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遼瀋戰役 東北地區。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是什麼?
2樓:ray聊教育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分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1、遼瀋戰役。遼瀋戰役是第乙個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最為關鍵的戰役。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
11月2日,直下瀋陽、營口。遼瀋戰役至此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
遼瀋戰役在52天激戰中,人民解放軍以**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萬餘人。
2、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是第二個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解放軍投入官兵66萬人,加地方武裝40萬人,國民黨軍兵力理論滿編值80萬人。
淮海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
3、平津戰役是最後乙個戰役。平津戰役在1948年11月29日發起。從1948年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在東線。
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萬人,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殲滅和改編,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資料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是什麼?
3樓:教育細細說
三大戰役是遼瀋、淮海、平津戰役,這是***和**軍委組織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決戰,使國民黨賴以發動反革命內戰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
***和**軍委指揮人民解放軍,通盤謀劃戰略、縝密部署方案,一環緊扣一環,其中乙個重要方法就是善於正確前線指揮員的作戰意圖,使戰役能很好結合當時實際情況,充分調動指揮員的積極性,譜寫了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壯麗篇章。
4樓:小楊同學解析電視劇集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冊消場戰略性戰役。
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
以下61873人。石家莊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而濟南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
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是什麼?
5樓:畢蕩鄭暄
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是
6樓:四月食肆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是指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
這三大戰役共殲滅國衡伍民黨軍隊154萬餘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遼瀋戰役
遼瀋戰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戰略決戰的序幕是在山東戰場上揭開的,這就是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濟南戰役。在遼瀋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萬餘人。加上這期間在其他各個戰場的勝利,1948年7月至11月,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00萬人,使其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增加到310萬人。
至此,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佔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取得優勢。這樣,就使中國的軍事形勢達到乙個新的轉折點,改變了長期以來敵強我弱、敵優我劣的基本格局。
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起承前啟後作用的第二個大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在戰場兵力對比上敵佔相對優勢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次戰役。在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鬥,殲滅國民黨軍隊萬人,其中包括國民黨軍隊「高攔春五大主力」中的第五軍和第十八軍。這一勝利,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中心地帶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軍的戚耐鐵拳面前,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平津戰役
平津戰役: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參加平津戰役的部隊有東北野戰軍約80萬人,華北軍區第。
二、第三兵團約13萬人,連同東北、華北軍區地方部隊,共約100萬人。遵照**軍委的指示,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於1948年11月29日發起平津戰役。平津戰役歷時64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使華北地區除歸綏、太原、大同、安陽、新鄉等少資料點外,全部獲得解放,並使華北、東北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
在人民解放戰爭中進行戰略決戰的第一次戰役是()。
7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在人民解放戰爭中進行戰略決戰的第一次戰役是()。
a.淮物洞海戰役。
b.平津戰役。
c.遼瀋罩攔枯戰役(正確衡滲答案)
d.解放濟南。
什麼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決戰的第乙個戰役
8樓:天天聊人生
遼瀋戰役。
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決策的第乙個戰役。a.平津戰役。b.淮海戰役。c.遼瀋檔野戰態碰役。d.渡江戰役。答案是c,所以是遼瀋戰役。
遼瀋戰役是中國近代史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共歷時52天。中國共產黨稱之為遼瀋戰役,中國國民黨稱之為遼西會戰,又作「行閉喊遼瀋會戰」。
三大戰役依次是指什麼戰役?
9樓:贛南臍橙
三大戰役依次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1.遼瀋戰役。
1948年9月18日第四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東北野戰軍在**、***指揮下開始攻錦作戰。蔣介石急忙調集華北、山東的一部分兵力組成東進兵團,並以瀋陽主要兵力組成西進兵團,兩路增援錦州。
10月16日完成對廖兵團的分割包圍,經過兩日一夜激戰,全殲該敵十萬人,生俘廖耀湘,東北野戰軍乘勝追擊,於11月2日解放瀋陽、營口。東北全境獲得解放。
遼瀋戰役歷時52天,殲敵萬人,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也對國民黨軍隊有了優勢,使中國革命形勢發展到乙個新的轉折點。
2.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
這次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敵軍先後出動兵力80萬人,歷時65天,共殲敵萬餘人。
淮海戰役使蔣介石在南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被消滅乾淨,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使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處於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3.平津戰役。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第三個戰略性進攻戰役,也是戰略決戰的最後乙個大戰役。
在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正在勝利發展之際,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
二、第三兵團共一百萬人,聯合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年1月31日,傅部移動完畢,解放軍進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平津戰役歷時64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
三大戰役的名稱地點和意義三大戰役的名稱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 淮海 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遼瀋戰役 編輯本段 遼瀋戰役是第一個戰役。遼瀋戰役從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10月10日,由華北國民黨軍...
三大戰役的名稱
這個問題一般是指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 1 遼瀋戰役。國民黨稱遼西會戰 2 平津戰役。國民黨稱平津會戰 3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 三大戰役有兩種,一是古代三大戰役,二是人民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革命軍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 淮海 平津...
三國的三大戰役的意義三大戰役勝利的歷史意義?
你 發現一個細節了嗎,三國最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是發動者失敗,能說明什麼問題,易中天老師的分析是,三個雄主都扭不過強大的士族階級,也就是本地的士子豪強家族實力太強大了,都是當時的 朝廷制度引起的,士族控制做官的人選,社會言論,財政收入,進一步就是軍隊,最終成為豪強。統治者...