿100()k加普鈣15kg、硫酸鉀15kg $施穴底;蓋種肥每畝火燒土 1500kg和家畜糞 500kg %合拌勻施用;在齊苗湖,結合查苗、補苗、中耕除草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用人糞尿ikx)i』g加尿素 15kg、普鈣 10kg $苗;出苗後 30天左右,結合沒除草,每畝施用500kg人糞尿加碳餒、普鈣各10kg澆苗,每畝再用畜糞和火燒土各500kg混勻後「紮腳」,然後清溝高培土。

(4)、整薯播種,播前催芽

生產實踐證明,整薯播種是一項普遍增產的技術措施。它可避免病毒病和細菌性病害通過切刀傳病,避免腐生自侵入切面造成切塊腐爛缺苗。另外,整薯播種催芽後出苗整齊,植株間結薯時期比較一致,生長的薯塊整齊,商品薯率高。

同時,整薯播種比切塊播種抗逆性強、耐乾旱、病害少,增產潛力大,有利於高產。據試驗,整薯播種可比切塊播種增產30-50%。整薯播種的薯塊不應太大,否則,用種量大,成本高。

一般用 209左右的小種薯播種就能獲得增產增收。為獲得小種薯,就要建立種薯生產基地。種薯田和商品慕田在播種時就應分開,這樣才能保證種薯質量。

種薯田要在現有良種生產的基礎上,改進種植方法,如加大播種密度,調整播種期和收穫期,特別是要比商品薯田早收,以避過有翅蚜蟲傳播病毒。由於小種薯前期的根系發育漫,因而播種前要催芽,催壯芽,促使根系早發育,促進植株生長,以達到高產目的。

秋繁的種薯和休眠期較長的品種,為了打破塊莖的休眠,需要進行播前催芽。催芽播種可使苗齊、苗全、苗壯,促進植株早發棵、早結薯,有利於高產。播前催芽一般在播種前20天採用藥劑浸種(或噴霧)催芽或者在括種前40天左右將種薯放在室溫 15-18 t的散射光下催芽。

浸種催芽之前要事先嚴格淘汰病薯燃後放在 10mg∕kg赤黴素液浸種 15分鐘,浸種後放在溼沙土中催芽。催芽過程要隨時把爛、病薯和長細芽(絲狀芽)塊莖剔除,保持表層沙土溼潤,但不能使底層沙土積水。切塊催芽要注意切刀消毒,切塊後馬上用井水或涼水將切塊剖面的澱粉洗掉。

為避免染有青枯病、環腐病等病害的塊莖混入,病區的藥物催芽應改浸種為噴霧處理,即用 5cm∕kg的赤黴素和 1%硫脲混合劑噴霧催芽效果較好,更為安全。當塊莖上的芽長1cm左右、芽基出現白色根點後即可播種。

(5)、及時培土,厚培土壤

馬鈴薯生長期間田間管理的重點是:前期做好灌溉、中耕除草、追肥和培土;後期注意排水和防治病蟲害。培土和防治病蟲害應作為田管的重中之重。

為避免生長前期匍匐室伸出地面(外露)變成普通枝條和結薯後塊莖外露變綠,人、畜食後中毒,在馬鈴薯生長前期要及時培土。播種時要淺復土,而後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一般培土2次,植株封壟前最後一次要結合清溝厚培土。厚培土,土溫穩定,可以減少畸形塊莖產生,還可防止晚疫病的抱子從皮孔大量侵入塊莖內部造成病薯或腐爛。

(6)、防治病蟲,確保豐收

馬鈴薯生長中後期要注意防治病蟲害。我市馬鈴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黑勝病、瘡痴病;主要蟲害有蚜蟲、地老虎、蚌贈、28星瓢蟲等。

晚疫病是一種在我省發生普遍且危害較重的病害。不抗病品種在流行時能造成毀滅性的災害,抗病差的品種在晚疫病流行時,田間產量損失可達30~so%,而且病菌侵入塊莖後,還會造成貯藏期間損失,輕者5-10%,重者在30%以上,以至爛窖。高溼高溫(24 t-30 t)是晚疫病病菌抱子入侵的有利條件,生長中後期若遇上雨後晴天的天氣 2-6天,晚疫病容遍發生與傳播,首先在葉片的頂端或邊緣發生淡褐色的病斑,病斑外圍有黃綠色症狀。

溼度大的早晨和雨天病斑很快擴大,可貝葉面呈水浸狀青枯,並在枯斑外出現白黴,葉背面白黴更清苑.晚疫病的防治要以防為主,在生長中後期每隔 7—10天噴施$%瑞毒黴可溼性粉劑s00倍液或 co00倍液甲霜酮,連噴 co一3次。防治效果好。

田間一旦發現晚疫病的中心病株,要馬上噴藥防治,防治效果較好的藥劑是瑞毒黴,每隔一週要噴施一次,連噴3-4次。

青枯病是最難控制的病害。植株發病時出現一個主莖或一個分枝突然萎蔫青枯,其他莖葉暫時照常生長,但不久也會枯死。對青枯病目前尚無免疫的品種,它又可以土壤傳病。

需要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收效。選擇無病害的地點,建立種薯基地,生產無病種薯,是一項最有效的措施。採取整薯播種、實行輪作,消滅田間寄主雜草,淘汰病株,禁止病爛薯混入肥料,鋤草儘量不傷及根部。

減少根系傳病等,是防止青枯病的重要措施。在馬鈴薯生長期蚜蟲常群集在嫩葉的背面吸取液汁,造成葉片變形、皺縮,並使頂部幼芽和分枝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如果發現蚜蟲要及時用40%樂果乳劑1000—2000倍液或用乙酞甲胺磷2000倍液噴霧滅蚜。

若發現地老虎危害,可用敵百蟲毒餌誘殺或用20%乳油殺滅菊酯或用2.5%乳油溪氰菊酯5000倍稀釋液噴霧l-2次防治。

什麼是晚茬麥栽培技術,晚播小麥高產栽培有哪些技術要點?

我國種植晚茬小麥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明代 農政全書 等農書中就有在山東等地種晚茬麥的記載。在當時條件下,晚茬小麥產量很低。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複種指數的提高,晚茬小麥面積逐年擴大。這些晚播的小麥由於種的晚,冬前積溫不足,造成苗小 苗弱,根系發育差,成穗少,產量低而不穩,一般較適期播種...

兒菜怎樣栽培技術,兒菜的兒菜栽培技術要點

種植兒菜要在每年秋季的八月份到九月份進行。選擇肥沃疏鬆 排水性好的土壤作為苗土,然後將顆粒飽滿的兒菜種子撒入土壤中,並噴灑水分,在兒菜幼苗長到十釐米的高度時,要將其移栽在向陽的場地中,並施加一次氮肥。苗床應選在背陰地帶,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灌條件好,土層深厚,沒有病蟲害的沙壤土為好,然後深翻土壤,撒...

辣椒如何培育壯苗,辣椒栽培技術要點

當前,辣椒育苗已進入準備階段,加強辣椒的苗床管理,培育壯苗對辣椒優質 高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育苗期應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技術環節 1 選擇良種。選用高產 穩產 抗病 優質品種。2 精做苗床。選用生茬地,做成長10米 寬1.2米的低畦,深翻 晾晒 熟化土壤,並施腐熟土糞200公斤,1.5公斤複合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