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給報酬,會讓孩子變得貪財嗎?

2025-04-30 06:20:09 字數 3373 閱讀 7242

1樓:神評配音君

孩子做家務,家長給孩子對應報酬,這樣的做法是否會讓孩子變得貪財,主要還是取決於家長的實際操作方式。適當地予以獎勵能夠幫助孩子變得勤快,但是如果毫無節制給孩子過多的報酬則可能會導致孩子變得貪財。

我堂弟小時候特別調皮、不聽話,無論讓他做什麼家務活,他都不幹,讓他學習也是各種理由推脫。後來為了讓表弟「改邪歸正」,姑姑他們就設立了乙個實際可操作的「獎懲制度」。

這個獎懲制度中規定,表弟每做一次家務活能夠累積10獎勵積分,成績上每取得一次進步能夠獲得20獎勵積分。當積分累積到一定伍手的數值,就可以用積分兌換一些對應的東西了,還可以要求父母帶著自己去遊樂園玩。

在這個制度的推動下,表弟不僅開始去做一些家務活,還在學習方面變得十分積極。身邊的人誇讚他勤勞,還說他熱愛學習,成績優異。從來沒有體會過這種誇讚的表弟,更有努力奮鬥的勁了。

在如此良性迴圈下,表弟在今年考上了南京腔粗嫌大學,並且還在暑期主動去姑姑的餐館幫忙。

合理的獎勵會激發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不恰當的獎勵方式卻會讓孩子變得貪婪,走向不好的一面。我們單位有乙個同事,家裡比較有錢,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可就是不怎麼不勤快。

後來同事為了讓自己家的孩子變得勤快,就「研製」出了一套現金獎勵的方式,以此來激發孩子去做家務的動力。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做法的確有所奏效,同事家的孩子變得十分勤快,總是會積極主動去做一些家務活。

但是時間一久,這個孩子就動了歪心思,他開始乘父母不在家的空隙去花錢請鐘點工幹家務活。與此同時,他也不斷向父母索取更加高額的勞動報酬,同事害怕不給孩子錢,孩子就變懶,所以只能答應他的要求。

長此以往,由於孩子有了錢,他開始沉迷打遊戲以及吃凳緩喝玩樂,不僅成績下滑,整個人都學壞了。最終同事他們發現了自家孩子的這個事情,才及時止損,讓事情沒有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

所以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只要把握好做事的乙個度,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2樓:網友

你好朋友,我不提倡這行模種做法的,只能說有利有弊吧,不能全部否定,也不能全部肯定。

孩子做家務是應該的,自己家的事兒,孩子大了也可以檔春緩幫媽媽做些家務活的,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動手能力及解決能力,當然女孩子做家務比較多,男孩子基本就別指望了。

孩子做家務如果給報酬,要讓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回報,只有通過勞動才能賺到錢森凱,即使這樣我想也會有孩子拒絕的,因為現在的孩子很少有會做家務的,比如洗衣機、吸塵器不會使用,還有就是懶,所以他們是不會去做的。另外,孩子會單純為了錢去做家務,如果沒錢了,就會天天做家務來伸手要錢,也不知道他們做家務的效果怎麼樣?也許還不如不做。

所以,對於這件事兒我是不贊成給報酬的。謝謝。

3樓:丿桔夭

我覺得做家務給報酬是很不錯的選擇。與其直接給,不如讓他通過勞動來換,這樣他花的時候,也會去衡量一下值不值得,還能杜絕亂花錢的現象。而且從小就灌輸了只有勤奮勞動,才能換來果實,總比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強。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般會很獨立。

做家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都對這個問題特別糾結:既想通過有償機制,讓孩子瞭解掙錢需要付出勞動,讓孩子懂得珍惜生活;又擔心孩子習慣了被物質獎勵推動,變得用金錢來衡量價值。

事實上,家長需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念,獎勵時也要有技巧和原則,孩子做家務要不要給錢?沒有絕對正確與錯誤,關鍵是看父母怎麼去引導森茄,既要讓孩子明白,家務是每個人的責任,也能讓孩子學會怎麼憑渣滑自己的勞動賺錢,精打細算,學會理財。從做家務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感。

洗菜。當然,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所以父母付給孩子做家務的酬薪不能一刀切,應該有所區別。如果父母收入不錯,而當地的消費水準也高,那麼父母可以適當地多給孩子一點。

反之,就少給一點。當然在考慮付給孩子薪酬時,還得根據孩子的年齡而有所變化。在我看來,這個酬薪必須不能太低,如果太低的話,孩子沒有做家務的動力。

而酬薪太高,超出自己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那麼也不妥。主觀上來說,就是家庭有經濟實力,我此梁察一般也不贊成給孩子太多自由支配的金錢,以避免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

一起勞動。

孩子做家務賺錢到底是對是錯?

