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我國新歌劇最早的一部代表作是

2025-05-01 00:15:09 字數 2173 閱讀 8257

1樓:

白毛女。劉胡蘭等。

白毛女》 五幕歌劇,1945 年延安魯迅文藝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李煥之等作曲。扒凱。

它是在 1943 年開展新秧歌運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第一部新歌劇,是我國 新歌劇成熟的標誌。

2、《劉胡蘭》 二幕歌劇,該劇敘述了 1946 年冬天,青年女共產黨員劉胡蘭在刑場上堅強不屈,被敵人殺害 的英勇事蹟。

音廳敗樂以山西民歌為基礎,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藝術形象。

3、《江姐》 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

該劇敘述了中共地下黨員江雪琴(江姐)在全國解放前夕,由於叛徒的出賣,不幸**,英勇就義的事蹟。

4、《劉三姐》 八場歌舞劇,劇中大量採用民歌(有鬥爭性的,有諷刺性的,有歌頌性的,還有情歌),通俗春伏喚樸實,生動優美,很受國內外聽眾喜愛。

5、《草原之歌》 六幕五場歌劇,任萍編劇,羅宗賢作曲。描寫了藏族青年阿布扎和姑娘儂錯加相愛的故事。**取材於藏族民歌,又吸取了西洋歌劇**的創作技法,是我國新歌劇**上的代表作。

選曲有《大風吹開了天上的雲》。

2樓:滿城作情感

白毛女》。這部劇以農村棚廳改革為背景,講述了乙個貧苦農村婦女的奮鬥故雀猜事。它融合了正劇、歌舞、雜技等多個藝頃和型術形式,展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精神風貌,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追捧。

大歌劇是產生於19世紀20年代末期、盛行於三四十年代的()歌劇。

3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嚴肅。

解析:大歌劇是19世紀上半葉流行於法國的一種嚴肅歌劇,與當時的喜歌劇對立。它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謹仔歌劇,反映歷史性內容,追求奢華的舞臺效果,在劇中穿插華麗的芭蕾舞場面,不用幹念宣敘調,採用大合唱和大樂隊等巨集大場面。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邁耶貝爾的《新教徒》罩羨、《非洲女郎》。它有3種含義:①在一般情況下,指場面浩大,內容比較嚴肅,多為歷史悲劇或史詩性內容的歌劇。

劇中不用說白,朗誦調全部用樂隊伴奏,重視合唱的運用祥悶汪,並常插入芭蕾。②泛指各種形式的正歌劇。③專指法國大歌劇。

我國第一部新歌劇

4樓:社會風土民情

我國第一部新歌劇是《白毛女》。

白毛女》由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作曲,是在新秧歌運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第一部新歌劇。

主要情節是:惡霸地主黃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實的佃戶楊白勞,搶走了他的女兒喜兒,最後又逼得她逃進深山。喜兒懷著強烈的復仇意志頑強地活下來了,因缺少陽光與鹽,全身毛髮變白,被附近村民稱為「白毛仙姑」。

藝術形式:

第一,歌劇情節結構,吸取民族傳統戲曲的分場方法,場景變換多樣靈活。

第二,歌劇的語言繼承了中國戲曲的唱白兼用的優良傳統。

第三,歌劇的**,以北方民歌和傳統戲曲**為素材,並加以發揮創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劇**的某些表現方法,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第四,歌劇的表演,學習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手段,適當注意舞蹈身段和唸白韻律,同時,又學習了話劇臺詞的念法,既優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中國的歌劇起源於哪個世紀?

5樓:令德佑

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復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裡努奇尼,作曲j.

佩裡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斯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

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17世紀末,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該樂派在劇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場面,而高度發展了被後世稱為「美聲」的獨唱技術。當這種「唯唱工為重」的作風走向極端時,歌劇原有的戲劇性表現力和思想內涵幾乎喪失殆盡。

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質樸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義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譭,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20世紀20年代是哪幾年20世紀20年代是哪幾年?

20世紀20年代指1920年到1929 年。1900到1909指的是20世紀00年代。1910到1919指的是20世紀10年代。拓展資料 年代,將 一個世紀以連續的十年為階段進行劃分的叫法,通常適用於用公元紀年。每一世紀中從 十 到 九 的十年,如1990 1999是20世紀90年代 摘自現代漢語詞...

20世紀美國曆史文化,美國20世紀20年代政治 文化背景(不要經濟的)

一時風尚的起落很難說清楚原因。帽子在那個年代被視為身份的象徵,有錢人固然要戴好帽子,窮人出於體面也得花大價錢在帽子上。比如二 年代在匪幫社團裡流行的 fedora 就跟幫派之間的炫富攀比文化有很大關係。而美國黑人在五六十年代開始爭取社會地位的時候也是對帽子極為重視的。不過到底為什麼放棄戴帽子的習慣,...

17世紀40年代到18世紀晚期,是世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的第

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 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 自然科學的發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