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疾苦,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嚴重災難,語言敘述,表達出人們的苦難

2023-01-27 07:55:54 字數 1810 閱讀 7325

1樓:匿名使用者

從毀滅生命方面:「一男新戰死」從生活方面:「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5、老婦的含淚「致詞」,從哪些方面對「安史之亂」給人民遭受的苦難作廠

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嚴重災難,語言敘述

戰爭中百姓疾苦的古詩

2樓:晨光美

唐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首詩反映了安史之亂時的社會現實,看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張繼《閶門即事》:「耕夫佔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看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詩人的感慨是由登上城樓眺望而起。只見田園荒蕪,百姓流散,於是詩人有感於募農為兵的政策(「佔募」句是指農民估量自己要被徵兵而逃亡)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安史之亂給唐代社會帶來巨大的破壞,半個中國淪為丘墟。杜甫在戰火中流離轉徙,寫下了《北征》《三吏》《三別》《兵車行》《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現民生疾苦的詩作。戰爭中的許多重大事件、戰爭帶來的破壞、戰火中百姓的心態,在杜詩中都有極為生動的反映。

安史之亂給人帶來了什麼災難

3樓:矽谷創業快訊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次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

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4樓:內輪紫炎

戰爭肯定是會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生靈塗炭,妻離子散。杜甫也有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5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 百姓遭受戰火之哭....

6樓:海星六八八

安史之亂導致中原荒涼殘破,人口大量減少,北方人民遭受一場浩劫。對唐朝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7樓:匿名使用者

陷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安史之亂 這場戰亂給人民造成了什麼樣的災難

8樓:

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9樓:日月星城

人口減少,百姓向南遷移

10樓:某蘇氏小可愛

社會動盪,人口減少,百姓流離失所。

杜甫一生三個階段的詩

<石壕吏>安史之亂的"吏"是指_____

11樓:

見《杜工部集》。為《三吏》之一,作於公元759年。安史之亂後,唐由盛變衰,國不成國,民無寧日。

是年,作者經新安、石壕等地流離遷徒,目睹官吏徵丁後有感而作。《三吏》,分別為《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石壕,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

12樓:

安祿山 史思明的叛變

石壕吏這首詩描寫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痛苦表達怎樣

這首詩描寫了 安吏之亂 給人民帶來的巨大傷痛,表達了作者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的三吏和三別三吏 新安吏 潼關吏 石壕吏 三別 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杜甫在詩中所表現的矛盾,除了有他自己思想上的根源外,同時又是社會現實本身矛盾的反映.一方面,當時安史叛軍燒殺擄掠,對中原地區生產力和人民生活的...

水氣給人們帶來的壞處和好處,水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水汽量適copy合則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太多則是 bai導致降雨頻du繁甚至是洪災。水汽擴散與zhi水汽輸送dao,是地球上水迴圈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將海水 陸地水與空中水聯絡在一起的紐帶。所以水汽擴散和輸送的方向與強度,直接影響到地區水迴圈系統。對於地表缺水,地面橫向水交換過程比較弱的內陸地區來說,水...

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回想過去,人們生活使用的電器很少很少,僅僅是那些收音機,黑白電視機。如今,科技發達了,家家都至少有一臺彩色電視機,電冰箱,電燈,錄音機,有的家庭還有微波爐,手機,甚至是電腦。那些知名人物家裡的電器和高科技更是數不勝數呀!在這麼多的電器裡,我想最受歡迎的就是電腦了。說起電腦,很多孩子都會說我喜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