4樓:梧桐梓影

做家務賺錢這件事在我看來是不合理的,容易讓孩子變得唯利是圖。

讓孩子做家務本來件非常好的事,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同時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現在很多父母為了鼓勵孩子做家務,制定了一系列的金錢獎勵方法,讓孩子通過做家務來賺錢。這種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孩子的積極性,是長期以往就會讓孩子變得唯利是圖。

一、做家務賺錢讓孩子變得唯利是圖。有人在給孩子制定做家務的計劃,孩子每做一件事就能得到多少錢,重一些的家務得到的酬勞就更多,如果是很輕的家務就沒有報酬,經常這樣做家長會發現到最後免費的家務孩子根本不會幫忙做。在他們眼裡沒有親情,也沒有相互之間的幫助,只有能夠產生報酬的工作才會去做,在這種金錢觀念的影響下他們變得唯利是圖。

這種唯利是圖的觀念在孩子小時候形成以後,就很難更改了一直會延續到他成年以後。

二、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苦差事。每做一件家務都要給孩子錢,會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本身就是一件很苦的事,因為在他們眼裡只有很辛苦的事才要收錢。這樣他們就失去了對勞動的動力,在勞動的過程中也體會不到快樂,甚至會不想去勞動。

這樣做你大部分家長的初衷是背道而馳了。

三、教育孩子不應該斷章取義,要結合實際情況來教育。有些家長覺得,國外的很多家長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但是她們教出來的孩子沒有變得唯利是圖。其實這些家長並沒有看到人傢俱體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別人在這樣教育孩子的同時,還會附帶上別的教育方式。

所以能不能讓孩子做家務賺錢,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

5樓:e時光再燃

我覺得是錯誤的。因為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做家務需要得到回報。從而失去對家庭的付出感。

孩子做家務該要報酬嗎

6樓:網友

正方:1、培養孩子獨立做家務的能力;2、培養孩子的財經意識(比如拖地一間屋子1元,刷乙個馬桶2元)讓孩子明白這世界上賺錢方式是有差別的;3、培養了孩子對生活的認知,體會父母的辛苦,明白賺錢不容易的道理,明白人是要勞動的,要獨立養活自己。

反方:1、可能會疏遠父母與孩子的親情,會讓孩子變得冷漠;2、不容易控制孩子賺錢的消費方式,可能去買遊戲機,對學習提高無價值的玩具之類的,除了做家務的水平,對孩子的能力進步並不能帶來實質性好處;

總結:是否做家務給錢,要看孩子是否有動力和父母會否會把控可能由此帶來的反方問題,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去做家務,證明自己也行(孩子一般喜歡證明自己,我家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鼓勵,搶著做);對於正方的好處,個人建議最好是父母帶著孩子走出家門,一起做一些和慈善有關的盈利活動,比如賣二手傢俱和書籍,收益和孩子商量買學習用品寄給貧困山區的孩子。

7樓:查聞海

應該的,但不要給太多,意思一下就行。

孩子做家務是好還是壞,孩子做家務是好還是壞呢?

在現代家庭中,孩子們參與家務已經成為了乙個常見的話題。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做家務是必悔譽要的,因為這有助於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價值觀 而另一些父母則認為孩子應該專注於學習和成長,不應該將家務作為他們的責任。那麼,孩子做家務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首先,讓孩子做家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家中...

家長對孩子在家做家務的簡介,孩子做家務家長怎麼寫感言

孩子在什麼時間?在誰的指導下?做了什麼家務?孩子做後有什麼感受?或者您有什麼感受?孩子做家務家長怎麼寫感言?每當孩子抱怨做家務時,常有人這麼解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不喜歡講什麼大道理,而且在 掃一屋 和 掃天下 之間好像沒有什麼必然的邏輯聯絡。但是我仍想對孩子說,做家務本就是一場修行。我曾經也是...

如何讓老婆愛上做飯做家務

你可以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多關心她,多體貼她,這樣的話,她感覺到了溫暖就會自然給你做。對於堅持不做家務的她,你必須拿出強硬的態度。雖然夫妻生活要相濡以沫,有一方付出多一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的老婆好吃懶做,每天除了上班其他事情一概不做,那麼你要及時指出來,不能悶著不發聲。要制定做家務的計劃,先徵得她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