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趨嚴重所以要全部退耕還林正確嗎?

2025-04-30 18:40:05 字數 3229 閱讀 6895

1樓:百科知識彙總

全面退耕還林是一種旨在保護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該措施的原理是將已經退化的耕地或荒地改造成森林或草地,以提高植被覆蓋率、改善水土保持能力,從而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進一步發展。

然而,全面退耕還林並不是解決所有生態問題的萬能策略,這種措施梁悔的推行還需要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條件和人口狀況卜渣鄭等因素。在部分地區,由於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原因,當地型頌居民的生計依賴於土地,因此全面退耕還林可能會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影響。

因此,退耕還林應該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推行,不應一刀切地實施,同時需要綜合考慮生態、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因素,採取科學的措施來保護生態環境和當地居民的生計。

2樓:情感老師文文

退耕還林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通過還林還草等方式減緩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程序,恢復植被覆蓋,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達到生態恢復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但是,對於全部退耕還林策略是否正確的判斷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這種策略的實施需要權戚蘆嫌衡多種因素和利益,需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環境:退耕還林是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譁猛態恢復的有效途徑,但也需要合理掌握退耕面積,避免給農民帶來過大的經濟負擔。

2.農村經濟:農民的生計和生活需要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在決策時應考慮他們退耕後的收入**和生活保障,加強民生保障和扶貧工作,並加強農村教育、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援。

3.國家戰略:在全域性戰略水平上,退耕還林需要與國家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戰略相匹配。可能需要與產業結構調整、農村產業公升級有機結合,既能實現生態效益,又能保證經濟效益。

4.土地利用高手:土地是農民的重要資源,也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合理利用退耕土地,選擇優質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或發展適合土地的產業可以實現化被動變主動的突破。

因此,針對具體地區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問題,應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提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方案和措施,尋求一種既能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又能保證農民可持續發展的良好路徑。

3樓:網友

雖然水土流失跟荒漠化日趨嚴重,但如果全部退耕還林的話,肯定也是不族盯行的。最好的做法就讓飢是在減輕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同時,也能夠保證我們日常的飲食所需。所以是有兆滑和v要好好**這個平衡點的。

求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法,求水土流逝,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方法

4樓:瀕危物種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氣候乾旱,降水少;②大風日數多,沙質土壤。

人為原因:①過度樵採 ②過度放牧 ③過度開墾 ④水資源利用不當 ⑤工礦交通建設不注意環保。

治理方法:①合理利用水資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 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係 ④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⑤控制人口增長。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四個方面。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流速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彙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

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超滲)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

地面物質組成。土質疏鬆。

植被。植被覆蓋率少。

人為因素。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①植被的破壞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開礦。

治理方法。1、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指種樹種草,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但種樹種草要因地制宜,溝壑斜坡上適宜種護坡林,溝壑中則應沿著侵蝕溝道植樹,有些地區還應輔以工程措施。

2、工程措施。

興修水庫、修建水平梯田、打壩淤地等都是工程措施。在溝道里打壩淤地,攔蓄泥沙,不僅可以防止泥沙流入河中,還可以在淤地上種植莊稼,治沙效果顯著。

3、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

小流域指相當於坳溝或河溝的溝道流域。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過程中,應注意貫徹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緊密結合的原則。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區別

5樓:dxd的

水土流失是指bai土壤在du水的浸潤和衝擊作用下,其結構zhi發生破碎和dao鬆散,隨水流動而散。

專失的現屬象。在水力、風力、凍融和重力等外營力作用下,使陸地表層的土壤和土壤母質等發生破壞、磨損、分散、搬運和沉積的過程。

土地荒漠化簡單地說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溼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

在人類當今諸多的環境問題中,荒漠化是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從世界範圍來看,在1994年通過的《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約》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arid)、半乾旱(semi-arid )和亞溼潤乾旱(dry subhumid)地區的土地退化。

也就是由於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造成的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都稱為荒漠化。

退耕還林與防止土壤退化的關係

6樓:

親,你好。退耕還林與防止土壤退化 具備關鍵保護意義的關係。退耕還林實施後,地表積累慢慢變厚的枯落物層產生了純天然的維護,合理地截流降水、降低降水對地表的腐蝕,變弱了降水對地表的立即功效。

與此同時枯落物歷經微生物分解作用釋放出來有扮運鉛機化合物,土壤肥力成分提公升,土壤品質獲得提公升、土壤廳好質地獲得提公升,提高了土壤抵禦衝擊性、腐蝕及其自身修補的工作能力。如果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還請給個贊(在左下角進行評價哦),期待您的贊,您的舉手之勞對我很重要,您的支援也是我進步的動力。如果覺得我悄豎的解答還滿意,可以點我頭像一對一諮詢。

最後再次祝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退耕還林與防止土壤退化的關係

7樓:

親您好,退耕還林與防止土壤退化的關係是: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降低耕地發生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可能性,循序漸進的停止耕種,並因地制宜的進行植樹造林,逐漸恢復植被的生態補償措施。有學者認為退耕還此悉林的定義為:

為了防護治理或者減輕自然災害,以改變破壞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改善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碰告條件為手段,根據各地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以及植被的多種效能,重組已經獲得的森吵乎環境治理成果,在不斷退化的陡坡耕地上進行規劃和發展森林植被,形成有益於人類與動植物和諧並存的生態環境。

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還是土地荒漠化

黃土高原地區屬 暖 溫帶 大陸性 季風氣候,冬春季受極地幹冷氣團影響,寒冷乾燥多風沙 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印度洋低壓影響,炎熱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為466mm,總的趨勢是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東南部600 700mm,中部300 400mm,西北部100 200mm。以200mm和400mm等...

我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 這句話是對是

錯的,環境汙染,土地荒漠化不是環境汙染。對 o yes!中國環境汙染主要體現在哪幾方面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環境汙染問題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根據聯合國的調查,全世界十個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六個在中國。中國水利部曾對全國七百多條河流約十萬公里河長的水資源質量評價結果,指出目前已有46.5 的...

水土流失是什麼,什麼是水土流失?

水土bai流失是指在水流作du用下,土壤被侵蝕 zhi搬運和沉澱的dao整個過程。在自然狀 專態下,純粹 屬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後,由自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